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076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盒体,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广泛用于各种产品的外包装。对于各种贵重物品或礼品以及各种高档的酒类或食品等而言,精致的包装是体现其商品高贵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界普遍追求提高这些商品的包装档次,相应地,不断有新的包装盒设计出来。
通常,包装盒包括一个盒盖和一个盒体,盒体包括多个侧壁和一个底壁。有些包装盒,例如常见的酒瓶包装盒,其盒盖是通过一个铰接边与盒体铰接,从而可以方便地打开和闭合盒盖,取出装在其中的酒瓶。也有的包装盒,例如手饰盒,其盒盖是通过铰链与盒体铰接。
现有各种包装盒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能够起到很好的包装及宣传作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的形状原因,包装盒会比较高(例如酒瓶包装盒),使得即使打开盒盖,如果不将商品从包装盒中取出,也很难使人看到内在的商品本身。也就是说,当带有包装盒的诸如酒类这样的商品置于商场橱窗中,或者带有包装盒的贵重礼品、饰物等摆放在家庭客厅中等场合时,现有包装盒并不能在具备包装和宣传作用的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展示商品的作用。
另外,现有包装盒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展示作用的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包装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底板,该底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端,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至少之一与底板铰接,并且当包装盒闭合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顶端相互靠拢并接合,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底板限定一腔体。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设置,并分别与底板铰接。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具有倾斜部,且倾斜部的顶端相互靠拢在一起。
作为改进,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锁合机构,该锁合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的倾斜部的顶端内侧的第一锁合体,固定在第二壳体的倾斜部的顶端内侧的第二锁合体,第一锁合体与第二锁合体中的一个具有突起,而另一个具有凹槽,该突起可与凹槽脱开或扣合。
作为改进,上述第一锁合体与第二锁合体的接合面上分别形成相对应的凹部,构成凹孔,在底板上设置有底座,底座上形成与凹孔相对应的凹座,凹孔与凹座分别限定装在包装盒腔体中的容纳物的顶部和底部。
作为改进,上述包装盒的顶端设置有手提孔,该手提孔分别贯穿第一壳体、第一锁合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二锁合体。
作为改进,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与板铰接的壳体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设置,并分别与底板铰接,且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和拉板,限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其上设有限位槽,拉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且其上设有限位钩,其中,限位钩与限位槽配合,限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打开角度。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具有相互平行的侧壁板,第一壳体上的拉板平行于第一壳体上的侧壁板延伸,第二壳体上的拉板平行于第二壳体上的侧壁板延伸,第一壳体上的侧壁板及第一壳体上的拉板与第二壳体上的侧壁板及第二壳体上的拉板之间具有重叠部分。
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拉板与支架为一体结构,并以折叠方式形成。
本实用新型包装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由于第一、第二壳体中至少一个与底板铰接,则相应的壳体可以从包装盒的侧面打开,从而可以充分展示装入其中的物品。
另外,由于包装盒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顶端相互靠拢并接合,且其和底板构成一腔体,用于承放物品,因而无需另设盒盖。
当包装盒的顶端设置有手提孔时,这种包装盒还便于手提携带。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处于闭合位置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图6是包装盒处于打开极限位置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托合架的展开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托合架的折叠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 第一壳体110 主壁板120 侧壁板130 侧壁板140 手提孔111 侧缘 112 顶缘113 侧缘 114 底缘 116 上部117 下部20 第二壳体210 主壁板220 侧壁板230 侧壁板240 手提孔211 侧缘 212 顶缘213 侧缘 214 底缘 216 上部217 下部30 底板311 第一边缘 312 第二边缘 313 第三边缘314 第四边缘 301 连接板303 连接板410 第一锁合体420 第二锁合体421 圆形凹槽 422 圆形凹槽的中心轴线423 结合面411 柱状凸起 415 凹槽
