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带子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4186740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出带子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出带子的装置,并且更特別地,涉及一种用于 接收和排出带式送料器中的顶盖带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送料器被用于元件安装器中,例如用于提供元件的芯片安装 器。芯片安装器是一种将元件例如半导体芯片装配到预定位置处的印 刷电路板的设备。各种元件以不同的方式供给至芯片安装器,并且该 芯片安装器通过使用吸嘴等将元件装配到印刷电路板上。元件以不同的方式供给至芯片安装器取决于工作条件和元件性 质。例如,托盘被用于提供相对较大的元件。但是,托盘不适于供给 小的元件。当非常小的元件例如半导体芯片被装配到印刷电路板上时, 这些元件在被运输时可能会丟失或损坏。而且, 一个接一个地拾起这 些小元件是很困难的。而且,这些小元件在环境因素例如灰尘的作用 下很容易被损坏。因此,如图l所示的带子巻被使用。图l是用于带式送料器的常 规带子巻的透视图。该带式送料器通过使用在其上巻有带子并且非常 小的元件以预定间隔附着在该带子上的带子巻来供给元件。详细的,带子巻包括带子2,以预定间隔形成在带子2上的接收 区2a,容纳在接收区2a中的元件5例如半导体芯片,和盖住带子2
的顶面以密封元件5的顶盖带子2b。多个穿孔2c以预定间隔形成在 带子2的两侧。带式送料器将带子2进给至元件安装器。详细的,带式送料器展 开带子2并且同时将顶盖2b从带子2移走以暴露元件5。机器人通过 使用吸嘴从带子2拾取该元件5并将该元件5输送至印刷电路板的预 定位置。顶盖带子2b与带子2的分离可通过巻绕方法或使用带子排出装置 的排出方法来移走。在巻绕方法中,分离的顶盖带子巻绕在巻轴上。但是,巻绕力可 随着所巻绕的顶盖带子直径的增加而变化。结果,拾取点可能会偏差, 并且因此带式送料器的操作可能会受到影响。而且,由于在巻轴上仅 可巻绕有限量的顶盖带子2b,元件安装器应被停止以便以新的巻轴更 换在其上已巻满了顶盖带子2b的巻轴,并且随后该元件安装器可被再 次操作。图2是常规带子排出装置的视图。图2的带子排出装置公开于日 本专利公开号2003-188584中。在所公开的带子排出装置中,与带子 分离的顶盖带子10首先容納在带子收集器6中。当带子收集器6充分 填充了顶盖带子10后,顶盖带子10从该带子收集器6中排出。充分填充在带子收集器6中的顶盖带子IO通过出口排出到外部。 连接至出口的门7通过附着于该出口 一侧的磁铁8保持在闭合位置。 当顶盖带子10充分填充在带子收集器6中时,顶盖带子10推动门7。 如果由顶盖带子10施加的推力超过了由磁铁8施加的磁力,门7转动 并且出口被打开。但是,这种常规的带子排出装置的缺点在于,顶盖带子10不是均 匀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6中。通常,由于带子收集器6的入口比出口要窄,因此相对于出口附 近来说,顶盖带子IO在入口附近填充得更密集一些。而且,常规的带子排出装置包括两个辊子3和4,用于使顶盖带 子IO从辊子3和4之间通过而引出顶盖带子10。但是,由于顶盖带
子10是柔性的,顶盖带子10在通过辊子3和4时将发生很大的弯曲。 因此,顶盖带子10不能均匀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6中。即,顶盖带子 IO集中在狭窄的区域中,例如入口处,并且因此顶盖带子IO的密度 在带子收集器6的整个区域上不同。因此,带子收集器6的入口被顶盖带子10阻塞,因此很难移动带 子收集器6内的顶盖带子10。结果,顶盖带子10不能向门7施加足 够的用于打开出口的力。在这种情况下,带式送料器不能使顶盖带子 IO与带子分离,并且因此带式送料器不能供给元件。结果,元件安装 器必须停止。此外,当门7被打开并且填充在带子收集器6中的顶盖带子10 被排出时,操作员通过手动使门7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是不方便的。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平滑地接收和排出顶盖带子的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用于自动地排出充分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的 顶盖带子的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其中顶盖带子均匀堆积的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其中顶盖带子形成有纵向凹槽并且被 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以使得顶盖带子可以较少弯曲而直线前进。