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转臂式登车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458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转臂式登车桥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作业辅助设备,特别是属于一种电动转臂式登车桥。登车桥是在仓储货台、货场与货车车厢之间搭接的一座斜面桥,便于装卸货物。目前普遍使用的登车桥,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登车桥的缺陷在于其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另外其承载能力差,易损坏;液压式登车桥的升降由油泵驱动油缸来完成,使用操控简单方便,但其制造成本高,且液压系统可靠性较差,容易发生漏油现象,维修率较高。在先申请的02249365.4号专利《固定式电动登车桥》,采用电动升降方式,有效克服了上述两种登车桥的弊端,具有刚性好、运行平稳的积极效果,但其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多,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另外,由于货车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装卸工作面的高度是随作业进程而变化的,根据箱内货物的多少,登车桥的高度需要适时调整,但是,现有登车桥大多不具备此功能,因而不能完全满足装卸过程的需要,不仅影响了装卸作业的流畅进行,且增加了对货物及装卸车辆造成损坏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转臂式登车桥,以达到使用安全方便、维护量少、制作成本低、能够满足装卸作业全过程需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转臂式登车桥,包括机体(1)、活动桥板(2)和翻板(3);机体(1)置于地坑内;活动桥板(2)的一端铰接于机体上部,另一端为活动端,通过铰座连接有翻板(3);其特征在于,翻板(3)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电动升降机构;所谓的电动升降机构由电机(6)、减速与传动机构(7)和转臂(5)组成;转臂(5)的下端通过轴承座固定支撑在机体(1)上,另一端与翻板(3)下表面滑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转臂式登车桥,结构设计合理,所需零部件较少,因此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维护量少、制作成本低的积极效果。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左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转臂式登车桥,包括机体(1)、活动桥板(2)和翻板(3)。机体(1)为长方形,置于地坑内,亦可固定于货台前面,其上平面与货台齐平。活动桥板(2)的右端铰接于机体右侧上部;活动桥板(2)的左端为活动端,通过铰座连接有翻板(3)。在翻板(3)与机体(1)左侧之间设置有一套电动升降机构,由电机(6)、减速与传动机构(7)和转臂(5)组成。所谓的减速与传动机构(7)可以是蜗轮蜗杆机构,也可以是齿轮传动机构,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需的传动、减速和锁停的功能。另外,为防止转臂顺时针转动过度,在电气控制部分应设有相应的限位开关。因为上述技术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和实现的,故不做过多说明。
转臂(5)的下端通过轴承座固定支撑在机体(1)上,另一端与翻板(3)下表面滑动接触,为减少摩擦,转臂的臂端有可滚动的滚轮(8)。
另外,为确保翻板(3)和活动桥板(2)升降平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转臂式登车桥在翻板(3)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气压阻尼缓冲装置(4),如气体弹簧等;所谓的气压阻尼缓冲装置(4)的两端分别与翻板后部及机体下部通过支座铰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转臂式登车桥,包括机体(1)、活动桥板(2)和翻板(3);机体(1)置于地坑内;活动桥板(2)的一端铰接于机体上部,另一端为活动端,通过铰座连接有翻板(3);其特征在于,翻板(3)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电动升降机构;所谓的电动升降机构由电机(6)、减速与传动机构(7)和转臂(5)组成;转臂(5)的下端通过轴承座固定支撑在机体(1)上,另一端与翻板(3)下表面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臂式登车桥,其特征在于,翻板(3)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气压阻尼缓冲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转臂式登车桥,其特征在于,转臂(5)的臂端有可滚动的滚轮(8)。
专利摘要电动转臂式登车桥,包括机体(1)、活动桥板(2)和翻板(3),翻板(3)与机体(1)之间设置有电动升降机构,由电机(6)、减速与传动机构(7)和转臂(5)组成,转臂(5)的上端与翻板(3)下表面滑动接触。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所需零部件较少,因此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维护量少的积极效果。
文档编号B65G69/00GK2734701SQ200420053929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9日
发明者别锋 申请人:别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