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及用其进行地块迁移的方法

文档序号:429341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及用其进行地块迁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块迁移装置以及迁移的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保持土体 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原来位于城乡交界处的定位研究农业试验田大 部分变成城市圈内,不但不利于实验开展,还加大了实验成本,因此,需要 定位试验的迁移。由于施肥、浇水等实验数据的连续性,这些试验田的试验 已经进行多年,需要将实验地块在保持土体构造不变的情况下移动。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土体构造不变、及 试验连续性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采用的技术 方案为包括底部设置有可抽拉的箱底的箱体和与所述的箱底连接的箱底推 拉机构,所述的箱体侧面底侧设置有箱底进退轨道。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箱底进退轨道为开口相对的凹槽且位于所述的箱体的外侧; 所述的箱底的前端为上下斜面的尖角状;所述的箱底推拉机构为液压机构,在所述的箱体外设置有与所述的箱体 活动连接的液压机构进退轨道;所述的箱体为长为0.5—3米、宽为0.5—3米高为0.5—2.5米的长方体; 在所述的箱体边长为1.5米的正方体。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底部设置有可抽拉的箱底的箱体和与所述的箱底 连接的箱底推拉机构,所述的箱体侧面底侧设置有箱底进退轨道,根据需要以及箱体和箱底的强度,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分隔成与箱体基本相同的小地 块,将箱体套在该小地块周围,然后将箱底放置在箱底进退轨道内,启动箱 底推拉机构,将箱底插入,使箱底上下的土壤分离,将装有土壤的箱体放置 在运输工具上,运输到目的地后,将整个箱体放置在事先挖好的坑内,启动 箱底推拉机构,将箱底抽出,小地块就能够很方便地移动到指定位置;其二, 由于箱底的前端为上下斜面的尖角状,这样,在箱底向前推进过程中,既减 小了土壤阻力,又使得箱底前端上下表面受力均匀,防止了因箱底前端上下 表面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箱底变形并减小了箱底与箱底进退轨道间的摩擦力。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装置保持土体构 造进行地块迁移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使用上述装置保持土体构造进行地块迁移 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比所述的箱体水平截面略小的小 地块和宽度为6—12厘米的小地块间隙,将所述的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0.5 一2.5米的沟,将挖出的土作为备用土备用;第二步,抽出所述的箱体上的箱底,将所述的箱体套于所述的小地块周 围,用所述的备用土将所述的箱体内壁面与小地块周边的空间填平,将所述 的箱底插在所述的箱底进退轨道内,启动所述的箱底推拉机构,将所述的箱 底沿所述的箱底进退轨道插入所述的箱体;第三步,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比所述的箱体外壁略大的安放坑,将带有 小地块的箱体运输至目的地,并放置在所述的安放坑内;第四步,启动所述的箱底推拉机构,将所述的箱底沿从所述的箱体内抽 出,提起所述的箱体,用所述的备用土将所述的小地块外面与安放坑内壁面 的空间内。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地块的土壤相对湿度为50%—70%;在挖所述的小地块间隙时,从地面算起,0—20厘米以内的耕层土作为 备用耕层土备用,20厘米一60厘米之间的根层土作为备用根层土备用,60 厘米以下的底层土作为备用底层土备用;在所述的箱体内壁面与小地块周边 的空间用所述的备用底层土填平,在所述的小地块外面与安放坑内壁面的空 间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所述的备用底层土、备用根层土、备用耕层土。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上述装置保持土体构造进行地块迁移的方法,与现 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比所述的箱体水平截面略小的小地块和宽度为6—12厘米的小地块间隙,将所述 的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0.5—2.5米的沟,将挖出的土作为备用土备用,然 后将箱体套于小地块周围,用备用土将所述的箱体内壁面与小地块周边的空 间填平,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比所述的箱体外壁略大的安放坑,将带有小地 块的箱体运输至目的地并放置在所述的安放坑内,用所述的备用土将所述的 小地块外面与安放坑内壁面的空间内,这样,在迁移过程中,能够保持土体 构造不变,用备用土将所述的箱体内壁面与小地块周边的空间填平,防止了 在起吊地块过程中发生地块散裂;其二,由于地块的土壤相对湿度为50%— 70%,既防止了地块散裂,又防止了地块水肥流失;其三,由于在挖所述的 小地块间隙时,从地面算起,0~20厘米以内的耕层土作为备用耕层土备用, 20厘米一60厘米之间的根层土作为备用根层土备用,60厘米以下的底层土 作为备用底层土备用;在所述的箱体内壁面与小地块周边的空间用所述的备 用底层土填平,在所述的小地块外面与安放坑内壁面的空间内从下至上依次 填充所述的备用底层土、备用根层土、备用耕层土,这样,更进一步降低了 试验地块数据的误差。


