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锁紧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075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锁紧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绑紧固器材,特别是一种对长大件货物在装载运输时使用的捆绑紧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运输行业中,特别是铁路运输,对长大件货物的固定多只采用普通的捆绑方式;比如对于木材的运输,通常会在火车箱内竖立若干根直杆,将捆绑绳绕过车厢内的木材后将两端固定在直杆上。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是,由于是通过简单手腕力量进行捆绑,所以对货物的紧固力不大,经常发生松动的现象,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同时,由于每节车厢需要在车体两侧竖立多根直杆,所以就需要分别在每两根直杆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固定之后的各组直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由于车体在前进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摇晃,所以一旦有一组绑绳发生松动,则被捆绑物体即会发生非常大的摇晃,从而带动具他绑绳发生松动,进一步影响到整个车厢的捆绑质量。同时,简单的用绳索进行捆绑,为了尽量不使绑绳发生松动,所以人们都会尽可能将绳索打成死结,以确保行车安全;但这种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当货物运输到达目的的需要拆解时,解开绑绳又是非常大的困难,所以人们就会选择将绳索割断,这就存在着增加运输成本的弊端,并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的木材、电柱基桩等长大件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影响行车安全、现有捆绑方法存在着拆解困难和一定程度浪费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但可以方便捆绑和方便拆解,而且可以将相邻两组绑绳进行联接固定使其互锁从而增加牢固程度的互锁紧固器。一种互锁紧固器,它包括可调锁紧件1、紧固件2、不可调锁紧件3和将三者进行连接的紧固线4,所述可调锁紧件1是由扇形套1-1和扇形块1-2组成,所述扇形套1-1上设有容纳扇形块1-2的扇形通槽1-3,在所述扇形套1-1上还设有与扇形通槽1-3并列的通孔1-4;所述紧固件2是由紧固体、楔形块2-1和绞杆2-2组成,所述紧固体为中空结构,在紧固体上设有与楔形块2-1配合的、里大外小的楔形通孔2-3;所述紧固体上还设有供绞杆2-2通过的孔2-4;所述不可调锁紧件3是由卡环3-1将紧固线4固定成一紧固套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互锁紧固器在结构上分成三部分,三部分结构将一根紧固绳分成单独受力的腰绳和与被捆绑物品相互作用的捆绑绳。由于各部分受力不同,所以不会发生被捆绑物品拱起或散落的情况,增加了捆绑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起到杠杆作用的紧固件,所以实现了单独手腕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紧固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将一节车厢内的各紧固组进行了连接,这样,即使行车过程中有一组绑绳稍有松动,则与其相邻的紧固组绑绳即会绷紧,从而使相邻两组紧固体互锁,避免了绑绳松动的可能,提高了捆绑质量,增加了行车安全系数。另外,由于紧固器各部分之间机械连接,所以容易拆解,行车到达目的的时不需要将绳索剪断即可方便拆下,所述紧固器可以多次的重复使用,避免了材料浪费,减少了运输成本。总之,本实用新型所述互锁紧固器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制造成本低,并且使用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因此利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一所述紧固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
一所述紧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图6是图3的A-A剖视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
三所述结构示意图,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
二所述紧固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
二所述紧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F-F剖视图,图11是图9的E-E剖视图,图12是图9的D-D剖视图,图13是具体实施方式
四所述结构示意图,图14是可调锁紧件1中扇形套1-1的俯视图,图15是图14的G-G剖视图,图16是可调锁紧件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U形连接管5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结构示意图。图中7是火车厢。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互锁紧固器,应用于车辆对杆件货物运输时在车辆上对杆件货物的捆绑固定之用。当车辆运输的货物高度超出车厢的高度时,往往需要在车辆的车厢内侧插入若干根用于阻止货物滑出车外的车立柱,本实用新型所述互锁紧固器即是配合车辆上插入的车立柱6而一同工作的。所述互锁紧固器结构参照图1,它包括不可调锁紧件3、可调锁紧件1、紧固件2和将三者进行连接的紧固线4。所述紧固线4与可调锁紧件1、紧固件2、不可调锁紧件3之间具体的连接关系如下卡环3-1将紧固线4固定成一紧固套,一根引出线端头通过紧固件2的楔形块2-1与楔形通孔2-3的配合进行固定;另一根引出线从可调锁紧件1内通过,其端头也通过紧固件2的楔形块2-1与楔形通孔2-3相配合进行固定;所述紧固线4的两个端头在紧固件2上的固定位置呈对角;所述紧固线4与“可调锁紧件1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紧固线4按其长度方向穿在扇形套1-1的通孔1-4内和扇形通槽1-3内,绕过设置在扇形通槽1-3内的扇形块1-2的三个表面即可,所述三个表面包括扇形块1-2的大端头表面。本实施方式所采用的紧固线可以是钢丝绳、尼龙绳、麻绳或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线形材料。下面就各部分的结构以及工作状态分别予以说明。
