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958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是由复数个气柱组所组成,该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宽度较小的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并设有连通口,使主气柱与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内的气体可以互通。其藉由复数个辅助气柱的设置,扩大对主气柱的容气效果,使气体包装袋的抗震功能得以提升。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缓冲包装物品的方式,是以一塑料片上突设复数个凸起小气囊泡,将该一塑料膜片包覆于物品外周,借由该小气囊泡吸震缓冲作用,以避免物品于运送途中破裂或损坏。但是,该小气囊泡的吸震能力有限,对于较小的冲击勉强可以产生缓冲作用,而对于较大的振动或冲击负荷就无法达成缓冲吸震的目的,容易造成物品的破裂损坏。
我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363600号所公开的缓冲包装袋具有一内侧壁及反向弯折的外侧壁,而于内、外侧壁间形成一气密室,当充填气体于气密室中,借由内侧壁紧密地包覆贴靠于欲收容物品上,使气密室内的气体可对欲收容物品形成一缓冲包覆效果;又如我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128326号所公开的缓冲用包装材料是由具备空气给排口部的止回阀,并以塑料薄膜制成为方形的气密袋,又将该包装材料本体使成对折折弯,使重叠成为两个空气的充填收容部,其中,将该两空气的充填收容部的内面各个别部位至少有一处成线状粘接,借该线状粘接部于充填空气时,用以限制该面空气的充填收容部的鼓膨状态。
前述的二个公知技术方案,虽然以气密室或充填收容部充填空气,以保护收容物,达到缓冲包覆效果,但是,于实际包装物品作一冲击试验时,其g值仍然非常的高,亦即其承受冲击的能力有限,无法负担保护欲包装物品的责任,特别是精密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计算机、液晶面板…等,便无法以该装置加以包装运送,使这些公知的缓冲式包装装置的使用范围无法推广。
而新近有使用复数个气体柱袋连结形成一气体包装袋,将欲收容物放置于气体包装袋内,以收缓冲保护功效的技术公开。但是,该公知气体包装袋中的每一气体柱袋大小一致,形状相同。当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时,每一气体柱袋往往同时破裂,使其无法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一样造成使用范围的受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气体包装袋,该结构的气体包装袋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在冲击中各个气体柱不会同时破裂,可以有效地保护其中的物品不被损坏。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主要是针对已知缓冲式包装装置的缺点所作的创新改良,是由复数个气柱组所组成,其中,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宽度较小的第一、第二辅助气柱,该主气柱的宽度较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大一预定的宽度,主气柱与第一辅助气柱之间,及第一辅助气柱与第二辅助气柱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隔,在该热封线上,每间隔一预定的长度即开设一连通口,使主气柱与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内的气体可以互通,而一气柱组与另一气柱组之间则以完整的、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因此任一气柱组的主气柱或辅助气柱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仍维持气密的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是由复数个气柱组所组成,其中,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复数个宽度较小的辅助气柱,该主气柱的宽度较复数个辅助气柱大一预定的宽度,主气柱与辅助气柱之间,及辅助气柱与辅助气柱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隔,在该热封线上,每间隔一预定的长度即开设一连通口,使主气柱与复数个辅助气柱内的气体可以互通,而一气柱组与一气柱组之间则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因此任一气柱组的主气柱或辅助气柱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仍维持气密的状态。
其中,前述主气柱比辅助气柱大一个“预定的宽度”,以1~2公分为较佳;前述“预定的长度”以10~15公分为较佳。
例如主气柱的宽度为3公分,则第一、第二辅助气柱的宽度为2公分;又如主气柱的宽度为4公分,则第一、第二辅助气柱的宽度为3公分。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借由宽度较大的一主气柱搭配宽度较小的复数辅助气柱的设计,扩大对主气柱的容气效果,使气体包装袋的抗震功能得以提升,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在冲击中各个气体柱不会同时破裂,可以有效地保护其中的物品不被损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充气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充气时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取图1A-A处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充气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处,充气时,单一主、辅助气柱的断面示意图。