图1为本发明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液压机构进退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挖有小地块间隙的迁移地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 移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如图l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箱体1,箱体1的底部为可抽拉的箱底2,箱体1的侧面底侧设 置有箱底进退轨道3,箱底2与箱底推拉机构4连接。 一般来说,箱体l设 计为边长1.5米的正方体,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强度的要求,可以将箱 体1的截面设计为边长为2米^3米甚至更多。为了保证箱体1的内侧面为平面,箱底进退轨道3为开口相对的凹槽, 且箱底进退轨道3位于箱体1的底部外侧。在箱底2向前进入箱体1过程中,为了减小了土壤阻力,使得箱底2前 端上下表面受力均匀,不至于因箱底2前端上下表面受力不均匀而造成箱底 2变形并减小了箱底2与箱底进退轨道3间的摩擦力,将箱底2的前端为如 图2所示上下斜面的尖角状。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操作,用液压器41作为箱底推拉机构4,在箱体 1外设置有液压机构进退轨道42,液压器41沿液压机构进退轨道42进退, 液压机构进退轨道42与箱体1活动连接。为了降低成本,节约材料,在箱底l底部设置有加强筋ll。这样,对于 同样厚度的箱底1来说,可以提高其强度。为了方便起吊,在箱体1上设置有吊环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使用该保持土体构造地块迁移装置进行地 块迁移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第一步,采用棱长为1.5米的正方体箱体1,箱体1的壁厚度为2厘米, 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边长为1.48米的小地块21和宽度为12厘米的 小地块间隙22,如图4所示,将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1.5米的沟23,将挖 出的土作为备用土备用;第二步,抽出箱体1上的箱底2,将箱体1套于小地块21周围,用备用土将所述的箱体1的内壁面与小地块21的周边的空间填平,将箱底1插在 箱底进退轨道3内,启动所述的箱底推拉机构4,将箱底2沿箱底进退轨道 3插入箱体1;第三步,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棱长为1.58米的安放坑,将带有小地块 21的箱体l运输至目的地,并放置在安放坑内;第四步,启动箱底推拉机构4,将箱底2从箱体1内抽出,提起箱体l,用事先准备好的备用土将小地块外面与安放坑内壁面的空间内填满。 实施例2采用水平截面为边长0.5米的正方形、高为2米的箱体1,箱体1的壁 厚度为2厘米,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边长为0.48米的小地块21和 宽度为6厘米的小地块间隙22,将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2米的沟23。在 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水平截面为边长0.58米的正方形、高为2米的安放坑,其 余步骤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3采用水平截面为边长2米的正方形、高为0.8米的箱体1,箱体1的壁 厚度为3厘米,通过浇水等方法使地块的土壤相对湿度为50%—70%,将需 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边长为1.97米的小地块21和宽度为IO厘米的小地 块间隙22,将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0.8米的沟23。在挖所述的小地块间隙 22时,从地面向下算起,0~20厘米以内的耕层土作为备用耕层土备用,20 厘米_60厘米之间的根层土作为备用根层土备用,60厘米以下的底层土作 为备用底层土备用;在所述的箱体内壁面与小地块周边的空间用所述的备用 底层土填平,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水平截面为边长2.08米的正方形、高为 0.8米的安放坑。在所述的小地块外面与安放坑内壁面的空间内从下至上依 次填充所述的备用底层土、备用根层土、备用耕层土。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 相同。实施例4采用水平截面为边长2.5米的正方形、高为1.8米的箱体1,箱体1的壁 厚度为3厘米,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边长为2.47米的小地块21和宽度为10厘米的小地块间隙22,将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1.8米的沟23。 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水平截面为边长2.58米的正方形、高为1.8米的安放坑,其氽步骤与实施例l相同。 实施例5采用水平截面为边长3米的正方形、高为1.5米的箱体1,箱体1的壁 厚度为3厘米,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边长为2.97米的小地块21和 宽度为12厘米的小地块间隙22,将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1.5米的沟23。 