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05923发布日期:2023-08-22 17:3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现市面上的多旋翼无人机都为固定角度机臂,无人机飞行运动时改变无人机姿态(倾斜角)进行运动,无人机在高速机动因无人机惯性原因无法实现稳定且快速的急停,造成无人机的载荷退出工作状态,如无人机挂载云台进行目标跟踪时因无人机的姿态变化快且角度变化大而无法持续进行跟踪。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实现旋翼桨叶左右角度的调整,增加了无人机机动的灵活性。

2、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包括舵机、摇臂和衔接架,衔接架包括衔接套筒,舵机与旋翼组件固定连接,衔接套筒活动套设于机架横梁朝向旋翼组件的一端上,衔接套筒的一端与舵机外壳固定连接,机架横梁朝向旋翼组件的端面上设有固定轴套,固定轴套的轴线与机架横梁的轴线平行,摇臂包括摇臂本体和摇臂轴,摇臂轴的一侧与摇臂本体转动连接,摇臂轴的另一侧与固定轴套固定连接,舵机的输出端与摇臂本体连接,舵机可绕着摇臂轴旋转。

4、所述的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外齿圈,摇臂本体上设有内齿圈,外齿圈和内齿圈啮合固定。

5、所述机架横梁位于衔接套筒内的一端上依次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轴承、第二限位环、第二轴承和第三限位环,第一轴承通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轴向限位,第二轴承通过第二限位环和第三限位环轴向限位,衔接套筒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机架横梁连接,固定轴套固定于第一限位环朝向摇臂本体的端面上。

6、所述的衔接架还包括衔接框,衔接套筒朝向舵机的端面与衔接框连接,衔接框套设于舵机外壳上,且衔接框与舵机外壳固定连接。

7、所述的摇臂本体呈水滴状,摇臂本体的较小端与摇臂轴转动连接,摇臂本体的较大端与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

9、该装置设置于旋翼组件和机架横梁之间,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相对较轻,不会给无人机造成负担,另外,该装置在无人机旋翼桨叶可在前后方向调节的基础上,可调节旋翼桨叶左右方向的角度,增加了无人机机动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舵机、摇臂和衔接架,衔接架包括衔接套筒,舵机与旋翼组件固定连接,衔接套筒活动套设于机架横梁朝向旋翼组件的一端上,衔接套筒的一端与舵机外壳固定连接,机架横梁朝向旋翼组件的端面上设有固定轴套,固定轴套的轴线与机架横梁的轴线平行,摇臂包括摇臂本体和摇臂轴,摇臂轴的一侧与摇臂本体转动连接,摇臂轴的另一侧与固定轴套固定连接,舵机的输出端与摇臂本体连接,舵机可绕着摇臂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外齿圈,摇臂本体上设有内齿圈,外齿圈和内齿圈啮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横梁位于衔接套筒内的一端上依次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轴承、第二限位环、第二轴承和第三限位环,第一轴承通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轴向限位,第二轴承通过第二限位环和第三限位环轴向限位,衔接套筒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机架横梁连接,固定轴套固定于第一限位环朝向摇臂本体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架还包括衔接框,衔接套筒朝向舵机的端面与衔接框连接,衔接框套设于舵机外壳上,且衔接框与舵机外壳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臂本体呈水滴状,摇臂本体的较小端与摇臂轴转动连接,摇臂本体的较大端与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旋翼倾转调节装置,包括舵机、摇臂和衔接架,衔接架包括衔接套筒,舵机与旋翼组件固定连接,衔接套筒活动套设于机架横梁朝向旋翼组件的一端上,衔接套筒的一端与舵机外壳固定连接,机架横梁朝向旋翼组件的端面上设有固定轴套,固定轴套的轴线与机架横梁的轴线平行,摇臂包括摇臂本体和摇臂轴,摇臂轴的一侧与摇臂本体转动连接,摇臂轴的另一侧与固定轴套固定连接,舵机的输出端与摇臂本体连接,舵机可绕着摇臂轴旋转。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实现旋翼桨叶左右角度的调整,增加了无人机机动的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铁盾民防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