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外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002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外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包装外箱,特别是一种可便于取出内容物品的包装外 箱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包装物品的外箱,多是以纸板或适当厚度的平面包装材料, 经弯折后装订制成中空的六面箱体,再将欲包装的物品装入箱体内,并 会置入保利龙、海绵等发泡材料所成的缓冲材料,保护箱体内的物品, 用以进行搬运、仓储或贩卖等作业。
当包装内容物为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在拆卸时,必须先将包材与
物品一同抬起并移至预定位s处,开启外箱后再以垂直地面的方向将物
品抬出外箱,但由于内容物本身体积大、重量不轻,加上包覆物品的缓 冲材料密集的贴附在箱体内,取出实在是有困难,不仅相当费时费力, 甚至需动员多人合作才能自外箱取出物品,取出过程中也会因脱落而导 致物品损坏的情形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包装外箱结构,包含第一片体、第二 片体。第一片体主要由第一基板、二第一侧板、二第一延伸板、多个第 一结合板所组成。第一基板具有二第一侧边及二第二侧边,二第一侧边 分别连接第一侧板,且第一侧板设有预撕部,并可经由弯折而形成插置
5部,二第二侧边分别连接可朝向第一基板弯折的第一延伸板。多个第一 结合板连接于二第一延伸板,于第一延伸板朝向第一基板弯折后分别插 入插置部。第二片体主要由第二基板、二第二延伸板所组成。第二基板 具有二第三侧边及二第四侧边,二第四侧边分别连接可朝向第二基板弯 折的第二延伸板。将二第二延伸板分别定位于二第一延伸板,使第二片 体罩覆第一片体而形成容置空间,于撕取预撕部后,多个第一结合板离 开插置部以摊平第一片体。
本发明提出一种包装外箱结构,包含第一基板、二第一侧板、二 第一延伸板、多个第一结合板、第二基板、第二延伸板。第一基板具有 二第一侧边及二第二侧边,二第一侧边分别连接第一侧板,且第一侧板 设有预撕部,并可经由弯折而形成插置部,二第二侧边分别连接可朝向 第一基板弯折的第一延伸板。多个第一结合板连接于二第一延伸板,于
、夕
第一延伸板朝向第一基板弯折后分别插入插置部。第二基板连接于第一 延伸板,具有二第三侧边及二第四侧边,其中一第四侧边分别连接可朝 向第二基板弯折的第二延伸板。第二延伸板定位于第一延伸板,使第二 基板、第二延伸板及二第一延伸板罩覆第一基板而形成容置空间,于撕 取预撕部后,多个第一结合板离开插置部以摊平第一基板。
本发明包装物品并置于放置面上后,使用者仅需撕取预撕部,即可 使第一基板向外翻开摊平,用以让使用者以平行放置面的方向取出大体 积或较重的物品,解决常用包装外箱包装大体积或较重物品时,必须费 力地将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向上抬出,或是多人共同施力才能取出物品 的问题。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 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一);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二);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组装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组装完成的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取出物品的示意图(一);图4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取出物品的示意图(二);图4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取出物品的示意图(三);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两片体摊平的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一);图6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二);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于组装完成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A、图1B、图2及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包装外箱结构,包含有第一片体IO、第二片体30。
第一片体IO主要由第一基板11、 二第一侧板12、 二第一延伸板13、多个第一结合板14所组成。第一基板11概呈矩形,具有约略相互垂直的二第一侧边lla与二第二侧边llb,并于二第一侧边lla上适当位置处设置穿孔IIO,其中,二第一侧边lla分别连接第一侧板12,且第一侧板12设有预撕部121,并可经由弯折而形成插置部122,此外,第一侧板12于未连接第一基板11的侧边延伸设有对应于穿孔110的凸部123,于第一侧板12弯折后,凸部123嵌入其所对应的穿孔110内;二第二侧边lib分别连接第一延伸板13,且每一第一延伸板13连接有多个第一结合板14,于第一延伸板13朝向第一基板11弯折后,分别将多个第一结合板14插入插置部122内,使第一片体10概呈盒体状(如图2所示)。
于前述说明中,预撕部121可由多个戳点或裁切线形成,其可仅设置于其中一第一侧板12,或是每一第一侧板12均设置有预撕部121。
