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杯和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339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饮料杯和盖的制作方法
饮料杯和盖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05年8月23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 11/210,085的 优先权,美国申请No. 11/210,085是2004年4月15日提交的美国申 请No. 10/824,753 (现在为美国专利No. 7,055,715 )的部分继续申请, 通过引用特地将上述各申请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饮料杯(drink cup ),特别涉及用于饮料杯的杯盖。更 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饮料杯和安置于所述饮料杯上的杯盖之间建 立的密封。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 一种液体容器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包括边缘、底面, 以及从所述边缘向所述底面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径向地朝向内 的第一环形密封面。所述边缘包括径向地朝向内的第二环形密封面、 轴向地朝向上的第三环形密封面、以及径向地朝向外的第四环形密封 面。所述液体容器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包括封闭件和附接于所述封 闭件的具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所述具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连接 到所述边缘,以将所述封闭件保持在封闭通往形成于所述杯体中的|& 液器室的开口的位置。在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封闭件支架环包括四个密封圏。第 一密封圏被设置用来与所述径向地朝向内的第 一 环形密封面接合,以 在其间建立第一液体流动障碍。第二密封圏被设置用来与所述径向地 朝向内的第二环形密封面接合,以在其间建立第二液体流动障碍。第 三密封圏被设置用来与所述轴向地朝向上的第三环形密封面接合,以在其间建立第三液体流动障碍。所述第四密封圈被设置用来接合所述 径向地朝向外的第四环形密封面,以在其间建立第四液体流动障碍。在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杯盖中包含两个环形保持件,以接 合所述杯体的环形内部和环形外部,从而帮助将所述杯盖保持在杯体 上的封闭通往形成于所述杯体中的贮液器室的开口的安装位置。所述 杯盖中包含第 一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第 一杯盖移开阻挡壁被设置用 来在所述杯盖以远离所述杯体的底面的外部方向移动时,与在所述杯 体中形成的环形咬边接合,以提供所述环形保持件中的第 一个保持件, 并阻止所述杯盖不必要地移开所述杯体。在所述杯盖的周边部分中包 括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被设置用来在所述 杯盖沿着所述外部方向移动时,与所述杯体的所述边缘的末端接合, 以提供所述环形保持件中的第二个保持件,并协助阻止所述杯盖不必 要地移开所述杯体。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考虑下面对本发明示意性实施 方式(示例出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 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具体参照以下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将杯盖安装于杯体上之前的杯体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 方式的杯盖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杯盖的俯^L图,其中示出的封闭件包括用于提供 吸管接纳器的圓形毂、五个径向延伸且终止于所述穀的辐条、以及位 于每一对相邻的辐条之间的倾斜板,在图中还示出了环绕所述辐条和 倾斜板的封闭件支架环;图3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3-3获取的截面图,其中示出了向下开 口的环形边缘接纳器的构造,所述环形边缘接纳器由封闭件支架环限 定,并且其大小能够如图5和6所示将杯体的环形边缘接纳于其中;图4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4-4获取的横向截面图,其中(以实线) 示出了当杯盖如图6所示安装到杯体上时的一个辐条,并且(以虚线)示出了将杯盖安装到杯体边缘的过程中这种辐条可能发生的变形;图5是将杯盖安装到杯体上之前的图1中的杯盖和杯体的部分放 大截面图;图6是将杯盖安装到杯体上之后的与图5类似的视图,其中示出 了 一系列的液体流动障碍的构成,由于杯盖的封闭件支架环和杯体侧 壁及边缘之间是密封接合的,因而所述液体流动障碍可以将液体保留 在形成于杯体中的贮液器室中,图6还示出了部分地由于在杯体的侧 壁和边缘之间接合处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咬边"中接合了杯盖的一部 分,因而将杯盖保持在杯体上;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杯盖的俯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剖面线8-8获取的截面图;图9是图8的杯盖横截面的部分放大图;图IO是图7的杯盖的立体图;图ll是示出包含图7和10中所示的两个杯盖的组的(与图8类 似的)截面图;以及图12是示出图7-11中所示类型的杯盖的局部截面图,其中所述 杯盖安装在第 一个杯体上,而所述第 一个杯体嵌入下面的第二个杯体 中。