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50851发布日期:2024-05-20 11:2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电力基建行业中,应用无人机进行夜间照明已经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无人机照明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照明,有效支持夜间紧急修复和维护工作,确保电网的持续稳定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保照明系统的长时间有效运作,并在高辐射热负荷下保证无人机及其照明装置的安全和稳定,成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2、目前现有的无人机散热技术主要依赖于散热板、风扇冷却系统以及热管等被动或主动散热方法,尽管这些传统散热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无人机照明灯产生的热量问题,但这类散热装置往往会增加无人机的额外功耗和重量,从而影响飞行时长和敏捷性,进一步地,额外的机械部件会增加无人机的维护成本和故障率;因此这种方式并不适合长时间连续工作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照明系统,尤其是在不断供电的系留模式下,更需要一个更高效、更可靠、更经济的散热解决方案。

3、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系留无人机散热技术加以改进,以解决其散热部件需要额外功耗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系统,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所述系留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周侧的机翼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照明组件,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4、所述机翼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导风组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

5、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导风布筒,所述导风布筒的进风口朝向所述机翼组件设置;所述导风布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骨架组件,所述骨架组件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导风布筒打开或关闭的开合组件;

6、所述第一出风管的下端口朝向所述照明组件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出风管的下端口朝向所述照明组件的下侧。

7、可选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机翼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散热管道连接。

8、可选的,所述散热管道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管体垂设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通过折弯部连接;

9、所述导风布筒安装于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所述开合组件收纳于所述第二管体内。

10、可选的,所述骨架组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贴合于所述导风布筒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第二骨架的下端部铰接于所述散热管道上;

11、所述第一骨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骨架的中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合组件上。

12、可选的,所述开合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有安装环;

13、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均对应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沿着所述散热管道的端口圆周方向依次排布;

14、其中,多组所述第一骨架的一端分别沿着所述安装环的周向依次排布并转动连接。

15、可选的,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支撑筒,所述安装环套设于所述支撑筒外,所述第一驱动件以驱动所述安装环沿安装环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

16、所述支撑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连接块上;

17、所述支撑筒的两侧部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

18、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环连接。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出风管为直管,且所述第一出风管的截面呈半圆形;

20、所述第二出风管包括半管部,以及设于所述半管部的一端的曲管部,所述曲管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照明组件的下侧。

21、可选的,所述导风布筒呈喇叭口形设置,且所述导风布筒设置于所述机翼组件的正下方。

2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留无人机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无人机旋翼运转时,驱动周围空气形成气流。这些气流被导风布筒捕获并引导进入散热管道,骨架组件连接的开合组件能控制导风布筒的开合,从而调节进入散热管道的气流量,以适应不同的散热需求,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的排布设计,实现对照明组件的多方散热;本散热装置通过散热管道配合导风组件和出风管的设计,使气流能够精确地导向照明组件的关键热点区域,提高了散热效率,且能够通过控制导风布筒调节散热需求调节气流量保证了照明组件在长时间工作下的高效散热和稳定运行,以无人机自身产生的气流作为散热动力,无需额外能源,从而降低了能耗并减轻了无人机的重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所述系留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以及设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周侧的机翼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照明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601),所述连接板(60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613)和第二连接孔(614),所述第一连接孔(613)用于与所述机翼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孔(614)用于与所述散热管道(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6)包括第一管体(615),以及与所述第一管体(615)垂设的第二管体(616),所述第一管体(615)和所述第二管体(616)之间通过折弯部(6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组件(620)包括第一骨架(608)和第二骨架(609),所述第二骨架(609)贴合于所述导风布筒(610)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第二骨架(609)的下端部铰接于所述散热管道(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63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驱动件(606),所述第一驱动件(606)的驱动端连接有安装环(6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630)还包括支撑筒(603),所述安装环(607)套设于所述支撑筒(603)外,所述第一驱动件(606)以驱动所述安装环(607)沿安装环(607)的长度方向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606)为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环(60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管(611)为直管,且所述第一出风管(611)的截面呈半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布筒(610)呈喇叭口形设置,且所述导风布筒(610)设置于所述机翼组件的正下方。

10.一种系留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基建系留无人机的散热装置及无人机系统,系留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设于无人机本体周侧的机翼组件,无人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照明组件,机翼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导风组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导风组件包括导风布筒,导风布筒的进风口朝向机翼组件设置;导风布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骨架组件,骨架组件连接有用于控制导风布筒打开或关闭的开合组件;通过散热管道配合导风组件和出风管的设计,使气流能够精确地导向照明组件的关键热点区域,提高了散热效率,增强照明效果,以无人机自身产生的气流作为散热动力,无需额外能源,从而降低了能耗并减轻了无人机的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施通勤,刘继武,龙玲,张超,李胜利,秦斌,张辉,甘鹏博,刘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