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4476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属液体容器保护及防止 重复使用的封口盖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制扭断式酒瓶盖,采用了铝套直平面结构进行铝氧化的 表面坚硬处理。所产生的铝扭断点打开力不一致,扭断后表面连接点 高出表平面,容易出现划伤、伤手事故。其连接盖与下套之间还采用 超生波焊接的方式,易产生垃圾,给吹尘工艺带来很大难度,也降低 了产品的质量。且内部无防伪效果,结构单一不合理、装配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更理 想防伪效果的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
本发明为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外套,置于 铝外套内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盖,内上盖,连接盖,阀门,内塞, 下套;所述铝外套的中部向内滚压形成凹槽,凹槽的顶部切割产生扭 断点;所述的上盖内部设有止转齿和限位筋;所述的内上盖外部设有 分别与上盖内的止转齿和限位筋配合固定的止转齿和限位槽,内部设 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盖的外部设有与内上盖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下口设有弹圈片;所述下套的上部设有能嵌入弹圈片的弹出口。
所述上盖外部还可设有蕾丝,内部设有止转齿和限位筋;所述内 上盖外部设有分别与上盖内的止转齿和限位筋配合固定的止转齿和 限位槽。所述上盖的下口还可设有上倒角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采用铝外套中部向内滚压形成凹槽和连接盖底部的弹圈片嵌入下套的弹出口等新型结构形式,使其具有外部凹槽旋转扭断和内部 弹圈片弹出破坏的外内双重防伪的效果,打开时采用了机械分离的原 理,来控制其打开力的稳定性;同时上盖和内上盖之间采用止推片的 限位方式及止转齿防打滑、打转的简易安装、固定结构,防伪效果好。
2、 改变了现有的玻璃珠防回灌结构,在没有玻璃珠的情况下,
采用阀门来防回灌与密封,在除尘时使垃圾无法遗留,大大提高防伪 产品的洁净与卫生。
3、 内部采用连接盖与下套的分离结构,减少了超声波焊接所产
生的垃圾遗留。
本发明能与各种酒瓶配套使用,尤其能明显提高名优特酒的艺术 品位、文化内涵和防伪效果。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半剖视图2为本发明各部件的分解结构半剖视图。
图中l为铝外套,2为上盖,3为内上盖,4为连接盖,5为阀 门,6为内塞,7为下套,8为翻边,9为蕾丝,IO为上盖止转齿, 11为限位筋,12为上倒角边,13为内上盖密封圈,14为柱子,15 为限位槽,16为弹圈片,17为内螺纹,18为内上盖止转齿,19为出 酒口, 20为柱子孔,21为外螺纹,22为连接盖限位口, 23为密封筋, 24为外止转齿,25为顶柱孔,26为内塞限位口, 27为挡筋,28为 挡位筋,29为圈口, 30为密封筋,31为内塞密封圈,32为密封片, 33为弹出口, 34为下倒角边,35为内止转齿,36为止推片,37为 止转筋,38为翻边口, 39为铝外套凹槽,40为扭断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主要由铝外套1,置于铝外套1内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 盖2、内上盖3、连接盖4、阀门5、内塞6、下套7等构成。铝外套 1表面采用滚压技术加工成滚齿,防止打开时出现与上盖2之间的相 对打滑现象,中部向内滚压形成凹槽39,顶部切割产生扭断点40,使之扭断后起到第一次仿伪效果。上盖2外部设有蕾丝9,为铝外套
1滚齿时提供所需要的滚压空间;内部设有止转齿10和限位筋11。 下口的上倒角边12便于在铝外套1中部凹槽39成型过程中所需要的 挡力及成型的外型形状。内上盖3外部设有分别与上盖2内的止转齿 10和限位筋11配合固定的止转齿18和限位槽15,内部设有内螺纹 17、柱子14和密封圈13。连接盖4顶部设有柱子孔20,能使内上盖 3的柱子14穿过连接盖4,从而能顶住阀门5,出酒口 19与内上盖3 的密封圈13配合密封;外部设有与内上盖3的内螺纹17配合的外螺 纹21;内部设有限位口22,密封筋23与内塞6配合密封来防止渗漏 及内塞6的脱落;下口设有外止转齿24与下套7的内止转齿35配合, 防止打转及从下套7中拔出。阀门5顶部设有与柱子14配套的顶柱 孔25,底部设有档筋27,外部设有与限位口 22配合的限位筋26, 来防止阀门5的上下、左右晃动。内塞6内部设有挡位筋28,进一 步控制阀门5的左右晃动,圈口29与挡筋27配合;外部设有的密封 圈31与密封筋23配合,密封片32、密封筋30分别与酒瓶的内部与 顶部进行密封来防止渗漏。