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排出带子的装置,该装置 包括带子收集器,其包括入口、出口和形成在带子收集器内部的通 道,其中顶盖带子可经由该入口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并经由该出口 从带子收集器中排出,该通道用于接收来自入口的顶盖带子并将该顶 盖带子排出到出口;和排出导板,其可旋转地安装在带子收集器内部, 该排出导板是可旋转的,以便由充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施加的 推力来打开出口,并且排出导板在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的顶盖带子经 由出口排出后返回至其初始位置以关闭出口。排出导板可包括一个铰接在通道上壁的一个端部,和从铰接端向 通道底壁延伸的另一个端部,其中排出导板向上旋转,以便由充分填
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施加的推力来打开出口 ,并且在顶盖带子被排 出后由于其重量向下旋转。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排出带子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带子收集器,包括入口、出口和形成在带子收集器内部的通 道,其中顶盖带子可经由该入口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并经由该出口 从带子收集器中排出,该通道用于接收来自入口的顶盖带子并将该顶 盖带子排出到出口;门,其连接至出口的底部并且可在基本上垂直的 方向上旋转以打开和关闭出口;和排出导板,其包括一个铰接在通道 上壁的一个端部,形成在排出导板的另一个端部并且插入到门的细长 槽中的连接部,和从连接部延伸至门的外部并支撑该门的支撑部,其 中当排出导板由充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施加的推力向上旋转 时,排出导板的支撑部通过形成在门的细长槽的上端部的扩展槽,以使得门向下旋转以便打开出口入口可高于出口,并且通道从入口向出口倾斜。通道可包括入口通道,其从入口延伸出来并且其高度从入口向 通道的内部增加;和出口通道,其形成在排出导板的内側和通道的内 壁之间,当排出导板关闭该出口时,出口通道的高度向出口方向降低。该装置还可包括带子牵引单元,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和第二齿 轮,并且在它们之间接收顶盖带子,带子牵引单元设置在入口处,用 于将顶盖带子经由入口插入到带子收集器中。第一齿轮包括沿其圓周形成的突出部,第二齿轮包括沿其圆周形 成的与第一齿轮的突出部相对应的凹槽,其中第一齿轮的突出部向第 二齿轮的凹槽挤压顶盖带子,以便在顶盖带子中沿该带子的纵向形成 凹槽。带子牵引单元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齿轮的一側的进口导板,用于向带子收集器的入口引导顶盖带子以使其从第一和第二齿轮之间通 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出带子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使顶盖带子从相互啮合并且设置在带子收集器入口处的第一齿轮
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以便将顶盖带子经由入口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随着顶盖带子移动到通道中,以该顶盖带子填充带子收集器的通道;让顶盖带子基本上充分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以便向上推动可旋转 地安装在通道上壁以及关闭带子收集器的出口的排出导板,以便打开该出口并且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排出到带子收集器的外部;和在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排出后,使得排出导板由于它的重量向 下旋转以关闭该出口并且返回至顶盖带子的该通道。
顶盖带子的通过包括在沿第一齿轮的圆周形成的突出部和沿第二 齿轮的圆周形成的与第 一齿轮的突出部相对应的凹槽之间挤压顶盖带 子,以便在顶盖带子中沿该带子的纵向形成凹槽。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附图为
