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的分配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117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容器的分配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的分配盖,该容器用于储存饮料或其它液体或可流动物 质,例如液体清洁剂、增湿霜或香水。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聚 合物材料的整体模塑件类型的分配盖,该分配盖包括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 圆形截面管状部分,用于连接到液体容器的口部,以及具有第二半径的第二 圆形截面管状部分,第二半径小于第一半径,第一管状部分的一个末端通过 弹性环状集成腹板连接到第二管状部分的一个末端,在腹板中形成有一个或 多个流孔,腹板的宽度等于或大于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之差,第二管状部分 的另一个末端封闭,所述腹板和第一管状部分的靠近其所述一个末端的内表 面之中的一个连接到突出的环状第一密封凸缘,第一管状部分和第二管状部 分同轴且可以沿轴向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相对运动,在打开位置,第 二管状部分位于第一管状部分的外部且流孔未被阻塞,在关闭位置,第二管 状部分的所述一个末端位于第一管状部分的所述一个末端内,且密封凸缘与 腹板和第一管状部分内表面之中的另一个密封配合,从而通过腹板和第一管 状部分的内表面中的所述另一个与第一密封凸缘的密封配合,阻止流孔连通 第一管状部分的内部。
背景技术
DEG 8518074.2公开了这样一种分配盖,但其中公开的盖仅适合应用于 粉状物质,并且不能形成充分的密封以应用于液体。
欧洲专利申请号04253092.3也涉及这种类型的分配盖,但该申请并不构 成现有技术的一部分。具体地说,此文献涉及一种饮料容器的分配盖,该分 配盖构成整体塑料的模塑件,包括半径较大的第一管状部分,该第一管状
部分的一个末端用于连接容器,另一个末端通过弹性环状腹板连接到半径较 小的第二管状部分的一个末端,所述腹板的宽度大于这两个半径之差,并且 在腹板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孔。密封凸缘与所述环状腹板的内表面连接。第 二管状部分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双稳态地运动,在打开位置,第 二管状部分位于第一管状部分外部,并且容器装的物质可以通过流孔进行分 配,在关闭位置,第二管状部分的下端位于第一管状部分内,密封凸缘与第 一管状部分的内表面形成密封配合,从而将流孔与第一管状部分的内部密封 隔开,因此不能分配容器装的物质。
虽然上面申请中描述的分配盖非常有效,但分配的液体从位于环状腹板 内的孔排出,位于封闭盖轴向末端中间的位置,这不可避免地相对于封闭轴 线倾斜。现在认为这是不方便的,至少对于某些应用场合是这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面申请中描述的这种分配盖,但该分 配盖构造为使液体沿轴向通过位于盖上端或自由端表面的孔进行分配。
根据本发明,上述类型的分配盖的特征在于,第二管状部分的所述另一 个末端具有径向突出的圆周凸缘,在圆周凸缘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孔,所述 模塑件还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半壳体,每个壳体的上边缘与圆周凸缘形成整 体并与该圆周凸缘形成密封,每个半壳体的下边缘与第一管状部分形成滑动 密封,每个半壳体的每个侧边缘与另一个半壳体的侧边缘形成密封,由此在 两个半壳体内限定液体流动空间,使腹板和圆周凸缘中的流孔连通。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饮料盖包括两个圆形截面的半径不同的管状部分, 每个管状部分的一个末端通过弹性腹板连接,所述腹板的宽度(即基本沿径 向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两个半径之差。半径较大的管状部分的另一个末 端适于连接到瓶或类似物的口部,而半径较小的管状部分的另一个末端封
