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充电平台及无人机机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7456发布日期:2023-06-28 15:4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充电平台及无人机机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充电,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及无人机机舱。


背景技术:

1、无人机充电一般是将无人机停靠在无人机充电平台上,由充电平台上的归中结构对无人机进行归中后再进行充电。现有的归中结构一般是四个归中杆对无人机进行归中和释放,其中四个归中杆都需要有独立的驱动结构进行驱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并且造成充电平台的结构比较臃肿,重量较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及无人机机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平台的驱动结构消耗更多的能量,并且结构比较臃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包括:

3、支撑板;

4、归中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包括第一归中单元、第二归中单元、驱动单元以及联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归中单元转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归中单元沿y轴方向对无人机进行归中或释放,所述第一归中单元与所述第二归中单元通过所述联动单元转动连接,并通过所述联动单元带动所述第二归中单元沿x轴方向对无人机进行同步归中或释放。

5、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轴、第一拨叉以及第一中间连接件,所述转动轴可沿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拨叉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拨叉通过所述第一中间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归中单元转动连接。

6、可选地,所述第一归中单元包括两个沿y轴相对设置的第一推中杆,两个所述第一推中杆可沿y轴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驱动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两个所述第一拨叉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一中间连接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推中杆转动连接。

7、可选地,所述第二归中单元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推中杆,两个所述第二推中杆可沿x轴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联动单元包括四个第二中间连接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推中杆的第一端上,第二端转动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推中杆的中部;另外两个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推中杆的第二端上,第二端转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推中杆的中部。

8、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上沿y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一推中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上,第二推中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滑轨上。

9、可选地,所述第一推中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推中杆通过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推中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推中杆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推中杆的第一端上。

10、可选地,所述无人机充电平台还包括至少两组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用于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无人机充电平台的舱盖,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一曲柄连接件以及第二曲柄连接件,所述第一曲柄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曲柄连接件用于和无人机充电平台的舱盖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连接件转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二推中杆的任意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孔,所述第二推中杆设置所述长条孔的一端可通过所述长条孔相对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水平移动。

12、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拨叉与驱动推杆,所述第二拨叉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驱动推杆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驱动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拨叉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13、一种无人机机舱,包括如上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

14、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驱动单元与第一归中单元转动连接并驱动第一归中单元沿y轴方向对无人机进行归中或释放,第一归中单元与第二归中单元通过联动单元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归中单元能够通过联动单元带动第二归中单元沿x轴方向对无人机进行同步归中或释放。现有方案中不同方向的归中结构均需单独的电机进行驱动,本方案中第一归中单元通过联动单元带动第二归中单元对无人机进行归中或释放,减少了本方案中驱动单元的数量,节省成本、降低重量,为无人机充电平台节省空间。也避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结构臃肿,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轴、第一拨叉以及第一中间连接件,所述转动轴可沿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拨叉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第一拨叉通过所述第一中间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归中单元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归中单元包括两个沿y轴相对设置的第一推中杆,两个所述第一推中杆可沿y轴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驱动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两个所述第一拨叉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一中间连接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推中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归中单元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推中杆,两个所述第二推中杆可沿x轴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联动单元包括四个第二中间连接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推中杆的第一端上,第二端转动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推中杆的中部;另外两个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的第一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推中杆的第二端上,第二端转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推中杆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沿y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一推中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上,第二推中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滑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中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推中杆通过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推中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推中杆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推中杆的第一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充电平台还包括至少两组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用于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无人机充电平台的舱盖,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一曲柄连接件以及第二曲柄连接件,所述第一曲柄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曲柄连接件用于和无人机充电平台的舱盖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连接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中杆的任意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孔,所述第二推中杆设置所述长条孔的一端可通过所述长条孔相对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件水平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拨叉与驱动推杆,所述第二拨叉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驱动推杆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驱动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拨叉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10.一种无人机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充电平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及无人机机舱,包括:支撑板;归中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包括第一归中单元、第二归中单元、驱动单元以及联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归中单元转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归中单元沿Y轴方向对无人机进行归中或释放,所述第一归中单元与所述第二归中单元通过所述联动单元转动连接,并通过所述联动单元带动所述第二归中单元沿X轴方向对无人机进行同步归中或释放。本方案中第一归中单元通过联动单元带动第二归中单元,减少了本方案中驱动单元的数量,节省成本、降低重量,为无人机充电平台节省空间。也避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结构臃肿,并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平,李小飞,彭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华创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