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122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水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脱水垃圾桶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水垃圾桶,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垃圾分类处理领域中。
技术背景现有的垃圾捅, 一般为捅状或箱体状,功能单一,所装垃圾全部混在一起,不能 进行分类处理,无法有效开展垃圾回收工作,不管是可回收品和不可回收品,统统放在一起, 垃圾处理时必须进行人工分捡,若不进行分捡,则既不能废物利用,垃圾处理也难以实行, 而且,垃圾污水易沉积到垃圾桶底部,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对人类的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 此外,簸箕另外存放,占用空间,使用不方便。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废物利用、可对垃 圾进行分类处理、充分回收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清除污水方便的脱水垃圾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脱水垃圾桶,包括底部夹层带有虹吸管和漏水孔的底桶,套 接嵌入式安装在底桶上方的上桶,上桶中部通过轨道插入的小垃圾桶,安放在上桶上方的簸本发明脱水垃圾捅,将垃圾桶与簸箕结合起来,簸箕盖可以取下来兼作簸箕使用,可节 省一只凝箕及其所占空间,并便于收集垃圾进入垃圾桶。本发明脱水垃圾捅,结构简单,底桶和上桶均可加上把手,可单独使用底桶或上桶,也 可根据情况,组合使用,使用方便。本发明脱水垃圾桶,采用了底桶、上桶、簸箕盖、小垃圾桶多个容器组合于一体,可放 置不同的垃圾物,达到垃圾分类的目的,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 的清运和屈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以达到充分屈收再生资源,进行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的召的。本发明脱水垃圾桶,底部设置虹吸管,根据物理学的虹吸现象,底桶垃圾带有的污水, 对沉积到底部,通过漏水孔,进入底部夹层,暂时存放污水。当污水在夹层内达到一定量时, 底桶加入清水到虹吸管最高端水位以上时,将污水冲出。其原理是: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 引力与位差能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 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 面变成相等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依靠大气压强,液体从较高的地方通过虹吸管,先向上 再向下流到较f氏的地方,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夹层容器内的水抽出。综上所述,本发明脱水垃圾桶,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废物利用,可对垃圾 进行分类处理,充分回收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清除污水方便。 跗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迸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l、图2中,本发明脱水垃圾桶,包括底部夹层带有虹吸管5和漏水孔a 的底箱l,套接嵌入式安装在底箱上方的上箱2,上箱中部通过轨道插入的小垃圾箱3,安放 在上箱上方的簸箕盖4。本发明脱水垃圾桶,由于有多个存放区间,利于垃圾投入不同区域内,以便于垃圾无害 化处理,而各桶体又可单独使用、清理,组合后外形美观,不影响室内环境,特别适合于家 庭使用。在使用时,可在小垃圾箱上放置玻璃、陶瓷硬性类垃圾;底箱放置剩菜、水果皮核厨房垃圾;上箱放置塑料、包装物类废品上述使用方式仅仅是推荐或建议使用的方式,使用 者根据具体情况,以使用方便为原则,可不受上述推荐使用的限制,也可根据不同的存放废 物的空间,选择自己的使用方式,以达到分类存放垃圾为目的。本发明脱水垃圾桶,不限于图示中的方形,也可为圆形、椭圆形、棱形或其他可能的形状。
权利要求1、一种脱水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夹层带有虹吸管和漏水孔的底桶,套接嵌入式安装在底桶上方的上桶,上桶中部通过轨道插入的小垃圾桶,安放在上桶上方的簸箕盖。
专利摘要一种脱水垃圾桶,包括底部夹层带有虹吸管和漏水孔的底桶,上桶,上桶中部通过轨道插入的小垃圾桶,簸箕盖。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废物利用,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充分回收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清除污水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垃圾分类处理领域中。
文档编号B65F1/00GK201109610SQ20072015896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宋晓宇 申请人:宋晓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