第二片体30主要由第二基板31、 二第二侧板32、 二第二延伸板33、多个第二结合板34所组成。第二基板31概呈矩形,具有约略相互垂直的二第三侧边31a及二第四侧边31b,其中,二第三侧边31a分别连接可朝向第二基板31弯折的第二侧板32, 二第四侧边31b分别连接可朝向第二基板31弯折的第二延伸板33,于第二侧板32、第二延伸板33朝向第二侧板32弯折后使第二片体30概呈盖体状。多个第二结合板34连接于第二延伸板33的两端,于第二延伸板33朝向第二基板31弯折后,第二延伸板33板两端的第二结合板34分别插入第一基板11两侧的插置部122内,用以结合第一片体10与第二片体30,使第二片体30罩覆第一片体IO而形成容置空间,使物品5可收容在容置空间内(如图3所示)。
此外,第一片体10上设有多个第一弯折线18,位于第一基板11与每一第一侧板12之间、第一基板11与每一第一延伸板13之间及第一延伸板13与每一第一结合板14之间,以供第一侧板12、第一延伸板13沿着第一弯折线18朝向第一基板11弯折,第一结合板14沿着第一弯折线18朝向第一延伸板13弯折而插入插置部122内。第二片体30上设有多个第二弯折线38,位于第二基板31与每一第二侧板32之间、第二基板
831与每一第二延伸板33之间及第二延伸板33与每一第二结合板34之间,以供第二侧板32、第二延伸板33沿着第二弯折线38朝向第二基板31弯折,第二结合板34沿着第二弯折线38朝向第二延伸板33弯折而插入插置部122内。再者,本发明更可于其中一第二延伸板33上设置握持部4,较佳地可于第二延伸板33设置穿孔331而穿设握持部4,以便使用者进行搬运。
如图4A、图4B及图4C所示,使用者以本发明的包装外箱结构包装物品5后,将其移至预定位置处的放置面9上,稳固放置后再沿着预撕部121撕取而撕开第一侧板12,并向外拉开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31,使第一结合板14与第二结合板34脱离插置部122,即可使第一片体10与第二片体30向外翻开摊平(如图5所示)。此时使用者可以平行放置面9的方向取出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5,即施力推或拉动物品5平行移出本发明的包装外箱结构,而不需费力地将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向上抬出外箱,并可避免物品5于取出过程中脱落而导致损坏。
此外,使用者于放置本发明的包装外箱结构于放置面9上时,除以第一延伸板13与第二延伸板33贴附放置面9的竖立放置外,也可以第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31贴附放置面9的平躺放置,于撕取预撕部121后,使第一片体10与第二片体30向外翻开摊平,并以平行第一基板ll或第二基板31的方向取出物品5。
请参阅图6A、图6B及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包装外箱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片体30的其中一第二延伸板33未延伸设置第二结合板34,而是以黏贴方式定位于第一片体10的第一延伸板13上,用以结合第一片体10与第二片体30,使第二片体30罩覆第一片体10而形成容置空间。在此,第二延伸板33黏贴于第一延伸板13的方式可为胶黏,或是设置魔鬼粘黏合两者,但本发明非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包装外箱结构,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并无第一片体10与第二片体30为分离的两组件的结构,而是将两者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第一基板11的二第一侧边lla分别连接第一侧板12、 二第二侧边lib分别连接第一延伸板13,且其中一第一延伸板13连接于第二基板31的第四侧边31b。将第一基板11、 二第一侧板12、 二第一延伸板13、多个第一结合板14分别沿着第一弯折线18弯折成盒体状,第二基板31、 二第二侧板32、第二延伸板33、多个第二结合板34分别沿着第二弯折线38弯折成盖体状,使其具有容置空间而收容物品5。
本发明的包装外箱结构易于组装及包覆物品,并于包覆物品后置于放置面上,沿着预撕部撕取而撕开第一侧板,并将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向外翻开摊平,使用者即可轻易地以平行放置面的方向取出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解决常用包装外箱包装大体积或较重物品时,必须费力地将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向上抬出,或是多人共同施力才能取出物品的问题,并可有效避免物品于取出过程中脱落而导致损坏。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片体,包含第一基板,包含两个第一侧边及两个第二侧边;两个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一侧边,上述这些第一侧板分别弯折以形成插置部,每一个上述第一侧板的外侧包含预撕部;两个第一延伸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二侧边;及多个第一结合板,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朝向上述第一基板弯折,使上述这些第一结合板分别插入上述插置部;及第二片体,包含第二基板,包含两个第三侧边及两个第四侧边;及两个第二延伸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四侧边,上述这些第二延伸板朝向上述第二基板弯折,上述这些第二延伸板分别定位于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使上述第二片体罩覆上述第一片体而形成容置空间,于撕取上述预撕部后,上述这些第一结合板离开上述插置部以摊平上述第一片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箱 