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964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搬运系统,且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工作环境洁净度的搬 运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半导体装置与显示面板的工艺洁净度要求极高,因此,其多数工艺均 是在无尘室内完成。而且,随着显示面板的尺寸日渐趋向大型化,自动化物料
搬运系统(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AMHS)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面板厂 内,以在各工艺站之间运送玻璃基板。
自动化物料搬运系统一般是利用轨道式搬运车(conveyer vehicle)来在各工 艺站间运送玻璃基板,且搬运车通过电缆线组连接至电源或控制系统,以接收 其移动所需的电力或控制信号。其中,电缆线组是包括由彼此枢接的多个履带 片所构成的保护壳体以及穿设于其内的电缆线,且此电缆线组是放置于平行轨 道设置的收纳槽内。当搬运车于轨道上走行时,电缆线组会随着搬运车的移动 而有部分被拉出收纳槽,并悬于收纳槽上方。但是,当电缆线组被拉出收纳槽 的部分超过一定的长度时,原悬于收纳槽上方的部分会弯垂至收纳槽内,因而 影响搬运车的移动。
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在收纳槽上方配设导块,用以支承悬在收纳槽上方的电 缆线组,避免电缆线组弯垂至收纳槽内而影响搬运车的走行。然而,搬运车在 走行时会带动电缆线组在导块上移动,使得保护壳体与导块之间产生摩擦。如 此一来,不但保护壳体容易磨耗受损,在保护壳体与导块之间更会产生微粒子 而导致工作环境的洁净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搬运系统,其可增加电缆线组的 使用寿命,并且减少移动载台移动时所产生的微粒子,进而改善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搬运系统,包括移动载台、收纳槽、电缆线组以及多个承 载滚轮。其中,移动载台适于沿一个走行方向移动,而收纳槽系平行此走行方 向配置。电缆线组具有电性连接至移动载台的第一端与位于收纳槽内并连接至 固定点的第二端,且第一端适于通过移动载台的带动而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 间移动。这些承载滚轮则是配置于电缆线组的第一端的移动路径上,并相对第 一位置而配置于邻近第二位置。当移动载台行经这些承载滚轮时,带动一部分 的电缆线组悬垂于这些承载滚轮至少其中之一上。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搬运系统更包括电力供应装置,其对应 上述的固定点而配置。而且,上述的电缆线组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此电力供应 装置。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缆线组包括壳体及至少一条电缆线, 其中壳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电缆线即是配置于此容置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多个枢接结构及多个履带单 元,其中这些枢接结构分别具有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枢接点与第二枢接点。各 履带单元包括第一履带片与第二履带片,且相邻的第一履带片枢接于对应的枢 接结构的第一枢接点,相邻的第二履带片则枢接于对应的枢接结构的第二枢接 点。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各履带单元的这些枢接结构之间的间距小 于上述这些承载滚轮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相邻的承载滚轮的二圆心之间距小于两邻 接的履带单元在摊平于走行方向上的总长度。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履带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连 接于第一履带片与第二履带片之间。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各履带单元的支撑杆与相邻近的这些枢接 结构之间的间距小于这些承载滚轮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履带单元还包括多条支撑杆,彼此平
行i也连接于第一履带片与第二履带片之间,且相邻的这些支撑杆间的间距小于 这些承载滚轮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承载滚轮在上述的走行方向上位于该固定点与上述的第二位置之间。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承载滚轮设置于上述的收纳槽的槽壁上。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承载滚轮分别包括一个转轴,且此转 轴的两端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收纳槽的两侧槽壁上。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承载滚轮包括多个第一承载滚轮与多 个第二承载滚轮,其中这些第一承载滚轮设置于收纳槽的一面槽壁上,而这些 第二承载滚轮则设置于收纳槽的另一面槽壁上,且这些第二承载滚轮分别相对 于对应的第一承载滚轮。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承载滚轮包括转轴、轮体及滚珠轴承。 其中,轮体套设于转轴上,而滚珠轴承则是套设于转轴与轮体之间。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承载滚轮分别相隔一个最小间距而排 列,以适于使这些承载滚轮可朝同一方向转动。