图l是用于带式送料器的常规带子巻的透视图; 图2是常规带子排出装置的视图;图3是具有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的带式送料器的 部分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4所示的带子排出装置的带子牵 引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顶盖带子通过图5所示的带子牵 引单元之后,该顶盖带子的部分透视图;图7是一视图,示出了顶盖带子是如何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图 5所示的带子牵引单元牵引的。图8是一视图,示出了顶盖带子是如何引入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 例的图4所示的带子排出装置的带子收集器中的;图9是一视图,示出了顶盖带子是如何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 图4所示的带子排出装置的带子收集器中排出的;图IO是一视图,示出了排出导板在顶盖带子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 例的带子排出装置排出后而返回至其初始位置时图9所示的带子排出 装置。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的透枧图。图12是一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于图ll的带子 排出装置的操作;图13是一视图,示出了带子如何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于图 12的带子排出装置排出。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出带子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示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图3是具有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100的带式送料 器的部分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100的 透视图。该带子排出装置100被用于元件安装器的带式送料器中。当被装 配时,带式送料器附着到元件安装器的一侧。带式送料器包括带子分 离单元101和带子排出装置100。带子分离单元101使顶盖带子与在 其上附着有芯片的栽体带子的顶面分离。分离后的顶盖带子被进给至 带子排出装置100,在那里,带子被排出至带子收集器110中。带子排出装置100接收从载体带子剥离下来的顶盖带子并将该顶 盖带子排出到外部。在当前实施例中,带子排出装置100包括带子收集器110和排出 导板120。带子收集器110具有入口 111和出口 112,并且排出导板l加 打开和关闭出口 112。带子排出装置100被包括在带子送料器中,用 于将使用后的顶盖带子排出到外部。顶盖带子通过入口 111被引至带子收集器11 内,并通过出口 112 排出到外部。在带子收集器110内,通道113被限定在入口 111和出口 112之间。通过入口 111净皮引入的顶盖带子容纳在通道113内,并 通过出口 112排出。入口 lll可以比出口 112要高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通道113从 入口 111向出口 112倾斜。由于入口 111、出口 112和通道113的这种 构造,通过入口 111被引入到带子收集器110内的顶盖带子由于它的 重量和由进入到带子收集器110内施加的推力作用向出口 112平滑地 移动。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100的带子牵引单元 130的透视图。带子排出装置10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将顶盖带子经由入口 111牵 引至通道113内的带子牵引单元130。带子牵引单元130安装在入口 111内,并且包括第一和第二齿轮131和135。第一和第二齿轮131和 135相互啮合并且同步旋转,并且顶盖带子在该第一和第二齿轮131 和135之间传递。第一齿轮131可包括沿它的圓周形成的突出部133。如图5所示, 突出部133可以是装配在形成于第一齿轮131的圃周上的凹槽附近的 衬垫。可替换地,突出部133可与第一齿轮131整体地形成。第二齿 轮135包括沿它的圆周形成的与第一齿轮131的突出部133相对应的 凹槽136。带子牵引单元130可进一步包括进口导板139。该进口导板139 向入口 lll引导顶盖带子。由于顶盖带子是柔性的,顶盖带子在从第 一和第二齿轮131和135之间通过后可向第二齿轮135及其周围弯曲。 为此,进口导板139被设置在第二齿轮135的一侧上,用于引导顶盖 带子以使其朝向入口 111而从第一和第二齿轮131和135之间通过, 而不会出现故障。在当前实施例中,进口导板139被设置在第二齿轮135的一侧上。 可替换地,当顶盖带子在从第一和第二齿轮131和135之间通过后而 向第一齿轮131弯曲时,进口导板139可被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一侧上。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顶盖带子10通过带子牵引单元130之后,顶盖带子10的部分透视图。当啮合的第一和第二齿轮1M和135旋转时,第一齿轮131的突 出部1"和第二齿轮135的凹槽136相互配合。因此,当从第一和第 二齿轮和l35之间通过时,顶盖带子10由于突出部133和凹槽 "6而变形,从而沿着顶盖带子10的长度将形成凹槽11。