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921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 式传送结构。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铝合金车轮毂等铸件在淬火后一般都会进行时效处理, 工作时,淬火与时效分别在相互独立的淬火炉及时效炉内完成,因此, 当铸件淬火完毕后需要从淬火炉中转运到时效炉内。而目前,人们大多 依靠起吊机及推车运送来完成转运工作,此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影响 工作效率,而且在转运工程中也容易出现工伤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滚棒式 传送结构,其不但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更
容易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滚棒式传送结构,包括淬火炉、时效炉 以及设于淬火炉与时效炉之间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两条横向 设置的滚棒式传送带和一条纵向设置的链式传送带,两条滚棒式传送带 一端分别与淬火炉和时效炉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链式传送带的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滚棒式传送带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第一、第二滚棒组及设 于第一、第二滚棒组之间的第一电机,第一、第二滚棒组均由平行设置 的若干滚棒组成,各滚棒均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
每一所述滚棒的一端均固接有内链轮和外链轮,相邻各滚棒之间均 依次通过其上的内链轮与内链轮、外链轮与外链轮传动连接,内链轮与内链轮、外链轮与外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两组输出链轮,其中一组输出链轮与 第一滚棒组上一内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另一组输出链轮与第二滚棒 组上一外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链式传送带包括承重架、安装在承重架上的第一链条组和第二 链条组及设于第一、第二链条组之间的动力装置,第一、第二链条组均 由至少两根呈纵向平行设置的运输链条组成,承重架上端于各运输链条 处均固接有一链条托架。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及由第二电机驱动的传动杆,电机设于 承重架一侧,传动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承重架上端,传动杆上设有若干传 动链轮,第二电机输出轴及第一、第二链条组上各运输链条分别与对应 的传动链轮传动连接。
所述各运输链条于承重架上端部分可在链条托架上滑行,链条托架 为一长杆,其两侧分别设有阻止运输链条滑落的挡块。
所述第一、第二电机的通断均通过控制箱自动控制。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棒式传送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
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中的传送装置包括两条横向设置的滚棒式传送带 和一条纵向设置的链式传送带,传送时,铝合金铸件可直接进入传送装 置,并由传送装置自动将其从淬火炉运送到时效炉,整个过程无需人员 搬运,非常快捷,因而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本实用新型中传送装置的传送速度及时间由控制箱统一控制, 因而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3为图1中M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包括淬火
炉2、时效炉3及传送装置4,传送装置4包括两条横向设置的滚棒式传送 带5和一条纵向设置的链式传送带6,两条滚棒式传送带5—端分别与淬火 炉2和时效炉3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链式传送带6的两端连接,传送时,铝 合金铸件从淬火炉2内直接进入与淬火炉2连接的一条滚棒式传送带5上, 后经链式传送带6、另一条滚棒式传送带5后进入到时效炉3内,整个过程 完全自动运行,不需要人员搬运,非常快捷。
滚棒式传送带5包括支架51、设于支架51上的第一、第二滚棒组52、 53及设于第一、第二滚棒组52、 53之间的第一电机59,第一、第二滚棒 组52、 53均由平行设置的若干滚棒54组成,各滚棒54均通过轴承55可转 动安装在支架51上,每一滚棒54的一端均固接有内链轮56和外链轮57, 相邻各滚棒54之间均依次通过其上的内链轮56与内链轮56、外链轮57与 外链轮57传动连接,内链轮56与内链轮56、外链轮57与外链轮57之间通 过链条58传动连接,以实现每一滚棒组之间只要有一根滚棒54在转动, 其余滚棒54均可随之同步转动,第一电机59输出轴上安装有两组输出链 轮541,其中一组输出链轮541与第一滚棒组52上一内链轮56通过链条58 传动连接,另一组输出链轮541与第二滚棒组53上一外链轮57通过链条58 传动连接,电机启动后,通过输出链轮541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滚棒组52 上的内链轮56和第二滚棒组53上外链轮57同时转动,同时,第一、第二 滚棒组52、 53上各滚棒54均随之同步转动,铝合金铸件在滚棒54随滚棒 54的转动而移动。
