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131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船机,特别涉及一种差动抓斗卸船机的四托绳小车。
背景技术
卸船机有载重自行小车、主副小车和差动小车型式。载重自行小车不需托绳小车。主副小车、差动小车型式大多没有托绳小车。由于近几年卸船机向大型化快速发展,轨距和前伸距大幅增加,有的卸船机出现了起升/开闭钢丝绳过度下垂、起动张紧时弹跳严重、甚至在某些位置出现由于钢丝绳自重大而导致抓斗不能正常开闭等情况,由此降低了生产率,影响了正常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钢丝绳在工作中产生的过度下垂、弹跳严重、某些位置抓斗不能正常开闭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它主要由四台托绳小车、滑轮组、钢丝绳缠绕张紧装置以及钢丝绳组成,它们分别设置在卸船机的主小车前后,钢丝绳绕绳工位按等分方式使四台托绳小车在主小车前后分别分配为三等分;每个托绳小车包括小车架、车轮、钢丝绳托辊组、反滚轮组以及润滑管路,车轮安装于车架下部,车轮轨道与主小车并用相同轨道,车架下端安置支托牵引托绳小车钢丝绳的托辊组,车架上方安置支托起升/开闭钢丝绳托辊组,钢丝绳托辊组装有起支托作用的下托辊和抑制钢丝绳弹出的上托辊,滑轮安装在小车架及相对应的前后端梁上;所述钢丝绳缠绕张紧装置包括钢丝绳张紧油缸和张紧滑轮,钢丝绳张紧油缸固定在后大梁上,张紧油缸伸缩控制张紧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前后二组托绳小车等分支撑,起升/开闭钢丝绳下垂的支点最大跨距缩小到原来的1/3,钢丝绳下垂量大大减少,保证设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过度弹跳及抓斗不能正常开闭等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缠绕方式新颖,使用可靠,成本低,十分适合在环境恶劣的大型散货设备上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四托绳小车的托绳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托绳小车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四托绳小车的俯视及钢丝绳缠绕的示意图。
图5是图1四托绳小车的钢丝绳缠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主要由四台托绳小车2、滑轮组3、钢丝绳缠绕张紧装置以及钢丝绳4组成,它们分别设置在卸船机的主小车1前后。
如图2和图3所示,每台托绳小车2包括小车架201、车轮202、钢丝绳托辊组203、缓冲器、反滚轮组204以及润滑管路205。车轮202安装于车架201下部,车轮安装在轨道上,与主小车轨道合用一组轨道。车架201下端安置支托牵引托绳小车钢丝绳4的托辊组203’,车架201上方安置支托起升/开闭钢丝绳托辊组203”。钢丝绳托辊组203装有起支托作用的下托辊和抑制钢丝绳在工作过程中弹出的上托辊。为减少托绳小车2相互间的碰撞力,在小车一侧或二侧设置缓冲器206。滑轮3安装在小车架201及相对应的前后端梁上。反滚轮组204作用于大梁内侧翼缘板上,防止托绳小车2运动时和臂架俯仰时逸出轨道。
钢丝绳缠绕张紧装置包括钢丝绳张紧油缸5和张紧滑轮6,钢丝绳张紧油缸5固定在后大梁7上,张紧油缸5伸缩控制张紧滑轮6。张紧油缸5控制钢丝绳4的张紧力,托绳小车2由钢丝绳4与主小车1联接。图中标号10连接抓斗。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钢丝绳绕绳工位按等分方式使四台托绳小车2在主小车1前后分别分配为三等分。托绳小车钢丝绳4的缠绕通过主小车1及滑轮、第一前托绳小车21及滑轮、第二前托绳小车22及滑轮、第一后托绳小车23及滑轮、第二后托绳小车24及滑轮。钢丝绳4各段A、B、C、D、E按图4所示缠绕构成。
钢丝绳C段一端固定在第一前托绳小车21上A点,从A点出发经第二前托绳小车22上的滑轮A1改向后,经过第一前托绳小车21、主小车1、第一后托绳小车23、第二后托绳小车24,到达后大梁7滑轮A2、A2’,再经过第二后托绳小车24、第一后托绳小车23、主小车1、第一前托绳小车21,到达第二前托绳小车22的滑轮A1’后,回到主小车1,并固定A点。第二前托绳小车22与第一前托绳小车21的运动速度比率为1∶2。
