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子盒及带子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986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子盒及带子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有文字的带子的带子印字装置的、在带子卷轴周围卷绕印字带而成的带子单元相对盒外壳本体可更换的带子盒及带子单元,尤其涉及一种可容易进行该带子单元更换作业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考虑由带子印字装置制作的有文字带子的使用目的等的场合,出于需要具有多个种类的带子宽度的印字带、希望印字带用完后对盒外壳重复使用的省资源的观点,本发明申请人在以前提出的特开平7-25123号公报中揭示了如下内容带子用完后,将事先安装好新的印字带的带子单元可换装在盒外壳本体内,并与具有多个种类的带子宽度的各印字带对应而可将多个种类的带子单元收纳在1种盒外壳本体内,在此场合,在各带子单元上设有带子宽度判断构件。
但是,所述现有技术中,带子宽度判断构件采用从上方可旋转地支承印字带的带子卷轴的方式,将该带子单元安装在带子盒内时,在将带子潜伏在带子宽度判断构件的下面的状态下,将该带子单元倾斜,边将该带子的前端引向带子盒的导向槽中边进行放置。
但是,当将该带子单元安装在带子盒内时,在将带子潜伏在带子宽度判断构件的下面的状态下,将该带子单元倾斜,边将该带子的前端引向带子盒的导向槽中边进行放置,该带子的安装作业非常困难。
发明详细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开展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非常简单地对收纳在盒外壳本体内的带子单元进行更换作业的带子盒及其带子单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带子盒中,在带子卷轴周围卷绕印字带而成的可更换的带子单元,用于可拆装地收纳在盒外壳本体内的带子印字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子单元具有支承体,该支承体具有可旋转自如地保持带子卷轴且与印字带的卷绕部相对的旋转支承部及与其连设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形成有对从所述卷绕部解开的对所述印字带进行导向用的引导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将带子盒收纳部的盖体关闭表示的带子印字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带子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拆卸盒盖后的状态的带子盒的立体图。
图4A是盒盖的俯视图,图4B是盒外壳本体的俯视图。
图5A是带子单元的俯视图,图5B是带子单元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卸掉卷轴后状态的带子单元的侧视图。
图7是带子单元的旋转支承部、带子的卷绕部及下卷轴的各剖视图。
图8是带子单元上覆盖盒盖后状态的沿图2中VIII-VIII线箭头所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旋转支承部的仰视图。
图10是图7中X-X线箭头所示的下卷轴的俯视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图1是将盒收纳部8的收纳盖6关闭后状态的带子印字装置1的俯视图。
图1中,在带子印字装置1的本体1a的上面配设有键盘部2、对由键盘部2输入的文字等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器3及收纳后述的带子盒5的盒收纳部8,而该键盘部2具有输入多行文字等字符并用于制作由文件数据(编码数据)构成的文本的文字输入键;指示文本印字的印字键;将光标在液晶显示屏3上进行上下左右移动的光标键;以及对改行指令和各种处理的执行、选择进行指示的控制键等。用于覆盖该盒收纳部8的收纳盖6可开闭地枢支于本体1a的后端。而且,如图1所示,在盒收纳部8的左侧配置有用于将印完字的带子在从本体1a的排出口1b排出部位进行切断的带子切割刀7,其按压操作按钮7a配置在本体1a的左侧面的靠后部位。
另外,盒收纳部8上立设有带子进送滚筒轴9和绕带轴10,该带子进送滚筒轴由配置在本体1a内的带子进送电动机借助合适的驱动机构(都未图示)而被旋转驱动。不过,该绕带轴10内藏有色带,是借助色带在胶片带上打印文字等时使用的传统的带子盒中用于卷绕色带的。但本实施例的带子盒5中并不内藏色带及其卷筒,不使用色带,而是使用能打印文字等的感热发色性的印字带T,故带轴10与印字带T的进送动作无关。
