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装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37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装运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装载、运输机械。本实用新型是采用12-18马力四轮拖拉机组配的小型通用装运机械。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我国解放劳动生产力一项基本国策,就当前农业机械来讲,达到了机械播种、收割和运输等主要项目的机械化,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作业没有完全达到机械化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填补农业作业的不足而研制的这部小型机械的。它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上,大大的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
一是可适用于粮食的仓储和晾晒上。特别是玉米脱粒时,玉米棒的装运,大部分是人工操作供料,使用该机械供料是人工操作的十倍,用同一台(TX-6型)玉米脱粒机,经实际作业证明,30人装运玉米棒,也满足不了拖拉机的不间断脱粒的要求,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而用小型的装运机,只用三人操作。就可充分的满足脱粒机的工作要求。二是实用于农业当中的粪土的装运,平整土地。并且在场地小的环境,操作也非常灵活。三是更是建筑业的好帮手,可供给泥浆搅拌机的供料。可以自装自卸。四是还可以应用在城市当中,是清除垃圾和积雪的最佳机械。
通用装运机研制方案,是依据农业和其他行业的劳动强度大、人工操作效率低而实施的。同时也是为了加快农业全面机械化配套为目的而实施的。充分发挥我国小型四轮拖拉机应用广泛的优势,扩展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应用范围、而进行研制的新型机械。
本实用新型装运机,是采用12-18马力拖拉机为主机械,经变速箱的另一输出轴为驱动力,带动BD-50齿轮泵为液压力,而达到装运机的各部油缸伸缩带动铲和斗臂上下自由运动,从而达到装卸货物,整机协调一致进行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由铲斗、斗臂、铲斗油缸、斗臂油缸、主机变速箱输出轴带动BD-50齿轮泵,双杆手动换向阀,油管、驾驶室等几大部件构成。由主机变速箱、输出轴、驱动(31)机油泵工作,供给(20)大臂油缸机油(3)铲斗油缸机油,通过油管系统和(30)液压换向阀的作用,达到(20)大臂油缸和(3)铲斗油缸伸缩,来满足(5)铲斗装卸货物的功能。(5)铲斗和(1)铲斗油缸支承座相焊接,由(2)铲斗油缸支承座轴同(3)铲斗油缸相连接,(3)铲斗油缸同(4)油缸后支承座,用(40)销轴相联接,(4)油缸后支承座同大臂(8)相焊接。(6)斗臂支承座焊接在(5)铲斗底部,用(7)斗臂支承座轴相联接。(8)大臂同(9)加强筋,(10)大臂拐轴,(11)大臂支承侧板,(12)大臂侧板轴套,(14)大臂油缸下支承横梁、(15)大臂油缸下支承座、(16)加强筋焊接成一体,构成一个大臂支承体系。(13)大臂转轴同(12)大臂侧板轴套相联接,做滑动配合结构。(13)大臂转轴、(37)上下夹板和(23)驾驶后固定板,用(39)弓夹螺栓固定在拖拉机(38)后桥横梁上。驾驶室(21)后立柱同(22)驾驶室后横梁拉筋(23)驾驶室后固定板、(24)驾驶室前固定板、(25)驾驶室左右侧加强筋、(26)前拉筋、(27)驾驶室上拉筋、(17)大臂油缸上支承横梁和(18)大臂油缸上支承轴座焊接在一起,构成驾驶室。(20)大臂油缸同(15)大臂油缸下支承座用(34)大臂油缸下支承座轴相联接。(18)大臂油缸上支承轴座通过,(19)大臂油缸上支承轴与(20)大臂油缸相联接。构成大臂上下运动体系。
由(28)大臂油缸下油管、(29)大臂油缸上油管、(31)机油泵、(32)铲斗油缸后油管(33)铲斗油缸前油管(30)双杆液压换向阀(3)铲斗油缸、(20)大臂油缸、(35)油箱,构成液压油路系统。