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水平截面为边长3.08米的正方形、高为1.5米的安放坑, 其余步骤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6采用水平截面为长3米、宽为0.5米的长方形、高为L5米的箱体1,箱 体1的壁厚度为3厘米,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长为2.97米、宽为 0.47的小地块21和宽度为12厘米的小地块间隙22,将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 为1.5米的沟23。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水平截面为长3.08米、宽为0.58的 长方形、高为1.5米的安放坑,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7当需要迁移地块的深度为0.5米时,采用水平截面为边长2米的正方形、 高为0.5米的箱体1,箱体1的壁厚度为2厘米,通过浇水等方法使地块的 土壤相对湿度为50%—70%,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边长为1.98米的 小地块21和宽度为10厘米的小地块间隙22,将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0.5 米的沟23。在挖所述的小地块间隙22时,从地面向下算起,0~-20厘米以 内的耕层土作为备用耕层土备用,20厘米一50厘米之间的根层土作为备用 根层土备用,在所述的箱体内壁面与小地块周边的空间用所述的备用根层土 填平,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水平截面为边长2.08米的正方形、高为0.5米的 安放坑,在所述的小地块外面与安放坑内壁面的空间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所 述的备用底层土、备用根层土。其余步骤与实施例l相同。当然,箱体1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其他尺寸大小的长方体,也可其他形状。
权利要求
1、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置有可抽拉的箱底的箱体和与所述的箱底连接的箱底推拉机构,所述的箱体侧面底侧设置有箱底进退轨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底进退轨道为开口相对的凹槽且位于所述的箱体的外侧。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箱底的前端为上下斜面的尖角状。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箱底推拉机构为液压机构,在所述的箱体外设置有与所述的箱体 活动连接的液压机构进退轨道。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箱体为长为0.5—3米、宽为0.5—3米高为0.5—2.5米的长方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箱体边长为1.5米的正方体。
7、 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进行地块迁移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比所述的箱体水平截面略小的小 地块和宽度为6—12厘米的小地块间隙,将所述的小地块间隙挖成深度为0.5 ""2.5米的沟,将挖出的土作为备用土备用;第二步,抽出所述的箱体上的箱底,将所述的箱体套于所述的小地块周 围,用所述的备用土将所述的箱体内壁面与小地块周边的空间填平,将所述 的箱底插在所述的箱底进退轨道内,启动所述的箱底推拉机构,将所述的箱 底沿所述的箱底进退轨道插入所述的箱体;第三步,在迁移的目的地挖出比所述的箱体外壁略大的安放坑,将带有 小地块的箱体运输至目的地,并放置在所述的安放坑内;第四步,启动所述的箱底推拉机构,将所述的箱底沿从所述的箱体内抽 出,提起所述的箱体,用所述的备用土将所述的小地块外面与安放坑内壁面 的空间内填平。
8、 使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进行地块迁移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块的土壤相对湿度为50%—70%。
9、 使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土体构造的地块迁移装置进行地块迁移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挖所述的小地块间隙时,从地面算起,0—20厘米 以内的耕层土作为备用耕层土备用,20厘米一60厘米之间的根层土作为备 用根层土备用,60厘米以下的底层土作为备用底层土备用;在所述的箱体内 壁面与小地块周边的空间用所述的备用底层土填平,在所述的小地块外面与 安放坑内壁面的空间内从下至上依次填充所述的备用底层土、备用根层土、 备用耕层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地块迁移装置和使用该装置进行地块迁移技术领域,公开了保持土体构造地块迁移装置及用其进行地块迁移的方法。保持土体构造地块迁移装置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底部设置有可抽拉的箱底的箱体和与所述的箱底连接的箱底推拉机构,所述的箱体侧面底侧设置有箱底进退轨道。该方法的主要技术特征为将需要迁移的地块划分成若干比箱体略小的小地块和小地块间的沟,将挖出的土作为备用土备用;用带有活动箱底的箱体将小地块移动到目的地,这样,就能够保持土体构造不变而完成土体定位迁移。
文档编号B65D25/00GK101259881SQ20081005479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4日
发明者曹彩云, 李科江, 郑春莲, 马俊永, 马洪彬 申请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