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0803发布日期:2022-01-12 08:2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支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涵道式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2.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包括支架和涵道风扇,支架包括外壳和内置在外壳中的硬质承载骨架,外壳由发泡材料发泡制成。
3.其中硬质承载骨架包括支撑梁和连接在支撑梁两侧的涵道圈支撑架。设置在机身中心的支撑梁为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尺寸通常较大。两侧的涵道圈支撑架与外部的连接位置较少,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涵道风扇在飞行过程中稳定性不足。
4.因此,如何提高涵道风扇的安装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涵道式无人飞行器,以提高涵道风扇的安装稳定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包括:
7.至少两个涵道模组支架;
8.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涵道模组支架外周的外廓支撑架,所述涵道模组支架与所述外廓支撑架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外廓支撑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支撑板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中间支撑件。
10.优选地,支撑板为两个,分别为上连接板、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下方的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通过所述中间支撑件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上开设上涵道支撑环,下连接板上对应所述上涵道支撑环开设下涵道支撑环,各涵道模组支架分别落坐在各所述上涵道支撑环和其对应的各所述下涵道支撑环形成的筒状空间内。
12.优选地,每个所述上涵道支撑环和位于所述上涵道支撑环正下方的所述下涵道支撑环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柱连接。
13.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和/或所述下连接板和/或所述中间支撑件镂空设置。
14.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所述中间支撑件分别为一体成型结构。
15.优选地,所述涵道模组支架呈阵列排布。
16.优选地,所述外廓支撑架的外侧设有用于安装测量设备的器件安装位。
17.优选地,所述外廓支撑架上设有器件安装腔,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器件安装腔开口位置的封板。
18.优选地,所述器件安装腔的开口位于朝向外廓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器件安装腔由所述外廓支撑架的底板和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封板密封所述器件安装腔的开口位置。
19.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廓支撑架底端的行走轮或起落架。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包括涵道模组支架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外廓支撑架,涵道模组支架至少为两个,其中外廓支撑架位于涵道模组支架外周,涵道模组支架与外廓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安装时,外廓支撑架安装在涵道模组支架外周,风扇安装在涵道模组支架上。
21.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提供的涵道式无人飞行器中,通过在涵道模组支架的外周设置外廓支撑架,且涵道模组支架与外廓支撑架固定连接,省去支撑梁,增加涵道模组支架的支撑点,进而提高了涵道风扇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外廓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支架侧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支架俯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涵道模组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涵道模组支架的侧视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涵道模组支架的俯视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立体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立体示意图;
32.图10为图9所示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俯视图;
33.图11为图9所示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前视图;
34.图12为图9所示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侧视图;
3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外廓支撑架的分解图。
36.其中图1-13中:
37.1、外廓支撑架;1-1、上涵道支撑环;1-2、下涵道支撑环;1-3、上连接板;1-4、下连接板;1-5、支撑柱;1-6、第一加强板;1-7、中间支撑件;1-8、减重孔;1-9、器件安装腔;
38.2、电机支架;3、涵道模组支架;4、涵道风扇;5、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涵道式无人飞行器,以提高涵道风扇的安装稳定性。
4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1.请参考图1至图13。
4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包括涵道模组支架3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外廓支撑架1,涵道模组支架至少为两个,其中外廓
支撑架1位于涵道模组支架3外周,涵道模组支架3与外廓支撑架1固定连接。
43.具体的,优选,涵道模组支架3为泡沫结构或碳纤维结构,外廓支撑架1也可以为泡沫结构或碳纤维结构。由于外壳在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碰到周围物体,而且在装配或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害,传统发泡材料较脆,收到足够力度的撞击容易破碎,本技术延长了外廓支撑架1的使用寿命。同时相对于传统发泡材料制成的外壳通常尺寸较厚,整机内部用于安装零部件的空间受限,本技术零部件安装更为灵活。
44.外廓支撑架1位于涵道模组支架3外周,涵道模组支架3嵌置在廓支撑架1内的硬质承载骨架能提高整机强度,保护强度高。
