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1100发布日期:2024-03-13 20:4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民机安全实验,尤指一种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1、在可生存民航事故中,高效的应急撤离是紧急情况下保护飞机乘员安全的重要途径。民机应急撤离是指在可生存航空事故中,飞机迫降并停稳后,乘客和机组人员按照规定程序快速撤离至舱外安全位置的过程,具有历时短、人员密集、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等特点。通过对20世纪末十余年内有人员伤亡的航空事故统计发现,在事故发生后罹难的乘员中有近94.5%是因未及时撤离而死于吸入过量有害烟尘或严重烧伤。若在飞机事故发生后尽可能快速、安全地完成人员疏散,可减少伤亡人数,提高人员生存率,因此应急撤离成为民机安全性研究与适航审定的重点关注内容,研究民机可生存事故中的应急撤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安全价值。

2、目前同一套民机应急撤离训练或实验设施只能模拟一种构型的民机客舱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以解决现有一套民机应急撤离训练或实验设施只能模拟一种构型的民机客舱布局,从而导致通用性不足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包括:模拟客舱段1、支撑平台2、逃生滑梯3、防跌落护垫4、防护网5和移动式楼梯6;

3、其中,所述支撑平台2包括多个伺服电动缸,与各伺服电动缸底端连接、且放置在地面上的底部安装架,与各伺服电动缸顶端连接的顶部安装架;所述模拟客舱段1固定安装在顶部安装架上,用于通过支撑平台2中多个伺服电动缸的配合调节以模拟出模拟客舱段1的俯仰姿态、滚转姿态;

4、所述模拟客舱段1中舱段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舱门,通过其中一侧舱门模拟宽体客机舱门,通过另一侧舱门模拟窄体客机舱门;所述模拟客舱段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登机舱门,登机舱门到地面之间设置有移动式楼梯6,用于撤离试验的参试人员登机使用;

5、所述模拟客舱段1在当前撤离试验的各可用舱门外布置有逃生滑梯3,各逃生滑梯3的底部放置有防跌落护垫4,以覆盖各逃生滑梯3的下部和两侧地面的防护,且各可用舱门到地面之间安装有防护网5,防护网5由舱门下部斜拉布置到地面,以覆盖各可用舱门与对应逃生滑梯3的下部和两侧的防护。

6、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中,所述模拟客舱段1中舱体两侧分别设置的舱门包括:

7、其中一侧前舱位置设置有a型舱门,该侧后舱位置设置有i型舱门,用于模拟宽体客机舱段中的舱门,另一侧前舱位置和后舱位置分别设置有c型舱门,中部仓位设置有iii型舱门,用于模拟窄体客机舱段中的舱门。

8、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中,所述模拟客舱段1的客舱中部设置有三个座椅区,分别为:中央座椅区和位于两侧的单侧座椅区,用于模拟宽体、或窄体客机客舱内座椅分布;

9、所述三个座椅区的前、后两侧分别布置有多个隔间。

10、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中,

11、所述模拟客舱段1的客舱中部座椅区的底板上沿展向布置有两组平行安装的座椅安装导轨,其中,第一组导轨沿展向贯穿整个模拟客舱段1的地面,第二组导轨布置在中央座椅区的每排座椅下方底板上;

12、通过a型舱门和i型舱门,以及三个座椅区模拟宽体客机客舱内的座椅布局和应急撤离路线,通过中央座椅区、c型舱门、iii型舱门,以及位于c型舱门和iii型舱门一侧的单侧座椅区模拟窄体客机客舱内的座椅布局和应急撤离路线。

13、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中,

14、所述第二组导轨相对于第一组导轨的后方错位安装,且第二组导轨的宽度为舱内平面宽度的一半,用于通过改变座椅在两组导轨上的安装位置调整过道宽度,从而实施对宽体、窄体客机的客舱座位布局的切换。

15、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中,

16、所述模拟客舱段1中还设置有舱内人员定位测量系统,包括:定位基站、定位标签、数据处理存储计算机;模拟客舱段1的舱内天花板上阵列布设有多个定位基站,撤离试验的各参试人员携带有定位标签,用于对参试人员在舱段内的撤离运动轨迹进行实时定位与全程记录。

17、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中,

18、所述支撑平台2的多个伺服电动缸设置为六自由度作动机构,包括:6个姿态控制电动缸和4个姿态保持电动缸,通过6个姿态控制电动缸的伸缩调节模拟模拟客舱段1的姿态,并通过对4个姿态保持电动缸的伸缩控制保持当前姿态。

19、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中,

20、所述支撑平台2还包括:协调加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伺服电动缸的伸缩调节,以实现模拟客舱段1在-10°~10°俯仰、-15°~15°滚转倾角范围内的姿态调整与保持

21、可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中,

22、所述逃生滑梯3在使用前通过充气使其成形,使用后通过放气以折叠收纳。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通过支撑平台2架设模拟客舱段1,用以通过支撑平台2中多个伺服电动缸的配合调节以模拟出模拟客舱段1的俯仰姿态、滚转姿态;通过在模拟客舱段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舱门,通过其中一侧舱门模拟宽体客机舱门,通过另一侧舱门模拟窄体客机舱门;并通过模拟客舱段1内部舱体中座椅的分区设置,可以实现宽体、窄体客机客舱内部件的切换。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实际民机应急撤离中“单侧撤离”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兼容典型宽体、窄体民机客舱构型的应急撤离模拟实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

2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可以应用于研究各种不同客舱布局参数对民机乘员应急撤离的影响,为民机研制过程中的客舱布局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该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具有可操作性强、客舱构型切换效率较高等优点,可显著降低多次多构型重复应急撤离实验的成本和周期,在民机安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客舱段(1)、支撑平台(2)、逃生滑梯(3)、防跌落护垫(4)、防护网(5)和移动式楼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客舱段(1)中舱体两侧分别设置的舱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客舱段(1)的客舱中部设置有三个座椅区,分别为:中央座椅区和位于两侧的单侧座椅区,用于模拟宽体、或窄体客机客舱内座椅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民机应急撤离模拟试验的可变构型实验平台,实验平台中的支撑平台包括多个伺服电动缸、底部安装架和顶部安装架,模拟客舱段固定安装在顶部安装架上;模拟客舱段中舱段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舱门,通过其中一侧舱门模拟宽体客机舱门,通过另一侧舱门模拟窄体客机舱门;模拟客舱段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登机舱门,登机舱门到地面之间设置有移动式楼梯;模拟客舱段在当前撤离试验的各可用舱门外布置有逃生滑梯,各逃生滑梯的底部放置有防跌落护垫,各可用舱门到地面之间安装有防护网,防护网由舱门下部斜拉布置到地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民机应急撤离训练或实验设施通用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彭浩轩,刘小川,惠旭龙,白春玉,牟让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