图6为图3的B-B处,结束充气时,单一主、辅助气柱的上、下气阀膜压贴于上膜的断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于结束充气,膨胀成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特举一实施例加以说明如下,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请参阅图1是该气体包装袋1未充气时的正面示意图。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是由复数个气柱组10所组成,每一气柱组10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11,及复数个宽度较小的辅助气柱121、122(图中仅绘示二个辅助气柱的实施例,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该主气柱11的宽度较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宽1~2公分,例如,主气柱11的宽度若设置为3公分,则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的宽度则设置为2公分;若主气柱11设置为4公分,则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的宽度则设置为3公分。主气柱11与第一辅助气柱121之间,及第一辅助气柱121与第二辅助气柱122之间,以热封线31加以分隔,在该热封线31上,每间隔10~15公分即开设一连通口30,使主气柱11与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内的气体可以互通。而一气柱组10与一气柱组10之间则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32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10之间互通。因此任一气柱组10的主气柱11或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10仍维持气密的状态。另外,每一气柱组10可以设置成大小不同的尺寸,而每一气柱组10的形态除了长条柱状的外,亦可以设置成其它的形态,以配合欲包装物品的需求。在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之一侧适当处设有一进气口2,连接该进气口2设有一进气道14,该进气道14有气路与各个主、辅助气柱11、121、122连通。因此当气体由气体包装袋的进气口2进入后,即可循着进气道14对每一气柱组10的各个主、辅助气柱11、121、122进行充气操作。
请同时参阅图2是气体包装袋未充气时的背面示意图,及图3,为该气体包装袋包括正面和背面,由图1A-A处所绘制的断面示意图。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是由两层薄膜组成,分别为上膜21及下膜22,该两层膜是由例如塑料之类的材质所制成的薄膜。将该等薄膜的外围分别以铜模加以热压印形成热封线35,使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能密封,气体不会外泄。接着热压印主气柱11与第一辅助气柱121,第一辅助气柱121与第二辅助气柱122间的热封线31,前述热封线31、32、35是将上、下膜21、22热压印,使其粘结在一起。另外由上、下气阀膜25、26所组成的气阀,则以适当的长度夹置于前述的上、下膜21、22之间。且于上、下气阀膜25、26之间设置一耐热印刷33,其位置恰位于进气道14处,其与上、下膜21、22相同,亦是以横跨整个气体包装袋的方式加以设置。该耐热印刷33的设置,可以避免上、下气阀膜25、26在压制热封线36的制造过程中热封在一起。热封线36是位于气柱组10的入气口45处,它是将上、下膜21、22,上、下气阀膜25、26热压印在一起,耐热印刷33可避免上、下气阀膜25、26于热压印时粘结在一起,而可提供一入气口45于各个主、辅助气柱11、121、122上,以方便充气操作的进行。请再参阅图1,于上、下气阀膜25、26处设置网状热印刷点34,该网状热印刷点34的形状可为圆形或其它形状。该网状热印刷点34是将上膜21、上气阀膜25、下气阀膜26三层热封在一起。该上、下气阀膜25、26,耐热印刷33,网状热印刷点34等即组成一止回阀装置,当气体充入各气柱组10时,可以封闭入气口45,使各气柱组10保持气密状态。
另外,于各主、辅助气柱11、121、122的适当位置处设有折叠线41、42、43、44,当主、辅助气柱11、121、122充气时,该折叠线41、42、43、44恰可提供主、辅助气柱11、121、122作为弯折之用,使整体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可成为一个具有立体形状的袋体。当由主、辅助气柱11、121、122进气道14处的热封线35处出发,经由下部折叠线41,绕经背面(参阅图2),背面亦设折叠线42、43,再经由正面的上部折叠线44,抵达开口50处的热封线35,形成左右相互连接的封闭气柱组10。
请参阅图4当气体由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的进气口2充入,气体会沿着进气道14进入各主、辅助气柱11、121、122。而在气体欲进入各主、辅助气柱11、121、122时,该网状热印刷点34形成气路,使气体可顺利进入主、辅助气柱11、121、122。接着请参阅图5、图6它是取图3的B-B处的断面示意图气体进入主、辅助气柱11、121、122时,主、辅助气柱11、121、122膨胀成型,充气完成结束进气的操作时,则主、辅助气柱11、121、122内部的高压气体将推压上气阀膜25及下气阀膜26两层膜片偏向上膜21一侧,并使上、下气阀膜25、26紧密贴压于上膜21上。因为网状热印刷点34是将上膜21、上气阀膜25、下气阀膜26热封在一起,因此上、下气阀膜25、26受压时会偏向上膜21,而不是下膜22。又因为上、下气阀膜25、26、及上膜21等皆是由塑料制成的薄膜,当主、辅助气柱11、121、122内的气体压力推压上、下气阀膜25、26紧贴于上膜21时,将封闭主、辅助气柱11、121、122的入气口45,而形成气密,防止主、辅助气柱11、121、122内的气体逃逸。同时,该网状热印刷点34亦形成逆向止气的功能,加强主、辅助气柱11、121、122的气密效果。