液压操作系统(31)机油泵由(36)机油泵连接盘与主机联接,主机运转(31)机油泵工作后,供给整体液压系统开始工作,由(30)双杆液压换向阀在手工操作下分配给(3)铲斗油缸和(20)大臂油缸机油。(5)铲斗和大臂的工作状况,当主机前进(5)铲斗处水平位置时,手工操作拉(30)双杆液压换向阀的第一手柄,使(5)铲斗底面同地面处水平状态,(5)铲斗自然装满货物,第一手柄回到中间控制位置再拉(30)双杆液压换向阀的第二手柄,使(20)大臂油缸向地面方向伸出,压动大臂整体向上运动,这时又需同时拉动第一手柄,让(3)铲斗油缸收回使(5)铲斗底平面同地面成15度-30度夹角,以免货物倾掉,当大臂升到与地面垂直位置时(5)铲斗内的货处在驾驶室的上方时,这时(20)大臂油缸全部伸出的位置,主机对准后方的玉米脱粒机,再继续推进(30)双杆液压换向阀手柄一。使(3)铲斗油缸全部收回,货物从(5)铲斗中自然落入(TX-6型)玉米脱粒机方斗内。工作时,主机前后的工作路程短,不用左右打方向,既省工又省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如装运其它货物时,根据其他配套、运输、机械的高底,适当的操作(30)双杆液压换向阀的两个手柄既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运机的优点是该使用新型装运机应用广泛,(适用于农业、建筑业、粮食业和城市环境卫生业等)工作效率高、可大大地节省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同人工操作相比,提高工效十倍。它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性的小型装运机械。
用该机供给(TX-6)玉米脱粒机玉米棒远远超过脱粒机吞吐量。
(TX-6)玉米脱粒机为6T/H的工作效率,该通用装运机只用三个人操作,其中有两个人在(TX-6)玉米脱粒机上工作,而通用装运机的工作效率是7T/H。
如人工供给(TX-6)玉米脱粒机玉米棒时,需用30人,外加装卸的临时工具等物品,连续工作几小时,人员累得筋疲力尽,实际运用后表明,使用该机器大大节省劳动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铲斗处于地面状态时)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大臂与地面垂直状态时)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为驾驶室主视图图5为驾驶室俯视图图6为斗臂主视图图7为斗臂俯视图
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装运机,由四轮拖拉机为主配套机,并由液压系统、铲斗、油缸上下运行组合而成的大臂、驾驶室组成,其特征是驾驶室用螺栓固定在拖拉机前后横梁上,驾驶室后立柱21同驾驶室后横梁拉筋22、驾驶室后固定板23、驾驶室前固定板24、驾驶室左右侧加强筋25、前拉筋26、驾驶室上拉筋27、大臂油缸上支承横梁17和大臂油缸上支承轴座18焊接在一起;大臂油缸20同大臂油缸下支承座15用大臂油缸下支承座轴34相联接,大臂油缸上支承轴座18通过大臂油缸上支承轴19与大臂油缸20相联接,构成大臂上下运动体系;铲斗5和铲斗油缸支承座1相焊接,由铲斗油缸支承座轴2同铲斗油缸3相连接,铲斗油缸3同油缸后支承座4用销轴40相联接,油缸后支承座4和大臂8相焊接,斗臂支承座6焊接在铲斗底部,用斗臂支承座轴7与大臂8前端联结;大臂8同加强筋9、大臂拐轴10、大臂支承侧板11、大臂侧板轴套12、大臂油缸下支承横梁14、大臂油缸下支承座15、加强筋16焊接成一体,构成大臂支承体系;大臂转轴13同大臂侧板轴套12相联接,做滑动配合结构,大臂转轴13、上下夹板37和驾驶室后固定板23用弓夹螺栓39固定在拖拉机后桥横梁38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装载、运输机械,主机采用12—14马力四轮拖拉机配套,它由铲斗、驾驶室、铲斗油缸、上下运行的大臂和大臂油缸、大臂新轴组成的大臂上下运动体系,适用于建筑业、粮食晾晒、粮仓储运行业和环境卫生业通用装运机械,该机使用方便,调转装卸灵活,省时、省力、操作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B65G65/00GK2423258SQ0023661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5日
发明者刘俊, 李世琦 申请人:刘俊, 李世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