位于色带卷轴10的斜前方(键盘部2侧)的所述带子进送滚筒轴9,立设成与带子盒5的送带滚筒11相嵌合。而且,盒收纳部8的前方固设有在印字带T上打印文字等的热敏头12。另外,用于将所述印字带T朝所述热敏头12及送带滚筒11按压的压带滚筒13a及送带辅助滚筒13b被安装在滚筒保持架(未图示)内,该滚筒保持架相对带子盒5设置成可接近分离。
盒收纳部8的后部(图1的靠右后方)具有未图示的7个微动开关,设有用于检测带子种类和带子宽度的带子种类检测部(未图示),该带子种类检测部是,通过与后述的设置在带子盒5内的带子被检测部50a、50b及带子单元20的带子特定部30a联动,而对收纳在带子盒5内的印字带T的带子宽度及带子种类(带子的颜色或透明半透明、可发色的文字等的颜色、带子材质等)进行检测。
而且,通过检测后述的屏蔽部51相对所述各微动开关是否进入接触,利用开·关信号的组合来检测印字带T的带宽等带子种类。而且,所述带子种类检测部也可用光电传感器等光学性传感器或磁性传感器等取代微动开关。
由此构成的带子印字装置1由CPU、ROM、CGROM及RAM、总线等构成的微机等电子式控制装置进行控制。ROM用于预先存储各种程序,存储有印字控制程序等带子印字装置1的控制所需的各种程序。而CPU是根据存储在所述ROM中的各种程序进行各种运算的。另外,ROM中,对多数文字等的各个字符,将规定各字符轮廓线的轮廓线数据按各字体(黑体类字体、明朝体类字体等)进行分类,与编码数据对应地存储。根据该轮廓线数据,光点图形数据在图像缓冲器上展开。
另外,CGROM内存储有从键盘部2输入的与各字符对应的光点图形数据,光点图形数据从CGROM中读出,根据该光点图形数据在液晶显示器7上显示光点图形。而且,RAM是用于临时存储由CPU运算得到的各种运算结果,在RAM内设有文本存储器、图像缓冲器、印字缓冲器等各种储存器。
用于检测键盘部2及印字带T宽度的所述带子种类检测部借助输出输入接口,而液晶显示器3、显示器控制器借助输出输入接口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借助键盘部2的文字输入键输入文字等的场合,该文本数据按序不断存储在文本存储器内,同时,根据光点图形发生控制程序及显示控制程序,将与所述输入的文字等对应的光点图形显示在液晶显示器3上。另外,热敏头12由未图示的驱动回路驱动,对从图像缓冲器转送至印字缓冲器的光点图形数据进行印字,送带电动机借助驱动回路与此同步地对印字带T进行进送控制。
下面根据图2~图9对收纳在所述结构的带子印字装置1的盒收纳部8内的带子盒5的结构作说明。图2是带子盒5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拆除盒盖33后状态的收纳了盒单元20的带子盒5的立体图。带子盒5基本上由盒外壳本体32、与其可拆装的盒盖33、盒外壳本体32中未被盒盖33所覆盖的带子拉出部36、以及对配置有送带滚筒11等的送带部等的上方进行覆盖的辅助盖体31所构成。它们分别合成树脂制的注塑成型件。
盒外壳本体32由上侧开放的大致矩形状的外壳构成,所述盒外壳本体32的后壁32a的两侧位置穿设有一对卡孔34、34。从后述盒盖33的后缘向下突设的各卡爪35与这些卡孔34卡合。
另外,从盒外壳本体32中前壁32b的右侧位置朝左方一体地设置有带子拉出部36,在该带子拉出部36的后方一体地设有热敏头引导部37。热敏头引导部37形成俯视呈コ字形,热敏头12配设在コ字形的凹状空间38内。在凹状空间38的后壁形成卡止长孔39,形成于后述的盒盖33上的弹性卡止钩体40(参照图2、图4A)与该卡止长孔39卡合。而且,热敏头引导部37与盒外壳本体32的左侧壁之间,配置有送带滚筒11,该送带滚筒11能与立设于带子印字装置1的盒收纳部8底壁的所述带子进送滚筒轴9卡合(参照图1、图4B)。不过,图2中,为了清楚地表示所述卡止长孔39等盒外壳本体32的前部形状,而将送带滚筒11及辅助盖体31拆除表示。
盒外壳本体32中,其左后方位置设有用于收纳带子单元20的带子单元收纳部41(参照图2、图4B),带子单元20的卷绕部T0可旋转地收纳在带子单元收纳部41内。
从盒外壳本体32的底壁突设俯视呈圆弧状的带子引导壁42、43,以顺利地将卷绕在带子单元20上的印字带T引导至所述热敏头引导部37(参照图2、图4B)。另外,夹有该两个带子引导壁42、43形成的一对角孔44、45中嵌有未图示的由立设于盒收纳部8内的发光器和受光器构成的光电传感器,以检测是否有印字带T通过所述带子引导壁42、43跟前。
另外,盒外壳本体32及盒盖33的右后部设有带子被检测部50a、50b,该带子被检测部50a、50b内嵌入有后述的带子单元20的带子特定部30的屏蔽部51。该带子被检测部50a、50b的实施例是由7个圆孔构成,且有选择地嵌合圆棒状等的突出状的屏蔽部51。另外,在盒外壳本体32侧的带子被检测部50a中,向上突设有用于确定带子单元20的安装位置的圆棒状等的安装突起52(参照图2、图4B)。
如图2、图3、图5A及图5B所示,带子单元20由卷绕在带子卷轴53上的印字带T、支承该印字带T上侧的支承体21、从所述带子卷轴53的下侧嵌入避免印字带T的卷绕部T0脱离的下卷轴22构成。在合成树脂的支承体21上,印字带T的卷绕部T0中与上侧侧面相对而支承的板状旋转支承部21a,延长设置成比半径大于所述卷绕部T0最大半径大的树脂胶片制的隔板54稍大。而且,在旋转支承部21a的前端部,一体成形有朝印字带T的宽度方向的下缘弯曲的连设部55和在该连设部55上的所述带子特定部30。
