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08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采集瓶,尤其涉及一种毒药与昆虫分离, 保护采集人身健康的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
技术背景学校为加深学生对昆虫的认识,经常会组织学生去野外采集昆虫标 本,此时就要用到昆虫采集瓶。现今使用的昆虫采集瓶是使用实验用的广口玻 璃瓶,在瓶底放置氰化钾、氰化钠等剧毒物质,再在其上铺设海绵和滤纸,将 捕捉到的昆虫放入瓶内,依靠瓶底挥发出的毒素将昆虫杀死。此种采集瓶易碎, 携带不便, 一但丢失或打碎,其内的剧毒物质会造成严重后果。国内外一些院 校则是采用液体毒剂,使用喷雾器直接向瓶内昆虫喷洒,将其杀死,此种方式 虽然较为安全,但毒剂与昆虫直接接触,会造成昆虫标本氧化,颜色发黄,影 响标本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毒药与昆虫分离,保护采集者人身 健康,且可使标本形象鲜活的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由采集筒、 毒瓶,连接两者的连接体组成。在采集筒上部连接软质连接带,连接带另端连 接上盖,上盖下部开有外螺紋。采集筒下旋接有连接体,在连接体下旋接有毒 瓶,毒瓶下配有底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易破碎,方便携带,其内毒剂单独放置,与昆虫 隔离,即是对人身健康的保护,也可防止昆虫标本氧化。因为毒剂的单独放置, 可随时对毒剂进行监控,方便回收,防止意外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结构示意图。
图例1、上盖,2、采集筒,3、长袋,4、分隔网,5、连接体,6、毒瓶, 7、底托,8、手提带,9、肩带,10、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 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l所示,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由采集筒2、毒瓶6,连接 两者的连接体5组成。采集筒2由有机玻璃或其他硬质透明塑料制成,其为两 端敞口,且上下端均带有内螺紋的空腔体。在采集筒2上部连接软质连接带10, 连接带10另端连接上盖1,上盖1下部开有外螺紋。采集筒2下旋接有连接体 5,连接体5为两端敞口,且两端开有外螺紋的空腔体,在其内中部设置分隔网 4。连接体5中部向外突出,形成突棱,在连接体5两端的螺紋外套有密封圈。 在连接体5下旋接有毒瓶6,毒瓶6下配有底托7。毒瓶6为上端敞口,且带有 内螺紋的空腔体。
在采集筒2外壁处设置有长袋3和手提带8,长袋3内可放置镊子等捕捉昆 虫用小型器械。在采集筒2和毒瓶6间设置有肩带9。使用时,先在毒瓶6内放置沾有乙酸乙酯、乙醚或桃仁等麻醉药品的棉球
或滤纸条。随后将采集筒2、连接体5和毒瓶6依次旋接、旋紧。使用镊子或直 接用手将捕捉到的昆虫放入采集筒2内,旋紧上盖l。昆虫进入采集筒2后,由 于分隔网4的阻挡,不会进入毒瓶6,不与麻醉剂直接接触,在昆虫吸入由毒瓶 6内散发出来的麻醉剂后,十分钟左右即会死亡。通过手提带8和肩带9,可手 提、肩背或挂于腰上、脖子上,方便携带。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 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由采集筒、毒瓶,连接两者的连接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采集筒上部连接软质连接带,连接带另端连接上盖,上盖下部开有外螺纹,采集筒下旋接有连接体,在连接体下旋接有毒瓶,毒瓶下配有底托。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其特征在于釆集筒由有机 玻璃或其他硬质透明塑料制成,其为两端敞口,且上下端均带有内螺紋的空 腔体。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其特征在于连接体为两端 敞口,且两端开有外螺紋的空腔体,在其内中部设置分隔网。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其特征在于连接体中部向 外突出,形成突棱,在连接体两端的螺紋外套有密封圈。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其特征在于毒瓶为上端敞 口,且带有内螺紋的空腔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采集瓶,尤其涉及一种毒药与昆虫分离,保护采集人身健康的毒、虫分离式昆虫采集瓶,其由采集筒、毒瓶,连接两者的连接体组成。在采集筒上部连接软质连接带,连接带另端连接上盖,上盖下部开有外螺纹。采集筒下旋接有连接体,在连接体下旋接有毒瓶,毒瓶下配有底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易破碎,方便携带,其内毒剂单独放置,与昆虫隔离,既是对人身健康的保护,也可防止昆虫标本氧化。因为毒剂的单独放置,可随时对毒剂进行监控,方便回收,防止意外发生。
文档编号B65D39/08GK201385875SQ200920140050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3日
发明者阿迪力江·许克尔 申请人:阿孜古丽·克依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