请参阅图7当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完成充气操作,各主、辅助气柱11、121、122已经充满气体而膨胀成型,沿着折叠线41、42、43、44弯折,即可将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弯折形成一立体的袋体,而各主、辅助气柱11、121、122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即可成为一收容物置放处。收容物受气柱的保护即可避免因运送期间的振动或冲击而损坏。各主、辅助气柱11、121、122的进气道14因为并未充气膨胀,所以仍呈薄膜状态,因此可配合开口50将欲收容物由该开口50置入气体包装袋的内部收容空间,而该仍呈薄膜状的进气道14,恰可当作封盖封住该开口50。因为主气柱11的宽度较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大,因此充气后的主气柱11将较为突出,当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时,主气柱11将首先承受该冲击负荷,使主气柱11受到挤压,此时部份气体将透过连通口30由主气柱11传送到第一辅助气柱121,再由第一辅助气柱121传送到第二辅助气柱122,余此类推,直到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内的压力与主气柱11内的压力相同时才停止。而主气柱11泄出部份气体到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化解了前述的挤压,即可避免破裂,使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1得以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另外,每一气柱组10是以热封线32间隔开,因此即使有任一气柱组10破裂,气体外泄,其余的气柱组10仍维持气密状态,使该气体包装袋仍可以提供保护的功能。
当然该主、辅助气柱11、121、122亦非一定得设置成长条的柱状,其可配合欲包装物的形状,改变热封线31、32的压印位置,使主、辅助气柱11、121、122形成菱形、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各类形状,亦是可行。而第一、第二辅助气柱121、122的宽度亦可设置成大小不同,例如第一辅助气柱121为2公分,第二辅助气柱122则设置为1.5公分,以增加气柱组10的抗震能力。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是由复数个气柱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宽度较小的第一、第二辅助气柱,该主气柱的宽度较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大一预定的宽度,主气柱与第一辅助气柱之间,及第一辅助气柱与第二辅助气柱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隔,在该热封线上,每间隔一预定的长度即开设一连通口,使主气柱与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内的气体可以互通,而一气柱组与一气柱组之间则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的宽度为1~2公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的长度为10~15公分。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其中,主气柱的宽度为3公分,第一、第二辅助气柱的宽度为2公分。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主气柱的宽度为4公分,第一、第二辅助气柱的宽度为3公分。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充气后的主气柱将较辅助气柱更为突出。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充气后的主气柱将较辅助气柱更为突出。
专利摘要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由复数个气柱组组成,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宽度较小的第一、第二辅助气柱。主气柱的宽度较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宽1~2公分。主气柱与第一辅助气柱之间,及两个辅助气柱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隔,在该热封线上每间隔10~15公分即开设一连通口,使主气柱与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内的气体可以互通。而一气柱组与另一气柱组之间则各自独立,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任一气柱组的主气柱或辅助气柱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的气密状态。本实用新型借由复数个辅助气柱的设置扩大对主气柱的容气效果,提高气体包装袋的抗震功能,使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的气体包装袋得以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
文档编号B65D30/02GK2855944SQ20052000654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0日
发明者赖宏斌 申请人:赖宏斌, 柏克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