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导气装置的分液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1219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导气装置的分液漏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液漏斗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导气装 置的分液漏斗,适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作添加液体及试剂和导出气 体的仪器。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在装配气体发生器、作添加液体及试剂和导 出气体的仪器中, 一般要用分液漏斗,这种分液漏斗有漏斗口、漏管、 开关构成,使用时,要在瓶口的密封塞上打两个孔, 一个孔内插入漏 管,另一个孔内插入导气玻璃弯管,导出瓶内气体,这种分液漏斗与 导气玻璃弯管分离,其不足之处在于操作费时费力,且不安全,在 插管或弯管过程中,由于导气玻璃管易断,往往剌伤操作人员的手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使用安全 的带导气装置的分液漏斗。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导气装 置的分液漏斗,由漏斗斗体、漏管、开关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漏管的 外侧设套管,套管的上口与漏管外壁固定为一体,套管的下口为椎体 状,以便于插入瓶口的瓶塞内,在套管的下口壁上设进气孔,在套管 的上部设出气支管。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套管上 口的内壁为毛玻璃状,以利于密封,套管的长度为2-4cm,套管的内壁与漏管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1-0.2cm,漏管的外壁为毛玻璃状, 长度为8-10 cm,与套管可一次固定为一整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可在烧瓶塞上打一个孔,将漏管插入,其插到套管部位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可广泛用于化学教学中气体发生器的装配,及作添加液体及试剂和导 出气体时配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轴线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 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带导气装置的分液漏斗,由 漏斗斗体l、漏管2、开关6构成,在漏管2的外侧设套管3,套管3 的上口与漏管2的外壁固定为一体,套管3的下口为椎体状,在套管 3的下口壁上设进气孔4,在套管3的上部设出气支管5。所述的套 管3上口的内壁为毛玻璃状,套管3的长度为2-4cm,套管3的内壁 与漏管2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1-0.2cm,漏管2的外壁为毛玻璃状, 长度为8-10cm,与套管3可一次固定成一整体。
权利要求1、一种带导气装置的分液漏斗,由漏斗斗体(1)、漏管(2)、开关(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漏管(2)的外侧设套管(3),套管(3)的上口与漏管(2)的外壁固定为一体,套管(3)的下口为椎体状,在套管(3)的下口壁上设进气孔(4),在套管(3)的上部设出气支管(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气装置的分液漏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套管(3)上口的内壁为毛玻璃状,套管(3)的长度为2-4cm, 套管(3)的内壁与漏管(2)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1-0.2cm,漏管(2)的外壁为毛玻璃状,长度为8-10cm,与套管(3)可一次固定 成一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导气装置的分液漏斗,由漏斗斗体1、漏管2、开关6构成,在漏管2的外侧设套管3,套管3的上口与漏管2的外壁固定为一体,套管3的下口为椎体状,在套管3的下口壁上设进气孔4,在套管3的上部设出气支管5。该带导气装置的分液漏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广泛用于化学教学中气体发生器的装配,及作添加液体及试剂和导出气体时配用。
文档编号B67C11/00GK201140980SQ200720158919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
发明者孟宪超, 张海燕, 李俊海, 李圣菊 申请人:孟宪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