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套式防盗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18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套式防盗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瓶盖,属于瓶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铝塑防盗瓶盖,一种是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内盖是由内塞和瓶嘴两部分组成,瓶嘴高出瓶口,它把组合套分成两部分,在生产时需开两套模具。另一种内塞带有玻璃球,使得成本升高,并伴随倒酒困难的隐患。以上两种均存在组装工序复杂,生产进度慢,劳动效率低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工装程序,生产效率高的一体套式防盗瓶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套式防盗瓶盖,包括置于瓶口的内塞和套于其外的外盖两部分,其特殊之处在于,外盖主要是由套在内塞外的、其上设有卡爪的一体套和与其上端通过多头细螺纹连接的、其外套有铝盖的顶帽及套在一体套下部的铝筒构成的,一体套与顶帽之间设有爆裂环,其内壁上设有数个与一体套中部的棘齿相咬合的倒齿,爆裂环的上面设有数个伸入顶帽内的凸筋。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由于采用了一体套,改变了传统瓶盖组合套由卡爪套和瓶嘴组成的模式,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一套模具,且无需焊接;由于减少了一个玻璃球组件,且一体套的上部通过多头细螺纹与顶帽连接,在装配时可以通过压入的方式进行装配,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装配速度,实现了自动化,宜于工业化规模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套式防盗瓶盖,主要包括置于瓶口的内塞和套于其外的外盖两部分,外盖主要是由套在内塞5外的、其内设有卡爪4的一体套3和与其上端通过多头细螺纹8连接的、外面套有铝盖10的顶帽7及套在一体套3下部的铝筒2构成的,一体套3与顶帽7之间设有爆裂环6,其内壁上设有数个与一体套3中部的棘齿11相咬合的倒齿,爆裂环6的上面设有数个伸入顶帽7内的凸筋9。
装配时,将顶帽7压入铝盖10中,形成组合体12,在一体套3的下部套上铝筒2,再在一体套3的中部套上爆裂环6,然后在一体套3的上部压入组合体12,将内塞5压入带有卡爪4的一体套3中,完成装配程序,如图1所示。
当要打开瓶盖时,可以用力扭转组合体12,由于铝盖10的外部加工有花齿,顶帽7的外部设有凸筋,且凸筋之间相交合,所以在扭动铝盖10的同时也扭动了顶帽7,由于一体套3的上部通过多头细螺纹8与顶帽7连接,所以当组合体12离开一体套3的上部,瓶盖就被打开;当扭动组合体12时,由于爆裂环6上面的凸筋9插入到顶帽7内的凸筋间隙中,所以,爆裂环6也被一起扭动,但由于一体套3中部的棘齿11和爆裂环6内壁上的倒齿相咬合,使得爆裂环6不能旋转,所以迫使爆裂环6被爆裂破坏,从而起到防伪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套式防盗瓶盖,包括置于瓶口的内塞和套于其外的外盖两部分,其特征在于外盖主要是由套在内塞(5)外的、其内设有卡爪(4)的一体套(3)和与其上端通过多头细螺纹(8)连接的、外面套有铝盖(10)的顶帽(7)及套在一体套(3)下部的铝筒(2)构成的,一体套(3)与顶帽(7)之间设有爆裂环(6),其内壁上设有数个与一体套(3)中部的棘齿(11)相咬合的倒齿,爆裂环(6)的上面设有数个伸入顶帽(7)内的凸筋(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瓶盖,它包括内塞和套于其外的外盖两部分,其特点是,外盖主要是由套在内塞(5)外的、其上设有卡爪的一体套和与其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其外套有铝盖的顶帽及套在一体套下部的铝筒构成的,一体套与顶帽之间设有爆裂环;其设计合理,便于工装,防伪效果好,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B65D41/32GK2787592SQ200420096929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3日
发明者张丰庆, 郭黎明, 张国成, 刘艳红 申请人:烟台信达包装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