图13是在将杯盖安置于杯体之前的杯体以及根据本发明第三实 施方式的杯盖的立体图;图14是图13的杯盖的俯视图,其中示出封闭件包括圆形片,所 述圓形片形成为包含吸管接纳器以及两个可变形的饮料识别圆顶,并 示出围绕所述圓板的封闭件支架环;图15是沿着图14的剖面线15-15获取的杯盖的截面图,其中示 出了向下开口的环形边缘接纳器的构造,所述接纳器由封闭件支架环 限定,并且其尺寸适于在其中容纳杯体的环状边缘,如图16和17所 示;图16是杯盖安装到杯体之前图13的杯盖和杯体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17是在杯盖安装到杯体上之后类似于图16的视图,其中示出了形成一系列液体流动障碍,以便将液体保持在储液器室中,所述储 液器室由于杯盖的封闭件支架环与杯体的两侧壁和边缘的密封接合而在杯体中形成,图17还示出了部分地由于在杯体的侧壁和边缘之间接 合处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咬边"中接合了杯盖的一部分,因而将杯盖保 持在杯体上,图17进一步示出了所述杯盖包括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 环,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包括环形杯盖移开凸缘,所述环形杯 盖移开凸缘被设置成从杯体的边缘向下延伸,并形成为包括在圆周上 间隔排列的径向地向内开口 、且朝向杯体侧壁的外表面的一系列通道;图18是图13-17的杯盖的放大的部分仰视图,其中示出了在环 形杯盖移开凸缘中形成的、在圓周上间隔排列的5个通道;图19是图18的杯盖的底面的高度放大的片段立体图,其中示出 在环形杯盖移开凸缘中形成的3个通道;图20是图13-20的杯盖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在有凹 槽的密封件支架环的环形杯盖移开凸缘中形成的、径向地向外突出、 且在圓周上间隔排列的一系列隆凸,其中每个隆凸具有径向地朝向内 的内部表面,所述内部表面限定包含在环形杯盖移开凸缘内的通道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液体容器10包括杯体12和杯盖14。杯盖14包括 封闭件16和封闭件支架18,封闭件支架18被配置成安装在杯体12 的边缘20上,以使得封闭件16封闭进入形成于杯体12的5&液室22 的开口,如图6所示。图7-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杯盖114。图 13 - 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杯盖214。在示意性实施方案中,杯盖14中所包含的保持件24、 26被设置 用来与杯体12的多个部分接合,以阻止杯盖14不必要地从杯体12 移开,如图5和6所示。同样,在示意性实施方案中,在杯盖14上设 置四个密封圏31、 32、 33和34,以与杯体12上的配套环形密封面41、 42、 43和44接合,从而在边缘20以及其附近位置建立四个连续排列 的液体流动障碍,以^使当杯盖14如图5和6所示位于杯体12上时,阻止液体从]3±液器室22中不必要地流出。如图1所示,杯体12包括边缘20、底面28以及从边缘20延伸 到底面28的侧壁40。如图1所示,侧壁40形成为包括附接于边缘20 的大直径顶部46、小直径顶部48以及位于顶部46和底部48之间的 本体部分50。侧壁40还包括顶部环形过渡部分52,用于将顶部46 与本体部分50互连,(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侧壁40还包4舌"圆 齿状的"环形底部过渡部分54,用于将本体部分50与底部48互连, 如图1所示。例如,如图5所示,边缘20依次包括杯盖保持件56、内环形带 58、环形桥部60以及外环形带62。杯盖保持件56固定于顶部46的 上部,以将边缘20紧固到顶部46。如图5所示,外环形带62净皮定向 成与内环形带58同心,并且环形桥部60水平地延伸以连接内环形带 58和外环形带62。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环形带58、 62以及环形 桥部60共同在杯盖保持件56的外表面上方形成向下开口的环形通道 64。外环形带62包括轴向地朝向下的环形末端63。如图5和6所示,边缘20被配置为形成几个密封面,这几个密封 面#皮设置成与杯盖14的配套部分配对。大直径顶部46包括径向地朝 向内的第一环形密封面41。内环形带58包括径向地朝向内的第二环 形密封面42。环形桥部60包括轴向地朝向上的第三环形密封面43。 外环形带62包括径向地朝向外的第四环形密封面44。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杯盖保持件56为截头圓锥形段,并以径 向地向内突出、轴向地向外延伸的方向,从顶部46延伸到内环形带 58,如图5和6所示。杯盖保持件56被设置成朝参考点(未示出)会 聚,其中参考点沿着参考线57定位,并与底面28隔开,以便将杯盖 保持件56放置于其间,从而在内环形带58下方提供咬边(undercut) 59,如图5和6所示。外环形带62的环形末端63被设置成围绕截头 圓锥形杯盖保持件延伸,如图5和6所示。如图l和2所示,杯盖14的封闭件16包括用于提供吸管接纳器 72的圆形毂70、五个径向延伸且终止于毂70的辐条74、以及位于每 一对相邻的辐条74之间的倾斜板76。在示意性的实施方案中,封闭件支架18为环形的,并且被设置成径向地环绕辐条74和倾斜板76 的最外部分。如图2和4所表明的那样,每个辐条74均包括第一侧壁 73、第二侧壁75以及将第一侧壁73和第二侧壁75互连的顶壁77。 在图4中,以虚线示出了将杯盖14安装到杯体12的边缘20的过程中, 辐条74之一的侧壁73、 75的变形。