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堆放专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438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堆放专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损品堆放用工装,具体为玻璃堆放专用架。
(二)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堆放专用架其结构包括呈簸箕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设 置有橡胶齿条,所述框架的后靠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安装于滑块,所述压 杆的外端部连接顶压块,所述滑块套装于所述后靠的固定轴。使用中将玻璃 一层层斜靠于后靠,压杆随滑块一起移动直至压杆与玻璃的上端接触,顶压 块钩住最外侧的玻璃。由于堆放架占用空间较大,所以闲置时通常相互叠加, 这样位于上面的框架其底部压装于下面框架的橡胶齿条,而框架的底部多为 钢件,其不同于玻璃嵌入式的堆置,其通常压于整个齿条的齿顶上,这样齿 条容易被压坏。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堆放专用架,其在叠放 中不会损坏其底部的齿条,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其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其包括呈簸箕状框架,所述框架侧靠的栏杆分 别与所述框架的前立柱、后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分别设置于 同一侧的后立柱的外侧,所述栏杆的后端部转过一个直角后与同一侧的后立 柱连接,两边所述侧靠的栏杆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所述框架底部两侧边距离。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后靠、侧靠最上层的栏杆分别设置有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堆放架叠放时上层架的侧靠、后靠的栏杆 直接压于下层堆放架的相对应的一侧的栏杆,这样上层架的底部就悬于空中, 不会压于下层堆放架底部的齿条,这样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保证了堆放架的使 用寿命,从而避免了现有堆放架,其堆放时采用底部叠加支撑,从而导致齿 条破损的缺点;而支撑件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堆放架因叠加而引起的磨损, 进一步保证了堆放架的使用寿命。(四)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l,本实用新型包括呈簸箕状框架,框架侧靠的栏杆2、 3分别与框架 的前立柱1、后立柱6连接,前立柱1分别设置于同一侧的后立柱6的外侧, 栏杆2、 3的后端部弯过一个圆弧后(图l中的a处)与同一侧的后立柱6连 接,两边侧靠的栏杆2之间、栏杆3之间的空间距离均大于框架底部两侧边 12之间的距离。框架后靠最上层的栏杆13、侧靠最上层的栏杆3分别设置有 支撑件5、 4。 9为压杆、IO为顶压块、7为后靠立柱、8为滑块,ll为齿条。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堆放专用架,其包括呈簸箕状框架,所述框架侧靠的栏杆分别与所述框架的前立柱、后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分别设置于同一侧的后立柱的外侧,所述栏杆的后端部转过一个直角后与同一侧的后立柱连接,两边所述侧靠的栏杆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所述框架底部两侧边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堆放专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后靠、 侧靠最上层的栏杆分别设置有支撑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堆放专用架。其在叠放中不会损坏其底部的齿条,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其包括呈簸箕状框架,所述框架侧靠的栏杆分别与所述框架的前立柱、后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柱分别设置于同一侧的后立柱的外侧,所述栏杆的后端部转过一个直角后与同一侧的后立柱连接,两边所述侧靠的栏杆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所述框架底部两侧边距离。
文档编号B65G1/02GK201148274SQ20072013192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
发明者朱全海 申请人:朱全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