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担货物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561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零担货物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件分类装置和方法。然而,需要指出,依照本发明的 装置和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物品的分类,特别是其它具有外部轮廓的伸长物品。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预制件(preform)能被扩张来形成饮料容器,因此一般 用于饮料生产。这些容器通常是以无序的方式传送到分类装置上,进而在该分 类装置上以预定的方式进行定位,从而以分类的方式传送到进一步的系统,如 吹出机。
EP 1 592 630 Bl公开了一种通过吹出机的瓶预制件定位装置。在所述申 请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倾斜装置,具有多个用于在各种情况下将预制 件保持在水平位置的单元。因而保持在水位位置的预制件被传送至导槽,由于 该导槽的特殊结构,在导槽中对预制件进行旋转,然后预带H牛在该旋转位置被 进一步传送。
EP 1 690 813 Al公开了一种伸长物体,特别是具有压型轮廓的圆柱形物 体的排列装置和方法。在该装置中,预制件被放置在旋转盘上,依靠离心力被 向外推出,最终被导入至引导通道。同样在该装置中,预制件绕其纵轴被旋转 或倾斜。在倾斜之前,没有放置在导轨的预想位置的这些预制件被分离出来。 为了增加该装置的效率,在此提供了第一引导件,其中在该引导件和旋转盘之 间存在间隙,用于使预制件的主体通过,但是这些预制件的支撑领(supporting collar)不能通过。此外还提供了径向设置在引导件内部的附加元件,用于预 制件的预先定位。
DE 10 2005 048 126 Al公开了一种分类预制件的方法和装置。在此,为 了分类目的,预制件被传送至旋转的转子,该转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固定导轨定位预制件,其中预制件的分离在该转子的外圆周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的操作速度更快的预制件分类装置。
依照本发明的零担货物(Piece goods)分类装置,特别用于预制件,包 括绕预定的旋转轴旋转、并用于接收零担货物的接收面。此外还设有用于引导 零担货物(10〉的第一导轨,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形成零担货物的一个区域从屮通 过的间隙,并且依靠该间隙支撑零担货物的另一区域。另外还设有相对零担货 物的纵向方向转动零担货物的转动装置。最后,还设有用于分离出部分已分类 的零担货物的分离装置。根据本发明,所述转动装置在零担货物的移动方向上 设置在分离装置的上游。优选地,第一导轨与所述接收面的下表面形成所述间 隙。
因此,所述接收面一方面用于(预)分类预制件,另一方面优选地依靠其外 圆周用于保持住预制件。预制件优选地被宽松保持住。所述接收面优选地水平 设置,但是也可以相对水平线成非零的角度设置,优选是倾斜5度到30度。
导轨意味着两边由挡板定界的轨道,其中所述预制件可以在这两块挡板之 间被引导。该预制件的主体通常具有比其领口 (mouth collar)小的横截面, 其可以通过所述该间隙,但所述领口会卡在该间隙处。采用这种方式,预制件 通常也被带入到预定位置,因为预制件的重心位于所述圆周领口之下。具体地, 没有被导轨或转动装置正确引导的那部分零担货物被分离出来。第一导轨中的 正确引导意思是预制件被水平定位,接下来在径向方向上定位。第二导轨中的 正确引导意思是预制件在垂直方向上被引导。
零担货物或预制件通常具有纵向方向,该纵向方向同时优选地是预制件的 对称轴。所述转动装置转动预制件,这样纵向方向以预定的角度转动,例如 90度。因而可以将预制件从水平位置上传送到垂直位置。所述装置优选地包 括多个分离装置,其中每个分离装置在预制件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转动装 置之后。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设有任何分离装置,都是设置在转动单元前。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转动单元就是所谓的关闭单元,即预制件在转动单元中己经通 过导轨被引导至确切的有序位置,其中预制件不能离开该位置。依靠本发明将 转动装置设置在分离装置的上游,转动单元本身可以被自由构造,即不需要防 止零担货物从导轨脱落的定界件。由于转动装置的可能构造,转动装置可实现 更高的吞吐量,所以在转动装置的区域中获得更高的运转速度,而转动装置通 常就是限制运转速度的器件。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与第二导轨邻接,其中第二导轨形成 间隙,零担货物的一个区域从中通过,并且依靠该间隙支撑零担货物的另一区 域。优选地,如上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对于彼此旋转,这样在第二导 轨中是在垂直位置上传送零担货物,而在第一导轨中是在水平位置上传送。优 选地,第二导轨由接收面的外圆周形成。