杯盖14中的保持件24由环形的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限定,所述 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位于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圏32之间,并被 设置成将第一密封圈31和第二密封團32互连。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 24被设置成,在杯盖14沿着外部方向78 (参见图6)远离杯体12的 底面28移动期间,与截头圆锥形的杯盖保持件56相结合,从而阻止 杯盖14不必要地离开杯体12。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杯盖移 开阻挡壁24具有截头圓锥体的形状。例如如图6所表明的那样,第一 杯盖移开阻挡壁24纟皮配置成在朝向杯体12的底面28的方向79上偏 离。例如如图6所表明的那样,当封闭件支架18接合到边缘20时, 第一杯盖保持件56被设置成位于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24上方,并与 之面对。如图4所表明的那样,第一密封圏31的直径大于第二密封圈 32的直径。封闭件支架18进一步包括环形的杯盖移开凸缘80。杯盖移开凸 缘80位于第四密封圏34下方,并被设置成沿着与外部方向78相反的 内部方向79向下延伸。杯盖14中所包含的保持件26构成封闭件支架 18的一部分,并且被形成为提供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该第二杯盖移 开阻挡壁26被设置成在杯盖14沿着外部方向78移动期间接合边缘 20的末端63,从而阻止杯盖14不必要地离开杯体12。如图5和6所详细地示出的那样,杯盖移开凸缘80依次包括第一 环形段81、第二环形段82、第三环形段83以及第四环形段84。第二 杯盖移开阻挡壁26具有截头圆锥形的形状,并被设置成将杯盖移开凸 缘80的第一环形段81和封闭件支架18的第四密封圈34互连。这四 个段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各种斜度的截头圆锥形的形状。例如,如图6 所示,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26被配置成沿着方向79,朝杯体12的底 面28会聚。第一环形段81被设置成围绕第一密封圏31,以在它们之间限定 出环形通道85。当将杯盖14安装在杯体12的边缘时,径向地朝向内 的第一环形密封面41位于环形通道85中,例如如图6所示。参照图5中的封闭件支架18的示例,第四密封圏34与第二密封 圏32同心地对准。第四密封圏34的直径大于第一密封圏31和第二密 封圈32的直径。如图5所示,封闭件支架18还包括与第二密封圏32 和第三密封圈33互连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的环形内缘86,以及与第 三密封圏33和第四密封圏34互连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圆的环形外缘 88。如图6所示,当将杯盖14安装在杯体12上时,第二密封團32、 第三密封圏33以及第四密封圈34共同限定出与环形室85相通、并在 其中接纳边缘20的环形室89。如图1、 3和5所示,封闭件16包括周边部分,所述周边部分包 括附接于第一密封圈31的外部截头圓锥形壁90、附接于倾斜板76的 内部截头圓锥形壁91、以及中间截头圓锥形壁92,其中,中间截头圆 锥形壁92被设置成将外部截头圆锥形壁90和内部截头圓锥形壁91 互连。如附图中所示,壁90-92共同支撑倾斜板76。一旦将杯盖14安装到杯体12上,设置于杯盖14的倾斜板76的 斜度便会增大。如图5所示,部分地由于壁90-92的配置结构,在将 封闭件支架18安装到杯体的边缘20之前,倾斜板中的第一倾斜板76 相对于水平参考面94具有第一斜度(由第一锐角93定义)。在将封闭 件支架18接合到边缘20后,倾斜板76便被移动,从而相对于水平参 考面94呈现出较陡峭的第二斜度(由第二锐角95定义),如图6所示。 部分地由于径向地朝向外的第四环形密封面44和顶部46的径向地朝 向外的表面之间的尺寸102大于第一密封圏31的径向地朝向外的表面 与第一环形段81之间的尺寸100,因此,当杯盖14安装到杯体12的 边缘上时,尺寸IOO将增大较大的尺寸101。例如图7-12中示出的杯盖114并入了与例如图1-6中示出的杯 盖14相关的许多特征。如图12所示,杯盖114中所包含的保持件124、 126祐L设置成接合杯体112的多个部分,以阻止杯盖114不必要地离 开杯体112。在杯盖114上i殳置四个密封圏131、 132、 133和134,以与杯体112的配套环形密封表面141、 142、 143和144接合,从而在 边缘120及其附近位置连续建立四个液体流动障碍,以当杯盖114适 当地位于杯体112上时,阻止液体从杯体112中的贮液器室122中不 必要地流出,如图12所建议的那样。例如如图12所示,杯体112包括边缘120、以及从边缘120向下 延伸的侧壁140。侧壁140形成为包括附接于边缘120的大直径顶部 146、位于顶部146下方的本体部分150、以及将顶部146和本体部分 150互连的环形过渡部分152。边缘120还包括杯盖保持件156,如图 12所示。杯盖114的封闭件116包括用于提供吸管接纳器172的圓形毂170 以及五个径向延伸且终止于毂170的辐条174。封闭件116还包括位 于每一对相邻的辐条174之间的倾斜板176。杯盖114还包括杯盖移 开凸缘180,如图8、 9和12所示。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液体容器200包括杯 体12和杯盖214。杯盖214包括封闭件216和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218, 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218被配置成安装在杯体12的边缘20上,以便 将封闭件216设置为封闭通往形成于杯体12中的贮液器室22的开口 , 如图17所示。