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对存放方法和一种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058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轮对存放方法和一种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的轮对存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轮对存放方法和一种
托盘。
背景技术
近几年,高时速的动车组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随之而来是如何在生产以及 检修等过程中对动车组的轮对进行存放的问题。 现有的轮对存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平面存放的方式,轮对按顺序停放于 仓库内铺设的钢轨上;另一种是采用立体存放的方式,将轮对放置于轮对立体存储库的货 架上,通过位于货架上的支撑装置来支撑轮对的轮轴或轮饼,并通过起重、传送装置完成轮 对的存储与输出,这里的起重、传送装置一般称为堆垛机。 上述的轮对平面存放方式,由于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全程需要人工参与等缺点,实 际当中 一般采用轮对立体存放方式。 但现有的轮对立体存放方式是针对普通列车的轮对而设计的,一般使用堆垛机直 接将轮对存放在轮对立体存储库中的货架的支撑装置上,这种方式无法适应动车组轮对的 特殊支撑要求。 动车组轮对相对于普通列车的轮对,其结构更为复杂。普通列车的轮对由轮饼、轴 和刹车盘组成;而动车组的轮对除轮饼、轴和刹车盘外,其部分车型还包括齿轮箱、轴箱等 附件。目前运行的动车组有CRH2、CRH3和CRH5等多种型号,各类型动车组的轮对又分为动 轮、拖轮两种大类,每种车型的动轮、拖轮结构各不相同。 现有的轮对立体存放方式中,对轮对的关键位置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例如,轮对被 堆垛机提取的位置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堆垛机无法提取,并且现有的轮对立体存储库 中的货架无法提供与动车组轮对结构相应的支撑。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不能直接将动车组的轮对存放在轮对立体存储库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轮对存放方法,该方法能够将包括动车组轮对在内的不同构 造的轮对存放在轮对立体存储库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对存放托盘,该托盘使得能够将包括动车组轮对在内的不同 构造的轮对存放在轮对立体存储库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对存放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轮对放置于托盘上;其中,在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分别用 于支撑轮对的两个轮饼的踏面,且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平面状态变形为凹面状态,将 轮对固定在托盘上; 将承载轮对的托盘存放于轮对立体存储库的货架上。
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托盘,该托盘用于存放轮对,该托盘包括托盘框架部件和 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其中,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分别安装在托盘框架部件的两
丄山
顺; 所述托盘框架部件,用于承载托盘的全部重量; 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用于分别支撑轮对的两个轮饼的踏面; 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能够变形为以下两种状态平面状态和凹面状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这种将轮对放置于托盘上,其中,在所述托盘上设置
有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分别用于支撑轮对的两个踏面,且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平
面状态变形为凹面状态,将轮对固定在托盘上,然后将承载轮对的托盘存放于轮对立体存
储库的货架上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能够固定住轮对的托盘来承载轮对,然后将轮对同托
盘一起放入轮对立体存储库中的货架上,因此尽管动车组的轮对与现有的列车轮对相比具
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但都不妨碍通过托盘对轮对踏面的支撑和固定功能,将其存放在轮对
立体存储库中。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包括动车组轮对在内的不同构造的轮对存放
在轮对立体存储库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轮对存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轮对上下托盘时的托盘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轮对时的托盘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变形的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的运动示意图一 ;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变形的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的运动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使用托盘来承载并固定轮对,然后将托盘和轮对一起存放 至轮对立体存储库中货架上,从而实现将包括动车组轮对在内的不同构造的轮对存放在轮 对立体存储库中。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轮对存放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轮对放置于托盘上;其中,在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 件,分别用于支撑轮对的两个轮饼的踏面,且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平面状态变形为凹 面状态,将轮对固定在托盘上。 步骤102,将承载轮对的托盘存放于轮对立体存储库的货架上。 至此完成了将轮对入库的过程,而轮对出库的过程包括如下的步骤103和104。 步骤103,将承载轮对的托盘从轮对立体存储库的货架取下。 步骤104,通过外力作用将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凹面状态变形为平面状 态,使得轮对从托盘上滚动下来。 根据图1所示的方案,由于采用托盘来承载和固定住轮对,然后将轮对同托盘一起放入轮对立体存储库中的货架上,并在轮对出库时,托盘的变形使得轮对能够自由滚动 下托盘,因此尽管动车组的轮对与现有的列车轮对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但都不妨碍 通过托盘对轮对踏面的支撑将其存放在轮对立体存储库中。 在图1所示的轮对存放过程中,由堆垛机来完成往货架上放置承载轮对的托盘和
从货架取下承载轮对的托盘的工作。由此,能够实现对动车组轮对的完全自动化存储。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托盘包括托盘框架
部件1、轮对踏面支撑部件2、轮对齿轮箱支撑部件3和轮对轴箱支撑部件4。 如图2所示,托盘框架部件1用于承载托盘的全部重量,托盘的全部承载将通过托
盘框架部件1传递到货架上。托盘框架部件1可以由各种标准方钢焊接组成。 如图2所示,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2分别安装在托盘框架部件1的两端,两个轮
对踏面支撑部件2用于分别支撑轮对的两个轮饼的踏面。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能够变
形为以下两种状态平面状态和凹面状态,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包
括两个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件,这两个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件能够变形为以下两种状态 "一"字形状态(即平面状态)和"V"字形状态(即凹面状态)。即在本实施例中,托盘的 轮对踏面支撑部件2被设计为可活动的"V"字形结构,并可以在其他设备的辅助下实现"V" 字形到"一"字形的自动变形。 如图2所示,轮对齿轮箱支撑部件3固定在托盘框架1上,并且位于两个轮对踏面 支撑部件2之间。由于不同型号的动车组轮对的齿轮箱的位置不同,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托 盘上设置了三个轮对齿轮箱支撑部件3,该三个轮对齿轮箱支撑部件3顺序排列在两个轮 对踏面支撑部件2之间,以适应齿轮箱位于不同位置的轮对。 如图2所示,两个轮对轴箱支撑部件4分别安装在托盘框架部件1的两端,两个轮 对踏面支撑部件2的外侧。两个轮对轴箱支撑部件4是可拆卸的。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的标准轨距为1435mm,因此只要将本发明托盘中的 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之间的距离设置成符合1435mm轨距的规定,则所有符合1435mm标 准轨距的轮对都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托盘进行存储。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轮对上下托盘时的托盘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轮对
