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检调试架

文档序号:35427675发布日期:2023-09-13 18:0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巡检调试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巡检调试架。


背景技术: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现在的民用商用无人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无人机制造完成后需要调试,现有的无人机调试工具操作非常繁杂,并且现有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对无人机的支撑能力较差,往往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手扶着无人机对无人机进行固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具有能够通过升降支撑组件对无人机进行支撑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安全以及方便地对无人机进行固定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包括:

4、底座,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处理器;

5、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主体具有安装空腔,所述支撑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限位通槽;

6、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升降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

7、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腔内;

8、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方并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连接;

9、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

10、其中,所述升降支撑组件以及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设置升降支撑组件对无人机进行支撑托起,工作人员再通过控制夹持组件对无人机进行夹持固定,能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无人机的固定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了无人机对工作人员产生伤害的几率,不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包括:

13、齿条,所述齿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

14、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升降电机的驱动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15、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齿条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

16、采用上述的方案,通过控制升降电机的运作,能够使齿条以及支撑台升高或者降落,升高时支撑台能够与无人机接触,为无人机提供支撑力,进而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无人机的方式对无人机机型支撑,工作人员能够空出双手更好地使用夹持组件对无人机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无人机的固定效率。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凸条,所述齿条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齿条通过第一滑槽与所述限位凸条的配合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

18、采用上述的方案,齿条能够通过第一滑槽与限位凸条的配合能够滑动设置在支撑主体上,并且限位凸条能够限制齿条的位置,使齿条不易移位。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20、采用上述的方案,固定座能够为升降电机提供安装基础,有效地提高了升降电机的安装稳固性。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

22、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23、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通槽与所述升降台连接;

24、预紧件,所述预紧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以及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预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或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

25、采用上述的方案,连接块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以及连接块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均通过预紧件连接,并且连接块通过连接柱与升降台连接,当升降台上升时带动连接块上升,此时连接块会对连接块与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的预紧件进行压缩,第一压力传感器会记录下此时的拉力数据;当升降台下降时带动连接块下降,此时连接块会对连接块与第二压力传感之间的预紧件进行压缩,第二压力传感器会记录下此时的压力数据。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台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连接。

27、采用上述的方案,升降台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连接块升降,以实现测量拉力数据以及压力数据。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通槽,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通槽内。

29、采用上述的方案,第二限位通槽与限位凸块配合,使限位凸块位于第二限位通槽内,当升降台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时能够有效地对升降台的位置进行限制,确保了升降台在垂直方向上运动。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31、夹持固定板,所述夹持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

32、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固定板的顶壁;

33、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持固定板的顶壁;

34、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块上并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螺纹连接。

35、采用上述的方案,第一夹持块固定设置在夹持固定板的顶壁,第二夹持块可滑动设置在夹持固定板的顶壁,通过旋转调节螺杆就能够对第二夹持块的位置进行调整,将无人机的位置通过升降支撑组件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使无人机被夹持的部位位于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时,通过对调节螺杆进行旋转就能够让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对无人机进行夹持固定。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夹持块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持固定板上。

37、采用上述的方案,第二夹持块与第二滑槽配合可滑动地设置在夹持固定板上,通过旋转调节螺杆就能够调节第二夹持块的位置,有效地提高了夹持效率以及夹持稳固性。

3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块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39、采用上述的方案,配重块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底座上,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现场需求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使调试过程更加准确以及安全。

40、上述的一种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升降电机与齿条的配合,能够使设置在齿条上的支撑台在垂直方向上运动,在对无人机进行固定时支撑台能够上升以对无人机提供支撑力,不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手扶的方式对无人机进行支撑,工作人员能够空出双手对无人机进行固定,有效地提高了无人机固定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工作人员与无人机接触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凸条,所述齿条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齿条通过第一滑槽与所述限位凸条的配合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台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通槽,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通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板的顶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夹持块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持固定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巡检调试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处理器;支撑主体,支撑主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支撑主体具有安装空腔,所述支撑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限位通槽;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升降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空腔内;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方并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连接;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其中,升降支撑组件以及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本技术具有能够通过升降支撑组件对无人机进行支撑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安全以及方便地对无人机进行固定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华,魏安,黄飞江,陈文宇,苏一丹,朱胜山,陈鹏武,邱扬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航海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