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858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输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输平板类工 件的传输滚轮。
背景技术
在对平板类工件(如玻璃、薄钢板、塑料板等)进行自动传输的生产线设备中,传输滚轮是被经常使用的部件。如图la、图lb所示, 传输滚轮主要包括滚轮本体1和传动轴2,滚轮本体1被安装在传动 轴2上,其位置与传动轴2相对固定,利用电机或其它动力装置带动 传动轴2旋转,使得滚轮本体l随之转动,达到对平板类工件3传输 的目的。滚轮本体l与传动轴2必须结合紧密,才能使得滚轮本体1能够 很好地跟随传动轴2转动,不发生滞后、丢转、爬行和滚轮本体l在 传动轴2上轴向窜动等现象,以保证传输工件3时的平稳性。如图2a、 2b所示,现有的传输滚轮的结构通常为在滚轮本体l 的端部加工出径向螺紋孔,在滚轮本体l中安装紧固螺钉4,使紧固 螺钉4头部顶住传动轴2,达到使滚轮本体l和传动轴2—起转动的 效果。 一般采用一个滚轮本体1上安装一个或两个紧定螺钉4。使用紧固螺钉4使滚轮本体1与传动轴2结合的方式,不论采用 一个或两个紧固螺钉4,滚轮本体1与传动轴2的真正结合位置只有 紧固螺钉4端部与传动轴2的接触部分,通过紧固螺钉4端部与传动 轴2的摩擦力传导到滚轮本体1上。在紧固螺钉4端部与传动轴2的 结合部位,传动轴2的表面是圆柱面,而紧固螺钉4端部是平面,二 者的接触面积非常小,容易产生松动,影响传动效果。其次,紧固螺钉4向内拧紧的同时,会在紧固螺钉4的轴线方向
对滚轮本体1产生向外的反作用力,使得滚轮本体1的中心轴线与传
动轴2的中心轴线不重合,滚轮本体1在转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径向跳动的现象,影响传输工件3时的平稳性。
第三,为了使滚轮本体1与传动轴2结合紧密,会把紧固螺钉4尽量柠紧。紧固螺钉4端部会在传动轴的表面压出痕迹,使传动轴2表面出现凹凸痕迹,影响滚轮本体1在传动轴2上调整位置或拆卸更换滚轮等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传输平板类工件的传输滚轮,通过滚轮结构的设计,使滚轮与传动轴的结合紧密,传动可靠,不损伤传动轴表面,安装维护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输滚轮,该传输滚轮包括
贯穿有内孔的滚轮本体,其中心处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凸出部
外表面具有外螺紋,凸出部的内孔呈外端直径大于内端直径圆锥形;贯穿有内孔的涨紧套,所述涨紧套的外表面呈圃锥形,其锥度与
凸出部的内孔锥度相配合,所述涨紧套上具有开口;
锁紧螺母,其具有与滚轮本体凸出部外形相吻合的内孔,所述内
孔具有内螺紋。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的外形呈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滚轮本体为具有定位档边的滚轮本体。
优选地,所述滚轮本体带有O形圈的滚轮本体。
优选地,所述滚轮本体上具有凹槽形成减重结构。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传输滾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滚轮本体、涨紧套、锁紧螺母相互配合的结构,使
滚轮本体与传动轴之间的动力传递非常可靠,避免由于传动不可靠造成的传输不平稳甚至工件卡滞的问题;
2) 使滚轮本体与传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避免出现由于中心不
重合造成的滚轮跳动的问题;
3) 不会损伤传动轴表面,安装调整简易便捷,滚轮的使用寿命很长。


图la为现有技术中传输滚轮工作时的整体侧视图;图lb为现有技术中传输滚轮工作时的整体俯视图;图2a为现有技术中传输滚轮与传动轴固定后的纵向剖视图;图2b为现有技术中传输滚轮与传动轴固定后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传输滚轮的整体结构拆分图;图4为本发明传输滚轮与传动轴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传输滚轮中滚轮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传输滚轮中滚轮本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滚轮本体;2、传动轴;3、工件;4、紧固螺钉;5、涨紧套;6、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传输滚轮,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如下。