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959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织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纺织机械,其 包括多个加工点用以处理和巻绕多个纱线。
背景技术
由US 2 206 834已知同类的纺织才几械。在已知的纺织机械中在一机械纵向侧面上并列和上下相叠地设置 大量巻绕装置。在每一巻绕装置中将一纱线巻绕成一纱筒。为此纱线 在每一加工点连续地通过供料装置供给到巻绕装置。纱线的巻绕连续进行直到绕成的纱筒已达到一最大的纱筒直径为止。此时在巻绕装置 中实施一次换筒,其中设置用以实施换筒的辅助装置。这样的辅助装 置具有至少一个吸纱装置,以便在换筒过程中接纳连续供给的纱线并 且通常导向至一废纱容器。在已知的纺织机械中为吸纱装置配置多个巻绕装置,该吸纱装置 直接连接于废纱容器。在这种情况下由吸纱装置同时接纳多根纱线, 从而为各纱线配置的各巻绕装置为一次换筒是已经准备好的。在这种 情况下确保在导出纱线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纱线张力,以便确保纱线 在各加工点的可靠的导向。在已知的纺织机械中通常由操作人员实现 纱线的切断和向吸纱装置的转送,他紧接着实现在巻绕装置中的换筒。由WO 03/004742A1已知一种纺织机械,其中大量巻绕装置配置 辅助装置,以便可以实施自动化的换筒而不需要操作人员的干预。为 此作为每一巻绕装置的辅助装置使用一吸纱装置、 一切断装置和一向 巻绕装置的气动的输送装置。气动的输送装置具有一包括一吹风端的 导管,通过该吹风端将纱线在首次生头时导入巻绕装置。为巻绕装置 设置的切断装置和吸纱装置用于换筒。借此在每一巻绕装置中可以实现一次单独的换筒。因此这样的纺织机械为了设置各个辅助装置需要 较大的结构上的费用,以便实施每一巻绕装置的单独的换筒。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同种型式的纺织机械,其中在换 筒过程中将一组巻绕装置的多根纱线同时通过一吸纱装置接纳和导 走,使得即使在各加工点中应用各个缠绕输送装置的情况下也确保可 靠的导纱。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纺织机械,其具有大量加工点特 别用于假捻变形,其中可有效和快速地实施手工的换筒。
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具有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纺织机械 达到上述目的。
通过诸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限定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 步构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纱线上通过吸纱装置产生的纱线张力基本上 施加到纱线的导出上。为输送和保持配置的加工点的导纱所需要的纱 线张力通过一组气动的输送装置产生。为此沿纱线运行流程在所述一 组为一吸纱装置配置的巻绕装置的前面设置一组气动的输送装置。为 了实施换筒可集体控制为该组巻绕装置配置的气动的输送装置,从而 可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操作人员实施全部输送装置的启动。根据 为一个吸纱装置配置的巻绕装置的数目因此两个、三个或四个输送装 置可以同时与吸纱装置协同操作。借此较大量的纱线也可以可靠地通 过一个吸纱装置接纳并且向一纱线容器导走。
为了特别是避免由在巻绕装置前面设置的输送装置的纱线松弛, 按照本发明的一有利的进一步构成,将气动的输送装置在加工点中沿 纱线运行流程设置在巻绕装置与配置的供料装置之间。借此在向吸纱 装置输送纱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时的纱线松弛能够可靠地由供料 装置阻挡。
为了能够实现在各加工点中尽可能不损伤的导纱,供料装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供料轴构成,纱线以至少一个多重的部分缠绕在供料轴 上引导,从而有利地避免为输送和引导纱线的夹紧缝隙和输送缝隙。