闭。弹性腹板中至少形成有一个流孔,优选地形成有多个隔开的流孔。腹板 或直径较大的管状部分的内表面具有密封凸缘。因而,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 可以沿轴向相对另一个管状部分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打开位 置,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完全位于直径较大的管状部分的外部,流孔未被阻 塞,在关闭位置,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连接腹板的末端位于直径较大管状部 分的相邻末端的内部。在打开位置,液体可以通过流孔流出容器,并流入由 两个管状部分的外表面、两个半壳体的内表面和径向凸缘的下侧所限定的空 间中。此空间连通凸缘中的流孔,因此液体可以经过这些孔流出,从而基本 沿轴向流出凸缘的上表面。在关闭位置,腹板中的流孔位于直径较大管状部 分的内部,密封凸缘与腹板和直径较大管状部分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形成密 封配合,从而将流孔与管状部分的内部密封隔开。这意味着连接有所述分配 盖的容器也被密封,不会有液体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当两个管状部分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对直径较小的管状 部分施加作用力使其运动到关闭位置时,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的初始运动将 必然导致腹板的压縮和/或变形,因为腹板的长度大于两个管状部分半径之 差。该压缩和/或变形将使腹板对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施加恢复力,迫使其 朝打开位置返回。但是,当继续施加封闭力时,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将逐渐 沿轴向朝直径较大管状部分运动。当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经过腹板基本沿径 向延伸的位置时,腹板对直径较小管状部分施加的作用力将迫使其朝关闭位 置运动。因此,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是有效的双稳态,如果不对其施加外部 作用力,它将自动运动到打开或关闭位置。密封凸缘的位置和尺寸设置为 在腹板到达完全松驰位置之前,使所述密封凸缘运动到密封接触直径较大管 状部分内表面或腹板上的相对表面。这意味着,在关闭位置,密封凸缘被偏 压到接触相对表面并与之形成基本不变的线密封。
两个半壳体与径向凸缘形成以及沿其接合边缘表面彼此形成连续环状
密封。所述两个半壳体与第一管状部分或下管状部分形成滑动表面密封,从 而限定基本密封的腔体,该腔体与两套流孔相通,从而用于将液体从盖排出 的位置由侧表面转移到顶面或端面。
优选地,第一密封凸缘与腹板整体形成。进一步优选地,当第一管状部 分和第二管状部分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密封凸缘沿基本平行于第一和第二 管状部分轴线的方向从腹板突出。这是特别方便的,因为这使饮料盖在注射 成型工艺结束时可以容易地沿轴向从注射模具中取出。因为从打开位置运动 到关闭位置时,腹板会转动90。,而且与该腹板整体形成的第一密封凸缘也
转动90° ,这意味着,如果第一密封凸缘沿轴向延伸,当盖处于打开位置时, 所述第一密封凸缘将基本沿径向延伸;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这意味着第一 密封凸缘的自由边缘将与所述相对表面基本形成线密封。
虽然第一密封凸缘可以直接与直径较大管状部分的内表面形成密封,但 优选的是,第一管状部分的内表面具有弹性环状第二密封凸缘,该第二密封 凸缘与第一和第二管状部分的轴线成锐角突出,并远离第二管状部分,该第 二密封凸缘设置为当第一管状部分和第二管状部分处于关闭位置时,该第
二密封凸缘与第一密封凸缘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凸缘是在一定程度上基 本沿径向通过与第一密封凸缘配合形成的,这被证明形成对密封完整性进一 步增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半壳体通过铰链基本在其上边缘的中点整体 连接于圆周凸缘,每个半壳体的上边缘和圆周凸缘的相应部分具有互补的形 状,并咬合连接在一起。半壳体与凸缘的整体连接意味着,整个盖可以通过 注射成型的方式制造。但是,按照半壳体形成液体流动空间或腔体,在成形 之后再将两个半壳体移动到适当位置使其咬合连接在凸缘上以及彼此咬合 连接的结构成形盖,当然是不可以的。


参看附图,从以下仅作为实施例给出的本发明分配盖的一个具体实施方 式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细节将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分配盖位于打开位置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一II的截面图; 图3是所述盖位于关闭位置的侧视图; 图4是所述盖的平面图5是所述盖位于打开位置的轴向截面图; 图6是所述盖位于关闭位置的轴向截面图; 图7是所述盖位于离开模具的状态的轴向截面图;以及 图8是图7所示的盖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分配盖是由聚合物材料如聚丙烯整体注射成型的零件,并包括直径较大