425 槽530 支架 540 支架 510 拉板520 拉板 535 限位槽537 限位槽533 顶缘 521 第一过渡边缘522 限位钩523 第二过渡边缘60 重叠区域 70 腔体 810 底座812 凹座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包装盒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底板30、锁合机构40和限位装置50。
第一壳体10包括主壁板110和两侧壁板120、130,主壁板包括顺次连接的侧缘111,顶缘112,侧缘113,底缘114。两侧壁板120、130与主壁板基本垂直且固定在主壁板上,优选地,可以与主壁板一体形成。侧壁板120和侧壁板130基本平行,并分别连接到侧缘113和侧缘111。在主壁板上靠近顶缘的位置设有手提孔140。
同样,第二壳体20包括主壁板210和两侧壁板220、230,主壁板210包括顺次连接的侧缘211,顶缘212,侧缘213和底缘214。两侧壁板220、230与主壁板210基本垂直且固定在主壁板210上,优选地,可以与主壁板一体形成。侧壁板220和侧壁板230基本平行,并分别连接到侧缘213和侧缘211。在主壁板上靠近顶缘的位置也设有手提孔240。
底板3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边缘311,第二边缘312,第三边缘313和第四边缘314。
第一壳体10的主壁板的底缘114和底板30的第一边缘311相铰接,壳体20的主壁板的底缘214和底板的第三边缘313相铰接,主壁板10靠近顶缘的顶端和主壁板20靠近顶缘的顶端相互靠拢,即主壁板110的上部116相对下部117向主壁板20的方向倾斜,主壁板210的上部216相对下部217向主壁板10的方向倾斜,侧壁板120、130、220、230在主壁板210、210之间延伸。
图4中,两主壁板110、210倾斜的上部116、216之间形成拱形空间,该拱形空间内设有锁合机构40。该锁合机构40包括第一锁合体410和第二锁合体420。第一、第二锁合体沿结合面423结合在一起,第二锁合体420的结合面上设有圆形凹槽421,圆形凹槽在结合面内延伸且该圆形凹槽421的中心轴线422基本平行结合面并位于结合面的朝向第二锁合体410本体的内侧,第一锁合体410的结合面上具有延伸进圆形凹槽421且占据圆形凹槽的内部空间的柱状凸起411,第一锁合体410与第一壳体10固定连接,第二锁合体420与第二壳体20固定连接,此时包装盒位于如图4所示的闭合状态,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底板30共同限定一容纳物品的腔体70,由于第一、第二锁合体通过柱状凸起与圆形凹槽的咬和而结合在一起,因而第一、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第二锁合体的结合而接合在一起。在第一、第二锁合体上设有手提孔414、424,并且和壳体10、20上的手提孔140、240对应贯穿。
图5是图4沿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完全打开状态图。位于腔体70底部的空间设有限位装置50,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支架530,支架530由平行设置的两夹板531、532构成,其中至少一个夹板的底缘固定在底板30的第二边缘312上。两夹板的顶缘533连接在一起,在顶缘533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537。两夹板531、532之间的间隙中设有拉板520,拉板520具有第一过渡边缘521、第二过渡边缘523和连接第一、第二过渡边缘的凸起状的限位钩522。拉板连接端固定在第二壳体20的主壁板210上且自由端在两夹板531、532之间延伸。支架530上的限位槽537和拉板的限位钩522具有如下的位置关系,当第二壳体20绕底板30的第三边缘313向腔体70内部转动时,则拉板伸入支架的两夹板之间的间隙,拉板上的限位钩522的转动路径经过支架上的限位孔。限位钩522在第二壳体20绕底板30远离腔体转动时经过支架上限位槽的位置并伸出限位槽,而该限位槽阻止拉板520的其它部分通过,从而拉板的运动趋势被阻止,与拉板520连接的第二壳体20向腔体外侧转动的趋势也被阻止,此时壳体20所处的位置为打开的极限位置。在支架530上还设有拉板510和限位槽535,拉板510和拉板520结构相同且大致对称设置,即拉板510的自由端在支架530的两夹板之间的间隙延伸,拉板510固定在第一壳体的主壁板110上。同样,第一壳体在包装盒打开时的极限位置与第二壳体20的极限位置大致对称,在两壳体都处于打开的极限位置时,包装盒处于如图6所示的完全打开的状态,这时位于支架530的两夹板531、532之间的两拉板520、510在第一、第二壳体都处于极限位置时具有重叠区域60,该重叠区域可以防止位于两夹板之间的两拉板510、520的运动干涉。在腔体70底部还可设有与支架530结构相同的支架540,支架540位于底板的第四边缘314位置且平行于支架530设置。同样,位于支架540的两夹板之间还设有两拉板,其中一拉板与第一壳体的主壁板连接,另一拉板与第二壳体的主壁板连接。
如图4所示,锁合机构40的圆形凹槽421和柱状凸起411下方设有一凹孔,该凹孔从腔体70向第一、第二锁合体内部延伸,且由分布在第一、第二锁合体上的凹部415、425组成。在腔体的底部两支架之间的区域设有底座810,底座上表面的居中位置具有向底座内部凹入的凹座812,该凹座与锁合机构40上的凹孔一起,分别可以限定腔体内放置的物品,如酒瓶的顶部和底部,从而使物品保持适当的位置。例如酒瓶的底部放置在凹座内,酒瓶的瓶口部放置在凹孔中,从而酒瓶在腔体中的位置被固定,并且,由于酒瓶可以不与壳体直接接触,因而可以减少外部震动对酒瓶的影响,在装运过程中不易破碎。
上述限位机构和底板可以是一体的托合架。图7是该托合架的展开示意图,图8是该托合架的折叠示意图。参照图7、图8,支架530和支架540对称设置在底板30的上下两侧(图7),上侧连接第一夹板532,第一夹板连接第二夹板531,第一、第二夹板之间开设有两限位槽535、537,第一夹板532、第二夹板531和两限位槽535、537构成支架530,下侧也连接两个类似的夹板,构成支架540。底板的左右侧分别连接有连接板301、303,连接板301、303的上下侧分别连接有拉板如510、520。相邻板之间折叠形成具有支架、拉板和底板的一体结构,且连接板301、303分别和第一、第二壳体的主壁板110、210固定连接,如粘合,铆接等,从而第一、第二壳体通过连接板301、302与底板铰接,拉板510、520等通过连接板301、303与第一、第二壳体的主壁板间接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中,第一、第二壳体中也可只有一个壳体与底板铰接,而另一个壳体与底板固定连接,如第一壳体与底板固定连接(如一体形成),即第一壳体不可以绕底板相对转动,而第二壳体可以绕底板相对转动。容易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闭合时,第一、第二壳体和底板仍能构成一容纳物品的腔体,当第二壳体打开时,包装盒打开,放置在包装盒内的物品可以取出,由于第一壳体与底板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可省略第一壳体和底板之间的限位装置,即可省略与第一壳体连接的拉板。