为了能够通过气动的输送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纱线在加 工点中的生头和输送,优选应用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其中各气动的 输送装置由各一个喷纱器构成,该喷纱器具有一开口的导向通道,该 导向通道包括一吸入端和一吹风端。对此可以改善纱线在导向通道内 的导向,即直接在吸入端上和吹风端上分别构成一导纱器。
为了启动气动的输送装置,优选为一组巻绕装置配置的气动的输 送装置可共同经由一控制装置连接于压缩空气源。这样控制装置的操 纵可以同时启动每一连接的气动的输送装置。
各气动的输送装置也可以有利地用于纱线在各加工点的首次生 头。为了改善在换筒过程中和纱线在各加工点的首次生头时的导纱, 特别有利的是本发明的进一步构成,其中在各个加工点内设置多个为 供料装置配置的输送装置,它们在生头纱线和/或换筒时可以启动。借 此在全部的加工点中保持一为引导纱线所需要的最小纱线张力。特别 由此可以避免在供料装置后面的纱线松弛。
作为吸纱装置优选采用调节喷射器,其以一吹风端连接于一废纱 容器。借此多根纱线也可有利地向一废纱容器导走。对此为每一组巻 绕装置配置一个调节喷射器。
为了辅助装置的进一步优化和实施,特别有利的是本发明的进一 步构成,其中各吸纱装置交替地由一可移动构成的调节喷射器构成, 该调节喷射器以一吹风端连接于一纱线容器。调节喷射器交替地供给 各組巻绕装置,以便能够进行换筒。
为了实现对废纱的同时尽可能短的导向行程,将调节喷射器和废 纱容器优选组合成一个移动式的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通过导向装置 平行于各巻绕装置可移动地支承在一机械纵向侧面上。因此操作人员 可以按选择将为换筒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向实施换筒的巻绕装置组定 位。
对此将导向装置优选构成在巻绕装置的上方或下方,同时为操作单元对每一沿导向装置并列设置的巻绕装置配置一停止位置。操作单 元的停止位置选择成使为了换筒可操作至少一组巻绕装置。
向操作单元上的调节喷射器的压缩空气供给对此可以有利地通过
压力接头构成,它们分布在各停止位置并且可分别连接于操作单元。 为了进一步优化而建议,在操作单元上构成多个调节喷射器,以
便从一停止位置可操作多组巻绕装置。因此可以将操作单元在一机械
纵向侧上的移动的耗费减至最小。
为了在完成换筒以后将各纱线分别重新生头于各巻绕装置中,吸
纱装置包括一附加的吸纱枪,利用它可手工地由操作人员引导纱线。
对此吸纱枪优选直接连接于操作单元并且经由一导走软管连接于废纱容器。


以下借助本发明的纺织机械的几个实施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其中
图1 示意示出本发明的纺织机械的第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2 示意示出图1的实施例的机械纵向侧面的部分视图3 示意示出本发明的纺织机械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4 示意示出图3的实施例的机械纵向侧面的部分视图5 示意示出本发明的纺织机械的另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6 示意示出图5的实施例的机械纵向侧面的部分视图7 示意示出一气动的输送装置的视图; 图8示意示出图7的气动的输送装置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和2中示出本发明的纺织机械的第一实施例。图l在这里示 出纺织机械的横剖视图,其包括一多部分式的机架7,其中机架7的 各支架部分构成一操作通道21。紧靠机架7的旁边设置一筒子架6, 其包括多个具有给纱筒2的给纱点。纺织机械沿纵向方向-图1中图平面等于横向平面-具有大量加工 点,以便在每一加工点分别变形一根纱线。在纺织机械内的巻绕装置
占据三个加工点的宽度,从而各三个巻绕装置10.1、 10.2和10.3成层 状成一列上下相叠地设置于机架7中。
图1中所示的横剖视图因此描述在一加工点中的纱线运行流程, 其中为牵拉、引导、处理和巻绕纱线11所需要的各装置设置在机架7 上,形成一个部分围绕操作通道21的纱线运行流程。
以下借助在一加工点中的纱线运行流程简述各个装置,为了在加 工点中从一支承于筒子架6的给纱筒2中牵拉纱线11,设置一第一供 料装置3。该第一供料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称为牵拉供料装置。在牵拉 供料装置3之后沿纱线运行流程接着一加热装置4、 一冷却装置5、 一 变形装置8、 一拉伸输送装置9、 一涡旋装置13、 一预定形输送装置 20、 一定形加热装置19、 一定形供料装置14和巻绕装置10.1至10.3 之一个。上述各装置在这里可以构成为每一加工点的单独总成或构成 为用于一组加工点的多重总成并且可以被驱动。