优选地,所述装置整体具有模块化结构。因而预制件可以被保存在存储单 元中,然后依靠模块化设计的传送单元被传送到接收面。依靠模块化结构,不 同的单元可以相互组合。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导轨设有移动加速装置,用于在移 动方向上加快零担货物的移动。因而预制件可以通过空气的定向流动被传送, 其中适当的空气流动喷嘴可以设置在零担货物的移动轨道上,或者在所述轨道 之外。此外还可以依靠设计在移动路径内部或者外部的电刷、或者依靠设置在 内部或外部的从动器,以加快预制件的移动。接收面的边缘优选被设计为盘的 形式,也可以具有多样化的设计,这样增加零担货物与接收面之间的摩檫系数, 从而加快移动。
依照本发明的装置具有首先分类预制件的分类区域。该分类区域直接合并 到转动装置。未分类的预制件直到第二导轨的区域才被分离出,其中第二导轨
的区域靠近转动装置("沉降段(settling section)")。在此可以设置一个 或多个引导盘,其被引导至接收面的预定区域,或者靠近接收面的位置。这些 弓I导盘与保持部分邻接,预制f^在保持部分中不会在纵向方向上从导轨滑出, 例如通过预制件开口上的压紧装置。
另外,依靠以圆形方式设置的第二引导盘,可以在接收面的内部执行预制件的预分类。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将预制件传送至接收面的传送装 置,如传送带。在这种情况下,还可设置预制件的支撑容器,预制件从其中被 传送到接收面上。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导轨的间隙由至少部分环状体形成,其中 可以在相对接收面的径向运行方向上移动该环状体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的第 二导轨中,几个预制件偶尔会粘在一起。通过径向放置所述部分,可以增加间 隙的大小,这样粘在一起的预帝W牛可以向下掉落而被丢弃。在此仅指定了一种 为丢弃目的而增加间隙大小的设计可能性。然而,其它解决方案也是可行的。 关键在于可以增加间隙的大小,从而通过移除位于可调节部分的区域内的预制 件,来排除中断。依靠可移置的外部部件,特另4在压紧装置的开始区域,能自 动消除由粘在一起导致的中断,而不会对操作者产生任何干扰。优选地,通过 挡光板或类似的传感器装置能检测这种中断。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轨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压紧件,用于防止零担货物(10)
在其纵向方向上从第二导轨滑出。在压紧件的这些区域中,零担货物相对于导 轨保持在某个位置,因而仅能沿该导轨移动。优选地,所有可能的中断在该压 紧件之前已经被排除,所以只有以特定方式位于第二导轨的零担货物才会滑到 压紧件下面。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未设置压紧装置,即不会出现不 正确排序的预制件。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 零担货物相对至少一条导轨的位置。依靠该传感器装置,能检测零担货物相对 所述导轨的各种未正确放置,如倾斜的零担货物、相互粘住的零担货物等。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将零担货物送至接收面的进
料装置,该进料装置的尾部与接收面间隔小于300mm,优选地小于200mm,特 别优选地小于150mm。零担货物(特别是预制件)以相对小的距离被放置在接收 面上,其中还可以由适当小的降落高度协助分类处理。优选地,预制件在接收 面的径向方向上被传送到接收面。特别优选地,预制件落在接收面的供料装置的区域设置在接收面的几何中心之外,供料装置相对接收面的径向方向上运 行。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将零担货物的预定部分吹出 第二导轨的吹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传感器装置来确定某些零担 货物未被正确放置在导轨中,或者确定两个预制件粘在一起。既然这样,这种 未正确放置的零担货物可以通过优选设置在所述导轨下面的吹出装置从第二 导轨被向上吹出。
