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437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捆绑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来捆绑物品,并 通过手柄的转动,来达到系带快速固定及松开物品的捆绑器。
技术背景
捆绑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其型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 种捆绑器主要是由本体、手柄、棘轮、巻轴、卡合弹片、控制拉板、 主系带、副系带构成,其中,主系带绕设在巻轴上,可以通过手柄的 扳动而达到系紧或松开物品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该类捆绑器其本体皆由钢板制成,捆绑器在使 用过程中容易滑动而擦伤被捆绑物品的表面,影响物品的正常使用。 另外,它还存在主系带收放不便、控制拉板容易歪斜、以及主系带安 装难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很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捆绑器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 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它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擦伤被捆绑物体的表 面,且使用更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用于物体的捆绑固定,它包括有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弯折形成 侧板,两块侧板之间构成容置空腔;
防滑垫,由软质材料制成,与本体的底板相连;
巻轴,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其左右两端穿过
两个棘轮,分别套设在巻轴左右两侧;
手柄,跨设在本体上方,其左右两端的侧板分别与巻轴左右两端 相连;
卡合弹片,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之间、巻轴的后侧,其前端与棘 轮配合;
控制拉板,位于手柄的两块侧板之间,可在手柄的两块侧板之间 上下滑动,其底部与棘轮配合;
主系带,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之间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并绕设在 巻轴上,其两端伸出于本体前后两侧,其中,伸出于本体后侧的系带 尾部设有主拉钩;
副系带,其后端固定在本体前侧的横梁上,前端设有副拉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防滑垫具有两个贴附于本体两 块侧板上的手持部,手持部上成型有与手指配合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巻轴左右两端穿过手柄的侧 板,其端部设有塑胶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手柄左右两端的侧板上固定有 带滑槽的夹持件,控制拉板左右两端的突出部分别插入夹持件内,并与夹持件内的压縮弹簧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主系带伸出于本体前侧的一 端,其尾部巻绕数圈后缝合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手柄侧板内部为钢板,外部则
包覆有塑胶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本体 底板相连的防滑垫,可以防止捆绑器在使用过程中擦伤被捆绑物品的 表面,且可方便手指对捆绑器的握持;(2)设置于巻轴两端的旋钮可 以方便使用者快速收放系带;(3)控制拉板左右两端分别配合有压縮 弹簧,受力更为均匀,不会出现歪斜现象而影响捆绑器的正常使用; (4)主系带一端巻绕数圈并缝合在一起后,可以防止主系带脱离巻 轴而造成使用者自行安装困难的问题,使用更为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未加系带);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未加系带);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加上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器主要由本体10、 防滑垫20、巻轴30、棘轮40、手柄50、卡合弹片60、控制拉板70、主系带80、副系带90构成。
其中,本体10由钢板制成,它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 两侧弯折形成侧板ll,两块侧板ll之间构成容置空腔。为了增加本 体10的美观性以及增加操作的舒适度,手柄10的侧板11采用内部 为钢板,外部则包覆塑胶层的结构形式。
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的防滑垫20与本体10的底板相连,它具有 两个贴附于本体10两块侧板11上的手持部21,手持部21上成型有 与手指配合凹槽211;另外,防滑垫20的后侧成型有与手持部21连 为一体的挡壁22,挡壁22贴附于本体10后侧的钢板上,其中间部 位开设有供系带穿过的导引槽221。
巻轴30位于本体10的两块侧板11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其中部 开设有供系带穿过的横向定位槽301,巻轴30的左右两端穿过侧板 11;为方便使用者通过直接转动巻轴30的方式来快速收放系带,其 端部设有塑胶旋钮31。
两个棘轮40位于本体10两块侧板11形成的容置空腔外端(当 然也可位于容置空腔内端),两个棘轮40分别套设在巻轴30左右两 侧,可带动巻轴30转动。
手柄50跨设在本体10上方,其左右两端的侧板51分别与巻轴 30左右两端相连,可绕巻轴30的中心轴线前后转动。
卡合弹片60,位于本体10的两块侧板11之间、巻轴30的后侧, 其前端与棘轮40配合,防止棘轮40反向转动。
控制拉板70,位于手柄50的两块侧板51之间,其左右两端的突出部插入固定于手柄50的侧板51上的夹持件52内,并可沿夹持件 52上的滑槽上下移动,其底部在夹持件52内部的压縮弹簧53弹力 作用下与棘轮40保持接触;当使用者推动手柄50时,控制拉板70 可带动巻轴30转动。主系带80,位于本体10的两块侧板12之间形成的容置空腔内, 并在穿过巻轴30中部的横向定位槽31后绕设在巻轴30上,其两端 伸出于本体10前后两侧,其中,伸出于本体10后侧的系带尾部设有 主拉钩81;伸出于本体10前侧的系带尾部巻绕数圈后缝合在一起, 形成绳结82;绳结82的厚度必须大于巻轴30中部的横向定位槽301, 这样可以防止主系带80从巻轴30上脱落。副系带90尾部固定在本体10前侧的横梁12上,其前端设有与 主拉钩81配合使用的副拉钩9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首先握住手柄50上端的握把,并用手指 将控制拉板70向上拉起,向前推动手柄50,控制拉板70的底部解 除对棘轮40的约束,此时,可将主系带80拉出至合适的长度,以绑 住物品。当物体绑好后,用手握住手柄50上的握把,并向下按压手柄50, 控制拉板70经由棘轮40带动巻轴3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 之后,仍用手指将控制拉板70向上拉起,向前推动手柄50到位后再 向下按压手柄50,如此反复多次后,即可收紧主系带80,使物体被 主系带80和副系带90牢牢固定住。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用于物体的捆绑固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本体,所述的本体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弯折形成侧板,两块侧板之间构成容置空腔;防滑垫,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与本体的底板相连;卷轴,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其左右两端穿过侧板;两个棘轮,分别套设在卷轴左右两侧;手柄,跨设在本体上方,其左右两端的侧板分别与卷轴左右两端相连;卡合弹片,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之间、卷轴的后侧,其前端与棘轮配合;控制拉板,位于手柄的两块侧板之间,可在手柄的两块侧板之间上下滑动,其底部与棘轮配合;主系带,位于本体的两块侧板之间形成的容置空腔内,并绕设在卷轴上,其两端伸出于本体前后两侧,其中,伸出于本体后侧的系带尾部设有主拉钩;副系带,其后端固定在本体前侧的横梁上,前端设有副拉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垫具 有两个贴附于本体两块侧板上的手持部,手持部上成型有与手指配合凹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绑器,其特征在所述的巻轴左右两 端穿过手柄的侧板,其端部设有塑胶旋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左右 两端的侧板上固定有带滑槽的夹持件,控制拉板左右两端的突出部分 别插入夹持件内,并与夹持件内的压縮弹簧配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捆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系带伸 出于本体前侧的一端,其尾部巻绕数圈后缝合在一起。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捆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侧板 内部为钢板,外部则包覆有塑胶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捆绑器。它主要包括有本体、防滑垫、卷轴、棘轮、手柄、卡合弹片、控制拉板、主系带、以及副系带,其中,防滑垫由软质材料制成,并与本体的底板相连;另外,防滑垫还具有两个贴赋予本体两块侧板上的手持部,手持部上成型有与手指配合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捆绑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擦伤被捆绑物体的表面,且使用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B65B13/22GK201325603SQ20082018013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李方伦 申请人:王 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