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传输滚轮包括中心贯穿有内孔的滚轮本体l,其中心处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该凸出部外表面具有外螺紋,凸出部的内孔呈外端直径大于内端直径的圆锥形,因此凸出部具有锥形孔;贯穿有内孔的涨紧套5,涨紧套的外表面呈圆锥形,其锥度与滚轮本体l中凸出部的内孔锥度相配合,涨紧套5具有开口,因此涨紧套5的内孔直径可以被压缩,在压縮时起到压紧传动轴2的作用;锁紧螺母6,其具有与滚轮本体l中凸出部外形相吻合的内孔,且锁紧螺母6的内孔具有内螺紋,与滚轮本体l中凸出部的外螺紋相配合。如图3所示,滚轮本体l中凸出部的外形呈圆柱形,锁紧螺母6的内孔呈圆柱形。当然,本发明滚轮本体l中凸出部的外形不限于呈
圆柱形,也可以釆用其它的如圆锥形等方式与锁紧螺母6相配合。
当滚轮本体l、涨紧套5、锁紧螺母6依次穿在传动轴2上时,将锁紧螺母6的内孔的内螺紋与滚轮本体1中凸出部的外螺紋旋紧,锁紧螺母6将涨紧套5逐渐压入滚轮本体1中凸出部的锥形孔内。由于滚轮本体l中凸出部的锥形孔对涨紧套5挤压,使得涨紧套5逐渐向内收缩,这样涨紧套5的内孔表面可以均匀地抱紧传动轴2。
滚轮本体l与传动轴2组装后的效果如图4所示。由于涨紧套5的内孔表面与传动轴2的表面是在整个圆周的面积上都紧密接触,接触面积很大。而涨紧套5的外表面与滚轮本体1中凸出部的内孔表面是锥度相同的表面紧密接触,接触面积同样很大。因此各接触面均能够紧密结合,在设备的自动运行过程中滚轮本体l不易自行松动。动力从传动轴2向滚轮本体1的传递过程非常可靠,传动效果很好。
其次,由于滚轮本体1是在整个圆周方向抱紧传动轴2,因此滚轮本体1的中心轴线与传动轴2的中心轴线是重合的,避免出现由于轴线不重合造成的滚轮本体1在旋转的时候跳动的情况。
第三,由于滚轮本体1是在整个圆周方向抱紧传动轴2,相互之间接触面积很大,不会出现损伤传动轴2表面的情况。避免出现由于传动轴2表面被损伤造成的滚轮本体1拆装调整不便的情况。
对于滚轮本体l的结构,可以根据用途不同,设计成带定位挡边或不带定位挡边,定位档边设置在滚轮本体1上,如图3所示的滚轮本体1大外圆部分即为定位档边,定位档边亦可为安装方式,如图2a的滚轮本体1即为定位档边与滚轮本体1芯部装配而成;滚轮本体l的结构可以设计成带O形圈或不带O形圈,O形圈具体安装在滚轮本体上,如图3、图4的滚轮本体1上的小圆形即表示安装的0形圈;滚轮本体l的结构可以设计成具有减重结构,如图6所示在滚轮本体上设置凹槽使其具有减重结构;图5所示的滚轮本体即不带定位档边,也不带O形圈;滚轮本体1的结构可以设计成具有加强结 构等各种类型,均应落入本发明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 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滚轮,其特征在于,该传输滚轮包括贯穿有内孔的滚轮本体,其中心处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凸出部外表面具有外螺纹,凸出部的内孔呈外端直径大于内端直径圆锥形;贯穿有内孔的涨紧套,所述涨紧套的外表面呈圆锥形,其锥度与凸出部的内孔锥度相配合,所述涨紧套上具有开口;锁紧螺母,其具有与滚轮本体凸出部外形相吻合的内孔,所述内孔具有内螺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外形呈圆柱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本体为具有定位档边的滚轮本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本体带有O形圈的滚轮本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本体上具有凹槽形成减重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滚轮,该传输滚轮包括贯穿有内孔的滚轮本体,其中心处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该凸出部外表面具有外螺纹,凸出部的内孔呈外端直径最大的圆锥形;贯穿有内孔的涨紧套,所述涨紧套的外表面呈圆锥形,其锥度与凸出部的内孔锥度相配合,所述涨紧套为弹性部件;锁紧螺母,其具有与滚轮本体凸出部外形相吻合的内孔,所述内孔具有内螺纹。本发明通过滚轮结构的设计,使滚轮与传动轴的结合紧密,传动可靠,不损伤传动轴表面,安装维护简便。
文档编号B65G39/00GK101628661SQ20091008868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6日
发明者波 吴, 宋展鹏 申请人:北京京城清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