上述第一、第二壳体主壁板的上部相对下部是倾斜的,即上部为倾斜部,容易想到,主壁板可以为一曲面板,即上部相对下部弯曲,即主壁板的侧缘呈弯曲的弧形,则第一、第二壳体的主壁板顶端仍然可以相互靠拢,从而第一、第二壳体之间构成拱形空间并和底板一起构成一腔体,与现有的包装盒区别,不需要另设盒盖。
上述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将两壳体锁合在一起的锁合机构,该锁合机构还可以是能完成锁合功能的其它类型,如按扣结构、磁极相互吸引的一对磁铁、卡合结构等。
上述限位装置用于将第一、第二壳体的打开位置限定,容易想到,该限位装置还可以是能完成限位功能的其它类型,如滑槽限位机构。
为了减轻包装盒的重量,上述的锁合机构和凹座可以为发泡材料,托合架可以采用纸板制成。
尽管上文说明了有创造性特征的多个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内,还可以作进一步改进。所示的相互连接或接触的部件之间可以设置有中间结构。一个部件实现的功能可以由两个部件实现,反之亦然。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必同时出现所有的优点。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每个特征,单独或者与其他特征组合在一起,同样应该被认为是申请人的进一步发明的单独说明,包括该特征包涵的结构和/或功能原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公开的具体结构,也不局限于最初对某一具体结构或特征的明显的关注或强调。
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底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至少之一与所述底板铰接,并且当所述包装盒闭合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顶端相互靠拢并接合,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底板限定一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底板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顶端相互靠拢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锁合机构,所述锁合机构包括第一锁合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倾斜部的顶端内侧;第二锁合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倾斜部的顶端内侧,其中,所述第一锁合体与所述第二锁合体中的一个具有突起,而另一个具有凹槽,所述突起可与所述凹槽脱开或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合体与所述第二锁合体的接合面上分别形成相对应的凹部,构成凹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与所述凹孔相对应的凹座,所述凹孔与所述凹座分别限定装在所述包装盒腔体中的容纳物的顶部和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的顶端设置有手提孔,所述手提孔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锁合体、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第二锁合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底板铰接的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上设有限位槽;拉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其上设有限位钩,其中,所述限位钩与所述限位槽配合,限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打开角度。
9.根据权利8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具有相互平行的侧壁板,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拉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侧壁板延伸,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拉板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侧壁板延伸,所述第一壳体上的侧壁板及所述第一壳体上的拉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侧壁板及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拉板之间具有重叠部分。
10.根据权利9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与所述支架为一体结构,并以折叠方式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底板,该底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端,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至少之一与底板铰接,并且当包装盒闭合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顶端相互靠拢并接合,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底板限定一腔体,该包装盒在具备包装的同时,还能起到很好的展示商品的作用,尤其适合酒瓶的包装和展示。
文档编号B65D5/50GK2863652SQ200520037739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郑鹏 申请人:郑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