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97913阅读:来源:国知局
翼5的尾部均设置有方向舵9,所述两个上翼4上均设置有升降舵8,所述方向舵9能够增加飞行器的航向安定性与舵面操纵效率,改善了飞行器的抗侧风性能,降低联结处结构设计复杂度。
[0039]所述的鸭翼2的后掠或平直设计视机翼具体设计参数确定。
[0040]所述鸭翼2为上反或下反或平直设计视机翼具体设计参数确定,采用鸭翼2以增大全机的抬头力矩,并采用主动控制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机的纵向静安定性不足的冋题。
[0041]本实用新型的全机流线型的设计减少了气动阻力,通过主翼后掠,上翼采用前掠,飞行器的上反后掠机翼和下反前掠上翼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一前一后的机翼布局形式,使得飞行器的俯视图和主视图的外形都接近菱形,气动效率较高,上翼和主翼分别具有前掠翼和后掠翼的气动特性,两翼面间距足够,在较大迎角飞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失速特性,在全机重量等同的情况下,相比一般联接翼布局飞行器,本实用新型能够用更小的速度实现巡航飞行,减少了油耗,降低了飞行器的使用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使联接翼布局低速性能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0042]所述机身I和主翼3以及鸭翼2分别进行了翼身融和处理,从而在改善其动效能的前提下,增加了机身机翼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所述主翼3的翼稍和端翼5的下翼面进行了融合,达到机翼和端翼结合的效果,所述垂尾9和机身I进行了融合连接,增加了强度。
[0043]实施例3:
[00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如图3所示,该飞行器包括:机身1、设置在机身I两侧的主翼3、上翼4、端翼5、垂尾10,所述设置在机身I两侧的主翼3的端部均设置端翼5,所述两个端翼5的上部分别通过设置在机身I上方的上翼4与设置在机身I尾部的垂尾10连接;所述机身I的机头12两侧设置有鸭翼2 ;所述端翼5的外侧均设置有外翼6 ;所述两个主翼3上均设置有副翼7。
[0045]所述外翼6能够增加全机的有效升力面积,能够极大的提高飞行器的升力系数以及升阻比,提高了飞行器的低速性能,解决了现有联接翼布局飞行器低速性能不足的问题,同时有效的提高了飞行器的横向安定性,由于外翼靠近重心,在实现增大全机升力的过程中,所需的配平损失很小,利于飞行器的操稳控制。
[0046]实施例4:
[0047]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机头12为扁平鸭嘴机头,鸭嘴式扁平机头设计充分利用了生物仿真学,扁平的嘴唇是大雁等生物的共同特点,减少了空气阻力,利于生物的飞行。
[0048]实施例5:
[0049]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两个主翼2上均设置有襟翼17。
[0050]实施例6:
[0051]在实施例1?5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外翼6的设置方式采用前掠式、平直式或后掠式。
[0052]实施例7:
[0053]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外翼6上均设置有外副翼16。
[0054]实施例8:
[0055]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端翼5垂直设置在主翼3翼梢处的端翼安定面上,所述上翼4设置在主翼3的上方,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间距。
[0056]实施例9:
[0057]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鸭翼2、主翼3、上翼4、端翼5和外翼6采用早期翼型、层流翼型、高升力翼型或超临界翼型。
[0058]实施例10:
[0059]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机身I的尾部设置有动力装置11,动力装置11采用螺旋桨发动机或喷气式发动机。
[0060]实施例11:
[0061]如图7、8所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机身I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的旋翼轴13,所述旋翼轴13的顶部设置有两叶可折叠式旋翼14,所述机身I上还设置有旋翼舱盖15,使得飞行器具有短距起飞垂直着陆功能。
[0062]在准备着陆时,逐渐减小推进式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飞机开始减速,当飞行速度达到一定门限值,飞行控制系统控制打开旋翼舱盖15,驱动旋翼轴13升起,当旋翼轴13完全伸出并锁紧,并打开可折叠式旋翼14的锁紧装置,使可折叠式旋翼14在预紧力的作用下展开;同时推进动力装置11与发动机驱动轴的联结断开,采用动力转换装置,将发动机驱动轴与用于垂直着陆的旋翼轴13联结,驱动旋翼轴13工作,产生全机所需的着陆升力,使得飞行器垂直降落在预定地点,旋翼减速直到停止工作,可折叠式旋翼14折叠,所述旋翼轴13收入机身内,所述旋翼舱盖15关闭,飞行器完成垂直着陆。
[00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该飞行器包括:机身(I)、设置在机身(I)两侧的主翼(3)、上翼(4)、端翼(5)、垂尾(10),所述设置在机身(I)两侧的主翼(3)的端部均设置端翼(5),所述两个端翼(5)的上部分别通过设置在机身(I)上方的上翼(4)与设置在机身(I)尾部的垂尾(10)连接;所述机身(I)的机头(12)两侧设置有鸭翼(2);所述端翼(5)的外侧均设置有外翼(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翼(5)的尾部均设置有方向舵(9),所述两个上翼(4)上均设置有升降舵(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主翼(3)上均设置有副翼(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2)为扁平鸭嘴机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主翼(2)上均设置有襟翼(1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6)的设置方式采用前掠式、平直式或后掠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6)上均设置有外副翼(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翼(5)垂直设置在主翼(3)翼梢处的端翼安定面上,所述上翼(4)设置在主翼(3)的上方,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鸭翼(2)、主翼(3)、上翼(4)、端翼(5)和外翼(6)采用早期翼型、层流翼型、高升力翼型或超临界翼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I)的尾部设置有动力装置(11),动力装置(11)采用螺旋桨发动机或喷气式发动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I)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的旋翼轴(13),所述旋翼轴(13)的顶部设置有两叶可折叠式旋翼(14),所述机身(I)上还设置有旋翼舱盖(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升力联接翼布局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上翼、端翼、垂尾,所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的端部均设置端翼,所述两个端翼的上部分别通过设置在机身上方的上翼与设置在机身尾部的垂尾连接;所述机身的机头两侧设置有鸭翼;所述端翼的外侧均设置有外翼。本实用新型的外翼能够增加全机的有效升力面积,提高了飞行器的低速性能和横向安定性,增大了飞行器的升力系数及升阻比,降低了油耗,减少了飞行器的使用成本。
【IPC分类】B64C39-12, B64C39-08
【公开号】CN204507270
【申请号】CN201520170280
【发明人】刘行伟
【申请人】刘行伟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