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瓶类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482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瓶类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是一种瓶类容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安全盖的瓶类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的容器密封盖,大多采用简易的一次性密封盖,即打开盖的同时破坏了盖的密封性能,幼儿就能轻易打开容器,食用容器中的东西,最终造成误食的不良后果。
据检索发现,名称为《防止孩童开启用的瓶体容器盖》、公开号10444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瓶子的孩童难启瓶盖,它安装在瓶颈上,以代替普通的瓶盖,并且该瓶盖从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是可轴向地滑动的,所述的瓶盖在类似箭筒部分的内端上带有锁,该锁仅能被伸长的或者弯曲的成人手指触及。采用以上技术虽能防止孩童开启瓶体容器,但同时也给正常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全瓶类容器,幼儿不能轻易打开,而成人则可以很方便地开启。此外,在打开容器使用时,对密封盖没有破坏性,能重复使用,且能保持原有的密封性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瓶类容器,包括可以与瓶口旋合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套有外盖,所述瓶盖的外壁和外盖的内壁制有相适配的齿弧和限位弧,所述瓶盖齿弧和外盖齿弧在限位弧的约束下,可以处于啮合和脱离啮合两种状态。
这样,只有当上提外盖,使其内壁的齿弧与瓶盖外壁的齿弧啮合时,才能旋开瓶盖;否则,外盖只能空转,无法打开瓶盖,从而可防止幼儿开启瓶盖误食,而成人则可以很方便地开启。在以上过程中对密封器件没有破坏性,因此可以反复启闭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瓶盖齿弧和外盖齿弧脱离状态示意图。
图3是瓶盖齿弧和外盖齿弧啮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安全瓶类容器如
图1所示,包括外盖1和套在其中的瓶盖2及密封垫3。其中瓶盖2可以与瓶体4的螺纹口旋合,瓶盖2外壁制有外齿弧,顶部周边制有翘起的限位环弧,外齿弧与限位环弧之间还制有与外盖1内限位弧过盈配合的脱扣环。外盖1的下端为喇叭口,内壁制有与瓶盖2外壁外齿弧相配的内齿弧,内齿弧上制有限位弧。瓶体4上制有与外盖1喇叭口相配的台阶,因此盖合之后外形工整。
如图2所示,当外盖1盖到底时,内齿弧与瓶盖2的外齿弧错开,外盖1无论左旋还是右旋,只能空转,瓶盖2始终不能被开启。当对外盖1施加一定的力向上提拔,使其限位弧滑过脱扣环、处于图3所示位置后,外盖内齿弧与瓶盖外齿弧相互啮合,此时对外盖1施加作用力使其旋转,即可通过啮合的齿弧带动瓶盖旋转,从而按需打开或盖紧。此后,下压外盖1,又恢复至图2所示的状态。
显然,本实施例的安全瓶类容器可防止幼儿随意开启导致的误食(或误饮)。同时在打开瓶类容器使用时,对密封器件没有破坏,因此能反复使用,保持原有的密封性能,因而本实施例的安全瓶类容器尤为适用于化妆品或药品。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瓶类容器,包括可以与瓶口旋合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套有外盖,所述瓶盖的外壁和外盖的内壁制有相适配的齿弧和限位弧,所述瓶盖齿弧和外盖齿弧在限位弧的约束下,可以处于啮合和脱离啮合两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全瓶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顶部周边制有翘起的限位环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安全瓶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外壁的齿弧与限位环弧之间还制有与外盖内壁限位弧过盈配合的脱扣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安全瓶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下端制有与瓶体台阶相配的喇叭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瓶类容器,包括可以与瓶口旋合的瓶盖,所述瓶盖套有外盖,所述瓶盖的外壁和外盖的内壁制有相适配的齿弧和限位弧,所述瓶盖齿弧和外盖齿弧在限位弧的约束下,可以处于啮合和脱离啮合两种状态。这样,只有当上提外盖,使其内壁的齿弧与瓶盖外壁的齿弧啮合时,才能旋开瓶盖;否则,外盖只能空转,无法打开瓶盖,从而可防止幼儿开启瓶盖误食,而成人却不受影响可以很方便地开启。在以上过程中由于对密封器件没有破坏性,因此可以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B65D50/00GK2711068SQ20042006204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2日
发明者陈绍文 申请人:藤兴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