所述连设部55形成有截面大致U字形的导向槽55a,以将从卷绕部T0解开的印字带T的宽度方向的下缘朝所述一对带子引导壁42、43进行引导(参照图2、图3)。
但是,盒外壳本体32的带子单元收纳部41的底面突出形成放射状的7个加强筋41a,将带子单元20收纳在带子单元收纳部41内时,印字带T的卷绕部T0搭载在所述加强筋41a上。而且,从卷绕部T0拉出的印字带T,为了使其在宽度方向无上下移动地行走,形成所述导向槽55a底面的部分作成薄形化,使所述导向槽55a的底面与所述加强筋41a的上面大致高度相同。为此,为了加强形成该导向槽55a底面的部分,导向槽55a的背侧形成朝下方突出的突出部55b,以增加形成导向槽55a底面的部分的厚度。
而且,带子单元20收纳在带子单元收纳部41时,在与所述突出部55b相对的位置,设有嵌入该突出部55b的孔46。而且,所述突出部55b嵌入孔46的状态下,带子单元收纳部41的加强筋41a的上面与导向槽55a的底面高度大致相同,从卷绕部T0拉出的印字带T在宽度方向无上下移动地朝导向槽55a行走。另外,盒外壳本体32的下面与突出部55b的下面形成同一平面,突出部55b不会从盒外壳本体32的下面突出。
所述旋转支承部21a的下面侧,朝下方突设嵌入所述带子卷轴53内周的凸座部56在该凸座部56的外周形成多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下卷轴22中对卡合爪24a进行卡止的卡止孔57(参照图7、图8及图9)。而另一方面,如图7、图8及图10所示,从所述下卷轴22的锷部23向上方突出的筒部24的内壁面朝内侧突设多个(本实施例为4个)的卡止爪24a,将筒部24插入卷绕部T0的盒卷轴53内,通过将各卡止爪24a与所述各卡止孔57卡合,两者成为不能脱离的状态,印字带T的卷绕部T0被支承为相对筒部24可旋转但不能脱离的状态。而且,筒部24的上端穿设有多个朝上方的开放槽25,当所述卡止爪24a与所述各卡止孔57卡止时,筒部24的上端弹性地变窄。
另外,所述带子单元20的支承体21中,在所述板状的旋转支承部21a上具有向所述印字带T的卷绕部T0的卷绕半径方向延伸的观察窗59。实施例中,观察窗59的一端(半径靠内端)延长至靠近所述凸座部56的外周缘的部分,以能目视确认到卷绕在卷轴53上的印字带T的末端,另外,还朝连设部55方向延伸以使卷绕部T0处于最大卷绕半径时(未使用状态时)也能观察。
而且,盒盖33的上板部33a上设有不能移动地嵌入所述板状旋转支承部21a的支承部60,从该支承部60可看到所述观察窗59的整体,实施例中,旋转支承部21a形成非圆形状,在上板部33a上穿设有该旋转支承部21a的一部分或全部正好嵌入的孔状支承部60。支承部60的其他实施例中,仅旋转支承部21a的一部分向上方突设,在盒盖33的上板部33a形成向上侧凹陷的支承部60,以使该突出部嵌合,该支承部60也可用透明材料双色成形。而且,在旋转支承部21a上穿设卡合孔(未图示),在所述上板部33a的下面设有与所述卡合孔进行卡合的卡合突起,同时也可在与所述观察窗59相同的位置设置相同形状的通孔(未图示)。不管是何种场合,重要的是从盒盖33的外侧可看到所述观察窗59的整体。
一旦将带子盒5收纳到盒收纳部8内,则垂直设置在支承体21的带子特定部30下面的棒状屏蔽部51有选择地按压带子种类检测部的各微动开关。即,根据检测所述多个屏蔽部51的个数与位置组合的各微动开关输出的开·关信号,能检测出装在所述带子单元20上的印字带T的带宽和带子种类等。
而且,在所述带子特定部30的上面还突设有相同位置和个数的屏蔽部51,通过将该屏蔽部51与盒盖33的带子被检测部50b嵌合,可避免带子单元20的支承体21的倾斜或偏位。并且,由于还考虑到不存在屏蔽部51的组合,故在所述带子特定部30上事先穿设定位孔61,将带子单元20装入带子单元收纳部41内时,通过将该定位孔61与盒外壳本体32侧的带子被检测部50a的朝上方突设的安装突起52卡合,而使带子单元20无晃动地设定在正规的位置上(参照图2、图4B)。
在将所述结构的带子盒5收纳在带子印字装置1的盒收纳部8后的场合,固设在盒收纳部8内的热敏头12被配置在热敏头引导部37的凹状引导部38内。在此,热敏头12配设在带子盒5的内方,因为如上所述,印字带T将感热发色层朝向内侧卷绕在带子卷轴64的周围,因此,设置在热敏头12内的多个发热元件与印字带T的感热发色层相对接触。
并且,在带子印字装置1动作时,压带滚筒13a与热敏头12抵接,同时送带辅助滚筒13b与送带滚筒11抵接。由此,从收纳在盒外壳本体32的带子单元收纳部41内的带子单元20拉出的印字带T,通过送带滚筒11与送带辅助滚筒13b的互动,并借助各带子引导壁42、43被顺利地引向拉出部36而拉出,同时在热敏头引导部37的凹状引导部38处,通过热敏头12与压带滚筒13a的互动,在印字带T的感热发色层上进行文字等的印字。然后,被印有文字等的印字带T,通过送带滚筒1而与送带辅助滚筒13b的互动,从排带部1b向带子印字装置1的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通过在印字带T的感热发色层上进行文字等的印字而制作成有文字的带子,而可仅从所述盒盖33的上侧通过观察窗59处观察卷绕部T0的半径就能简单地目视确认卷绕在卷轴53上的印字带T的剩余量是否减少了、还是没有了。当无印字带T时,用未使用的卷绕新印字带T而成的带子单元20进行更换。在此场合,首先将带子盒5从盒收纳部8取出。然后,按压盒盖33的弹性卡止钩体40的突部,使其解脱与盒外壳本体32的卡止长孔39的卡合,将盒盖33从盒外壳本体32上卸下。然后,将用完了印字带T的支承体21与下卷轴22一起从带子单元收纳部41内取出,将未使用的卷绕有印字带T的新交换用带子单元20收纳在带子单元收纳部41内。
