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2864发布日期:2022-05-16 14:3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充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目前,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等领域的应用,极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3.用户在使用无人机时,为了更好的使无人机起降,往往需要和停机坪配合使用,无人机与停机坪配合使用还可起到对无人机防尘防水的作用。
4.现有的无人机在电量耗尽时,需要人工更换电池或者人工插电进行充电。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一般的,无人机在作业时续航较短,因此需要频繁的充电,导致人工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方便无人机的充电,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包括支撑板与壳体,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壳体顶面且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壳体形成充电腔,所述充电腔中设有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用于与无人机电性连接,用于给无人机充电。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人机续航时间降低时,操作员可将无人机降落在停机坪的支撑板上后,将无人机与充电组件电性连接,充电组件对无人机充电,无人机充电后可起飞继续作业,提升了无人机的作业时间,方便无人机的充电。
10.优选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两个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第一电极与电源,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分别用于与无人机的正极、负极连接,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给无人机充电。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组件的第一电极与无人机的正极、负极电性连接后,电源对无人机充电,可延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从而提高无人机的作业时间。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有停机槽,所述停机槽用于停放无人机,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停机槽底部,所述停机槽用于与无人机插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人机与停机槽插接后,可提高无人机停放的稳定性,电源通过第一电极给无人机充电,以此提高了无人机充电的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停机槽中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有供所述电源的导线穿过的内腔且底部与所述充电腔连通,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支撑柱顶端,且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柱用于与无人机插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与无人机插接后,可固定无人机充电时的位置,提高了无人机充电时的稳定性。
16.优选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电源,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输送电能,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用于与无人机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给无人机充电。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人机可通过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充电,无人机与电源之间无需通过导线连接,可方便无人机充电。
18.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位于所述充电腔内且位于所述停机槽下方,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位于无人机底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人机停放在停机槽中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无线充电发射模块相对,两者距离较短,可提高无人机的充电效率。
2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停机槽内壁均采用非金属材料。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充电发射模块通过电磁场传输电能,电磁波穿过非金属材料后,可尽量避免产生涡流,减少了能量损耗,可降低支撑片与停机槽内壁的发热,提高了充电效率。
22.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包括多个发射线圈,多个所述发射线圈内置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中。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发射线圈的数量可扩大无人机可充电的范围,提高了无人机充电的方便性。
2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上可停放多个无人机,多个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可对多个无人机进行充电。
26.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停机槽中,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与无人机的各支撑脚连接,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靠近时,两者相互吸引。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人机在降落时,通过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互吸引可使无人机停放在停机槽中,提高了无人机停放的方便性与稳定性。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当无人机续航时间降低时,操作员可将无人机降落在停机坪的支撑板上后,将无人机与充电组件电性连接,充电组件对无人机充电,无人机充电后可起飞继续作业,提升了无人机的作业时间,方便无人机的充电;
30.2.无线充电发射模块通过电磁场传输电能,电磁波穿过非金属材料后,可尽量避免产生涡流,减少了能量损耗,可降低支撑片与停机槽内壁的发热,提高了充电效率;
31.3.增加发射线圈的数量可扩大无人机可充电的范围,提高了无人机充电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无人机;11、充电槽;12、第二电极;13、第二磁吸件;
40.21、支撑板;221、停机槽;22、壳体;23、支撑柱;24、第一磁吸件;
41.3、充电组件;31、第一电极;32、电源;33、无线充电发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
44.实施例1:
45.参照图1与图2,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包括支撑板21与壳体22,支撑板21与壳体22连接形成充电腔,充电腔中设有充电组件3,支撑板21用于停放无人机1,无人机1与充电组件3电性连接,充电组件3用于给无人机1充电,可延长无人机1的作业时间,可方便无人机1的充电。
46.参照图2与图3,壳体22呈半圆球状且顶部设有开口,支撑板21位于壳体22开口处且水平设置,支撑板21边缘与壳体22边缘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支撑板21顶面中心设有停机槽221,停机槽221呈矩形,无人机1的四个支撑脚与停机槽221的四个角一一对应。
47.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还包括第一磁吸件24与第二磁吸件13,第一磁吸件24与第二磁吸件13均有四个,四个第一磁吸件24分别位于停机槽221的四个角,第一磁吸件24粘接于停机槽221的底面。第二磁吸件13用于与无人机1各支撑脚下端连接。无人机1在降落至停机槽221中时,第一磁吸件24与第二磁吸件13相互吸引,无人机1的各支撑脚与停机槽221的连接,可使无人机1稳定的停放在停机槽221中。
48.停机槽221中心竖直设有支撑柱23,支撑柱23凸出停机槽221底壁设置,支撑柱23呈长方体状且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与充电腔连通。
49.充电组件3包括电源32与第一电极31,电源32固定于充电腔中心,第一电极31有两个且均固定于支撑柱23顶端,两个第一电极31分别对应电源32的正极与负极,第一电极31与电源32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导线穿设于支撑柱23的内腔中。
50.无人机1底部设有充电槽11,充电槽11呈方形,充电槽11底面设有第二电极12,第二电极12有两个,分别对应无人机的正极与负极。无人机1在下降时,支撑柱23与充电槽11插接,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12接触并电性连接,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12电性连接,电源32提供电能,电能通过导线、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12给无人机1充电。
51.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无人机1的作业续航不足时,操作员可操作无人机1降落至支撑板21上,无人机1在降落时,停机槽221中的支撑柱23与无人机1的充电槽11插接,无人机1的各支撑脚均位于停机槽221中,可使无人机1稳定的停放在支撑板21上,此时电源32通过导线、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12将电能输送至无人机1,以此给无人机1充电,无人机1充电后,操作员可操作无人机1起飞,使无人机1继续作业,以此可提升无人机1的作业时间,可
方便无人机1的充电。
52.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人机1与支撑板21的连接结构改变。
53.参照图4与图5,第一电极31位于停机槽221底面中心,第一电极31与停机槽221底部卡接,电源32通过导线穿过停机槽221底面后与第一电极31连接,导线与第一电极31电性连接。第二电极12固定于无人机1底部,第一电极31与第二电极12电性连接。
54.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操作员操作无人机1降落至停机槽221中时,无人机1的底部位于停机槽221中,停机槽221中的第一电极31与无人机1底部的第二电极12电性连接,电源32通过导线、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12给无人机1充电。
55.实施例3: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无人机1的充电方式改变。
56.参照图6,可对无人机充电的停机坪包括无人机1、支撑板21、停机槽221与充电组件3。充电组件3包括电源32、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以及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源32通过导线与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电性连接。
57.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固定于停机槽221下方,支撑板21下方设有多个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支撑板21与停机槽221底面、侧壁均采用非金属材料,例如玻璃。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产生的磁场可穿透玻璃,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内置有多个发射线圈,可提高无人机1充电的方便性。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位于无人机1底部,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采用qi协议的无线充电模组。
58.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操作员操作无人机1降落在停机槽221中时,电源32通过导线给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提供电能,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无线充电发射模块33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通过qi标准进行电磁感应充电,以此对无人机1充电,提升无人机1的作业时间。
5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