详细的,当 顶盖带子10从第一和第二齿轮131和135之间通过时,突出部133 向凹槽136挤压顶盖带子10。因此,如图6所示,凹槽ll可沿顶盖 带子10的前进方向形成在顶盖带子10上。图7是一视图,示出了顶盖带子是如何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 子牵引单元130牵引的。当顶盖带子IO在通过带子牵引单元130之后,经由入口 111被引 入到带子收集器110时,由于在顶盖带子10上形成了凹槽11,因此 顶盖带子IO没有迅速弯曲。在常规的带子排出装置中,由于柔性的顶 盖带子在带子收集器的入口处很容易就弯曲,因此顶盖带子被不规则 地折叠,并且因此该带子收集器被来自入口的不规则折叠的带子所填 充。但是,在当前实施例中,顶盖带子10由于形成在带子收集器110 中的凹槽11而在其入口 111处不容易弯曲。因此,顶盖带子10可沿 着带子收集器110的通道113直线前进。因此,在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中,顶盖带子IO可更均匀地填充在 带子收集器110中,从而降低了在带子收集器110的特定区域中更密 集地聚集的可能性。带子排出装置100包括铰接在带子收集器110的内壁上的排出导 板120。详细的,该排出导板120的一端通过铰链121连接至通道113 的上壁,而排出导板120的另一端从连接至通道113的上壁的端部向 通道113的底壁延伸。因此,排出导板120可绕铰链121垂直旋转。当顶盖带子10充分填充在通道113内时,由于所填充的顶盖带子 10挤压排出导板120,该排出导板120向上旋转。因此,出口112被 打开,并且顶盖带子10从带子收集器110排出。在顶盖带子IO被排出到外部后,排出导板120由于其重量而向下
旋转,并且因此出口 U2被关闭。形成在带子收集器110内的通道113包括入口通道114和出口通 道115。入口通道114与入口 111邻接并且沿远离入口 111的方向其高 度增加。出口通道115邻接出口 112。出口通道115限定在排出导板120 的内表面和通道113的内壁之间。出口通道115沿朝向出口 112的方 向其高度降低。当排出导板120关闭后,入口通道114和出口通道115相对于带 子收集器110的垂直中心线基本上对称。因此,入口通道114和出口 通道115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倾斜面,但是其倾斜方向相反。在常规的带子排出装置中,由于出口通道的高度大于入口通道的 高度,顶盖带子不均匀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即,顶盖带子密集地 填充在狭窄的入口通道中,而非密集地填充在出口通道中。正如上面所述,在当前实施例中,入口通道114和出口通道115 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倾斜度,但是倾斜方向相反,因此顶盖带子10可均 匀地填充在从入口 111到出口 112的通道113中。图8是一视图,示出了顶盖带子是如何引入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 例的带子排出装置100的带子收集器110中的,图9是一视图,示出 了顶盖带子是如何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100的带子 收集器110中排出的,图IO是一视图,示出了排出导板120在顶盖带 子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100排出后而返回至其初始 位置时的带子排出装置100。现在将参照图8-10描述带子排出装置IOO的操作。在元件安装器中,带子排出装置IOO排出与载体带子(未示出) 分离后的顶盖带子10。与载体带子分离后的顶盖带子10通过带子牵引单元130经由入口 lll插入到带子收集器110中。即,顶盖带子IO在从相啮合的第一和 第二齿轮131和135之间通过后被插入到带子收集器110中。当顶盖带子IO从第一和第二齿轮131和135之间通过后,第一齿
轮131的突出部133 (图5)向第二齿轮135的凹槽136 (图5)挤压 该顶盖带子IO。结果,顶盖带子IO可沿其长度形成凹槽ll(见图6)。 之后,顶盖带子10被引向带子收集器110的入口 111,而不会沿笫二 齿轮135的旋转方向弯曲,这是由于设置在第二齿轮135 —侧上的排 出导板120引导该顶盖带子10。
顶盖带子10经入口 lll进入到带子收集器llO。在该带子收集器 110中,顶盖带子10由于沿顶盖带子10的长度形成的凹槽11而不易 于弯曲。即,顶盖带子IO可沿带子收集器110中的通道113直线前进。
当元件安装器继续操作时,顶盖带子IO继续与栽体带子分离并且 被收集到带子收集器110中,并且因此如图8所述,带子收集器110 被顶盖带子IO均匀地填充。
填充在带子收集器110的通道113中的顶盖带子10由于它的重量 和由进入到带子收集器110而施加的推力作用沿通道113向出口 112 移动。入口 111比出口 112要高,并且通道113从入口 111向出口 112 倾斜,因此顶盖带子10可沿通道113向出口 112平滑地移动。