下套7的内部设有弹出口 33,来控制内 上盖3上弹圈片16的力,同步也使弹圈片16能控制在其内;弹圈片 16在产品装配后未打开的时候,隐藏在弹出口33内,经螺纹旋转力 使弹圈片16变形后垂直向上,从弹出口 33暴露出来,这时在未受力 的情况下弹圈片16又恢复原状且外径大于弹出口 33,在内上盖3螺 纹向下旋转的情况下,弹圈片16受力扩大,使弹圈片16卡在了上盖 2与下套7之间,使整个内上盖3无法拧到位,产生了二次防伪效果。 内止转齿35与连接盖外止转齿24配合。上口下倒角边34同样用于 铝外套1中部凹槽39成型过程中所需要的挡力及成型的外型形状。 下口的翻边口 38用来与铝外套1的翻边8成形,防止铝外套1上下 两部分断开后能拔出下部铝外套1。 具体装配步骤如下
1、做好治具把内塞6朝下放入治具内,使其固定不易左右晃动。2、 把阀门5底部朝下垂直放入内塞6内,使档筋27与档位筋 28嵌合。
3、 连接盖4下口朝下,内塞6垂直压入连接盖4中,使连接盖 4的密封筋23与内塞6的密封圈31配合密封。
4、 装配后三个产品内塞6、阀门5、连接盖4结合在一起,将内 上盖3的内螺纹17垂直拧入连接盖4的外螺纹21中,使其四个产品 固定在一起。
5、 下套7做好翻边治具,把下套7中的止推片36向上翻。
6、 做好治具固定以上四个己装配好的产品,由下套7下口朝下 套入内上盖3,使连接盖4上的外止转齿24与下套7中的内止转齿 35配合固定。
7、 上盖2下口朝下垂直压入内上盖3中,使上盖2中的止转齿 10和限位筋11与内上盖3外部的止转齿18和限位槽15配合固定。
8、 将上述已装配好的六个产品垂直套入铝外套1中,使下口的 翻边8在下套7的翻边口 38内。用切割、滚压、翻边等机械加工方 式对铝外套1上部进行滚齿加工,使之与上盖2外部的蕾丝9配合固 定。将铝外套1的中部向内滚压同步形成凹槽39与连接点40。
在酒瓶上安装时,将本发明垂直压入酒瓶口中,使内塞6的密 封筋30以下部位处于酒瓶口内,下套7的内壁处于酒瓶外壁上,内 部的止推片36与止转筋37分别与酒瓶外壁嵌合固定,避免下套7与 酒瓶口之间的上下与左右晃动、拔出。
使用时单手握住铝外套1的上部,沿着铝外套滚齿部位逆时针旋 转,使凹槽39中间的连接点40断裂,铝外套1上下断开分离实现第 一次防伪。继续旋转,互相配合固定的铝外套1、上盖2、内上盖3 通过内、外螺纹17、 21的作用相对于连接盖4旋转上移,使内上盖 3底部的弹圈片16从下套7上部的弹出口 33暴露出来,使内上盖3 连同铝外套1上部和上盖2 —起与其余组件分开。液体从连接盖4的 出酒口 19流出。
权利要求
1. 一种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外套(1),置于铝外套(1)内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盖(2),内上盖(3),连接盖(4),阀门(5),内塞(6),下套(7);所述铝外套(1)的中部向内滚压形成凹槽(39),凹槽(39)的顶部切割产生扭断点(40);所述的上盖(2)内部设有止转齿(10)和限位筋(11);所述的内上盖(3)外部设有分别与上盖(2)内的止转齿(10)和限位筋(11)配合固定的止转齿(18)和限位槽(15),内部设有内螺纹(17);所述连接盖(4)的外部设有与内上盖(3)的内螺纹(17)配合的外螺纹(21),下口设有弹圈片(16);所述下套(7)的上部设有能嵌入弹圈片(16)的弹出口(33)。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盖(2)外部还设有蕾丝(9),内部设有止转齿(10)和限位筋(11);所述内上盖(3)外部设有分别与上盖(2)内的止转齿(10) 和限位筋(11)配合固定的止转齿(18)和限位槽(15)。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盖(2)的下口还设有上倒角边(12)。
全文摘要
一种扭断式双重防伪酒瓶盖,属液体容器保护及防止重复使用的封口盖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铝外套(1),置于铝外套(1)内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盖(2)、内上盖(3)、连接盖(4)、阀门(5)、内塞(6)、下套(7)等构成;铝外套中部向内滚压形成凹槽(39)和扭断点(40),上盖内部设有止转齿(10)和限位筋(11),内上盖上设有止转齿(18)、限位槽(15)、内螺纹(17),连接盖上设有外螺纹(21),下套内设有与内上盖(3)的弹圈片(16)配套的弹出口(33)。采用铝外套中部向内滚压形成凹槽和连接盖底部的弹圈片嵌入下套的弹出口等新型结构形式,使其具有外部凹槽旋转扭断和内部弹圈片弹出破坏的外内双重防伪的效果。
文档编号B65D55/02GK101284582SQ200810062079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3日
发明者徐荣贵 申请人:上虞中瑞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