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塑料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223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片塑料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瓶盖,特别涉及对瓶盖结构的改进。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的防盗瓶盖,其防盗结构一般为折边式和钩式两种结构。折变式的防盗结构是通过从防盗环内侧伸出的叶片卡住瓶口的止 退环处,使防盗环留在瓶口上以达到防盗的目的。这种折边防盗结构 在作用时,容易引起叶片内翻而失去防盗效果,降低了防盗性能。钩式的防盗结构是通过防盗环内侧伸出的倒钩型卡口,靠倒勾的 内径与止退环外径之间过盈量来卡住瓶口的止退环端部下方,使防盗 环留在瓶口上以达到防盗的目的。这种结构在饮料的灌装过程中容易 引起高盖、歪盖等不良情况,既影响生产损耗又降低产品的安全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从防盗环伸出的带有台阶的叶片来卡住止退环达到防盗的效果的单片塑料瓶生 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片塑料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1中防盗环2的内侧靠近底部一圈设置有若干个叶片3, 防盗环2和叶片3的连接处的厚度5控制在0. 25 0. 45m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防盗环2 和叶片3的连接处的厚度S控制在0. 25 0. 45mm,使瓶盖在进入瓶口 时叶片能容易地翻转,降低了瓶盖进入瓶口的阻力,避免产生高、歪盖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灌装性能,降低了瓶盖不良率的产生。

l盖体、2防盗环、3叶片、4卡边、5台阶、6瓶口、 7止退环。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单片塑料瓶盖,瓶盖1中防盗环2的内侧靠近底部一圈设置有若干 个叶片3,防盗环2和叶片3的连接处的厚度S控制在0. 25 0. 45mm。叶片3的顶部外沿有一条卡边4,卡边4的高度H为0. 5 1. 0mm, 卡边4的厚度M为0. 25 0. 35mm。使用时,卡边4高出瓶口6止退环 7的下端部。卡边4和叶片顶部平面形成了台阶5,使用时,卡边4卡 在瓶口 6止退环7的下端部。台阶5与瓶口 6止退环7作用产生防盗 性能,使瓶盖打开时防盗环2留在瓶口6上,起到防盗的作用。瓶盖开启时,防盗环2会随瓶盖1 一起脱离瓶口 6,台阶5卡住瓶 口6止退环7的下端部,使叶片3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卡边4高出 止退环7的下端部,能防止叶片向内翻转,叶片,3向外翻转会使卡边4 受到防盗环2内壁的支撑,叶片内、外翻转均受到了限制,使台阶5 紧紧卡住瓶口 6止退环7不让防盗环2脱离瓶口 6,这样大大提高了瓶 盖的防盗性能,比已有的防盗结构更为可靠。台阶5与瓶口6止退环7 作用产生防盗性能,使瓶盖打开时防盗环留在瓶口上。
权利要求1、一种单片塑料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1)中防盗环(2)的内侧靠近底部一圈设置有若干个叶片(3),防盗环(2)和叶片(3)的连接处的厚度δ控制在0.25~0.45mm。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单片塑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叶片(3)的顶部外沿 有一条卡边(4),卡边(4)的高度H为0.5 0.8mm,卡边(4)的厚度M为 0.25 0.35rnrn;使用时,卡边(4)高出瓶口 (6)止退环(7) ^]下端部。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片塑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卡边(4)和叶片 (3)的顶部平面形成了台阶(5),使用时,卡在瓶口 (6)止退环(7)的下端部。
专利摘要一种单片塑料瓶盖,瓶盖1中防盗环2的内侧靠近底部一圈设置有若干个叶片3,防盗环2和叶片3的连接处的厚度δ控制在0.25~0.45m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防盗环2和叶片3的连接处的厚度δ控制在0.25~0.45mm,使瓶盖在进入瓶口时叶片能容易地翻转,降低了瓶盖进入瓶口的阻力,避免产生高、歪盖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灌装性能,降低了瓶盖不良率的产生。
文档编号B65D41/04GK201082789SQ20072007474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7日
发明者施舒扬, 王士春, 邱诚韡, 明 韩 申请人:上海紫日包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