排出导板120由于其重量而保持在向下旋转的位置,并且因此排 出导板120的自由端与通道113的底壁保持接触。因此,由排出导板 120和通道113形成的出口通道115的高度沿朝向出口 112的方向降 低。出口通道115的形状与入口通道114的形状相一致,该入口通道 114形成在入口 lll附近并且其高度沿远离入口 111的方向增加。因此, 填充在通道113中的顶盖带子10的密度从入口 111至远处的出口 112 基本上不会变化。即,顶盖带子10均匀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110的通 道113中。
当顶盖带子10充分填充在带子收集器110的通道113后,由于折 叠的顶盖带子10的重量和由进入到入口 111的顶盖带子IO施加的推 力作用, 一推力将施加至排出导板120的内表面,结果,排出导板120 向上旋转并且出口 112被打开。如图9所示,填充在通道113中的顶 盖带子IO经由打开的出口 112排出到外部。
当一定量的顶盖带子10从带子收集器110中排出时,作用在排出导板120上的推力将降低,并且因此如图IO所示,排出导板120由于 它自己的重量向其初始位置向下旋转。因此,出口 112被排出导板120 关闭。当元件安装器继续操作时,与栽体带子分离的顶盖带子10被引 入到带子收集器110中。当带子收集器IIO再次填满顶盖带子10时, 排出导板120向上旋转,并且出口 112按上述那样打开。通过这种方 式,顶盖带子10可被反复排出。带子接收盒(未示出)可被设置在带子收集器110的出口 112之 下,用于接收从带子收集器110排出的顶盖带子10。随后,当带子接 收盒装满排出的顶盖带子10后,操作员可清空该带子接收盒。在当前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100中,顶盖带子IO直到特定量的 顶盖带子10填充在带子收集器110中之后才被排出到外部。即,每次 从带子排出装置IOO中排出预定量的顶盖带子IO。因此,当元件安装 器操作时,所使用的顶盖带子IO可被有效地排出,并且因此元件安装 器的周围由于顶盖带子10不是被随意地排出而可保持干净。而且,顶盖带子IO可均匀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110中,并且可通 过排出导板120从带子收集器IIO规则地排出。即,尽管当所使用的 顶盖带子由于顶盖带子被集中并且挤压在带子收集器的入口周围而非 平滑地排出时,常规的元件安装器应该被停止并且因此芯片不可能被 供给,但是使用本发明的带子排出装置的带子安装器可穗定地供给芯 片而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 一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200的透视图。 当前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200被用在元件安装器的带式送料器 中,用于接收和排出与载体带子分离的顶盖带子。在当前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200中,当排出导板220由于与前 述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100类似的所填充的顶盖带子的重量向上旋 转时,填充在带子收集器210中的顶盖带子被排出到外部。但是,在 当前实施例中,带子排出装置200包括位于带子收集器210的出口 212 处的门240。门240与排出导板220相互锁定。当前实施例的带子排出装置200包括具有入口 211和出口 212的 带子收集器210,安装在出口 212上的门240,和铰接在带子收集器 210上并且与门240相互锁定的排出导板220。顶盖带子经由入口 211引入到带子收集器210中,并且经由出口 212排出到外部。通道213从入口 211至出口 212形成在带子收集器 210中。经由入口 211被引入的顶盖带子容纳在通道213中,并且沿 着通道213 #皮导向出口 212。带子排出装置200可进一步包括向入口 211牵引顶盖带子的带子 牵引单元130。带子牵引单元130包括设置在入口 211的第一齿轮131 和第二齿轮135。第一和第二齿轮131和135啮合并且同步旋转,并 且顶盖带子从第一和第二齿轮131和135之间通过。第一齿轮131可包括沿圓周形成的突出部133。突出部133可以 是装配在形成于第一齿轮131的圓周上的凹槽附近的衬垫。第二齿轮 135包括沿它的圆周形成的与第一齿轮131的突出部133相对应的凹 槽136。带子牵引单元130可进一步包括进口导板139。该进口导板139 向入口 211引导顶盖带子。当前实施例的带子牵引单元130与在图5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带子 牵引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将省略对带子牵引单元130 的详细描述。门240连接至出口 212。门240铰接在出口 212的底端上,从而 门240可向上和向下旋转以关闭和打开出口 212。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当前实施例的排出导板220由充分填充在通 道213中的顶盖带子施加的推力而向上旋转。但是,在当前实施例中, 排出导板220不直接打开或关闭出口 212。相反,排出导板220通过 与门240的相互锁定来打开或关闭出口 212。排出导板220通过形成在排出导板220的一个端部上的铰链221 可旋转地连接至通道213的上壁。连接部222形成在排出导板220的 另一个端部上,并且被插入到形成在门240的细长槽241中,并且支 撑部223从连接部222延伸到门240的外部。