从三个邻近的加工点上下相叠设置的各巻绕装置10.1至10.3分别 包括一筒支架18,在其中支承一纱筒12并进行巻绕,纱筒在巻绕过 程中经由一摩擦辊17驱动。摩擦辊17沿纱线运行流程设置在一图中 未更详细示出的往复装置的前面,后者在将纱线存放在纱筒之前在一 往复行程内来回移动,从而在巻绕装置中巻绕一交叉纱筒。
为了进一步说明巻绕装置,除图1外同时参照图2。图2对此示 出沿一机械纵向侧面39设置的各巻绕装置的视图,其中在图2中只示 出九个第一巻绕装置10.1至10.9。机械纵向侧面39对此平行于操作 通道21延伸,从操作通道出来, 一操作人员在巻绕装置10.1至10.9 上实施纱筒更换。
为巻绕装置10.1至10.9配置多个辅助装置22.1至22.3,借助于 它们能够实施换筒。辅助装置22.1至22.3分别为一組巻绕点配置,从 而辅助装置22.1为巻绕点10.1至10.3配置,辅助装置22.2为巻绕装 置10.4至10.6配置,而辅助装置22.3为巻绕装置10.7至10.9配置。辅助装置22.1至22.3的结构构成完全相同的,从而以后只更详细 地说明辅助装置22.1。辅助装置22.1包括吸纱装置16,用于在实施一 次换筒的过程中接纳纱线。吸纱装置16在此由一调节喷射器23.1构 成。调节喷射器23.1设置在巻绕装置10.1至10.3的上部区域。调节 喷射器23.1以一吹风端连接于管道24,该管道通向一图中未示出的废 料容器。经由一单独的管道实现调节喷射器23.1的压缩空气供应,该 管道连接于压力管道25,通过它提供压缩空气。调节喷射器23.1的吸 入端构成吸入孔,用以接纳为巻绕装置10.1至10.3配置的纱线11。
在巻绕装置10.1至10.3的下部区域,辅助装置22.1具有多个气 动的输送装置15.1至15.3。输送装置15.1至15.3分别沿纱线运行流 程设置,以便输送纱线11。在这种情况下输送装置15.1为巻绕装置 10.2配置,输送装置15.2为巻绕装置10.3配置而输送装置15.3为巻 绕装置10.1配置。输送装置15.1至15.3对此分别设置在各巻绕装置 与前置的定形供料装置14之间。输送装置15.1至15.3分别经由一压 缩空气接头连接于一控制装置35.1。控制装置35.1连接于一压缩空气 管道36。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装置35.1建立压缩空气管道36 与输送装置15.1至15.3的压缩空气接头之间的连接。因此输送装置 15.1、 15.2和15.3构成一组,其同步通过控制装置35.1启动或停止。
在所示纺织机械的实施例中,在机架中上下相叠设置的各巻绕装 置分别组成一組,在其中在一次换筒的过程中通过吸纱装置共同导走 各纱线。在图2所示的工作情况下,在巻绕装置10.1至10.3中刚好实 施换筒。对此在换筒开始之前启动控制装置35.1以便释放输送装置 15.1至15.3的压缩空气供应。借此在定形供料装置14的出口的后面 借助于压缩空气气动地输送纱线,现在通过一操作人员抓住并切断为 巻绕装置10.1至10.3配置的纱线并且紧接着借助于各转向装置送入调 节喷射器23.1的吸入孔中,就可以开始换筒。各纱线ll只经由调节 喷射器23.1连续地接纳并且经由管道24导向一废纱容器。
在邻近的组中为巻绕装置10.4至10.9配置的辅助装置22.2和22.3 保持不操作。对此控制装置35.2和35.3处于关闭位置,从而配置的输送装置15.4至15.9保持无输送作用。同样调节喷射器23.2和23.3保 持不用的。图中未更详细示出为操纵调节喷射器23.1和23.2设置的阀。 通常在这里采用同样手工操纵的调节阀。在图l和2所示的纺织机械的实施例中,作为供料装置设置所谓 导纱辊供料装置,在其中在每一加工点中每一供料装置由一单独驱动 的供料轴和一配置的随带辊构成。图2中对此示出三个第一加工点的 定形供料装置14的供料轴31.1、 31.2和31.3。为供料轴31.1至31.3 的每一个配置一驱动装置。利用这样的缠绕供料装置可以实现一特别 不损伤的导纱,从而图l和2所示的纺织机械特别适用于合成纱线的 假捻变形。图3和4中示出一纺织机械的另一实施例。图3中示出该实施例 的横剖视图并且图4中示出机械纵向侧面的部分视图。只要没有明确 地涉及哪一个图,则以下描述适用于这两个图。该实施例基本上相同上述按图l和2的实施例,从而在这方面只 说明区别。该实施例同样具有许多加工点,以便分别拉伸和变形一喂 给的纱线。为此在机架7中在加工点内设置一牵拉供料装置3、 一加 热装置4、 一冷却装置5、 一变形装置8、 一拉伸输送装置9、 一定形 供料装置14和一巻绕装置10.1。供料装置3、 9和14分别由一直通的 供料轴31构成,在其圆周上支承两个彼此间隔开设置的随带辊。