优选地通过传感器装置,如挡光板和上游阀门,开启所述吹出装置。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的接收面的旋转速度可以调节。以这 种方式,通过改变接收面的放置速度,能固定上述压紧件的区域中的零担货物 的保持端,或者通过控制接收面的旋转速度,可以在原理上控制该保持端,视 情况还需要相应调节将零担货物传送到接收面上的分发带驱动。因此,优选地 在控制系统中结合所述接收面的旋转速度和预制件的装入系统的传送速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零担货物分类系统,包括上述类型的装置以及设置在零 担货物移动方向的下游并从所述装置中获得零担货物的同步星轮。通过该同步 星轮,可以单个地将零担货物传送到进一步的机器,如吹出机。
优选地,所述装置和同步星轮之间设有驱动轮,该驱动轮至少部分地移动
零担货物。最好是辅助同步的限位轮(retainingwheel〉。优选地,所述同步 星轮是锯齿星轮。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同步星轮的中心与所述装置 (即其外圆周)之间的距离小于2000mm,优选地小于1500mm。因此,上述同步
星轮直接位于所述接收面的附近区域。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与同步星轮之间设有传送轨,该传送 轨上设有用于加快零担货物移动的许多空气排出口。通过上述驱动轮和/或传 送轨,在同步星轮前经过形式配合和/或摩擦配合能产生保持压力。由于特别 的优点,在对应预制件的支撑环的上方和下方,上述传送轨分别设有空气排出 口。在这种情况下,同步星轮和预制件接合的区域与上述压力轴的尾部或最后 一个空气排出口的尾部之间的距离小于300mm。原则上,仅需要提供在同步星
轮前产生保持压力的系统就足够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零担货物分类方法,特别用于预制件,其中所述零担货 物放置在可旋转的接收面上,并在此被传送到第一导轨。此外,所述零担货物 再依靠转动装置绕其纵向方向转动,而没有以预定方式被导轨引导的部分已分 类的零担货物依靠至少一个分离装置被分离出来。根据本发明,所述零担货物 经过转动装置后被传送至分离装置。在依照本发明的方法中,因而未分类且偶 尔未被正确定位的零担货物也被传送到转动装置的区域。依靠本发明的方法, 可以获得更高的运转速度。绕纵向方向旋转意思就是零担货物整体被转动,所 以纵向方向的定位改变而引起转动过程。


下面将结合附暨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掛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平面视图2是图1的装置的斜视图3是图1的装置的区域的局部视图4是图1的装置的进一步的局部视图5是國1的装置的局部视图6是转动装置的局部视图7是转动装置的进一步的局部视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示意图9是传送轨的侧视图10是图8的系统的进一步的局部视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1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分类零担货物10的装置1的平面图。该装置1包括 零担货物的旋转接收面4或接收盘。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接收面4在运 转时逆时针旋转,即绕旋转轴Dr的箭头P的方向。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接收面4具有弯曲轮廓,即中心向上突出,边缘向下降低。然而,在另一实施 例中,该接收面4也可以设计成平面。如果接收面4是平的,本发明的一个优 选的进一步设计是将其水平地放置,同样也可将其相对水平线成一定角度放 置。 一种优选的倾斜是相对水平线成5度到30度之间。
通过进料装置(未示出),零担货物10,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预制件,以 未分类的方式被送至接收面4。该接收面可由各种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其它 的合金,或者其具有抗摩擦的镀层,如含铬抗摩擦镀层。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预第W牛10首先通过固定设置并部分设有圆形轮廓的 第一导轨6。因而实际的分类处理在附图标记Al表示的起点开始,并在附图 标记A2表示的终点结束。点A1和A2之间的区域就是分类区域A。在图1中, 所有预制件10都相对第一导轨6正确地放置。由于预制件的重心位于预制件 的螺纹10b之下,优选地可获得该位置,因此以图1所示的方式得到径向上的 定位。
虽然如此,相当多的预制件也会以未分类的方式到达终点A2。例如,许 多预制件可以被粘附在另一预制件内,或者可以不被径向定位,或者被倾斜到 第一导轨6的旁边。第一导轨设置在接收面4之上,接收面4与第一导轨6 之间形成了间隙9。