门240的细长槽241是垂直形成的,并且一扩展槽242连接至该 槽241的上端。排出导板220的连接部222被插入到门240的细长槽 2"中。当排出导板220绕铰链221旋转时,连接部222可沿着细长 槽241移动。当连接部222被插入到细长槽241时,支撑部223将门 240保持在关闭位置。支撑部223的宽度大于细长槽241的宽度,从 而该支撑部223不会通过细长槽241。
连接至细长槽241的上端部的扩展槽242的尺寸是这样的,以使 得排出导板220的支撑部223可通过扩展槽242。因此,当排出导板 向上旋转时,连接部222可沿着细长槽241向上移动至扩展槽242, 并且因此支撑部223可插入到扩展槽242中。结果,门240可向下旋 转以打开出口 212。在本发明的带子排出装置200中,当带子收集器210的通道213 充分填充有顶盖带子时,排出导板220向上旋转并且出口 212被打开。 这里,门240通过与排出导板220的相互锁定而向下旋转,并且因此 出口212被打开。在顶盖带子经由打开的出口 212排出到外部后,尽 管排出导板220由于它的重量将向下旋转,但是门240不会自动关闭。 因此,操作员必须向上旋转门240,并且使支撑部223通过门240的 扩展槽242,从而连接排出导板220和门240以便关闭出口 212。
图12是一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于图11的带子 排出装置200的操作,并且图13是一视图,示出了带子如何从根据本 发明一实施例的示于图12的带子排出装置200排出。
当顶盖带子10在通过带子牵引单元130之后经由入口 211被引入 到带子收集器210时,顶盖带子10由于形成在顶盖带子10中的凹槽 11 (见图6)而不会容易地弯曲。因此,带子收集器210可被均匀地 填充顶盖带子10,而不会出现某一区域过度填充顶盖带子10的情况。 当顶盖带子10被填充到带子收集器210后,门240保持出口 212 处于关闭。排出导板220通过形成在排出导板220的一个端部上的铰 链221铰接至通道213的上壁。形成在排出导板220另一个端部上的 连接部222插入在门240的细长槽241中,并且从连接部222延伸至
门240外部的支撑部223^C用于支撑门240。
当顶盖带子10充分填充在带子收集器210的通道213中时,排出 导板220通过有填充的顶盖带子10施加的推力向上旋转。当排出导板 220向上旋转时,排出导板220的连接部222沿着细长槽241向上移 动。当连接部222到达形成在细长槽241的顶端上的扩展槽242时, 支撑部223通过该扩展槽242,从而门240可向下旋转以打开出口 212。 这里,充分填充在通道213中的顶盖带子IO推动门240以及排出导板 220,支撑部223可自动通过扩展槽242,而无需操作员的额外操作。 在这之后,充分填充在通道213中的顶盖带子IO经由打开的出口 212 排出到外部。
在常规的带子排出装置中,出口通过使用磁铁的门关闭,并且当 由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的顶盖带子施加至门的力大于磁铁的磁力时, 门旋转以打开出口。因此,在常规的带子排出装置中,顶盖带子的排 出时间由磁铁的长度确定。
当带子收集器较大时,大量的顶盖带子可被客纳在该带子收集器 中。因此,在常规的带子排出装置中,通过使用强磁铁,带子收集器 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被清空。相反,当带子收集器较小时,仅有少量 的顶盖带子可被容纳在该带子收集器中。因此,通过使用相对弱的磁 铁,带子收集器可被经常清空。即,在常规的带子排出装置中,由于 很难精确调整带子的排出时间,顶盖带子不可能从带子排出装置中稳 定地排出,并且因此元件安装器的效率降低了。
但是,在本发明的带子排出装置中,由于排出导板被铰接至带子 收集器的通道的上壁,因此顶盖带子可被稳定地排出。即,当顶盖带 子充分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的通道中时,由所填充的顶盖带子施加的 推力,排出导板可自动向上旋转以打开出口。因此,通过根据带子收 集器的尺寸来设计排出导板,带子排出时间可被调整至预定的水平。
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排出带子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当前实施例的带子排出方法中,顶盖带子在操作S100时经由入 口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被引入的顶盖带子在操作S200时在带子收集
器中移动。排出导板向上旋转以便在操作S300时将顶盖带子排出到外部。排出导板向下旋转以便在操作S400时关闭出口。