上下托盘时托盘的轮对踏面支撑部件保持"一"字结构,从而使得轮对可自由滚动。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轮对时的托盘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存储过程
中托盘的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变为"V"字形结构,从而有效的限制轮对滚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和图4中,为了清楚的表示出轮对踏面支撑部件,没有
示意出托盘的轮对轴箱支撑部件,也没有示意出轮对的轴箱和齿轮箱。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变形的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的运动示意图一。图6是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可变形的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的运动示意图二。参见图5和图6,在实际使用
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托盘由堆垛机上安装的辅助液压装置驱动,可变形为以下两种
状态 1、平面状态又称为托盘上下轮对状态,托盘两侧安装的可活动的轮对踏面支撑 部件(即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子踏面支撑部件)通过活塞部件与堆垛机上安装的辅助液压装 置的液压缸接触。由液压缸通过活塞部件将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的"V"字形结构顶平为"一" 字形结构,从而实现轮对的自由滚动。
2、凹面状态又称为托盘固定轮对状态托盘两侧安装的可活动的轮对踏面支撑 部件(即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子踏面支撑部件)通过活塞部件与堆垛机上安装的辅助液压装 置的液压缸接触,被顶平为"一"字形结构时轮对滚上托盘,此时液压缸卸载,"一"字形结构 在轮对重力的作用下变回"V"字形结构。从而最终实现固定并限制轮对的自由滚动。
可见本发明的这种方案,可实现在轮对自由滚动上下托盘的同时使轮对安全的固 定在托盘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托盘的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包括两个可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 件。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轮对踏面支撑部件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可活动的子踏面 支撑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该一个可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件能够变形为以下两种状态水平 状态和斜坡状态。当该子踏面支撑部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托盘处于上下轮对状态,轮对可以 自由地滚上或滚下托盘。当该子踏面支撑部件处于斜坡状态时,托盘处于固定轮对状态,轮 对可以固定在斜坡状态的子踏面支撑部件所呈现的凹陷的空间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这种将轮对放置于托盘上,其中,在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两个轮对 踏面支撑部件,分别用于支撑轮对的两个踏面,且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平面状态变形 为凹面状态,将轮对固定在托盘上,然后将承载轮对的托盘存放于轮对立体存储库的货架 上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托盘来承载并固定轮对,然后将轮对同托盘一起放入轮对立体存 储库中的货架上,因此尽管动车组的轮对与现有的列车轮对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但 只要满足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的1435mm的标准轨距,都不妨碍通过托盘对轮对踏 面的支撑将其存放在轮对立体存储库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轮对存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轮对放置于托盘上;其中,在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分别用于支撑轮对的两个轮饼的踏面,且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平面状态变形为凹面状态,将轮对固定在托盘上;将承载轮对的托盘存放于轮对立体存储库的货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承载轮对的托盘从轮对立体存储库的货架取下;通过外力作用将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凹面状态变形为平面状态,使得轮对从 托盘上滚动下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托盘上设置轮 对齿轮箱支撑部件,用于支撑轮对的齿轮箱。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托盘上设置两 个轮对轴箱支撑部件,用于支撑轮对的轴箱。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包括两个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件;所述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平面状态变形为凹面状态包括所述两个活动的子踏面 支撑部件由"一"字形状态变为"V"字形状态; 或者,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包括一个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件;所述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平面状态变形为凹面状态包括所述子踏面支撑部件由 水平状态变为斜坡状态。
6. —种托盘,该托盘用于存放轮对,其特征在于,该托盘包括托盘框架部件和两个轮 对踏面支撑部件;其中,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分别安装在托盘框架部件的两端;所述托盘框架部件,用于承载托盘的全部重量;所述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用于分别支撑轮对的两个轮饼的踏面; 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能够变形为以下两种状态平面状态和凹面状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托盘进一步包括轮对齿轮箱支撑部件;轮对齿轮箱支撑部件固定在托盘框架部件上,并且位于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托盘包括三个轮对齿轮箱支撑部件,该 三个轮对齿轮箱支撑部件顺序排列在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托盘进一步包括两个轮对轴箱支撑部件;所述两个轮对轴箱支撑部件分别安装在托盘框架部件的两端,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 的外侧。
10. 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包括两个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件;所述两个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件能够变形为以下两种状态"一"字形状态和"V"字形状态;或者,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包括一个活动的子踏面支撑部件;所述子踏面支撑部件能够变 形为以下两种状态水平状态和斜坡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对存放方法和一种托盘。所述方法包括将轮对放置于托盘上;其中,在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两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分别用于支撑轮对的两个踏面,且每个轮对踏面支撑部件由平面状态变形为凹面状态,将轮对固定在托盘上;将承载轮对的托盘存放于轮对立体存储库的货架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包括动车组轮对在内的不同构造的轮对存放在轮对立体存储库中。
文档编号B65G1/04GK101746586SQ200910260089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于靖, 南振会, 孙凯峰, 秦勤, 郭忠, 陈曦 申请人:北京康拓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