在示意性实施方案中,杯盖214中所包含的保持件224、 226被设 置用来与杯体12的多个部分接合,以阻止杯盖214从杯体12不必要 地移开,如图16和17所示。同样,在示意性实施方案中,在杯盖2H 上设置四个密封圏231、 232、 233和234,以与杯体12上的配套环形 密封面41、 42、 43和44接合,从而在边缘20以及其附近位置建立四 个连续排列的液体流动障碍,以便当杯盖214位于杯体12上的适当位 置时,阻止液体/人ji&液器室22中不必要地流出,如图16和17所示。如图13所示,杯体12包括边缘20、底面28以及从边缘20延伸 到底面28的侧壁40。如图13所示,侧壁40形成为包括附接于边缘 20的大直径顶部46、小直径顶部48以及位于顶部46和底部48之间 的本体部分50。侧壁40还包括顶部环形过渡部分52,用于将顶部46 与本体部分50互连,例如,如图16和图17所示。侧壁40还包4舌"圆齿状的"环形底部过渡部分54,用于将本体部分50与底部48互连, 如图13所示。例如,如图16所示,边缘20依次包括杯盖保持件56、内环形带 58、环形桥部60以及外环形带62。杯盖保持件56固定于顶部46的 上部,以将边缘20紧固到顶部46。如图13所示,外环形带62被定 向成与内环形带58同心,并且环形桥部60水平地延伸以连接内环形 带58和外环形带62。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环形带58、 62以及桥 部60共同在杯盖保持件56的外表面上方形成向下开口的环形通道 64。外环形带62包括轴向地朝向下的环形末端63。如图16和17所示,边缘20被配置为形成几个密封面,这几个密 封面祐 没置成与杯盖14的配套部分配对。大直径顶部46包4舌径向地 朝向内的第一环形密封面41。内环形带58包括径向地朝向内的第二 环形密封面42。环形桥部60包括轴向地朝向上的第三环形密封面43。 外环形带62包括径向地朝向外的第四环形密封面44。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杯盖保持件56为截头圓锥形段,并以径 向地向内突出、轴向地向外延伸的方向,从顶部46延伸到内环形带 58,如图16和17所示。杯盖保持件56被设置成朝向沿着参考线57 定位的参考点(未示出)会聚,并与底面28隔开,以便将杯盖保持件 56定位于其间,从而在内环形带58下方提供咬边(undercut) 59,如 图16和17所示。外环形带62的环形末端63被设置成围绕截头圓锥 形杯盖保持件延伸,如图16和17所示。如图13和14所示,杯盖214的封闭件216包括圓形盘270,圆 形盘270形成为包括可变形的第一产品识别圆顶271和第二产品识别 圆顶272、以及液体分配器区域273。液体分配器区域273包括圆周壁 274,圆周壁274限定区域275,区域275形成为包括吸管容纳器276。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封闭件支架18成形为环形而且被设置为围绕圆 形盘270。杯盖214中的保持件224由环形的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限定,所 述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位于第一密封圏231和第二密封圏232之间, 并被设置成将第一密封圈231和第二密封圏232互连。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224被设置成,在杯盖214沿着外部方向78(参见图17)远离 杯体12的底面28移动期间,与截头圆锥形的杯盖保持件56相结合, 从而阻止杯盖214不必要地离开杯体12。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第 一杯盖移开阻挡壁224具有截头圆锥体的形状。例如如图17所表明的 那样,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224被配置成沿着方向79朝向杯体12的 底面28发散(diverge )。例如,如图17所表明的那样,当封闭件支架 218接合到边缘20时,第一杯盖保持件56被设置成位于第一杯盖移 开阻挡壁24上方,并与之相对。如图15所表明的那样,第一密封图 231的直径大于第二密封圈232的直径。封闭件支架218进一步包括环形的杯盖移开凸缘280。杯盖移开 凸缘280位于第四密封圈234下方,并被设置成沿着与外部方向78 相反的内部方向79向下延伸。例如,如图16-19所示,因为在杯盖 移开阻挡凸缘280中提供的隆凸293内形成有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 297,所以封闭件支架218在如图13-20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是具有凹 槽的。包含于杯盖214中的保持件226形成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218的 一部分,并形成为提供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该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 226被设置成在杯盖214沿着外部方向78移动期间接合边缘20的末 端63,从而阻止杯盖214从杯体12不必要地移开。在所示实施方案 中,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226具有截头圓锥形的形状。如图15-20所详细地示出的那样,杯盖移开凸缘80依次包括第 一环形段281、第二环形段282、第三环形^爻283、第四环形段284以 及第五环形段285。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226具有截头圆锥形的形状, 并被设置成将杯盖移开凸缘280的第一环形段281和封闭件支架218 的第四密封圈234互连。这些段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各种斜度的截头圓 锥形的形状。