特别地,在操作S100时,顶盖带子通过使该顶盖带子在设置于入口处的第一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而经由入口被牵引到带子收集器中。 在操作S100时,凹槽可沿着顶盖带子上的长度形成。由此,顶盖带子可通过沿第一齿轮的圆周形成的突出部和沿第二齿轮的圆周形成的相应的凹槽挤压。由于形成在顶盖带子中的凹槽,顶盖带子不会容易地弯曲,并且因此在带子收集器的通道中以直线前进。因此,顶盖带子可均匀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并且因此在带子收集器中不会有局部过度填充的区域。
在操作S200时,顶盖带子被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其沿着带子收 集器的通道前进并且填充该通道。操作S100和S200是相关联的。即, 操作S200可在顶盖带子在操作S100时经由入口被引入之后执行。在搡作S300时,充分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的顶盖带子向上推动可 旋转地安装在带子收集器的上壁的排出导板,以便打开带子收集器的 出口,并且因此,所填充的顶盖带子经由被打开的出口排出到外部。在操作S400时,在顶盖带子经由出口排出后,排出导板由于其重 量向下旋转,以便关闭出口,或者操作员手动关闭该出口。当操作S100和200在出口在操作S400中被关闭之后被重复时, 带子收集器的通道被再次填充顶盖带子。因此,搮作S300和S400可 被重复。即,操作SIOO, S200, S300和S400可被重复以便自动地接 收带子收集器中的预定量的顶盖带子,并且排出所接收的顶盖带子。正如上面所述,根据本发明,带子排出装置接收在带式送料器中从载体带子分离的顶盖带子,并且稳定地排出该顶盖带子。而且,在带子排出装置中,当带子收集器充分填充有顶盖带子 时,排出导板旋转以便通过有充分填充的顶盖带子所施加的推力打开 带子收集器的出口。
因此,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的顶盖带子可经由出 口自动地排出到外部。
因此,在元件安装器的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使用后的顶盖带子可被 有效地排出,并且由于顶盖带子被接收在带子收集器中并以预定量排 出,因此芯片安装的环境可保持干净。此外,由于形成在顶盖带子中的凹槽和入口、出口、排出导板、 以及带子收集器的通道的构造,顶盖带子可在带子收集器中平滑地移 动,并且因此带子收集器可被均匀地填充顶盖带子。尽管本发明已被特定地示出并且参照其示例性实施例给出了描 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排出带子的装置,包括带子收集器,其包括入口、出口和形成在带子收集器内部的通道, 顶盖带子经由该入口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并经由该出口从带子收集 器中排出,该通道用于接收来自入口的顶盖带子并将该顶盖带子引导 到出口 ;和排出导板,其可旋转地安装在带子收集器内部,该排出导板是可 旋转的,以便由充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施加的推力来打开出口 , 并且该排出导板在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的顶盖带子经由出口排出后返 回至初始位置以关闭出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排出导板包括一个铰接在通道 上壁附近的一个端部,和从铰接端向该通道底壁延伸的另一个端部,其中排出导板向上旋转,以便由充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施 加的推力来打开出口 ,并且在顶盖带子被排出后由于其重量向下旋转。
3、 如权利要求2所迷的装置,其中入口高于出口,并且通道从入 口向出口倾斜。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通道包括 入口通道,其从入口延伸出来并且其高度从入口向通道内部增加;和出口通道,其形成在排出导板的内侧和通道的内壁之间,当排出 导板关闭出口时,出口通道的高度向出口方向降低。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带子牵引单元,其包括相互 啮合的第一和第二齿轮,并且在它们之间接收顶盖带子,带子牵引单 元设置在入口处,用于将顶盖带子经由入口插入到带子收集器中。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齿轮包括沿其圆周形成的 突出部,第二齿轮包括沿其圓周形成的与第一齿轮的突出部相对应的凹槽,其中第一齿轮的突出部向第二齿轮的凹槽挤压顶盖带子,以便在 顶盖带子中沿该带子的纵向形成凹槽。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带子牵引单元还包括设置在第 二齿轮的一侧的入口导板,用于向带子收集器的入口引导顶盖带子以 使其从第一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