分类区域A与转动区域B相邻,在转动区域B中,预制件在其纵向方向上 被旋转。该转动区域的起点由附图标记B1表示,终点由附图标记B2表示。因 此,附图标记12表示转动装置。转动区域B轮流与沉降段C邻接,其中该沉 降段的起点由附图标记C1表示,沉降段的终点由附图标记C2表示。在该区域 C中,未分类的预制件10被分离出来。图2示出了以分离盘14、 15的形式的 两个分离装置,这两个分离盘14、 15径向向内引导不正确放置的预制件,因 而将其送回至第一导轨6和分类区域A。这些分离装置14、 15优选地具有笔 直区域和弯曲区域。
分离区域或沉降段C与保持部分D邻接,保持部分D的起点由附图标记 Dl表示,保持部分D的终点由附图标记D2表示。在该保持部分D中,预制件 10己经被分类,并且挨个放置在需要的位置。在保持部分D的终点,即在点D2之后,预制件10被传送到上述的同步星轮34。
附图标记16表示第二导轨,其中该第二导轨具有由环18和接收面4的外 圆周形成的间隙19。附图标记22表示可以径向向外移动的环18的一段。
在转动装置12和分离件14之间存在间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预制件 10通过该间隙可以从接收面4向外传送。在图1中,该间隙相对较小。此外 还可通过不同放置分离件14、 15,设计为更大或更小。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斜视图。在此可以看到接收面4和第一导轨6之间 形成的间隙9,该间隙9垂直于接收面。
此外还可以看到由第二导轨16形成的间隙19。另外,在第二导轨16的 点Dl到D2之间的部分上还设有用于压紧单个容器10的压紧件24。除了图2 所示的分离装置14和15,也可以提供多个分离装置。
图3是第二导轨16在设有压紧件24的区域D中的局部视图。可以看出, 压紧件24是环状的,并具有圆形横割部分。压紧件24设置在预制ft^l0上, 以防止后者在纵向方向L上从导轨16滑出。还可以看出,在相对环状件18 的一侧以及相对接收面4的另一侧,预制件被其支撑环10a支撑住,并以这种 方式被引导。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在区域C中的进一步的局部视图。更具体地说, 这是图1中点Cl和C2之间的区域的部分,邻还没有采用压紧件24的区域。 附图标记27表示设置在导轨之下并用于将未正确定位的预制件10吹出导轨 16的吹出单元24。通过在设有分离装置的区域中设置吹出装置27,可以将预 制件10相对该装置径向向外抛出。
优选地,该装置包括传感器装置(未示出),用于检测不正确位置的部分预 制件,并将相应信号输出到吹出单元27,以将未正确定位的预制件吹出导轨 16。既然这样,如图4所示,该吹出装置27相对接收面4的平面倾斜,因此 预制件容易被径向向外抛出。在此也可以挨个地提供多个这种吹出装置27。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在区域C中的进一步的局部视图。可以看出,形 成第二导轨16的环18设有可以径向向外推的部件22,即箭头P1的方向。在 操作时,可能会发生拥塞或粘在一起,特别是在压紧件24前。为了避免粘在一起,部件22被径向向外推出,在该区域中堆积的所有容器10可以从导轨 16向下掉落。因而部件22形成与上述吹出装置27相同的丢弃装置。部件22 优选的设置在区域C和区域D的过渡区域。
压紧件24区域前的分离装置15优选地被引导到接收面4的上表面,从而 将多余的或未分类的预制件IO送回到分类处理。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区域B的示意图,更具体地说是转动预制件的 区域。可以看出,从第一导轨6来的预制件仍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在转动装置 的区域被倾斜约90度,最后在第二导轨16上被放置于垂直位置。从图6中可 以看出,转动装置12没有压紧件,所以未正确定位的预制件10可以通过。
图7是转动装置12的局部视图。该转动装置12设有一平盘形式的突起部 26,其中该突起部形成用于转动容器10的放射状轮廓。在此还提供了一形成 垂直于接收面4上表面的轮廓的接收区域127。更具体地说,该接收区域127 定义了突起部26相对接收面4的准确位置, 一方面可以在高度上从右向左提 升该接收区域127,另一方面可以该接收区域127可以在径向上从右到左移动 到更靠近接收面4的位置。通过将突起部或平盘26固定在接收区域127,获 得突起部26的三维轮廓。
依靠突起部26,在转动装置12中完成了对预制件10特别方便的引导。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30的平面视图。在此,装置l没有示出更多细 节。装置1首先与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盘轮32邻接,这样在同步星轮34的方向 上传送预制件10。该同步星轮34单个地拣起在其方向上传送的预带t件10,并 将所述预制件传送到下游的工位,如吹出机、预制件内部清理系统、检査装置 等等。