在本发明的之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承载滚轮的材质包括橡胶,例如聚氨
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 PU)。
本发明是以承载滚轮来承托连接至移动载台的电缆线组,因此,当电缆线 组因移动载台的带动而在承载滚轮上沿移动载台的走行方向移动时,会致使承 载滚轮以其转轴为轴心转动。换言之,电缆线组与承载滚轮之间不会产生面摩 擦的现象,因此,不但能够增加电缆线组的使用寿命,更可以减少搬运系统在 作动时所产生的微粒子,以改善搬运系统的作业环境的洁净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在走行起点的侧视图; 图1B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在走行终点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在走行起点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承载滚轮的配置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承载滚轮的剖面示意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缆线组的上视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在走行终点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跳搬运系统110:移动载台
120:收纳槽130:电缆线组
132:第一端134:第二端
135:固定点140:壳体
141:第一枢接点142:容置空间
143:第二枢接点144:枢接结构
146:履带单元147:第一履带片
148:支撑杆149:第二履带片
150:电缆线跳承载滚轮
160a:第一承载滚轮160b:第二承载滚轮162:转轴164:轮体
166:滚珠轴承170:电力供应装置
Dl、 D3、 D4、 D5、 d:间距D2:直径
E:第二位置 L:长度
P:走行方向 S:第一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在走行起点的侧视图,图1B则为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在走行终点的侧视图。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 1B,搬运系统100包括移动载台110、收纳槽120、电缆线组130以及多个承 载滚轮160。其中,移动载台UO适于沿走行方向P移动,用以在机台设备之 间运送物料。举例来说,移动载台IIO例如是用以运送玻璃基板或晶圆的搬运 车(conveyervehicle),但本发明并不限制搬运物体的种类。
收纳槽120平行走行方向P配置,用以容纳电缆线组130。电缆线组130 具有第一端132与第二端134,其中第一端132电性连接至移动载台110,第 二端134则是连接至固定点135,并位于收纳槽120内。值得一提的是,本实
7说明书第5/8页
施例的搬运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电力供应装置170,其对应固定点135而配置, 且电缆线组130的第二端134即是电性连接至电力供应装置170,用以将电力 供应装置170所输出的电力传输至移动载台110,以供其移动所需的动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搬运系统100将电力供应装置170设置于 收纳槽120内,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力供应装置170 也可以设置于收纳槽120外,如图2所示,而电缆线组130的第二端134则是 连接至固定点135,通过穿过收纳槽120的底部而与电力供应装置170电性连 接。
请再次参照图1A及图1B,电缆线组130的第一端132适于通过移动载 台110的带动而在收纳槽120上方的第一位置S与第二位置E间移动。而且, 当移动载台110带动第一端132从第一位置S朝第二位置E移动时,电缆线 组130原放置在收纳槽120内的部分会被逐渐拉起而悬于收纳槽120上方。
承载滚轮160是配置于电缆线组130的第一端132的移动路径上,并相对 第一位置S而配置于邻近第二位置E。详细来说,这些承载滚轮160于走行方 向P上例如是位于固定点135与第二位置E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滚轮 160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材料,如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 PU),但本发明 不限于此,也可依实际需求调整。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承载滚轮 160可包括转轴162与轮体164,其中转轴162的两端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 收纳槽120的两侧槽壁上,轮体164则是套设于转轴162上。由此可知,本实 施例的承载滚轮160是可横跨收纳槽120并可拆卸地固定于其槽壁上。因此, 在欲进行收纳槽120槽底的清洁工作时,则可将承载滚轮160从收纳槽120 的槽壁上拆卸下来。