8、 一种用于排出带子的装置,包括带子收集器,包括入口、出口和形成在带子收集器内部的通道, 顶盖带子经由该入口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并经由该出口从带子收集 器中排出,该通道用于接收来自入口的顶盖带子并将该顶盖带子引导 到出口 ;门,其连接至出口的底部并且可在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旋转以打 开和关闭出口;和排出导板,其包括一个铰接在通道上壁的一个端部形成在排出导 板的另 一个端部并且插入到门的细长槽中的连接部和从连接部延伸至 门的外部并支撑该门的支撑部,其中当排出导板由充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施加的推力向上 旋转时,排出导板的支撑部通过形成在门的细长槽的上端部的扩展槽, 以使得门向下旋转以便打开出口。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入口高于出口,并且通道的至 少一部分从入口向出口倾斜。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通道包括入口通道,其从入口延伸出来并且其高度从入口向通道的内部增力口; 和出口通道,其形成在排出导板的内侧和通道的内壁之间,当排出 导板关闭出口时,出口通道的高度向出口方向降低。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带子牵引单元,其包括相 互啮合的第一和第二齿轮,并且在它们之间接收顶盖带子,带子牵引 单元设置在入口处,用于将顶盖带子经由入口插入到带子收集器中。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齿轮包括沿其圆周形成 的突出部,第二齿轮包括沿其圓周形成的与第一齿轮的突出部相对应 的凹槽,其中第一齿轮的突出部向第二齿轮的凹槽挤压顶盖带子,以便在 顶盖带子中沿该带子的纵向形成凹槽。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迷的装置,其中带子牵引单元还包括设置在 第二齿轮一侧的入口导板,用于向带子收集器的入口引导顶盖带子以使其从第一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
14、 一种排出带子的方法,包括使顶盖带子从相互啮合并且设置在带子收集器入口处的第一齿轮 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以便将顶盖带子经由入口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随着顶盖带子移动到带子收集器的一个通道中,以该顶盖带子填 充该通道;让顶盖带子基本上充分地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以便向上推动可旋 转地安装在通道上壁以及关闭带子收集器出口的排出导板,以便打开该出口并且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排出到带子收臬器的外部;和在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排出后,使得排出导板由于它的重 量向下旋转以关闭该出口并且返回至顶盖带子的通道。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顶盖带子的通过包括在沿第一齿轮的圆周形成的突出部和沿第二齿轮的圆周形成的与第一齿轮的 突出部相对应的凹槽之间挤压顶盖带子,以便在顶盖带子中沿该带子 的纵向形成凹槽。
16、 一种用于排出带子的装置,包括带子牵引单元,其包括一对互补的齿轮,它们被设置成在它们之 间接收带子,所述一对齿轮中的一个包括沿它的圃周形成的突出部, 并且所述齿轮中的另一个包括沿它的圆周的互补凹槽,其中带子从所 述两个齿轮之间通过,互补的突出部和凹槽在带子上沿该带子的纵向 形成凹槽。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带子牵引羊元还包括设置在 所述一对齿轮中的一个附近的进口导板,用于引导该带子并防止带子 巻绕在齿轮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排出带子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带子收集器,其包括入口、出口和形成在带子收集器内部的通道,其中顶盖带子可经由该入口引入到带子收集器中,并经由该出口从带子收集器中排出,该通道用于接收来自入口的顶盖带子并将该顶盖带子排出到出口;和排出导板,其可旋转地安装在带子收集器内部,该排出导板是可旋转的,以便由充分填充在通道中的顶盖带子施加的推力来打开出口,并且排出导板在填充在带子收集器中的顶盖带子经由出口排出后返回至其初始位置以关闭出口。
文档编号B65G47/00GK101123867SQ200710078959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9日
发明者金荣一 申请人: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