45.优选,涵道模组支架3为多个,涵道模组支架3呈阵列排布,其中可以呈矩阵或者环形阵列排布。具体的,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外形为立方体状的六涵道无人机,即涵道模组支架3为六个,六个涵道模组支架3在呈两列布置,每列包括三个。
46.在安装时,外廓支撑架1安装在涵道模组支架3外周,风扇安装在涵道模组支架3上。
47.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涵道式无人飞行器中,通过在涵道模组支架3的外周设置外廓支撑架1,且涵道模组支架3与外廓支撑架1固定连接,省去支撑梁,增加涵道模组支架3的支撑点,当涵道风扇4工作时,能够为涵道风扇4提供更稳定的支撑,避免了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引起的震颤。同时由于外廓支撑架1的分布面积更广更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支撑点更多,结构更可靠,飞行更稳定,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涵道风扇4的安装稳定性。
4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廓支撑架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支撑板及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板的中间支撑件1-7,具体的,支撑板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中间支撑件1-7为连接所有支撑板的中间连接板。外廓支撑架1包括分层设置的上板和下板,使支撑位置更加均匀,可以根据涵道飞行器的设计厚度设置相应层数,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
49.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具体的,涵道模组支架3外周为圆形结构,涵道模组支架3的外缘与中间支撑件1-7有一定的接触面积,优选,涵道模组支架3至少有四处位置与外廓支撑架1使用紧固件紧固连接,具体的,紧固件可以为标准件。
50.具体的,支撑板为两个,分别为上连接板1-3、位于上连接板1-3下方的下连接板1-4,上连接板1-3和下连接板1-4通过中间支撑件1-7连接。在具体组装时,上连接板1-3可以与中间支撑件1-7的顶端连接,下连接板1-4可以与中间支撑件1-7的底端连接。
51.为了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减轻总体重量,优选,上连接板1-3镂空设置,下连接板1-4镂空设置,中间支撑件1-7镂空设置。例如中间支撑件1-7上设有减重孔1-8,其中减重孔1-8的数量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
5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连接板1-3上开设上涵道支撑环1-1,下连接板1-4上对应上涵道支撑环1-1开设下涵道支撑环1-2,各涵道模组支架3分别落坐在各上涵道支撑环1-1和其对应的各下涵道支撑环1-2形成的筒状空间内,即一个上涵道支撑环1-1和一个下涵道支撑环1-2对应。
53.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每个上涵道支撑环1-1和位于上涵道支撑环1-1正下方的所述下涵道支撑环1-2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柱1-5连接。优选,每个上涵道支撑环1-1和下涵道支撑环1-2之间通过至少两根支撑柱1-5连接,具体的,支撑柱1-5绕上涵道支撑环1-1周向均
匀设置。
54.上涵道支撑环1-1和下涵道支撑环1-2均为多个,外廓支撑架1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上涵道支撑环1-1的第一加强板1-6及连接相邻两个下涵道支撑环1-2的第二加强板。优选,上涵道支撑环1-1与第一加强板1-6一体成型,下涵道支撑环1-2与第二加强板一体成型。
55.具体的,为了提高支撑稳定性,第二加强板可为连接相邻多个下换到支撑环的板体结构,第二加强板上可以设置板体减重孔,减少升降时阻力。
56.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优选,中间支撑件1-7为多个,所有中间支撑件1-7绕涵道模组支架3外周周向设置。在具体加工时,中间支撑件1-7的两端延伸至外廓支撑架1的同一侧的端部,与相邻侧的中间支撑件1-7连接。
57.具体的,该涵道式无人飞行器还包括安装在涵道模组支架3内部的电机支架2,优选电机支架2为玻纤尼龙支架。涵道风扇4安装在电机支架2上,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电机支架2与涵道模组支架3固定连接。
58.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组装难度,优选,上连接板1-3一体成型结构,下连接板1-4一体成型结构,中间支撑件1-7一体成型结构。在各部件加工完成后,进行组装。
59.为了便于涵道式无人机安装测量设备,优选,外廓支撑架1的外侧设有用于安装测量设备的器件安装位,具体的,器件安装位可以设置在中间支撑件1-7上。具体的,器件安装位可以设置在外廓支撑架1上的安装孔或内凹槽体结构。涵道式无人飞行器还包括安装在外廓支撑架1上的摄像头,也可以外廓支撑架1上的安装传感器。具体的,摄像头或传感器安装在器件安装位上。
6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9至图13所示,外廓支撑架1上设有器件安装腔1-9,具体的,器件安装腔1-9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为了使得结构紧凑,优选,器件安装腔1-9位于相邻涵道风扇4之间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61.具体的,器件安装腔1-9的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器件安装腔1-9开口位置的封板5。为了便于器件安装在器件安装腔1-9,优选,器件安装腔1-9的开口位于朝向外廓支撑架1的上方。封板5优选密封器件安装腔1-9的开口位置。
62.具体的,器件安装腔1-9由外廓支撑架1的底板和侧板围合形成,具体的,底板可侧板可以一体加工成型或者后期加工固定。也可以,器件安装腔1-9由支撑板和中间支撑件1-7边缘围合形成,顶端的支撑板开口形成器件安装腔1-9的开口位置。
63.具体的,外廓支撑架1可以为一体加工成型结构。
6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涵道式无人飞行器还包括安装在外廓支撑架1底端的行走轮,使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具备地面行走的功能。
65.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涵道式无人飞行器还包括安装在外廓支撑架1底端的起落架。便于支撑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当然,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可以既包括起落架,也包括行走轮,此时起落架为升降式起落架,在行走轮行走时,起落架处于上升状态,当需要支撑涵道式无人飞行器时,起落架处于下降状态,此时行走轮可以与行走面隔离设置。
66.在上述各方案的技术上,优选,该涵道式无人飞行器还包括罩设在外廓支撑架1外侧的保护罩。具体的,防护罩优选为弹性保护罩。本技术提供在在外廓支撑架1安装保护罩或行走轮或监测设备,提高了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67.由于本技术中外廓支撑架1的结构离散化,不需要初期的较为笨重的中心支撑梁,可以使用尺寸更小,厚度更薄的板材制作,从而能够减轻骨架的整体重量。同时,形成了更大的内部空间,用于安装电路、电池、飞控等零部件。
6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