的第一环状截面的管状部分2,该管状部分2在一个末端通过弹性可变形腹 板4整体连接于直径较小的第二环状截面的管状部分6的一个末端。两个管 状部分具有固定不变的直径或平行侧边是不必要的,并且可以看出,第二管 状部分的壁向下扩张。
较大的管状部分2适合于连接到瓶的颈部。为此,该管状部分2的直径
基本等于所要连接的瓶的颈部的直径,或者像本实施例一样,还可以具有直 径更大的环形截面连接部分8,即其内径基本等于瓶颈部的外径。连接部分 8可以按任何便利的方式连接到瓶,但在所述情况下,连接部分8具有内螺 纹10,以与瓶颈部外面的相应螺纹(未图示)配合。较小直径管状部分6 的上端由集成盖14封闭,集成盖14的直径大于管状部分6的直径,从而集 成盖14的径向外边缘构成突出凸缘或唇16,集成盖14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
孔17,在本实施例中是四个。
由图5可知,在弹性腹板4中形成多个孔18。由图4可以更好地看出, 弹性腹板4的宽度(即管状部分6下端与管状部分2上端之间的长度)大于 两个管状部分的半径之差。在腹板4径向内外边缘之间的位置,与腹板4的 内表面整体形成有第一环状密封凸缘20,当盖位于图5所示的打开位置时, 第一环状密封凸缘20基本沿轴向延伸。第二弹性密封凸缘22与较大管状部 分2上端内的表面整体形成,第二弹性密封凸缘22朝向盖的轴线既可向下 延伸,即远离直径较小的管状部分6,并且也可向上延伸,从而与盖的轴向 形成锐角。
当盖处于图l和图5所示的打开位置时,管状部分6完全位于管状部分 2的外部。腹板4也向上延伸出管状部分2,并且也沿轴向向内延伸,流孔 18与盖内部连通,从而连接有所述盖的容器的液体可以通过孔18流出。如 果在盖14上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则管状部分6开始向下运动。这导致腹板4 压縮和变形,从而对管状部分16施加恢复力,迫使管状部分16返回完全打 开位置。随着作用力继续施加在盖14上,管状部分6向下运动直到腹板4 大致水平延伸,即沿径向延伸。当管状部分6经过并越过此"死中心"位置 时,腹板4对管状部分6施加沿向下方向的作用力。管状部分6继续向下运 动,期间伴随着腹板4继续转动。此运动继续进行直到密封凸缘20的自由 边缘与弹性密封凸缘22的表面配合。该情况出现在腹板4完全松驰之前, 从而当去除盖14上的向下作用力时,腹板4施加的作用力继续迫使两个密 封凸缘接触,凸缘20的自由边缘与密封凸缘22形成密封的线接触。此接触 线处于流孔18之下,这意味着这些流孔与盖内部密闭。因此,盖的内部受 到密封,液体不会从孔18中流出。如果需要再次打开瓶,对环状突起或凸 缘16施加向上作用力,与上述过程相反,直到盖再次位于图1和5所示的 打开位置。
两个半圆柱形壳体42与凸缘16整体模塑而成,并通过各自径向相对的 整体铰链或连接片40与凸缘16连接。图7表示当盖从制作该盖的注射模具 中脱出时,壳体42相对所述盖其余部分的位置。每个壳体最靠近凸缘16的 半圆形边缘形成与凸缘16外边缘互补的咬入(snap fit)结构44。沿每个壳 体轴向延伸的两个直边缘也具有互补的咬入结构,每个壳体的一个边缘具有 基本钩状或U形槽外形46,另一个边缘具有互补的径向突起48。
在模制出盖之后,两个壳体从图7和图8所示的位置沿相反方向将转动 180°。随着壳体的上边缘逐渐形成与凸缘16外边缘的配合,它们形成密封 的咬合连接。当壳体两对相反的互补边缘接触时,槽部分46的材料在互补 的突起48周围变形并与突起48咬合,从而形成咬合密封。每个壳体下部的 内表面与下管状部分的外圆柱面接触并形成滑动密封。因而,当管状部分2 相对管状部分4向上和向下运动时,在壳体42下边缘保持密封,不发生液 体泄露。
这样, 一旦两个壳体从图7和8所示的位置运动到图1到图6所示的位 置,管状部分2和6的外表面、凸缘16的下侧以及壳体42的内表面形成一 个腔体,该腔体与流孔17和18连通。因而,当盖运动到图1和5所示的打 开位置时,液体可以从凸缘16上表面中的孔17分配出来,即基本沿轴向分 配。
权利要求
1.一种构成聚合物整体模塑件的分配盖,该分配盖包括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圆形截面管状部分(2),用于连接到液体容器的口部,以及具有第二半径的第二圆形截面管状部分(6),第二半径小于第一半径,第一管状部分的一个末端通过弹性环状集成腹板(4)连接到第二管状部分的一个末端,腹板(4)中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流孔(18),腹板的宽度等于或大于第一半径与第二半径之差,第二管状部分(6)的另一个末端封闭,腹板(4)和第一管状部分的靠近其所述一个末端的内表面之中的一个连接到突出的环状第一密封凸缘(20),第一和第二管状部分(2、6)是同轴的,并且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沿轴向相对运动,在打开位置,第二管状部分(6)处于第一管状部分(2)的外部并且未阻塞流孔,在关闭位置,第二管状部分的所述一个末端处于第一管状部分的所述一个末端内,密封凸缘(20)与腹板(4)和第一管状部分(2)的内表面之中的另一个形成密封配合,从而通过第一密封凸缘(20)与腹板(4)和第一管状部分(2)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的密封配合,阻止流孔(18