虽然上述实施例是将承载滚轮160横跨收纳槽120而设置,但本发明并不 限于此,承载滚轮160也可以分别设置在收纳槽120的两侧槽壁上。以下将举 实施例配合图式说明之。
图4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搬运系统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B则为 图4A的承载滚轮的配置示意图。请参照图4A及图4B,这些承载滚轮160也 可以是由多个第一承载滚轮160a与多个第二承载滚轮160b所构成,其中第一 承载滚轮160a是固定于收纳槽120 —侧的槽壁上,第二承载滚轮160b则是固 定于收纳槽120的另一侧的槽壁上。也就是说,第二承载滚轮160b位于第一承载滚轮160a的对侧。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承载滚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 例的各承载滚轮160例如是由转轴162、轮体164及滚珠轴承166所构成。其 中,轮体164是套设在转轴162上,滚珠轴承166则是套设在转轴162与轮体 164之间,用以降低轮体164与转轴16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承载滚轮160 在转动时所生成的微粒子。
请再次参照图1A及图1B,当移动载台110行经这些承载滚轮160时, 带动一部分的电缆线组130悬垂于这些承载滚轮160至少其中之一上。由此可 知,承载滚轮160用以承载从收纳槽120内被拉起的部分电缆线组130,以避 免电缆线组130悬在收纳槽120上方的部分下垂至收纳槽120内。
而且,当移动载台110持续带动电缆线组130的第一端132朝第二位置E 移动时,承载滚轮160会因应悬垂于其上的电缆线组130的移动而转动。也就 是说,在搬运系统100的运作过程中,利用承载滚轮160的转动,电缆线组 130与承载滚轮160之间不会产生面与面的摩擦,因而可减少微粒子的产生, 以避免对工作环境的洁净度造成不良的影响。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电缆线组BO包括壳体140及至少一条电缆线150, 其中壳体140内部具有容置空间142(示于图3),电缆线150即是配置于容置 空间142内。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缆线组的上视图。请参照图6,为 使壳体140在具有足以保护电缆线150的刚性的同时,也可随着移动载台110 的移动而弯曲,本实施例的壳体140包括多个枢接结构144与多个履带单元 146,其中枢接结构144具有第一枢接点141与第二枢接点143,且第一枢接 点141与第二枢接点143是分别位于枢接结构144的两侧。
承上述,各履带单元M6分别包括第一履带片147与第二履带片149,且 相邻的第一履带片147枢接至其所对应的枢接结构144的第一枢接点141。另 一方面,相邻的第二履带片149则是枢接至其所对应的枢接结构144的第二枢 接点143。换言之,这些枢接结构144枢接于相邻的履带单元146的第一履带 片147之间与枢接于相邻的履带单元146的第二履带片149之间。容置空间 142即是由履带单元146与枢接结构144所围成,且电缆线150穿设枢接结构 144而位于第一履带片147与第二履带片149之间。
请同时参照图1B与图6,值得注意的是,相邻的枢接结构144之间的间距D5小于承载滚轮160的直径D2,以避免电缆线组130在承载滚轮160上 移动时,发生承载滚轮160卡于相邻的枢接结构144之间的情形。
此外,各履带单元146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支撑杆148,连接于第一履带片 147与第二履带片149之间,用以支撑电缆线150。以本实施例来说,各履带 单元146包括多条支撑杆148,彼此平行地连接于第一履带片147与第二履带 片149之间。
请再次参照图1B与图6,在各履带单元146中,相邻的支撑杆148之间 的间距Dl小于承载滚轮160的直径D2,以避免在移动载台110带动电缆线 组130在承载滚轮160上移动时,因承载滚轮160卡于履带单元146的支撑杆 148之间,而导致移动载台IIO无法顺利走行。另外,在各履带单元146中, 支撑杆148与枢接结构144之间的间距D3也需小于承载滚轮160的直径D2, 以避免承载滚轮160卡于支撑杆148与枢接结构144之间。
由上述可知,由于相邻接的履带单元146可相对彼此而转动,因此,壳体 140不但具有足够的硬度来保护电缆线150,也具有些许可挠性,以随着移动 载台110的移动而逐渐从收纳槽120内被拉起,并悬于收纳槽120上方。
请再次参照图1A及图1B,这些承载滚轮160以适当的间距配置在电缆 线组130的第一端132的移动路径上,以避免在电缆线组130移动过程中发生 履带单元146卡于两相邻的承载滚轮160间的情况。具体来说,相邻的承载滚 轮160的圆心间距D4可允许的最大值小于两邻接的履带单元146在摊平于走 行方向P上的总长度L。另一方面,这些承载滚轮160也可以是分别以最小间 距d相隔排列,如图7所示,以使各承载滚轮160可在不彼此干扰的状况下, 朝同一方向转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搬运系统是将电缆线组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移动载 台,以通过电缆线组内的电缆线传输移动载台所需的电力或信号。而且,电缆 线组的第一端的移动路径上配置有至少一个承载滚轮,用以承托电缆线组随着 移动载台的移动而悬在收纳槽上方的部分,避免电缆线组悬在收纳槽上方的部 分下垂至收纳槽内,而与电缆线组仍位在收纳槽内的部分产生摩擦。