不可调锁紧件3是由卡环3-1将紧固线4固定成一紧固套而形成,参照图1。加工时,控制通过卡环3-1固定成的紧固套直径与车立柱6直径相符,使用时,直接将该紧固套从车立柱6上端套入即可,其套入车立柱6后的位置距离车立柱顶端150~200之间,这样可以避免紧固套从车立柱顶端滑脱。紧固套套入车立柱6后,紧固套两端的线被卡环3-1固定,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调锁紧件3上的紧固线4是不能在卡环3-1内随意移动的,因此称为“不可调锁紧件”。
所述可调锁紧件1是由扇形套1-1和扇形块1-2组成,参照图14~图16,所述扇形套1-1上设有容纳扇形块1-2的扇形通槽1-3,在所述扇形套1-1上还设行与扇形通槽并列的通孔1-4。紧固线4与可调锁紧件1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紧固线4从通孔1-4的上端进入下端引出,然后绕过车立柱6后从扇形通槽1-3底端进入并从其上端引出,然后,紧固线4绕过扇形块1-2的上表面后再从扇形通槽1-3上端进入并从其下端引出,至此完成紧固线与可调锁紧件1之间的连接。前面提到的“上端”都是指扇形套、扇形块、扇形通槽的大端或大头,“下端”或“底端”即是指小端或小头。该可调锁紧件1的作用原理如下紧固线4从通孔1-4上端进入下端引出,又从扇形通槽1-3的底端进入上端引出,绕过扇形块后又从扇形通槽1-3的上端进入下端引出,可以看出,该紧固线在可调锁紧件1内经历了三次180度转弯,从而使进入到可调锁紧件1内的紧固线4与最终引出的线之间不能够直接受力,从而初步的保证了可调锁紧件1两端的紧固线4可以承受不同大小的力;紧固线4从扇形通槽1-3的底端进入上端引出,绕过扇形块后又从扇形通槽1-3的上端进入下端引出,由于紧固线是绕过扇形块的大端后又向下引出的,因此扇形块受到紧固线向下的拉力作用从而向下运动;扇形块向下运动过程中进入扇形通槽1-3并挤压扇形通槽1-3的内壁,并同时会挤压处于扇形通槽1-3与扇形块1-2之间的紧固线4,所以紧固线用力越紧,则可调锁紧件1将紧固线4固定得越好,从而使紧固线4与扇形通槽1-3之间不能再进行相对移动。
前面所述不可调锁紧件3和可调锁紧件1是分别与车厢两侧的车立柱6进行固定的,将不可调锁紧件3上引出的一根紧固线即设置成进入到可调锁紧件1上端通孔1-4内的引线,则在不可调锁紧件3和可调锁紧件1之间即形成“腰线”(图18中的a),由于该腰线两端都是固定的,在实际使用时不直接产生对货物的约束作用,所以不会发生现在经常出现的由于货物装载过满或者受力不均匀而“起拱”的情况,从而保证了装载密度。
本实施方式所述紧固件2是由紧固体、楔形块2-1和绞杆2-2组成,参照图2~图6,所述紧固体为中空结构,横截面为方形,在紧固体上设有与楔形块2-1配合的、里大外小的楔形通孔2-3,楔形通孔2-3设置在紧固体的转角处;所述紧固体上还设有供绞杆2-2通过的孔2-4,孔2-4设置在紧固体的侧壁上。设置在侧壁上的孔2-4可以使绞杆2-2通过,绞杆在转动过程中将力作用于紧固体的侧壁上,这个位置可以使紧固体有较好的受力面,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了紧固体的损坏。所述绞杆2-2的一端设有销钉2-5,销钉2-5可以避免绞杆在旋转过程中滑脱。楔形块2-1设置在楔形通孔2-3处。参照图18,从“可调锁紧件1”引出的一根紧固线4绕过位于车厢上方的货物,具端头从紧固件2的楔形通孔2-3进入,绕过楔形块2-1后再从同一孔中引出,此时紧固线4会拉动楔形块2-1挤压楔形通孔2-3,楔形块2-1在挤压楔形通孔2-3的同时即会将紧固线4压紧,从而使紧固线不能再相对于紧固件2的一个端头做相对移动。另一方面,从“不可调锁紧件3”引出另一根紧固线4从车厢的另一个侧面约束住车厢上的货物后向上引至紧固件2处,并使该线的端头从另一楔形孔引入,并进行与前面所述紧固线相同的绕线方式,从而使得该紧固线同样不能相对于紧固件2相对移动。至此,紧固线4通过“不可调锁紧件3”“可调锁紧件1”’和“紧固件2”的连接已形成一闭合线路。按上述结构连接之后,绕过货物的紧固线4仍然存在着较松弛的可能,此时,通过穿过紧固件2上的绞杆2-2转动,从而带动紧固件2转动,由于紧固线4已经通过紧固件2形成了闭合结构,所以在紧固件2转动的同时即会带动紧固线4旋转使其在长度方向上变短,从而进一步约束了货物,随着绞杆转动会使紧固线4不停的继续约束车厢内的货物直到不能再旋转为止。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8~图12,所述楔形通孔2-3与供绞杆2-2通过的孔2-4都设置在紧固体的转角处。使用的时候,两个楔形块2-1分别设置在紧固体对角线上的两个转角处,绞杆2-2设置在紧固体另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转角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是将相邻两组紧固器进行连接的结构。本实施方式所述互锁紧同器还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连接管5,参照图17,在绞杆2-2的一端设有固定孔2-2-1,在连接管5上设有与绞杆固定孔2-2-1相适应的通孔5-1,所述固定孔2-2-1与通孔5-1之间通过销钉连接。上述结构的目的在于,当车厢内有多组紧固器共同使用时,可以将相邻两组紧固器之间通过绞杆2-2进行连接,连接的方式是,将相邻两组紧固器的绞杆旋转后呈一字设置,且将端头都设置在U形的连接管5内,并将连接管5上的通孔与绞杆上的固定孔2-2-1对准后用销钉穿过完成固定。本实施方式用于连接的紧固器上的楔形通孔2-3设置在紧固体的转角处,供绞杆2-2通过的孔2-4设置在紧固体的侧壁上,参照图7,此时绞杆2-2在紧固体的前后表面通过,它具有方便加工及紧固体能够承受较大作用力的优点。