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性多模块化装配式结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0125发布日期:2023-05-05 11:0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性多模块化装配式结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应性多模块化装配式结构无人机。


背景技术:

1、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与有人驾驶的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行动迅速、反应灵敏的特点,而且更是适合完成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可应用于、、运输、灾难、、监控、、等等各个领域当中,因而广受使用者的青睐。

2、随着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的使用者越来越多,无人机在携带中容易受损,而无人机的外形在保存时候浪费空间,为了增加无人机的便携性,无人机的部件可通过拆卸进行保存和携带。

3、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的机翼常常是一体式结构,机翼与机身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实际上,螺钉的位置分布分散,一部分处于隐蔽位置的螺钉,不便于使用者拆装,而且,这些固定方式可靠性不佳,易老化损坏,拆装繁琐、零件多,导致无人机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无人机的拆装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应性多模块化装配式结构无人机。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应性多模块化装配式结构无人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适应性多模块化装配式结构无人机,包括机头、机身、主翼、外翼、尾管、尾翼,其中,

4、所述机头与所述机身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机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装配在所述机身的前端;

5、所述尾管与所述机身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尾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装配在所述机身的尾端;

6、所述主翼与所述机身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组件,所述主翼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组件装配在所述机身的顶部;

7、所述尾翼与所述尾管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组件,所述尾翼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组件装配在所述尾管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

8、所述外翼有两个,两所述外翼分别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主翼的两端,所述主翼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装配在机身的前端,尾管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装配在机身的尾端,主翼通过第三连接组件装配在机身的顶部,尾翼通过第四连接组件装配在尾管远离机身的一端,两个外翼分别可拆卸式设置在主翼的两端,可以使机头、机身、主翼、外翼、尾管、尾翼组装而成无人机,当使用者转运无人机时,通过把无人机拆分成几个功能模块,可以缩小零部件的体积,不但可以便于收纳,节省存储空间,还易于使用者搬运,节省人力,减少功能模块过大而与其它物质发生碰撞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更易于使用者携带,针对无人机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连接组件进行衔接,更加符合实际的拼装需求,有利于提高无人机的拆装便捷性,提高连接稳定性。

10、优选的,还包括旋翼机臂,所述主翼靠近所述外翼一端的底部可拆卸式安装有机臂安装座,所述旋翼机臂装配在所述机臂安装座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翼上加装旋翼机臂,使无人机具备多种起飞模式,以适配无人机承载不同负荷时的飞起场景,使无人机起飞时更加平稳,提升无人机的起飞安全性。

12、优选的,所述主翼包括主翼梁,所述主翼梁的侧壁固定有若干个卡接块,所述主翼梁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碳杆,所述加强碳杆同时穿过所述卡接块的中部,所述加强碳杆伸出所述主翼外的部分穿设在所述外翼内,所述主翼与所述外翼之间设置有连锁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的设置可以提高主翼梁的结构刚度,使主翼不易受风力影响而形变,加强碳杆的设置具有耐冲击性和刚性,能够吸收气流冲击主翼时产生的震动,在连锁组件的作用下,使主翼与外翼稳定地相装配,提高无人机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作业安全。

14、优选的,所述连锁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外翼顶壁上的第一凹槽;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连锁安装座;转动连接在所述连锁安装座中部的连锁转板;设置在所述连锁转板靠近所述连锁安装座一端的挂接扣;开设在所述主翼顶壁上的第二凹槽;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挂弯板,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接通,所述挂接扣与所述挂弯板相适配钩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翼与主翼组装在一起时,使用者转动连锁转板,使挂接扣与挂弯板相适配钩合,实现外翼与主翼的拼装,反之,反向转动连锁转板,使挂接扣脱出挂弯板,实现外翼与主翼的分离,外翼与主翼之间的组装原理简单,易于使用者操作,有利于缩短拆装外翼与主翼的时长,提高拆装效率。