由于本发明是以承载滚轮来承托电缆线组,因此,当电缆线组因移动载台 的带动而在承载滚轮上沿移动载台的走行方向移动时,会致使承载滚轮以其转 轴为轴心转动。如此一来,即可避免电缆线组与承载滚轮之间产生面摩擦,因而,能够降低电缆线组的磨耗率,以增加其使用寿命。除此之外,更可以减少 搬运系统在作动时所产生的微粒子,以改善搬运系统的作业环境的洁净度。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 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移动载台,适于沿一走行方向移动;一收纳槽,平行该走行方向配置;一电缆线组,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移动载台,适于通过该移动载台的带动而于该收纳槽上方的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移动,该第二端则位于该收纳槽内,并连接至一固定点;以及多个承载滚轮,配置于该电缆线组的该第一端的移动路径上,并相对该第一位置而配置于邻近该第二位置,其中,当该移动载台行经该些承载滚轮时,带动一部分的该电缆线组悬垂于该些承载滚轮至少其中之一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力供应装置,对应该固定点配置,且该电缆线组的该第二端电性连接至该电力供应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缆线组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电缆线,配置于该壳体的该容置空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多个枢接结构,分别具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一第一枢接点与一第二枢接点;以及多个履带单元,各该履带单元包括一第一履带片与一第二履带片,其中相邻的该些第一履带片枢接于对应的该些枢接结构其中之一的该第一枢接点,相邻的该些第二履带片枢接于对应的该些枢接结构其中之一的该第二枢接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该些枢接结构间的间距小于该些承载滚轮的直径。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该些承载滚轮的二圆心的间距小于两邻接的该些履带单元在摊平于该走行方向上的总长度。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该履带单元还包括至少一支撑杆,连接于该第一履带片与该第二履带片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该履带单元的该支撑杆与相邻的该些枢接结构之间的间距小于该些承载滚轮的直径。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该履带单元还包括多条支撑杆,彼此平行地连接于该第一履带片与该第二履带片之间,且相邻的该些支撑杆间的间距小于该些承载滚轮的直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承载滚轮在该走行方向上位于该固定点与该第二位置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承载滚轮设置于该收纳槽的槽壁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该承载滚轮分别包括一转轴,且该转轴的两端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该收纳槽的两侧槽壁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承载滚轮包括多个第一承载滚轮与多个第二承载滚轮,该些第一承载滚轮设置于该收纳槽的一槽壁上,该些第二承载滚轮设置于该收纳槽的另一槽壁上,该些第二承载滚轮并分别相对于对应的该些第一承载滚轮其中之一。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该承载滚轮包括一转轴;一轮体,套设于该转轴上;以及一滚珠轴承,套设于该转轴与该轮体之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承载滚轮分别相隔一最小间距排列,以适于使该些承载滚轮可朝同一方向转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承载滚轮的材质包括橡胶。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承载滚轮的材质包括聚氨基甲酸乙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搬运系统,包括移动载台、收纳槽、电缆线组以及多个承载滚轮。其中,移动载台适于沿一个走行方向移动,而收纳槽平行此走行方向配置。电缆线组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移动载台,且适于通过移动载台的带动而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电缆线组的第二端则是连接于固定点,并位于收纳槽内。这些承载滚轮则是配置于电缆线组的第一端的移动路径上,并相对第一位置而配置于邻近第二位置。当移动载台行经这些承载滚轮时,带动一部分的电缆线组悬垂于这些承载滚轮至少其中之一上。
文档编号B65G35/00GK101665189SQ200910171779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庄才骏, 曾庆仁, 黄赤峰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