本实施方式将相邻两组紧固器进行固定的结构,充分的实现了互锁的目的,即将相邻两组紧固器通过绞杆固定在一起后,如果一端绞杆有发生倒转的趋势,则与之相连的紧固器绞杆即会正转,也就是说,一旦有一组紧固器的紧固线4发生松动,则与之相连接的其他紧固线即会绷紧,从而避免了货物的持续松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整个车厢的紧固器都如同所述方式进行连接,则整体车厢的紧固器即成为一个整体,环环相扣,所以不会发生货物松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运输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三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13,楔形通孔2-3与供绞杆2-2通过的孔2-4都设置在紧固体的转角处。使用的时候,两个楔形块2-1分别设置在紧固体对角线上的两个转角处,绞杆2-2设置在紧固体另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转角处。如具体实施方式
三所述,当绞棒带动紧固体旋转至一定程度并将相邻两根绞杆连接后,分别通过两个楔形块固定的两端紧固线正好呈直线位置,呈直线位置的紧固线能够更好的受力,同时会更好的束缚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紧固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紧固体还可以球形、圆筒形或其他形状,也都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且各零部件满足互换性,因此也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互锁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调锁紧件(1)、紧固件(2)、不可调锁紧件(3)和将三者进行连接的紧固线(4),所述可调锁紧件(1)是由扇形套(1-1)和扇形块(1-2)组成,所述扇形套(1-1)上设有容纳扇形块(1-2)的扇形通槽(1-3),在所述扇形套(1-1)上还设有与扇形通槽(1-3)并列的通孔(1-4);所述紧固件(2)是由紧固体、楔形块(2-1)和绞杆(2-2)组成,所述紧固体为中空结构,在紧固体上设有与楔形块2-1配合的、里大外小的楔形通孔(2-3);所述紧固体上还设有供绞杆(2-2)通过的孔(2-4);所述不可调锁紧件(3)是由卡环(3-1)将紧固线(4)固定成一紧固套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体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所述楔形通孔2-3设置在紧固体的转角处,所述供绞杆2-2通过的孔2-4设置在紧固体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体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所述楔形通孔(2-3)与供绞杆(2-2)通过的孔(2-4)都设置在紧固体的转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绞杆(2-2)的一端设有销钉(2-5)。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互锁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绞杆(2-2)的一端设有固定孔(2-2-1);所述互锁紧固器还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连接管(5),连接管(5)上设有与绞杆固定孔(2-2-1)相适应的通孔(5-1);所述固定孔(2-2-1)与通孔(5-1)之间通过销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互锁紧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线(4)与可调锁紧件(1)、紧固件(2)、不可调锁紧件(3)之间具体的连接关系如下卡环(3-1)将紧固线(4)固定成一紧固套,一根引出线端头通过紧固件(2)的楔形块(2-1)与楔形通孔(2-3)的配合进行固定;另一根引出线从可调锁紧件(1)内通过,其端头也通过紧固件(2)的楔形块(2-1)与楔形通孔(2-3)相配合进行固定;所述紧固线(4)的两个端头在紧固件(2)上的固定位置呈对角;所述紧固线(4)与可调锁紧件(1)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紧固线(4)按其长度方向穿在扇形套(1-1)的通孔(1-4)内和扇形通槽(1-3)内,绕过设置在扇形通槽(1-3)内的扇形块(1-2)的三个表面即可,所述三个表面包括扇形块(1-2)的大端头表面。
专利摘要互锁紧固器,涉及一种捆绑紧固器材。现有的长大件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拆解困难和浪费的弊端。互锁紧固器包括可调锁紧件1、紧固件2、不可调锁紧件3和将三者进行连接的紧固线4。本实用新型由于各部分受力不同,所以不会发生被捆绑物品拱起或散落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单独手腕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紧固程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可以多次的重复使用,避免了材料浪费,减少了运输成本。总之,本实用新型所述互锁紧固器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制造成本低,并且使用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因此利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65D63/10GK2868896SQ2005200369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1日
发明者崔波, 尹志升, 杜海彬, 王威, 程廷海, 曲建俊 申请人:崔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