然后,盒外壳本体32的上面因为盒盖33卸下而开放,用户可攥住印字带T宽度方向的上端,从卷绕部T0将印字带T拉出,借助带子单元20的导向槽55a、带子引导壁42、43将印字带T送至带子拉出部36,进一步将印字带T的前端送至与送带滚筒11相对的位置。
此时,利用支承体21和下卷轴22,使带子卷轴53及印字带T的卷绕部T0不能脱离且可旋转地一体安装,而且,所述支承体21与带子特定部30一体形成,故将带子单元20更换、将印字带T的前端送至与送带滚筒11相对的位置后,将带子盒5返回原来的位置(带子印字装置1的盒收纳部8),带子印字装置1侧能自动判断带子的种类等。
如上所详细说明的那样,本实施例的带子盒5,在更换带子单元20时,盒外壳本体32及盒盖33可重复利用,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而且,本实施例的印字带T,具有在底带一面形成感热发色层、另一面借助粘结剂层贴上剥离纸而成的结构。另外,印字带T将该感热发色层作为内侧卷绕在带子卷轴53上。由此,可防止感热发色层的变色等。而且,可由所述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树脂胶片)等隔板54来防止印字带T拉出时不能顺畅地旋转的问题,该问题是因为所述粘结剂从卷绕部T0的带子宽度方向的两端面渗透出来,粘在支承体21的旋转支承部21a的下面和下卷轴22的锷部23的上面所造成的。
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当然可在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和变形。
比如,本实施例中,设有盒盖33,但盒盖33并不是必需的,也可仅由盒外壳本体32和带子单元20构成。另外,带子单元20的旋转支承部21a和盒盖33也可一体构成。
另外,本实施例中,盒盖33与盒外壳本体32为分离结构,但也可是用众所周知的铰链机构将盒盖33与盒外壳本体32连接,相对盒外壳本体32可开闭,但不与盒外壳本体32分离的结构。
发明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带子盒,在带子卷轴周围卷绕印字带而成的可更换带子单元,用于可拆装地收纳在盒外壳本体内而构成的带子印字装置,带子单元具有支承体,该支承体具有将带子卷轴旋转自如地保持并与印字带的卷绕部相对的旋转支承部、及与其连设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形成有用于对从卷绕部上解开的印字带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因此,在将带子单元安装于盒外壳本体内时,将从卷绕部解开的印字带引导至连接部上的引导部,在此状态下安装在盒外壳本体内即可,作业极其简单。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子单元,将具有两端部且在大致竖直方向立设的带子卷轴周围卷绕印字带构成卷绕部的可更换带子单元可拆装地收纳在带子盒内,该带子盒具有通过收纳所述带子单元而支承所述带子卷轴的一端侧的支承面,其特征在于,带子单元具有支承体,该支承体具有保持所述带子卷轴的保持部及与该保持部连设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形成对从所述卷绕部解开的所述印字带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将覆盖所述带子卷绕部的带子卷绕部保持构件,在安装于所述带子盒内的状态下设置在与所述支承面接触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构成为具有引导底面的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底面,在安装于所述带子盒内的状态下设置在与所述支承面接触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底面,在安装于所述带子盒内的状态下成为与所述带子盒的支承面同一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有所述导向槽的位置的所述连接部中,在与形成所述导向槽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形成有加强用的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带子卷轴的保持部,在安装于所述带子盒内的状态下,在所述带子卷轴处与由所述支承面支承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连接,并可旋转地保持所述带子卷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子卷绕部保持构件为大致圆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子卷绕部保持构件为薄膜状胶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状胶片是透明的。