结构还包含多个第一弯折线,位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这些第一侧板、 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之间及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与上述这些第一结合板 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箱 结构还包含多个第二结合板,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二延伸板,于上述这 些第二延伸板朝向上述第二基板弯折后,上述这些第二结合板分别插入上述插置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箱 结构还包含两个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三侧边,朝向上述 第二基板弯折。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箱 结构还包含多个第二弯折线,位于上述第二基板与上述这些第二侧板、 上述这些第二延伸板之间及上述这些第二延伸板与上述这些第二结合板 之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箱 结构还包含握持部,位于上述第二延伸板。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基板 包含多个穿孔,上述这些第一侧板还包含多个凸部,于上述这些第一侧 板弯折后分别嵌入上述这些穿孔。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这些第二 延伸板以黏贴方式定位于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
9、 一种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基板,包含两个第一侧边及两个第二侧边;两个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一侧边,上述这些第一侧板 分别弯折以形成插置部,每一个上述第一侧板的外侧包含预撕部; 两个第一延伸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二侧边;多个第一结合板,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上述这些第一延伸 板朝向上述第一基板弯折,使上述这些第一结合板分别插入上述插置部;第二基板,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包含两个第三侧边及两个 第四侧边;及第二延伸板,对应于上述第二基板所连接的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而 连接于上述这些第四侧边,并朝向上述第二基板弯折,上述第二延伸板 分别定位于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使上述第二基板、上述第二延伸板及 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罩覆上述第一基板而形成容置空间,于撕取上述预 撕部后,上述这些第一结合板离开上述插置部以摊平上述第一基板。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 箱结构还包含多个第一弯折线,位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这些第一侧 板、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之间及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与上述这些第一结 合板之间。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 箱结构还包含多个第二结合板,连接于上述第二延伸板,于上述第二 延伸板朝向上述第二基板弯折后,上述这些第二结合板分别插入上述插 置部。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 箱结构还包含两个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三侧边,朝向上 述第二基板弯折。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 箱结构还包含多个第二弯折线,位于上述第二基板与上述这些第二侧 板、上述第二延伸板之间及上述第二延伸板与上述这些第二结合板之间。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包装外 箱结构还包含握持部,位于上述第二延伸板。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基 板包含多个穿孔,上述这些第一侧板还包含多个凸部,于上述这些第一 侧板弯折后分别嵌入上述这些穿孔。
全文摘要
一种包装外箱结构,主要由第一片体、第二片体所组成,且第一片体的第一侧板设有预撕部。当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弯折后包装物品,并置于放置面上后,撕取预撕部,即可以平行放置面的方向取出物品,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避免取出过程中物品脱落而导致损坏。
文档编号B65D5/32GK101659329SQ20081021054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7日
发明者陈彦宏 申请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