16、优选的,所述机臂安装座包括插板和连接板,所述插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底壁,所述插板的中部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旋翼机臂包括机臂本体,所述机臂本体插接在所述插孔内,所述连接板的顶面抵接于所述主翼与所述外翼的装配间隙处,所述机臂安装座与所述主翼之间设置有紧固连接组件,所述机臂安装座通过所述紧固连接组件与所述主翼相固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连接板的顶面抵接于主翼与外翼的装配间隙处,可以缩小主翼与外翼之间的间隙,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主翼与外翼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主翼与外翼不易分开,在紧固连接组件的作用下,可以使机臂安装座稳定地与主翼相固定,提高了旋翼机臂与机臂安装座之间、机臂安装座与主翼之间的拆装便捷性。

1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第四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钉,所述尾管的一端与所述机身相插接、另一端与所述尾翼相插接,所述连接螺钉自上而下穿过所述机身、所述尾管,且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机身、所述尾管螺纹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组件与第四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使连接组件通用化和标准化,以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生产需求,而且,连接螺钉自上而下穿过机身、尾管,且连接螺钉与机身、尾管螺纹连接,使机身与尾管之间、尾管与尾翼之间稳定地相装配。

20、优选的,所述机臂本体为连接碳杆,所述连接碳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连接碳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壁设置有旋翼电机,所述旋翼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旋翼。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翼电机的驱动下,旋翼可以进行旋转,使无人机可以稳定上升,以抵消无人机起飞过程产生的不平衡升力,从而提高无人机起飞时的稳定性,使无人机安全飞行,而且,机臂本体为连接碳杆,可以提升旋翼机臂整体的结构刚度,使旋翼机臂受力不易变形,有利于延长旋翼机臂的使用寿命。

22、优选的,所述机头包括第一抵接板,所述机身包括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相抵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若干装配螺钉和加固连接件,若干所述装配螺钉自所述第一抵接板向所述第二抵接板横向螺纹固定,所述加固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之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装配螺钉自第一抵接板向第二抵接板横向螺纹固定,同时,加固连接件连接在第一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之间,使得机头可以稳固地与机身相装配,而且,装配螺钉为标准件,使用者可以轻松地在市面上获得,以便于更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4、优选的,所述加固连接件包括加固座,所述加固座固定在所述第一抵接板的顶部,所述加固座底壁的两端固定有压块,所述压块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压块的中部滑动穿插有l形滑杆,所述l形滑杆同时穿插在两所述压块的贯穿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滑动连接,所述机头的顶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l形滑杆的短边伸出所述滑动槽外,l形滑杆的长边、分布在两所述压块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压缩弹簧。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身与机头组装在一起时,使用者推动l形滑杆,使l形滑杆沿着滑动槽进行移动,压缩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直至l形滑杆穿过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起到进一步提高机身与机头连接稳定性的作用,反之,需要拆分机身与机头时,拧松装配螺钉,反向拉动l形滑杆,使压缩弹簧恢复弹性形变,并使l形滑杆脱出第二抵接板,从而实现机身与机头的分离,机身与机头之间的组装原理简单,易于使用者操作,有利于缩短拆装机身与机头的时长,提高拆装效率。

26、优选的,所述机身的底壁固定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的两端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机轮,所述机身靠近所述机头一端的底壁固定有鼻轮架,所述鼻轮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鼻轮。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起落架上设置有两个机轮,在鼻轮架上设置有鼻轮,使三个轮子形成三角形结构,一方面可以提高无人机的停放稳定性,起支撑整个无人机的作用,第二方面有助于在无人机起飞时起助跑的作用,使无人机可以轻松起飞,而且,通过设置有鼻轮,可以在无人机起飞或降落时起控制转弯的作用,使无人机克服起飞过程产生的不平衡升力,提高无人机起飞稳定性。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当使用者转运无人机时,通过把无人机拆分成几个功能模块,可以缩小零部件的体积,不但可以便于收纳,节省存储空间,还易于使用者搬运,节省人力,减少功能模块过大而与其它物质发生碰撞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更易于使用者携带,针对无人机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连接组件进行衔接,更加符合实际的拼装需求,有利于提高无人机的拆装便捷性,提高连接稳定性;

30、2、通过在主翼上加装旋翼机臂,使无人机具备多种起飞模式,以适配无人机承载不同负荷时的飞起场景,使无人机起飞时更加平稳,提升无人机的起飞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