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拉开式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004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拉开式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包装产品,尤其是一种防伪拉开式包装盒。
目前已公开的拉开式包装物,如易拉罐等,实用较为方便,但是拉开式包装用于防伪以及以拉开原理实现的多种技术方案公开较少。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拉开式防伪包装的技术方案和个别相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盒体的部分外壁上开拉开槽,拉开槽由压痕构成,相邻拉开槽可拉起部分的起点连接拉匙。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示意图实施例1盒体1的部分外壁上开拉开槽3,拉开槽3由压痕构成,相邻拉开槽可拉起部分的起点连接拉匙2。拉匙2由圆片形的头部和逐渐收缩的根部构成。
实施例2盒体1为多边形柱体。
实施例3盒体1为圆柱体。
实施例4在实施例2或3中,拉开槽3环绕于盒体1外壁上,上侧的拉开槽3向盒体1内凹入较深,与下侧的拉开槽3相邻的外壁向盒体1内部收缩,拉开后的盒体1上部盖在该收缩部位并吻合。
实施例5在实施例2中,拉开槽3位于盒体的一个表面上,拉开槽3紧靠环绕于所在表面的边缘内侧,形状与所在表面的边缘相同,拉匙2位于拉开槽3所在表面的一个角上,沿对角线拉开。
实施例6在实施例2中,拉开槽3位于盒体的一个表面上,拉开槽3环绕于所在表面的内侧,形状与所在表面的边缘不同,拉匙2位于拉开槽3所在表面上部的中间部位,向下拉开。
实施例7在实施例2中,拉开槽3位于相邻侧面上并为该表面的对角线,这些拉开槽3首尾相接,封闭呈环。
实施例8在实施例3中,同心圆形拉开槽3环绕于圆柱形盒体1的顶面上。
由于拉开式包装在使用开启包装时必须不可复原地破坏整体包装,一方面杜绝了包装的回收伪造,同时也丰富了附加值较高商品对高档包装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以上实施例中的拉匙2及时结构部件同时也是装饰部件,可以制成商标等标志形状,拉开槽3的合理设计也可起到装饰效果。防伪效果突出,包装技术新颖,尤其适用于烟、酒、化妆品等高档商品的包装。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体(1)的部分外壁上开拉开槽(3),拉开槽(3)由压痕构成,相邻拉开槽可拉起部分的起点连接拉匙(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拉匙(2)由圆片形的头部和逐渐收缩的根部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体(1)为多边形柱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体(1)为圆柱体。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拉开槽(3)环绕于盒体(1)外壁上,上侧的拉开槽(3)向盒体(1)内凹入较深,与下侧的拉开槽(3)相邻的外壁向盒体(1)内部收缩,拉开后的盒体(1)上部盖在该收缩部位并吻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拉开槽(3)位于盒体的一个表面上,拉开槽(3)紧靠环绕于所在表面的边缘内侧,形状与所在表面的边缘相同,拉匙(2)位于拉开槽(3)所在表面的一个角上,沿对角线拉开。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拉开槽(3)位于盒体的一个表面上,拉开槽(3)环绕于所在表面的内侧,形状与所在表面的边缘不同,拉匙(2)位于拉开槽(3)所在表面上部的中间部位,向下拉开。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拉开槽(3)位于相邻侧面上并为该表面的对角线,这些拉开槽(3)首尾相接,封闭呈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拉开式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同心圆形拉开槽(3)环绕于圆柱形盒体(1)的顶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防伪拉开式包装盒,盒体1的部分外壁上开拉开槽3,拉开槽3由压痕构成,相邻拉开槽可拉起部分的起点连接拉匙2。由于拉开式包装在使用开启包装时必须不可复原地破坏整体包装,一方面杜绝了包装的回收伪造,同时也丰富了附加值较高商品对高档包装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拉匙2可以制成商标等标志形状,拉开槽3的合理设计也可起到装饰效果。防伪效果突出,包装技术新颖,尤其适用于烟、酒、化妆品等高档商品的包装。
文档编号B65D5/70GK2464648SQ01201510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7日
发明者李金和 申请人:李金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