链式传送带6包括承重架61、安装在承重架61上的第一链条组62和第 二链条组63及设于第一、第二链条组62、 63之间的动力装置64,第一、
6第二链条组62、 63均由至少两根呈纵向平行设置的运输链条621组成,承 重架61上端于各运输链条621处均固接有一链条托架65,铝合金铸件被运 送到运输链条621上时,各运输链条621于承重架61上端部分在链条托架 65上滑行,以将铝合金铸件的重量经链条托架65转移到承重架61上,链 条托架65为一长杆,其两侧分别设有阻止运输链条621滑落的挡块651, 用于阻止运输链条621滑落,动力装置64包括第二电机641及由第二电机 641驱动的传动杆646,第二电机641设于承重架61—侧,传动杆641通过 轴承55可转动的安装在承重架61上端,传动杆646上设有多个传动链轮 642,第一、第二链条组62、 63上各运输链条621分别与对应的传动链轮 642传动连接,第二电机641启动后,传动杆646随之转动,并通过传动杆 646上传动链轮642带动各运输链条621转动,铝合金铸件置于运输链条 621上端并随运输链条621移动。
第一、第二电机59、 641的通断均通过控制箱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 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包括淬火炉(2)、时效炉(3)以及设于淬火炉(2)与时效炉(3)之间的传送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4)包括两条横向设置的滚棒式传送带(5)和一条纵向设置的链式传送带(6),两条滚棒式传送带(5)一端分别与淬火炉(2)和时效炉(3)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链式传送带(6)的两端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滚棒式传送带(5)包括支架(51)、设于支架(51)上的 第一、第二滚棒组(52、 53)及设于第一、第二滚棒组(52、 53)之间 的第一电机(59),第一、第二滚棒组(52、 53)均由平行设置的若干滚 棒(54)组成,各滚棒(54)均通过轴承(55)可转动安装在支架(51) 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其特 征在于每一所述滚棒(54)的一端均固接有内链轮(56)和外链轮(57), 相邻各滚棒(54)之间均依次通过其上的内链轮(56)与内链轮(56)、 外链轮(57)与外链轮(57)传动连接,内链轮(56)与内链轮(56)、 外链轮(57)与外链轮(57)之间通过链条(58)传动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9)输出轴上安装有两组输出链轮(541),其 中一组输出链轮(541)与第一滚棒组(52)上一内链轮(56)通过链条(58)传动连接,另一组输出链轮(541)与第二滚棒组(53)上一外链 轮(57)通过链条(58)传动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链式传送带(6)包括承重架(61)、安装在承重架(61) 上的第一链条组(62)和第二链条组(63)及设于第一、第二链条组(62、63)之间的动力装置(64),第一、第二链条组(62、 63)均由至少两根 呈纵向平行设置的运输链条(621)组成,承重架(61)上端于各运输链 条(621)处均固接有一链条托架(65)。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64)包括第二电机(641)及由第二电机(641) 驱动的传动杆(646),第二电机(641)设于承重架(61) —侧,传动杆(641)通过轴承(55)安装在承重架(61)上端,传动杆(646)上设 有若干传动链轮(642),第一、第二链条组(62、 63)上各运输链条(621) 分别与对应的传动链轮(642)传动连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各运输链条(621)于承重架(61)上端部分可在链条托架(65)上滑行,链条托架(65)为一长杆,其两侧分别设有阻止运输链 条(621)滑落的挡块(651)。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电机(59、 641)的通断均通过控制箱自动控制。
专利摘要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包括淬火炉、时效炉以及设于淬火炉与时效炉之间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两条横向设置的滚棒式传送带和一条纵向设置的链式传送带,两条滚棒式传送带一端分别与淬火炉和时效炉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链式传送带的两端连接。传送时,铝合金铸件可直接进入传送装置,并由传送装置自动将其从淬火炉运送到时效炉,整个过程无需人员搬运,非常快捷,因而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65G43/10GK201343552SQ20092014484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日
发明者郑东海 申请人:郑东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