同步星轮34的中心ZE与接收面4的外圆周之间的距离优选小于1500mm, 即同步星轮34设置在接收面4的附近区域。
驱动轮32和同步星轮34之间设有在图9中示出更多细节的导轨33。在 该导轨33中,预制件10在其支撑环10a上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突起部33a和 33b进行传送。在该传送轨33中还设有大量的空气排出口 36,用于在同步星 轮的方向上传送预制件10。图10是到同步星轮34的传送区域的进一步的局部视图。可以看出,同步 星轮34设有可以放置单个预制件的凹槽35。此外还提供了环状部件38,用于 支撑预制件10。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在无端旋转的分发带403上提 供预制件10。预制件10通过分发带403被传送到分发轨404,在此预制件在 重力作用下于接收面4的方向上滑动。接收面4装配了一驱动单元406,并相 对水平线成角度405。该角度在5度到30度之间,优选地在20度和25度之 间。相对水平线倾斜的优点在于提供一个重力分量给分类处理,该重力分量作 甩于预制件10上,使预制件10向第一导轨6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于将接收面4构造为两部分,这样形成了盘形的中 心区域401以及绕中心区域401的环形的外部区域402。图12示出了这种构 造的侧视图,其中预制件还是依靠分发带403和分发轨404来提供。这种设置 的优点在于分类处理更好的控制性,因为中心区域401和外部区域402可以分 别以不同速度进行驱动,从而控制分类速度或分类强度。不同驱动的能力由连 接到中心区域401的驱动单元406以及连接到外部区域402的环驱动407提供。 优选地,外部区域402相对水平线成一定角度设置。中心区域401和外部区域 402不同驱动能力的组合以及外部区域402相对水平线成一定角度的设置也是 特别优选的。
在本申请文件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都要求作为实质被保护,这些特征单独地 或者结合起来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新颖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零担货物(10)分类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绕预定的旋转轴(D)旋转、并用于接收零担货物(10)的接收面(4)、用于引导零担货物(10)的第一导轨(6)、相对零担货物(10)的纵向方向(L)转动零担货物(10)的转动装置(12)以及用于分离出部分已分类的零担货物(10)的至少一个分离装置(14、15、22、27),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形成零担货物(10)的一个区域从中通过的间隙(9),并且依靠该间隙(9)支撑零担货物(10)的另一区域,所述转动装置(12)在零担货物(10)的移动方向上设置在分离装置(14、15、22、27)的上游。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l),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12)与第 二导轨(16)邻接,其中第二导轨形成零担货物(10)的一个区域从中通过的间隙 (9),并且依靠该间隙(9)支撑零担货物(10)的另一区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导轨设有移 动加速装置,用于在移动方向上加快零担货物的移动。
4、 根据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导轨(16)的间隙(19)由至少部分环状体(18)形成,其中可以在相对接收面(4) 的径向运行方向上移动该环状体(18)的至少一部分(22)。
5、 根据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导轨(16〉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压紧件(24),用于防止零担货物(10)在其纵向 方向(L)上从第二导轨(16)滑出。
6、 根据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l),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l) 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25),用于检测零担货物(10)相对至少一条导轨(6、 16)的位置。