10.一种带子盒,将具有两端部且在大致竖直方向立设的带子卷轴周围卷绕印字带而成的可更换带子单元,用于可拆装地收纳在具有支承所述带子卷轴的一端侧的支承面的盒外壳本体内而成的带子印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子单元,具有在所述带子卷轴中形成于与由所述支承面支承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且可旋转地保持所述带子卷轴的旋转保持部以及与该旋转保持部连设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形成有对从所述卷绕部解开的所述印字带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构成为导向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子盒,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有所述导向槽的位置的所述连接部的下面形成加强用的突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承部上形成有朝所述印字带的卷绕部的卷绕半径方向延伸的观察窗。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子盒,其特征在于,具有覆盖所述盒外壳本体上面并可拆装的盒盖,该盒盖上设有不能移动地嵌入所述旋转支承部的支承部,从该支承部可看到所述观察窗。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上形成带子特定部,该带子特定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与配设在所述带子印字装置上的传感器装置联动而对卷绕在带子卷轴上的带子种类进行判断。
16.一种带子单元,是在带子卷轴周围卷绕印字带而成的可更换的带子单元,且可拆装地收纳在用于带子印字装置的带子盒内,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其具有在所述带子卷轴中形成在与由所述支承面支承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且旋转自如地保持所述带子卷轴的旋转保持部及与该旋转保持部连设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形成对从所述卷绕部解开的所述印字带进行引导的引导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构成导向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有所述导向槽的位置的所述连接部的下面形成加强用的突出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承部上形成有朝所述印字带的卷绕部的卷绕半径方向延伸的观察窗。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体上形成带子特定部,该带子特定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与配设在所述带子印字装置上的传感器装置联动而对卷绕在带子卷轴上的带子种类进行判断。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带子盒及带子单元中,带子单元(20)具有支承体(21),该支承体(21)具有可旋转地保持带子卷轴(53)且与印字带(T)的卷绕部(T0)相对的旋转支承部(21a)及与其连设的连接部(55),该连接部(55)上形成对从所述卷绕部(T0)解开的所述印字带(T)进行引导的引导部槽(55a)。因此,可在将印字带(T)安装在该导向槽(55a)内的状态下安装在盒外壳本体(32)内,使收纳在盒外壳本体(32)内的带子单元(20)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
文档编号B65H16/06GK1469812SQ01817350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9日
发明者野野村祯人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