例如,如图17所表明的那样,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226 被配置成沿着方向79,朝向杯体12的底面28会聚。第一环形^: 281净皮i殳置成围绕第一密封圏231,以便在它们之间 限定出环形通道。当将杯盖214安装在杯体12的边缘20上时,径向 地朝向内的第一环形密封面241位于环形通道中,例如如图17所示。参照图16中的封闭件支架218的示例,第四密封圈234与第二密 封圈232同心地对准。第四密封圈234的直径大于第一密封圈231和 第二密封圏232的直径。如图16所示,封闭件支架218还包括与第二 密封圏232和第三密封圏233互连的、形状为四分之一圓的环形内缘 286,以及与第三密封圈233和第四密封圏234互连的、形状为四分之 一圆的环形外缘288。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二密封圏232、第三密 封圏233以及第四密封圈234共同限定出环形室289,当将杯盖214 安装在杯体12上时,环形室289与在第一环形段281和第一密封圏 231之间限定的环形通道相通并在其中接纳边缘20。如图13、 15和16所示,封闭件216包括周边部分201,周边部 分201包括附接于第一密封圈231的外部截头圓锥形壁290、附接于 圓形板270并被外部截头圆锥形壁290包围的内部截头圆锥形壁291。 如图所示,壁290和壁291共同支撑圆形板270。例如,如图16和17 所示,周边部分201具有V形横截面,周边部分201围绕圆形板270 且与第一密封圏231配对。如图13、 16和17所示,内部截头圆锥形 壁291与外部截头圓锥形壁290共同限定出具有朝向远离杯体12底面 28的方向的顶部开口的通道202。如图17所示,外部截头圆锥形壁290在第一平面204内的环形边 203处与第一密封圏231配对,而圓形板270位于第一平面204与杯 体12的底面28之间的第二平面205中。外部截头圓锥形壁290与第 一平面270在其间共同限定出约137°的钝夹角207。如图13, 14和20所最佳示出的那样,杯盖214的有凹槽的封闭 件支架218还包括在圆周上间隔排列的一系列隆凸293。每个隆凸293 被设置成从第三环形段283向上延伸到环形保持件226。在示意性实 施方案中,每个隆凸293以外凸的圓形外表面294和内凹的圆形内表 面295为特征,外凸的圓形外表面294被设置为当杯盖214安装在杯 体12的边^彖20上时朝向远离侧壁40的顶端部分46的方向,内凹的 圓形内表面295 i殳置为当杯盖214安装在边缘20上时面向顶端部分 46。如图18和19所最佳示出的,封闭件支架218内的第三环形段283包括与每个隆凸293关联的U形边296, U形边296形成为限定通往 内部区域或凹槽297的底部开口 ,内部区域或凹槽297由配套隆凸293 的内凹的圆形内表面295包围。类似地,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226形 成为包括与每个隆凸293关联的更浅的U形边298, U形边298形成 为限定通往配套内部区域297的顶端开口。例如,如图19所示,第一 环形段281和第二环形段282被隆凸293的内部区域297阻断。在示 出的实施方案中,封闭件支架218是有凹槽的,其中封闭件支架218 由径向地朝向内的一系列凹槽297标记,凹槽297由隆凸293的内凹 的圆形内表面295限定。杯盖移开凸缘280依次包括与杯盖移开凸缘280的第一透视图 一致的第一环形段281、第二环形段282以及第三环形段283,第一环 形段281连接到杯盖移开阻挡壁226,并且第一环形段281和第二环 形,史282形成为包括隆凸293。如图15和图20所最佳示出的,每个 隆凸293包括与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226配对的上端以及与第三环形 段283配对的下端。如图16-20所示,杯盖移开阻挡壁280包括与每 个隆凸293的上端关联的U形边298, U形边298形成为限定通往所 述每个隆凸293内形成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297的顶部开口。第三 环形段283包括与每个隆凸293的下端相关联的U形边296, U形边 296形成为限定通往所述每个隆凸293内形成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 297的底部开口。与杯盖移开凸缘280的第二透视图一致,第一环形段281包括一 系列隔开的第一拱形元件211,第一拱形元件211以环形形状排列, 以4更在每对相邻的第 一拱形元件211之间限定第 一隆凸容纳空间210。 第二环形段281包括一系列隔开的第二拱形元件212,第二拱形元件 212以环形形状排列,以便在每对相邻的第二拱形元件212之间限定 第二隆凸容纳空间213。每个隆凸293定位于对准的一对、配套的第 一隆凸容纳空间210和第二隆凸容纳空间213内,并连接到第一拱形 元件211和第二拱形元件212中的每一个,第一拱形元件211和第二 拱形元件212共同限定所述对准的一对、配套的第一隆凸容纳空间210 和第二隆凸容纳空间形状,第二环形段282具有以陵坡为特征的第 一截头圆锥形的形状, 而第三环形段283具有以比第二环形段的截头圓锥形的陡坡緩的坡度 为特征的第二截头圆锥形的形状。杯盖移开阻挡壁226具有第三截头 圓锥形的形状。如图17所示,当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218连接到杯体12的边 缘20时,第四密封圏284被设置为在垂直方向延伸。如图17所示, 隆凸293的内凹的圆形内表面295的至少一部分295'倾向于,沿相对 于第四密封團284向下和径向地向外延伸的方向倾斜。如图17所示, 内凹的圆形外表面294的至少一部分294'倾向于,沿相对于第四密封 圏284向下和径向地向外延伸的方向倾斜。