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865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特别是一种饮料瓶。
现所使用的饮料瓶大体上包括一个瓶体和与瓶体的开口端相连的一次性盖体。此种饮料瓶在使用时具有如下缺点对于一瓶饮料来说一个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饮尽,当饮用者离开再回来欲饮用时,很可能会误饮用了他人的饮料。这样既不卫生,又增加了疾病传播的可能性,特别是当多人同时饮用同种品牌的饮料时,这种情况时常发生,还有的人分不清那瓶饮料是自己的,担心瓶口不洁净,只好将没有饮用完的饮料扔掉,换一瓶新的,重新开始,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浪费、可做识别标识的一种饮料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饮料瓶,包括瓶体和环绕瓶体上的商标标签以及与瓶体开口端部相连接的一次性盖体,其特征在于a、所述一次性盖体下端部卡圈上的外周均布设有带有标记的凸起物,所述的瓶体上设有一个指向凸起物的指标;或b、所述商标标签的周边均布设有带有标记的凸起物,所述的瓶体上设有一个指向凸起物的指标。所述的凸起物的形状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瓶体上设有一个指标,该指标指向一次性盖体或套接在瓶体上的商标标签,所述的一次性盖体是由断断续续相连的瓶盖和卡圈组成,所述的卡圈或商标标签的外周均布设有带有标记的凸起物,所述凸起物上的标记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图案、字母数字等。饮用时,旋拧带有内螺纹的一次性盖体,由于一次性盖体上的瓶盖产生上移,因此,瓶盖与卡圈之间断断续续相连的切口处就被检断,两者实现分离,该卡圈仍然保留在瓶口上,此时便可判断该饮料已被打开饮用过。当饮用者暂时离开,重新返回时,为了能够分清那瓶是自己的饮料,在离开前可旋转卡圈或套接在瓶体上的商标标签,使瓶体上的指标指向卡圈或商标标签上的其中一个标记,并将标记记住,这样饮用者可准确地认识自己所饮用的饮料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当多人同时饮用同种品牌饮料时,人们可以识别自己的饮料瓶,再也不必担心饮用了别人的饮料所带来的瓶口不洁净、危害健康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适合现代人对卫生的消费追求,它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主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参见
图1,从附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瓶体7和环绕瓶体上的商标标签8、以及与瓶体开口端部相连接的一次性盖体1,所述的一次性盖体1是由断断续续相连带有切口3的瓶盖4和卡圈5组成,所述卡圈5的外周均布设有带有标记的凸起物2,所述瓶体上设有一个指向卡圈5的指标6。开启饮料瓶时,旋拧带有内螺纹的一次性盖体1,此时,瓶盖4与卡圈5分离,卡圈5仍然保持在瓶口的根部。所述的卡圈5的内圈壁可制成凸凹不平的粗造面,以防止卡圈5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自由的空转。参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带有标记的凸起物10可设制在商标标签8的周边上,所述的瓶体7上设有一个指标9并垂直地指向商标标签8的周边。所述的凸起物2和10上的标记可以设计为图案、字母、数字等。当饮用者须离开时,只要转动卡圈5或套接在瓶体上的商标标签8,使其中的一个标记对准指标6或9即可,这样当饮用者离开一段时间返回后,即可饮用到自己的那瓶饮料。
权利要求1.一种饮料瓶,包括瓶体(7)和环绕瓶体上的商标标签(8)以及与瓶体开口端部相连接的一次性盖体(1),其特征在于a、所述一次性盖体下端部卡圈(5)上的外周均布设有带有标记的凸起物(2),所述的瓶体上设有一个指向凸起物的指标(6);或b、所述商标标签(8)的周边均布设有带有标记的凸起物(10),所述的瓶体上设有一个指向凸起物的指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物的形状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中所使用的饮料瓶。它包括瓶体和环绕瓶体上的商标标签、以及与瓶体开口端部相连接的一次性盖体,所述的瓶体上设有一个指标,该指标指向一次性盖体或商标标签上均布设制带有标记的凸起物。本实用新型对于多人同时饮用同种品牌饮料时,可以识别自己的饮料瓶,不必担心误饮别人的饮料所带来的瓶口不洁净、危害健康等问题。
文档编号B65D85/72GK2440780SQ0021090
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2日
发明者石雪 申请人:石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