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463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脚架,特别是一种在高速撞击下能保护乘客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
飞机紧急降落时或降落不当时会产生剧烈的震动及冲撞,若飞机本身的避震系统无法完全消除冲击外力时,一部分能量便由飞机结构以及机舱内的乘客所承受,这样会影响生命最关键的乘客头部,因此飞机上的座椅须经过特殊的设计,使其具有吸收冲击的功能与减少头部受碰撞的作用,以避免乘客发生生命危险。


图1所示的美国第4,911,381号专利,其中标号100代表航空座椅的座板,200代表吸冲器,在受到强大冲击力(图中假设向左)作用时,座椅脚架发生旋转使座板100由位置BC移动至位置B1C1,此时吸冲器被拉伸并吸收能量,藉此来减缓冲击力,保护乘客。即使是如此,但研究显示仍有其它潜在危险威胁乘客安全。当受冲击时,假设座板100由位置BC移动至位置B1C1的水平位移为d,转动角度为逆时针方向α(前倾角度),同时,乘客的上躯干会急剧向前(左)弯曲,因座板转动角度为逆时针方向(前倾),因此会减少对上躯干提供止挡作用甚至毫无止挡作用,若腹部受安全带固定而位置不变,上躯干会向前弯曲成水平方向。这使得乘客头部向前移动距离过大而有碰撞前方其它物体的危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当受冲击向前时,该座椅脚架使座椅后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包括座椅盘面结构,由相互平行的前梁和后梁以及多个与所述前、后梁相垂直的展梁组成;后脚,大体上为弓形,由第一段部及第二段部连结而成,所述第一段部枢接于所述后梁,所述第二段部枢装于地板上;吸冲器,由套筒及从该套筒内延伸而出的中心杆组成,且所述套筒枢接于所述后脚;旋转杆,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固接于所述前梁,而所述第二端部枢接于所述吸冲器的中心杆;前脚,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枢接于所述旋转杆的第一、二端部之间,而所述第四端部枢装于地板上;第一保险销,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与所述吸冲器的枢接处,可束缚所述旋转杆相对于所述吸冲器旋转;及第二保险销,设置于所述吸冲器接近后脚的一端,保险销穿过套筒及中心杆,可束缚所述吸冲器的套筒相对于中心杆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吸冲器的套筒枢接于所述后脚的第一段部及第二段部的连接点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还包括有枢接座及底杆,该枢接座固设于地板上,且所述前脚的第四端部枢接于该枢接座,而所述底杆的一端固接于该枢接座,其另一端设有一反翘部,该反翘部贴靠于所述后脚的第二段部。
由于本发明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在受冲击向前时,可使座椅后倾,同时乘客的腹部受安全带束缚而下沉,且膝盖上升呈后倾状,因此能减少乘客上躯干因受冲撞而向前的距离,进而使头部得以保护免受伤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美国第4,911,381号专利座椅脚架在受惯性力作用前、后的侧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盘面结构、固定轨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的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在受惯性力前、后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2,在飞机客舱内的地板上设有固定轨7,而飞机座椅(图中仅显示出座椅盘面结构1,它由相互平行的前梁11及后梁12,以及多个与前、后梁相垂直的展梁13组成)则藉由座椅脚架安装于地板上的固定轨7上。请同时参阅图3,本发明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包括前脚2、后脚3、吸冲器4、旋转杆5、底杆6、枢接座8、前脚锚定头9及后脚锚定头10,而整个座椅脚架藉由前脚锚定头9及后脚锚定头10安装于固定轨7上,安装方式为公众所熟知,故省略说明。底杆6的一端设有一反翘部61,而枢接座8则固接于底杆的另一端;后脚3为弓形,由第一段部31及第二段部32连结而成,第一段部31枢接于后梁12,并且垂直于机舱地面,而底杆6的反翘部61贴靠在第二段部32上,同时第二段部32的末端枢接于后脚锚定头10,使得后脚3可绕着后脚锚定头10旋转。吸冲器4包括有套筒41及中心杆42,其中套筒41枢接于后脚3第一段部31及第二段部32的连结处,而中心杆42从套筒41内延伸而出,然后枢接于旋转杆5的一端,须注意的是此种吸冲器为拉伸型,亦即中心杆42在受力时由套筒41内被拉出,藉此消耗外来的能量。旋转杆5的一端如前所述枢接于中心杆42,而另一端则固接于前梁11,需注意的是旋转杆5、吸冲器4及后脚的第二段部32成一直线。至于前脚2,其一端枢接于旋转杆5两端之间,另一端则枢接在枢接座8上,而枢接座8底部则连接于前脚锚定头9。