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容器,包括杯体,包括边缘、底面以及从所述边缘向所述底面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径向地朝向内的第一环形密封面,所述边缘包括径向地朝向内的第二环形密封面、轴向地面向上的第三环形密封面以及径向地朝向外的第四环形密封面,以及杯盖,包括封闭件和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附接于所述封闭件,并与所述边缘接合以将所述封闭件保持在封闭通向在所述杯体中形成的贮液器室的开口的位置,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以及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设置用来与所述径向地朝向内的第一环形密封面接合,以在其间建立第一液体流动障碍,所述第二密封圈被设置用来与所述径向地朝向内的第二环形密封面接合,以在其间建立第二液体流动障碍,所述第三密封圈被设置用来接合所述轴向地面向上的第三环形密封面,以在其间建立第三液体流动障碍,以及所述第四密封圈被设置用来与所述径向地朝向外的第四环形密封面接合,以在其间建立第四液体流动障碍,其中,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进一步包括杯盖移开凸缘和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杯盖移开凸缘位于所述第四密封圈下方,并被设置成以内部方向朝向所述杯体的底面向下延伸,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位于所述第四密封圈和所述杯盖移开凸缘之间,并被设置成当所述杯盖沿着与所述内部方向相反的外部方向移动时与所述边缘的末端接合,所述杯盖移开凸缘形成为包括一系列在圆周上间隔排列的径向地向外突出的隆凸,所述隆凸被设置成位于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的下面,并且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的每个隆凸都形成为包括朝向所述杯体的侧壁、径向地向内开口的凹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杯盖移开凸缘依次包 括第一环形段、第二环形段、以及第三环形段,所述第一环形段连接 到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第一环形段和第二环形段形成为包括所述隆凸,并且每个隆凸包括与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配对的上端以及与 所述第三环形段配对的下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包括 与每个隆凸的上端关联的U形边,所述U形边形成为限定出顶部开口 , 所述顶部开口通往形成于所述每个隆凸中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三环形段包括与每 个隆凸的下端关联的U形边,所述U形边形成为限定出底部开口,所 述底部开口通往形成于所述每个隆凸中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包括 与每个隆凸的上端关联的U形边,所述U形边形成为限定出顶部开口, 所述顶部开口通往形成于所述每个隆凸中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杯盖移开凸缘依次包 括第一环形段、第二环形段、以及第三环形段,所述第一环形段连接 到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第 一环形段包括一系列间隔排列的第一 拱形元件,所述第一拱形元件以环形形状排列,以便在每对相邻的第 一拱形元件之间限定第 一隆凸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环形段包括一 系列 间隔排列的第二拱形元件,所述第二拱形元件以环形形状排列,以便 在每对相邻的第二拱形元件之间限定第二隆凸容纳空间,每个隆凸定 位于对准的一对、配套的第一和第二隆凸容纳空间中,并连接到第一 拱形元件和第二拱形元件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拱形元件和第二拱形 元件共同限定所述对准的一对配套的第一和第二隆凸容纳空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每个隆凸包括与所述杯盖 移开阻挡壁配对的上端以及与所述第三环形段配对的下端。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段具有柱状形状,所述第二环形段具有以陡坡为特征的第一截头圓锥形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三环形段具有以比所述第二环形段的截头圆锥形的陡坡緩的坡度为特征的第二截头圆锥形的形状。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具有 第三截头圆锥形的形状,并且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包括与每个隆凸的 上端关联的U形边,所述U形边形成为限定出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 口通往形成于所述每个隆凸内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三环形段包括与 每个隆凸的下端关联的U形边,所述U形边形成为限定出底部开口 , 所述底部开口通往形成于所述每个隆凸内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每个隆凸包括内凹的圆 形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被构造成限定所述每个隆凸的所述径向地朝向 内的开口凹槽。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四密封圏被设置 成,当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连接到所述杯体的所述边缘时沿垂 直方向延伸,并且至少所述内凹的圓形内表面的一部分倾向于沿相对 于所述第四密封圈向下和径向地向外延伸的方向倾斜。