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4639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装置。
目前,飞行装置主要有两类,其一是采用发动机作为动力的飞机,其二是采用热力为动力的热气球式的飞行装置。前者需燃料,机械复杂,最高速度可几倍于音速,后者虽结构简单,其飞行速度很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超导材料及电磁原理设计的一种超光速的飞行器。
本发明由飞行器外壳上、下两部分1、5、超导轴体4、超导线圈3、超导圆筒2、舱内地板6和超导储能器等组成。所述超导轴体4的两端为半圆球形的磁体,其中S极一端在上方,N极一端在下方,在超导轴体4中部间隔环绕有超导线圈3。在所述超导轴体4和超导线圈3外层罩有一个与其形状相似的超导圆筒2。所述飞行器外壳分为上、下两半圆体1、5、半圆体1、5上下固定在一起构成飞行舱,所述超导圆筒2竖直放置在飞行舱内中间位置上,其顶部固定在飞行器外壳1的内侧顶部,其底部固定在飞行器外壳5的内侧底部。在所述飞行器外壳5的底部有一能量发射出口7,超导圆筒2的内腔通过所述能量发射出口7与外壳的外部连通。
所述超导圆筒2的内壁上还可开一螺旋形的凹槽,将所述的超导线圈3嵌在凹槽内,并填充绝缘物,使超导线圈3绝缘固定于超导圆筒2的侧壁上。
所述超导线圈3、飞行器外壳1、5、超导圆筒2是用超导材料制成,超导轴体4为碳钢或钨钢材料。在舱内设有一个地板6可是多层结构,在舱内地板6上可设太空座椅、超导储能器和指挥系统,超导储能器向超导线圈提供电能。超导圆筒3里的超导线圈的两个接头可通过超导圆筒引出与超导储能器相连。在飞行器外壳1、5上,设有舱门和窗口。本发明可由一个指挥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
本发明在给超导线圈加以足够大的电能时,利用超导核磁、电磁的共振及耦合而产生一个四维时空的时间场、空间场的频频转换就可获得使飞行器飞行的能量,具有超光速飞行的效果。
图面说明附图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超导线圈中流有超导电流的时候,超导轴就会由于抗磁性而悬浮在超导线圈内不停地旋转运动,可顺也可逆。超导轴在高速旋转的情况能够在具周围形成一个NS极磁场,产生四维空间的实时空场,同时产生一种超导核磁力。所述超导电流要有足够大的能量。超导圆筒的作用是用来屏闭超导轴本身所产生的电磁场与超导线圈本身所产生的超导核磁力两者共振及耦合时,所产生的强磁场,以免伤害舱内的乘坐人员。在超导圆筒内形成的超导核磁、电磁的共振及耦合而产生一个四维时空的时间场、空间场,就会频频以直线运动的时间场从超导轴N极磁场一端所对应的方向,通过超导外壳上的能量出口发射出去,同时,所述能量又会变成以曲线运动的空间场,从飞碟的周围返回到超导轴的S极磁场一端,如此连续不断。保证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
权利要求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飞行器由外壳上、下两部分1、5、超导轴体4、超导线圈3、超导圆筒2、舱内地板6和超导储能器组成;所述超导轴体4的两端为半圆球形的磁体,其中S极一端在上方,N极一端在下方,在超导轴体4中部间隔环绕有超导线圈3;在超导轴体4和超导线圈3外层罩有一个与其形状相似的超导圆筒2;所述飞行器外壳分为上、下两半圆体1.5,半圆体1.5上下固定在一起,构成飞行舱,所述超导圆筒2竖直放置在飞行舱内中间位置上,其顶部固定在飞行器外壳1的内侧顶部,其底部固定在飞行器外壳5的内侧底部;在所述飞行器外壳5的底部有一能量发射出口7,超导圆筒2的内腔通过所述圆孔7与外壳的外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超导圆筒2的内壁上还可开一螺旋形的凹槽,将所述的超导线圈3嵌在凹槽内,并填充绝缘物。
全文摘要
一种飞行器,它是由飞行器外壳上、下两部分、超导轴体、超导线圈、超导圆筒和超导储能器组成。超导轴体的两端为半球形磁体,超导轴体中部间隔环绕有超导线圈,在超导轴体和超导线圈外罩有超导圆筒,超导圆筒竖直置于外壳的中间,在其下端有一能量发射出口。当给超导线圈加以足够大的电能时,利用超导核磁、电磁的共振及耦合产生一个四维空间的时间场、空间场的频频转换,就可获得飞行能量,使飞行器超光速飞行。
文档编号B64D27/26GK1129184SQ9511721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3日
发明者刘玉国 申请人:刘玉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