7、 根据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l),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l) 包括用于将零担货物(10)送至接收面(4)的进料装置(20),该进料装置(20)的 尾部(20a)与接收面间隔小于300mm,优选地小于200mm,特别优选地小于 150腿。
8、 根据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l),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将零担货物的预定部分吹出第二导轨(16)的吹出装置(27)。
9、 根据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l),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的 接收面(4)的旋转速度可以调节。
10、 根据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l),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 面(4)相对水平线成一定角度设置,优选地是5度和30度之间。
11、 根据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l),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 面(4)分为中心区域(401)和外部区域(402)两部分,其中两个区域(401、 402) 可以相互独立地驱动。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装置(l),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域(401) 水平设置,所述外部区域(402)相对中心区域(401)成5度到30度之间的角度 设置。
13、 一种零担货物(10)分类系统(30〉,包括依照至少一个前述权利要求的 装置(1)以及设置在零担货物(10)移动方向的下游并从所述装置(1)中获得零 担货物(10)的同步星轮(34)。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l)和同步星轮 (34)之间设有驱动轮(32),该驱动轮(32)至少部分地移动零担货物(10)。
1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30),其特征在于,所 述同步星轮(34)的中心(ZE)与所述装置(l)之间的距离小于2000mm,优选地 小于1500mm。
1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30),其特征在于,所 述装置(1)与同步星轮(34)之间设有传送轨(33),该传送轨(33)上设有用于加 快零担货物(10)移动的多个空气排出口 (36)。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排出口(36)设 置在所述传送轨(33)的上方和下方。
18、 一种零担货物(10)分类方法,特别用于预制件(IO),其中所述零担货 物(10)放置在放置的接收面(4)上,并在此被传送到第一导轨(6),再依靠转动 装置(12)绕其纵向方向(L)转动,其中部分已分类的零担货物(10)通过至少一 个分离装置被分离出来,其特征在于,所述零担货物(10〉经过转动装置(12)后被传送至分离装置(14、 15、 22、 2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担货物(10)分类装置(1),包括绕预定的旋转轴(D)旋转、并用于接收零担货物(10)的接收面(4)、用于引导零担货物(10)的第一导轨(6)、相对零担货物(10)的纵向方向(L)转动零担货物(10)的转动装置(12)以及用于分离出部分已分类的零担货物(10)的至少一个分离装置(14、15、22、27),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形成零担货物(10)的一个区域从中通过的间隙(9),并且依靠该间隙(9)支撑零担货物(10)的另一区域。根据本发明,所述转动装置(12)在零担货物(10)的移动方向上设置在分离装置(14、15、22、27)的上游。
文档编号B65G47/14GK101456485SQ20081017036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1日
发明者克里斯蒂安·施托伊贝尔, 埃里克·布洛赫曼, 安德烈亚斯·布伦纳, 弗洛里安·格尔丁格尔, 彼得·基尔施, 汉斯于尔根·弗莱施曼, 海因里希·戴尔, 维尔纳·勒斯勒尔 申请人: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