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旋顶出易断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624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旋顶出易断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特别是对一种下旋顶出盖的改进。
现有技术中,98215487.9号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防逆转下旋盖防伪瓶,其瓶颈与瓶盖之间采用螺纹配合,瓶盖顶部有可被顶开的盖顶,开启时为确保瓶盖只能向下旋转以顶出盖顶,瓶盖与瓶颈上分别设置了与下旋螺纹旋转方向一致的棘爪以及棘轮。为使瓶子具备防伪功能,在瓶颈下方还设有一充当开启标志的防伪凸出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防伪珠。然而,这份文件所揭示的专利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该技术使用了在瓶盖下旋过程中用瓶盖下端的加强缘压损防伪珠的原理,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瓶盖的一般制作方法将瓶盖下端的加强缘做成垂直于瓶盖侧面,且在使用时呈水平放置的圆周,这种技术构造则在下旋开启时经常因下压力不够而导致防伪珠不能脱落,从而无法开启瓶子的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下旋顶出易断盖的结构,使得该种瓶盖在开启时更容易压损防伪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包括一个被瓶口顶压后可断离的盖顶,瓶盖内壁置有与瓶颈螺纹配合的下旋螺纹的下旋顶出易断盖中,该瓶盖下端用以压断瓶颈侧面防伪珠的作用面呈一倾斜于瓶口盖顶平面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在应用中,不增加用力的情况下使得瓶盖对防伪珠的破坏力增大,从而该种瓶盖在开启时更方便容易压损防伪珠。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示的结构意图。
附图中,1为瓶体,2为瓶盖,3为瓶盖螺纹,4为瓶颈螺纹,5为瓶盖棘爪,6为瓶颈棘轮,7为可断离盖顶,8为瓶盖下缘作用面,9为瓶盖下缘非作用面,10为防伪珠,11为盖扣,12为瓶扣箍,13为内塞。
根据力学原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受力方向一致。参照
图1,若将瓶盖2顺螺纹方向下旋,其所受力方向是顺螺纹方向向下,当下端的加强缘接触到防伪珠10,外部施加给瓶盖2的力通过瓶盖2传递给防伪珠10。由于螺纹4的方向是向斜下方,因此,瓶盖2施加给防伪珠10的力也是向斜下方。因为瓶盖2下端加强缘即力的作用面8是水平的,根据力的正交分解原理,此时,可将这个向斜下方的力分解为一个与作用面8平行的即水平方向力和一个与作用面8垂直的即竖直向下方向力,此时与作用面8平行的摩擦力对防伪珠10的破坏几无影响,而起破坏作用的是垂直于作用面8的正压力。从几何学的勾股定理可知,在合力一定的情况下,平行于作用面8方向的力越大则垂直于作用面8方向的力就越小,因此,如要顺利的将防伪珠10压损,在不增加用力的情况下,必须尽可能加大垂直方向的正压力,减小平行方向的摩擦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力的作用面8的方向平行于螺纹4的方向(即瓶盖的受力方向)时,垂直于作用面8方向的力最小,破坏力最小;当力的作用面8的方向垂直于螺纹4的方向(即瓶盖的受力方向)时,平行于力的作用面8方向的力最小,破坏力最大。力的作用面8由平行于螺纹4渐变到垂直于螺纹4的过程是破坏力由最小到最大的渐变过程。因此,在应用中,只需将现有的使用时与盖顶平面平行的呈水平方向的作用面8改成非水平方向,使其更加接近于和螺纹的方向垂直,便可在不增加用力的情况下使破坏力增大。
参照图2,该图中揭示的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它包括一个被瓶口顶压后可断离的盖顶7,瓶盖2内壁置有与瓶颈螺纹4配合的瓶盖下旋螺纹3。瓶盖2内壁上还置有与瓶颈外侧棘轮6相配合的可阻止瓶盖2反向上旋的棘爪5。
瓶盖2下端用以压断瓶颈侧面防伪珠10的作用面8呈一倾斜于盖顶平面的斜面。该作用面8以及与非作用面9一起构成一波浪形曲面。
本实施例中,瓶盖2通过瓶盖螺纹3旋在瓶颈螺纹4上,在瓶盖棘爪5和瓶颈棘轮6的作用下,瓶盖2只能顺瓶颈螺纹4的方向下旋,如果瓶盖波浪形曲面下缘首先接触防伪珠10,受外力持续作用,下缘和非作用9面滑过防伪珠10,最终由作用面8压迫防伪珠10使其断裂。继续下旋,瓶口自下而上顶断可断离的盖顶7,取出内塞13便可倒出瓶中液体。
由于波浪形的作用面8较现有技术中的水平作用面更加接近于螺纹的垂直方向,因此,开启者用同样的作用力作用于瓶盖可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开启更加可靠,不至于因防伪珠10破坏不了而无法开启瓶子。
实施例二参照图3,在瓶盖2内壁上还置有与瓶颈外侧扣箍12相配合的可阻止瓶盖2被向上移动的弹性盖扣11。所述的弹性盖扣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在瓶盖2内壁呈均匀分布。弹性盖扣11与瓶盖2内壁的垂直向上方向成锐角。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瓶盖2的下缘也制成波浪形曲面,瓶盖2与瓶子1采用螺纹3、4,以及盖扣11与瓶扣箍12的配合。盖扣11的形状为下部是斜面的呈向上的弹性钩,从装配的稳定性考虑,数量一般不少于两个,并且在瓶盖2内壁均匀分布,所有盖扣11相对于盖顶7的距离相等。瓶扣箍12的形状为上部是斜面、下部是平面的斜坡,并且环绕瓶颈呈封闭状。瓶盖2通过瓶盖螺纹3旋上瓶颈螺纹4,当盖扣11滑过瓶扣箍12时,瓶盖2便不能被向上旋出,只能顺瓶颈螺纹4的方向下旋。以下过程同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下旋顶出易断盖,包括一个被瓶口顶压后可断离的盖顶,瓶盖内壁置有与瓶颈螺纹配合的下旋螺纹,其特征在于瓶盖下端用以压断瓶颈侧面防伪珠的作用面呈一倾斜于盖顶平面的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旋顶出易断盖,其特征在于瓶盖内壁上还置有与瓶颈外侧棘轮相配合的可阻止瓶盖反向上旋的棘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旋顶出易断盖,其特征在于瓶盖内壁上还置有与瓶颈外侧扣箍相配合的可阻止瓶盖被向上移动的弹性盖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旋顶出易断盖,其特征在于瓶盖下端用以压断瓶颈侧面防伪珠的作用面以及与非作用面一起呈波浪形曲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旋顶出易断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盖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在瓶盖内壁呈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旋顶出易断盖,其特征在于弹性盖扣与瓶盖内壁的垂直向上方向成锐角。
专利摘要一种下旋顶出易断盖,包括一个被瓶口顶压后可断离的盖顶,瓶盖内壁置有与瓶颈螺纹配合的下旋螺纹,其特征在于瓶盖下端用以压断瓶颈侧面防伪珠的作用面呈一倾斜于盖顶平面的斜面。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中,可以在不增加力的情况下使得瓶盖对防伪珠的破坏力增大,从而该种瓶盖在开启时更方便容易压损防伪珠。
文档编号B65D55/02GK2454311SQ0026855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国琳 申请人:上海嘉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