各随 带辊可以直接由纱线缠绕,从而在纱线的多次缠绕时部分缠绕供料轴。 但也有可能将供料装置3、 9、 14构成为所谓的夹持供料装置,在其中 各随带辊引导一皮带,其将纱线保持在供料轴的圓周上。与供料装置的构成无关,各巻绕装置成层状上下相叠设置并且多 个并列沿机械纵向侧面39支承。在这种情况下为各组巻绕装置10.1 至10.9配置的辅助装置22.1、 22.2和22.3包括一共同的操作单元40, 其设置在巻绕装置10.1至10.9的上方并且可借助于导向装置42沿机 械纵向侧面39移动。图4中示出十八个第一巻绕装置10.1至10.18。 作为导向装置在这里设置一导轨43,在其中引导操作单元40。操作单 元40具有一废纱容器28,在其上连接多个管道29.1、 29.2和29.3。管道29.1至29.3在其自由端分别具有一起吸纱装置作用的调节喷射器 38.1、 38.2和38.3。调节喷射器38.1、 38.2和38.3彼此具有一间距, 其基本上等于成层状设置的巻绕装置10.1、 10.4和10.7的距离。为了 喷射器38.1至38.3的压缩空气供应,它们分别经由单独的管道连接于 一压缩空气供应源26,其构成一操作单元40,压缩空气供应源26对 此可以在一停止位置连接于一对置的压力接头30.1。图3中只示例性示出十八个第一巻绕装置。其中分别三个上下相 叠设置的巻绕装置组成一组,从而示例性示出总共六组巻绕装置。沿 机械纵向侧面39设置操作单元40的多个停止位置。图3中示出两个 第 一停止位置。在笫 一停止位置通过操作单元40操作前三组巻绕装置 10.1至10.9。邻近的停止位置因此形成(虚线示出的)操作单元40 的位置,以便在换筒的过程中操作后三组巻绕装置。操作单元40还具有一吸纱枪47,其经由一导走软管48连接于废 纱容器28。经由一单独的管道实现吸纱枪47的压缩空气供应,该管 道连接于压缩空气供应源26。在巻绕装置的下部区域在巻绕装置10.1至10.3之间分别前置一组 输送装置15.1至15.3,它们共同通过控制装置35.1按选择连接于一压 缩空气源。在下部区域设置的辅助装置的功能方式和构成因此完全相 同于上述实施例实施,从而参阅以上描述。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通向每一加工点的拉伸输送装置9的 后面分别设置另一输送装置37。输送装置37同样用于纱线在加工点 中的气动的输送。在各加工点中附加设置的输送装置37特别需要用来在加工点中 首先生头纱线。由于缠绕输送装置的应用,在纱线在加工点中的生头 过程中必须确保,防止在供料装置9和14的出口侧上的松弛,因为这 些松弛立即导致在供料装置上的巻包形成(Wicklerbildung )。至此在 生头过程中启动在加工点中的输送装置37和输送装置15。借助于吸 纱枪47实现纱线的导向和手工生头,同时将纱线11在加工点中依次 插入各个装置中。对于在输送装置37后面设置一定形加热装置的情况,可以特别以如下方式简化纱线向该加热装置的插入,即吸纱枪在纱线送入输送装置37以后直接紧贴定形加热装置的出口 ,以便重新吸 取纱线,对此输送装置37优选作为喷射器连接于加热装置的入口 。在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中换筒的实施类似于按图1和2的实施 例实现,从而在这方面可以放弃进一步的描述并且参阅上述描述。图5和6示出本发明的纺织机械的另一实施例。图5中示出该实 施例的横剖视图并且图6中示出机械纵向侧面的部分视图。该纺织机 械的构造相同于上述按图l和2的实施例,从而为了避免重复参阅以 上描述。在图5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基本上各辅助装置22构成不同 的。在这里吸纱装置16由一可移动的调节喷射器38构成。调节喷射 器38经由一管道49连接于一废纱容器28并且组合成一移动式的操作 单元40。操作单元40由一小车46支承,其在操作通道的下部区域平 行于机械纵向侧面39可移动地构成。如图6中所示,每一组上下相叠设置的巻绕装置分别具有一用于 操作单元40的停止位置。在停止位置构成各一个压力接头30,在其 上可连接操作单元40的压缩空气供应源26。压缩空气供应源26经由 一单独的管道连接于调节喷射器38和吸纱枪47。吸纱枪47在吹风端 具有一导走软管48,其通向废纱容器28。为输送纱线和为保持纱线张力在拉伸输送装置的出口侧上设置的 输送装置在其构成和布置方面相同于按图l和2的实施例实施,从而 同样参阅以上描述。在图6所示的前三组巻绕装置10.1至10.9的部分视图中,在中间 组的巻绕装置10.4至10.6刚好实施一次换筒。为此将操作单元40固 定于配置的停止位置并且连接于压力接头30.2。