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每个隆凸包括内凹的圓 形外表面,所述内表面被构造成限定所述每个隆凸的所述径向地朝向 内的开口凹才曹。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四密封圏被设置 成,当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连接到所述杯体的所述边缘时沿垂 直方向延伸,并且至少所述内凹的圓形外表面的一部分倾向于沿相对 于所述第四密封圈向下和径向地向外延伸的方向倾斜。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封闭件包括圆形板, 所述圆形板形成为包括液体分配器区域和周边部分,所述周边部分具 有V形横截面、围绕所述圆形板、且与所述第一密封圏配对,其中所 述周边部分包括外部截头圆锥形壁和内部截头圆锥形壁,所述外部截 头圆锥形壁连接到所述第一密封圏,所述内部截头圆锥形壁被设置用 于将所述外部截头圓锥形壁和所述圓形板互连,并用于与所述外部截 头圓锥形壁共同限定出具有朝着远离所述杯体底面方向的顶部开口的 通道。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外部截头圆锥形壁 与所述第一密封圏在位于第一平面的环形边处配对,并且所述圓形板 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杯体底面之间的第二平面内。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外部截头圓锥形壁 与所述第一平面在其间共同限定约40°的锐夹角。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内部截头圆锥形壁 与所述圓形板在其间共同限定约137°的钝夹角。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外部截头圆锥形壁 与所述第 一平面在其间共同限定约40°的锐夹角。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边缘包括位于所述 杯体的所述侧壁上方的内环形带和截头锥形杯盖保持件,所述截头锥 形杯盖保持件被设置用来将所述内环形带与所述杯体的所述侧壁互 连,并朝向参考点会聚,所述参考点与所述底面隔开,以便在其间定 位所述截头锥形杯盖保持件,从而在所述内环形带下方提供咬边,并 且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圏和所述第二密 封圈之间的另 一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另 一杯盖移开阻挡壁被设置用来在所述杯盖以远离所述杯体的底面的外部方向移动时,与所述截头 锥形杯盖保持件接合,从而阻止所述杯盖离开所述杯体。
21. —种液体容器,包括杯体,包括边缘、底面以及从所述边缘向所述底面延伸的侧壁, 所述边缘包括第一杯盖保持件和第二杯盖保持件,所述第一杯盖保持 件延伸到在所述杯体中形成的贮液器室中,所述第二杯盖保持件位于 在所述杯体中形成的所述贮液器室之外,以及杯盖,包括封闭件和封闭件支架,所述封闭件支架附接于所述封 闭件并接合到所述边缘,以使所述封闭件保持在封闭通往在所述杯体 中形成的]^液器室的开口的位置,所述封闭件支架至少与所述侧壁及 所述边缘之一接合,以在其间建立液体流动障碍,所述封闭件支架包 括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被设置用来在所述 杯盖以远离所述杯体的底面的外部方向移动时,与所述边缘的所述第 一杯盖保持件接合,以阻止所述杯盖离开所述杯体,所述封闭件支架 还包括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被设置用来在 所述杯盖以远离所述杯体的底面的外部方向移动时,与所迷边缘的所 述第二杯盖保持件接合,以阻止所述杯盖离开所述杯体,并且其中所 述封闭件支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圏被设置用来与所述 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配对并置于其下面,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 杯体的侧壁接合以在其间建立第一液体流动障碍,所述封闭件包括圆 形板,所述圆形板形成为包括液体分配区域以及周边部分,所述周边 部分具有V形横截面、围绕所述圆形板、且与所述第一密封圏配对, 所述周边部分包括外部截头圆锥形壁和内部截头圆锥形壁,所述外部 截头圓锥形壁连接到所述第一密封圏,所述内部截头圓锥形壁被设置 用于将所述外部截头圆锥形壁和所述圓形板互连,从而限定出具有朝 向远离所述杯体底面方向的顶部开口的通道。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外部截头圆锥形壁 与所迷第 一密封圏在位于第 一平面内的环形边处配对,并且所述圆形板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杯体底面之间的第二平面内。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外部截头圓锥形壁 与所述第一平面在其间共同限定约40°的锐夹角。
24.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内部截头圓锥形壁与 所述圆形板在其间共同限定约137。的钝夹角。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外部截头圆锥形壁与 所述第 一平面在其间共同限定约40°的锐夹角。