)与第一管状部分的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第二管状部分(6)的所述另一个末端具有径向突出的圆周凸缘(16),在该圆周凸缘中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流孔(17),所述模塑件还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半壳体(42),每个半壳体的上边缘与圆周凸缘(16)整体形成并与该圆周凸缘形成密封,每个半壳体的下边缘与第一管状部分(2)形成滑动密封,每个半壳体的每个侧边缘与另一个半壳体的侧边缘形成密封,由此在两个半壳体(42)内形成液体流动空间,腹板(4)和圆周凸缘中的流孔(18、17)与该液体流动空间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其中每个半壳体(42)基本在其上边缘 的中点通过铰链(40)与圆周凸缘整体连接,每个半壳体的上边缘(44)和 圆周凸缘(16)的相应部分具有互补形状并且咬合连接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其中两个半壳体(42)的相对的成 对侧边缘(46、 48)具有互补形状并且咬合连接在一起。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其中第一管状部分(2) 的一部分外表面是光滑的圆柱形,当第二管状部分(6)在打开位置和关闭 位置之间运动时,每个半壳体的下边缘与所述部分外表面形成滑动密封。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其中从轴向截面方向看, 第一密封凸缘(20)在其末端的中间点与腹板(4)整体连接,从而当盖处 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密封凸缘(20)的自由边缘与第一管状部分(2)的内 表面基本形成线密封。
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其中当第一管状部分和第 二管状部分位于打开位置时,第一密封凸缘(20)基本沿平行于第一和第二 管状部分(2、 6)轴线的方向从腹板(4)突出。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盖,其中第一管状部分(2)的内表面具 有弹性环状第二密封凸缘(22),所述第二密封凸缘与第一和第二管状部分(2、 6)的轴线成锐角突出,并远离第二管状部分(6),并且当第一管状部 分和第二管状部分位于封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凸缘设置为与第一密封凸 缘(20)形成密封配合。
全文摘要
一种塑料整体模塑件的饮料容器的分配盖,包括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圆形截面管状部分(2),用于连接到液体容器的口部,以及具有较小的第二半径的第二圆形截面管状部分(6)。第一管状部分的一个末端通过弹性环状集成腹板(4)连接到第二管状部分的一个末端,腹板(4)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孔(18)。腹板的宽度等于或大于第一和第二半径之差。第二管状部分(6)的另一端封闭。腹板(4)和第一管状部分的靠近其所述一个末端的内表面之中的一个连接到突出的环状第一密封凸缘(20)。第一和第二管状部分(2、6)是同轴的,并且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沿轴向相对运动,在打开位置,第二管状部分(6)处于第一管状部分(2)的外部并且未阻塞流孔,在关闭位置,第二管状部分的所述一个末端处于第一管状部分所述一个末端内,密封凸缘(20)与腹板(4)和第一管状部分(2)的内表面之中的另一个密封配合,从而通过第一密封凸缘(20)与腹板(4)和第一管状部分(2)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的密封配合,阻止流孔(18)与第一管状部分的内部连通。第二管状部分(6)的所述另一个末端具有径向突出的圆周凸缘(16)。在圆周凸缘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孔(17)。所述模塑件还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半壳体(42),每个壳体的上边缘与圆周凸缘(16)整体形成并与圆周凸缘形成密封,每个壳体的下边缘与第一管状部分(2)形成滑动密封。每个半壳体的每个侧边缘与另一个半壳体的侧边缘形成密封,由此在两个半壳体(42)内限定有液体流动空间,腹板(4)和圆周凸缘中的流孔(18、17)与该液体流动空间连通。
文档编号B65D47/20GK101189170SQ200680019471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1日
发明者K·蒙得斯因, M·E·史密斯 申请人:卡钵耐特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