钢丝绳B段一端固定于第一前托绳小车21上B点,从B点出发经主小车滑轮B1,回到第一前托绳小车21的滑轮B2上,改向后经主小车1、第一后托绳小车23、第二后托绳小车24,到达后大梁7滑轮B3、B3’后,经第二后托绳小车24、第一后托绳小车23、主小车1,到达第一前托绳小车21的滑轮B2’,改向后到达主小车1的滑轮B1’,最后到达第一前托绳小车21,并固定于B’点。第二前托绳小车21与主小车1的运动速度比率为2∶3。因此主小车1、第一前托绳小车21、第二前托绳小车22的运动速度比率为1∶2/3∶1/3,如图5所示,此运动速度比率将位于海侧的前大梁滑轮31与主小车滑轮11之间的起升/开闭钢丝绳41等分为三等分,钢丝绳支点跨度变为原来的1/3。
由此可见,钢丝绳4藉四台托绳小车21、22、23、24在主小车1前后分别支托为三等分。托绳小车由钢丝绳牵引随主小车有规律地运动,无须专门的驱动设备,也无须供电及电气控制。
如图4所示,钢丝绳张紧装置将钢丝绳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前托绳小车22上的E点,从E点出发经固定在位于海侧的前大梁8上的滑轮E1,再经第二前托绳小车22、第一前托绳小车21、主小车1、第一后托绳小车23、第二后托绳小车24,到达张紧滑轮E2,改向后到达第二后托绳小车24上的滑轮E3、E3’,再到达张紧滑轮E2’,改向后经第二后托绳小车24、第一后托绳小车23、主小车1、第一前托绳小车21、第二前托绳小车22,到达前大梁滑轮E1’,改向后到达第二前托绳小车22,最后固定于张紧滑轮E’点。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工作开始时,第一前托绳小车21、第二前托绳小车22、主小车1处于前大梁8外伸的极限位置,该三个装置靠在一起,第一后托绳小车23、第二后托绳小车24则将大梁滑轮与主小车1滑轮间的起升/开闭钢丝绳41支托成三等分。此时钢丝绳最大支托跨度为L/3。主小车1以速度V向陆侧9移动,通过钢丝绳b带动第一前托绳小车21向陆侧9移动,移动速度为2V/3,同时钢丝绳c又带动第二前托绳小车22以第一前托绳小车21一半的速度移动,第二前托绳小车22的移动速度为2V/6,由此在时间t内主小车1、第一前托绳小车21、第二前托绳小车22移动距离分别为S1=Vt、S2=2Vt/3、S3=Vt/3,主小车与托绳小车的距离为S1-S2=Vt/3,S2-S3=Vt/3,这样,前大梁滑轮31到主小车滑轮11间的跨度被托绳小车支托成三等分。同理,第一后托绳小车23、第二后托绳小车24也将主小车1与后大梁滑轮32间的跨度三等分。托绳小车绕绳的张紧则靠张紧油缸5的伸缩使各小车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得主钢索在全程均由托绳小车完成防下垂、防过度弹跳的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四台托绳小车、滑轮组、钢丝绳缠绕张紧装置以及钢丝绳组成,它们分别设置在卸船机的主小车前后,钢丝绳绕绳工位按等分方式使四台托绳小车在主小车前后分别分配为三等分;每个托绳小车包括小车架、车轮、钢丝绳托辊组、反滚轮组以及润滑管路,车轮安装于车架下部,车轮轨道与主小车并用相同轨道,车架下端安置支托牵引托绳小车钢丝绳的托辊组,车架上方安置支托起升/开闭钢丝绳托辊组,钢丝绳托辊组装有起支托作用的下托辊和抑制钢丝绳弹出的上托辊,滑轮安装在小车架及相对应的前后端梁上;所述钢丝绳缠绕张紧装置包括钢丝绳张紧油缸和张紧滑轮,钢丝绳张紧油缸固定在后大梁上,张紧油缸伸缩控制张紧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其特征在于,在小车一侧设置缓冲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其特征在于,在小车二侧设置缓冲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动抓斗卸船机四托绳小车,它主要由四台托绳小车、滑轮组、钢丝绳缠绕张紧装置以及钢丝绳组成,它们分别设置在卸船机的主小车前后,钢丝绳绕绳工位按等分方式使四台托绳小车在主小车前后分别分配为三等分。每个托绳小车包括小车架、车轮、钢丝绳托辊组、反滚轮组以及润滑管路,车轮安装于车架下部,车轮轨道与主小车并用相同轨道,车架下端安置支托牵引托绳小车钢丝绳的托辊组,车架上方安置支托起升/开闭钢丝绳托辊组,钢丝绳托辊组装有起支托作用的下托辊和抑制钢丝绳弹出的上托辊,滑轮安装在小车架及相对应的前后端梁上。钢丝绳缠绕张紧装置包括钢丝绳张紧油缸和张紧滑轮,钢丝绳张紧油缸固定在后大梁上,张紧油缸伸缩控制张紧滑轮,托绳小车由钢丝绳牵引随主小车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缠绕方式新颖,使用可靠,成本低。
文档编号B65G67/60GK2652893SQ03228639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0日
发明者张建国 申请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