26.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杯盖移开阻挡 壁和第二杯盖移开阻挡壁都具有截头圓锥形形状,所述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被配置成在朝向所述杯体的底面的方向上发散,所述第二杯盖 移开阻挡壁被配置成以朝向所述杯体的底面的方向会聚,并且所述第 一密封圏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杯盖移开阻挡壁与所述外部截头圆锥形 壁互连。
27. —种液体容器,包括杯体,包括边缘、底面以及从所述边纟彖向所述底面延伸的侧壁, 所述側壁包括径向地朝向内的第一环形密封面,以及杯盖,包括封闭件和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所述有凹槽的封闭 件支架环附接于所述封闭件并与所述边缘接合,以便将所述封闭件保 持在封闭通向在所述杯体中形成的贝±液器室的开口的位置,所述有凹 槽的封闭件支架环包括第 一 密封圏,所述第 一 密封圏与所述径向地朝 向内的第一环形密封面接合,以在其间建立第一液体流动障碍,其中 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还包括杯盖移开凸缘和杯盖移开阻挡壁, 所述杯盖移开凸缘被设置成以朝向所述杯体底面的内部方向向下延 伸,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连接到所述杯盖移开凸缘,并被设置用来在接合,所述杯盖移开凸缘形成为包括 一 系列在圆周上间隔排列的径向 地向外突出的隆凸,所述隆凸被设置为位于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之下, 并且所述有凹槽的密封件支架环的每个隆凸包括形成为包括径向地向 内开口的、朝向所述杯体的侧壁的凹槽,所述杯盖移开凸缘依次包括 第一环形段、第二环形段以及第三环形段,所述第一环形段连接到所 述杯盖移开阻挡壁,所述第一环形段和所述第二环形段形成为包括所 述隆凸,并且每个隆凸包括与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配对的上端以及与 所述第三环形段配对的下端。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包 括与每个隆凸的上端关联的U形边,所述U形边形成为限定出顶部开 口,所述顶部开口通往形成于所述每个隆凸内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 槽。
29.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第三环形段包括与 每个隆凸的下端关联的U形边,所述U形边形成为限定出底部开口 , 所述底部开口通往形成于所述每个隆凸内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槽。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包 括与每个隆凸的上端关联的U形边,所述U形边形成为限定出顶部开 口,所述顶部开口通往形成于所述每个隆凸内的、径向地朝向内的凹 槽。
31.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封闭件包括圆形板, 所述圆形板形成为包括液体分配器区域和周边部分,所述周边部分具 有V形横截面、围绕所述圓形板、且与所述第一密封圏配对,其中所 述周边部分包括外部截头圆锥形壁和内部截头圆锥形壁,所述外部截 头圆锥形壁连接到所述第一密封圏,所述内部截头圆锥形壁被设置成 将所述外部截头圓锥形壁和所述圆形板互连,并与所述外部截头圓锥 形壁共同限定具有朝着远离所述杯体底面方向的顶部开口的通道。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外部截头圓锥形壁 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在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环形边处配对,并且所述圓形 板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杯体底面之间的第二平面内。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外部截头圆锥形壁与 所述第 一平面在其间共同限定约40°的锐夹角。
34.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内部截头圓锥形壁与 所述圆形板在其间共同限定约137。的钝夹角。
35. 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外部截头圆锥形壁与 所述第 一平面在其间共同限定约40°的锐夹角。
36.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边缘包括内环形带 和截头锥形杯盖保持件,所述内环形带位于所述杯体的所述側壁上方,所述截头锥形杯盖保持件被设置用来将所述内环形带与所述杯体的侧 壁互连,并朝向参考点会聚,所述参考点与所述底面隔开,以在其间 定位所述截头锥形杯盖保持件,从而在所述内环形带下方提供咬边, 并且所述有凹槽的封闭件支架环包括连接到所述第 一密封圏的另 一杯 盖移开阻挡壁,所述另一杯盖移开阻挡壁被设置用来在所迷杯盖以远 离所述杯体的底面的外部方向移动时,与所述截头锥形杯盖保持件接 合,从而阻止所述杯盖离开所述杯体。
全文摘要
一种液体容器包括边缘,所述边缘构成了通往形成于所述杯体中的贮液器室的开口。杯盖与所述边缘接合,与所述容器形成一个以上的密封。所述杯盖包括杯盖移开阻挡壁(224,226),所述杯盖移开阻挡壁被设置成用来与形成于所述杯体中的咬边接合,从而使所述杯盖保持在杯体上封闭进入贮液器室的开口的安装位置。
文档编号B65D1/26GK101258075SQ200680032841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3日
发明者大卫·J·杰卡玛, 杰弗里·A·曼恩, 米兰·C·玛拉维奇 申请人:比瑞塑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