为了启动换筒而打开 控制装置35.2,从而连接的输送装置15.4至15,6的每一个连接于一图 中未示出的压力源。为巻绕装置10.4至10.6配置的纱线11分别单独 地通过输送装置15.1至15.3输送,从而操作人员现在通过将纱线切断 和转送到调节喷射器38上可以启动一次换筒。各纱线经由调助于吸纱枪47实现纱线的重新生头,同时每一纱线11分别生头于配 置的巻绕装置10.4至10.6中。为了在首次生头时将纱线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导入在供料装置后 面设置的输送装置中,图7和8中示出一气动的输送装置的实施例, 如其例如可用于本发明的纺织机械的各上述实施例中。图7在这里示 出输送装置的一个视图并且图8为一横剖视图。只要没有明确地涉及 哪一个图,则以下描述适用于这两个图。输送装置15构成为一纱线喷射器45,其具有一细长的导向通道 29,该导向通道在一侧具有一细长的插入开口 50。导向通道29具有 一吸入端32和一吹风端33。多个流入通道51通入在吸入端32与吹 风端33之间的区域内,各流入通道51经由一压力管道52可连接于一 压缩空气源。为了在导向通道29内引导纱线,输送装置15分别在吸入端32 和吹风端33上具有一导纱器34。导纱器34对此可以例如由一陶资嵌 件构成。为了输送纱线11,经由压力管道52和流入通道51将压缩空气沿 纱线运行方向供给导向通道29。同时在吸入端32上产生一吸入作用 并且在吹风端33上产生吹出。在纱线11上产生一输送作用,其导致 张力的建立。本发明的纺织机械按图1至6的各实施例在它们的各装置的结构 和布置上示例性用来处理、加工和巻绕纱线。选择一假捻变形机按图 1的构造,因为本发明在这样的纺织机械中已证明是特别适用的,因 为假捻变形机通常具有大量的加工点并因此实施大量的换筒。与辅助 装置的构成无关,对此可集体控制的和组合成组的输送装置即使在缠 绕供料装置的应用中也确保可靠的导纱,缠绕供料装置特别易于形成 巻包。但在这方面同样有可能将巻绕装置的组分配不成列式而成层式 构成,或经由多个并列设置的巻绕装置延伸。这样选择的三个巻绕装 置和三个可集体成列的输送装置的数目是示例性的。基本上为了准备 换筒可以集体开动较大量的输送装置。这样也可在多个组中实施并行的换筒附图标记清单1给纱点27喷纱器2给纱筒28废纱容器3牵拉供料装置29导向通道4加热装置30.1,30.2 压力接冷却装置31,31.1-31.3供料轴6筒子架32吸入端7机架33吹风端8变形装置34导纱器9拉伸输送装置35控制装置10.1-10.9巻绕装置36压缩空气管道11纱线37输送装置12纱筒38,38.1-38.3可移动13蜗旋装置喷射器14定形供料装置39机械纵向侧面15.1-15.9输送装置40操作单元16吸纱装置42导向装置17摩擦辊43导轨18筒支架45喷纱器19定形加热装置46小车20预定形输送装置47吸纱枪21操作通道48导走软管22.1-22.3辅助装置49,49.1-49.3管道23.1-23.3调节喷射器50插入开口24管道51流入通道25压力管道52压力管道26压缩空气供应源
权利要求
1.纺织机械,包括多个加工点用以处理和卷绕多个纱线,其中每一加工点具有多个用以牵拉和引导纱线(11)的供料装置(3、9、14)和一卷绕装置(10.1),各加工点的卷绕装置(10.1-10.9)上下相叠和并列地设置在一机械纵向侧面(39)上并且可通过辅助装置(22.1、22.2)操作以便实施换筒,而且辅助装置(22.1,22.2)具有至少一个吸纱装置(16),所述吸纱装置在一次换筒过程中分别接纳和导走一组卷绕装置(10.1-10.3)的纱线(11),其特征在于,沿纱线运行流程在所述一组为吸纱装置(16)配置的卷绕装置(10.1-10.3)前面设置一组气动的输送装置(15.1-15.3),所述输送装置为了实施换筒构成可集体控制的。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气动的输送装 置(15.1-15.3 )在加工点中沿纱线运行流程设置在巻绕装置(10.1-10.3 ) 与各配置的供料装置(14)之间。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在巻绕装置 (10.1-10.3)前面设置的支承的供料装置(14)由一供料轴(31)或由多个供料轴(31.1、 31.2)构成,纱线(11)以至少一个多重的部分 缠绕在供料轴上引导。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项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气 动的输送装置(15.1-15.3)由各一个喷纱器(45)构成,该喷纱器具 有一开口的导向通道(29),该导向通道包括一吸入端(32)和一吹风 端(33)。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导向通道(29) 在吸入端(32)上和吹风端(33)上分别具有一导纱器(34)。