请参阅图4,在旋转杆5与吸冲器4的枢接点旁设有保险销P1,在平常时用以防止旋转杆5相对于吸冲器4旋转,而在吸冲器的套筒41与其中心杆42处则设置另一保险销P2,在平常时用以防止吸冲器的套筒41相对于其中心杆42移动,结果保险销P1、P2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各元件之间的约束,使座椅脚架保持图4所示的位置。当意外发生时,强大的惯性力使座位有向前冲的趋势,保险销P1、P2则被剪断,而因保险销P1、P2形成的各元件间的约束亦随之解除。请参阅图5,此时前脚2及后脚3分别绕着枢接座8及后脚锚定头9作逆时针旋转,底杆6的反翘部61原本贴靠着后脚3,现因后脚3发生旋转使得反翘部61受压变形,旋转杆5以与前脚2的枢接点为轴作顺时针旋转,而吸冲器4被拉伸以吸收外来的能量。
现分析座椅盘面结构1(可代表航空座椅的座板14)位置的变化。请参阅图5,其中虚线及实线分别代表座椅在受力前、后的情况。意外发生时,后脚3绕着后脚锚定头10逆时针旋转,因此连接在后脚3另一端的后梁12位置下降。前脚2亦绕着枢接座8逆时针旋转,结果前脚2与旋转杆5的枢接点亦会下降,但旋转杆5此时作顺时针旋转,使得前梁11的位置反而升高。前梁11位置升高,后梁12位置下降,因此整个座椅盘面结构1能以较大幅度的β角度向后倾斜使乘客的上躯干与大腿受座板β角的止挡作用,进而减少乘客头部向前冲的距离,免除乘客头部向前碰撞的危险,达到保护乘客生命的目的。
上述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事实上除飞机外,本发明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亦能应用于汽车、火车等车厢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为后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包括座椅盘面结构,由相互平行的前梁和后梁以及多个与所述前、后梁相垂直的展梁组成;后脚,大体上为弓形,由第一段部及第二段部连结而成,所述第一段部枢接于所述后梁,所述第二段部枢装于地板上;吸冲器,由套筒及从该套筒内延伸而出的中心杆组成,且所述套筒枢接于所述后脚;旋转杆,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固接于所述前梁,而所述第二端部枢接于所述吸冲器的中心杆;前脚,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枢接于所述旋转杆的第一、二端部之间,而所述第四端部枢装于地板上;第一保险销,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与所述吸冲器的枢接处,可束缚所述旋转杆相对于所述吸冲器旋转;及第二保险销,设置于所述吸冲器接近后脚的一端,保险销穿过套筒及中心杆,可束缚所述吸冲器的套筒相对于中心杆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其中,所述吸冲器的套筒枢接于所述后脚第一段部及第二段部的连结点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其中,所述第一段部及所述第二段部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其中,所述第一段部垂直于地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其中,所述旋转杆、吸冲器及后脚的第二段部成一直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其中,还包括枢接座及底杆,该枢接座固设于地板上且所述前脚的第四端部枢接于该枢接座,而所述底杆的一端连接于该枢接座,其另一端设有一反翘部,该反翘部贴靠于所述后脚的第二段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倾式动作座椅脚架,包括前、后脚锚定头;由第一段部及第二段部连结而成的后脚,第一段部枢接于后梁,第二段部枢接于后脚锚定头;由套筒及中心杆组成的吸冲器,套筒枢接于后脚;一端固接于前梁、另一端枢接于中心杆的旋转杆;枢接座;一端枢接于旋转杆两端之间、另一端枢接于枢接座的前脚;由前、后梁及展梁组成的盘面结构;设置于旋转杆与吸冲器枢接处的第一保险销;及限制套筒相对于中心杆移动的第二保险销。
文档编号B64D11/00GK1143035SQ95115289
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17日
发明者韩伟国, 郑忠雄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