6. 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项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为 一组巻绕装置(10.1-10.3)配置的气动的输送装置(15.1-15.3)可借 助于一控制装置(35.1)连接于一压缩空气源(36)。
7.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项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在 各个加工点内设置多个为供料装置(9、 14 )配置的气动的输送装置(15、 37),所述输送装置在纱线生头和/或换筒时是可启动的。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项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各 吸纱装置(16)分别由一调节喷射器(23.1、 23.3)构成,该调节喷射 器通过一吹风端连接于一废纱容器(28)。
9.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项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各 吸纱装置(16 )交替地通过一可移动地构成的调节喷射器(38 )构成, 该调节喷射器以一吹风端连接于一废纱容器(28)。
10.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调节喷射器 (38 )和废纱容器(28 )组合成一移动式的操作单元(40 ),并且操作单元"0)通过导向装置(43、 46)平行于巻绕装置(10.1-10.9)可 移动地支承在一机械纵向侧面(39)上。
11.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43、 46 )构成在巻绕装置(10.1-10.9 )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为操作单元(40 ) 对每一沿导向装置(43、 46)并列设置的巻绕装置(10.1-10.9)配置 一停止位置。
12. 按照权利要求IO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在机械纵向 侧面(39)上平行于导向装置(43)构成多个压缩空气接头(30.1、 30.2),其中压缩空气接头(30.1、 30.2)分配到操作单元(40)的各 个停止位置上。
13. 按照权利要求8至12之一项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操作单元(40)包括多个调节喷射器(38.1、 38.2、 38.3),各调节喷 射器交替地为各组巻绕装置(10.1-10.18)配置。
14. 按照权利要求8至13之一项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移动式的吸纱枪(47 ),用于在换筒以后重新生头时手工引导纱 线,并且吸纱枪(47)经由一导走软管(48)连接于废纱容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包括多个加工点,用以处理和卷绕大量纱线。在此每一加工点具有多个用以牵拉和引导纱线(11)的供料装置(3、9、14)和一卷绕装置(10.1)。卷绕装置(10.1-10.9)沿纵向并列和上下相叠地设置在机械纵向侧面(39)。为了实施换筒为各卷绕点配置辅助装置(22.1、22.2),其具有吸纱装置(16),后者在换筒的过程中接纳和导走一组卷绕装置(10.1-10.3)的纱线。为了在同时导出多根纱线的过程中在各加工点的前接的各装置中保持可靠的导纱,按照本发明沿纱线运行流程在所述一组为一吸纱装置(16)配置的卷绕装置(10.1-10.3)的前面设置一组气动的输送装置(15.1-15.3),其为了实施换筒构成可集体控制的。
文档编号B65H54/88GK101272975SQ200580051654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3日
发明者M·皮拉, T·沃特曼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