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794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具有热塑性粘接剂的粘接带加热并使其与布料热接合的接合机。
背景技术
当前,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在内衣、塑料尿片、运动服、雨衣、以及需要用 松紧带、连接带、橡胶带等的带子系紧的短裤、塑料尿片、运动服、雨衣和西装等各种缝制品 中,将在正反面涂敷了粘接剂的粘接带与布料边缘部(缘部)接合的结构。例如,存在如图5的(Al)所示,在布料C和衬布等其他布料CA之间隔着粘接带T 的状态下接合的结构,和如图5的(A2)所示,将布料C的端部Ca折返,与该折返的端部Ca 隔着粘接带T而接合的结构。作为这种粘接带T的粘接剂,使用常温下不具有粘接功能,而通过加热可以发挥 粘接功能的具有热塑性的材料。作为形成前述缝制品的边缘部的工序例,如下所述。在图5 (Al)的例子的情况下, 首先,使粘接带T的向外部露出的一个表面Ta与布料C相对,在这种状态下加热加压而进 行热接合(第1接合工序)。然后,使另一块布料CA与粘接带T的向外部露出的另一个表 面Tb抵接,在这种状态下再次加热加压而进行热接合(第2接合工序)。另外,在图5 (A2)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在前述第1接合工序之后,以粘接带T为 内侧而将布料C的端部Ca折返,在这种状态下再次加热加压而进行热接合(第2接合工 序)。此外,作为粘接带T,有在一面或两面粘贴剥离带S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将粘 接带T粘贴在布料C上之前,进行剥落剥离带S的工序。如上所述,作为将粘接带T与布料C热接合的装置,已知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 中公示的接合机。利用图6至图8说明现有的接合机101的概略,其具有加压输送装置106,其用 于将加热后的粘接带τ向布料C按压而压接(热接合),并进行输送;加热装置103,其用于 在将粘接带T与布料C接合之前进行加热;以及控制部104,其控制可动部的动作。前述加压输送装置106具有按压辊106a及支承辊106b。并且,按压辊106a接 受按压辊驱动电动机107(图7)的驱动力传递,另外,支承辊106b接受支承辊驱动电动机 108(图7)的驱动力传递,从而可以分别进行旋转驱动。另外,按压辊106a配置为,利用通 过辊接触/分离电动机109(图7)进行动作的升降机构110,可选择性地上下移动至从支承 辊106b分离的上方位置(图6虚线)、和与支承辊106b抵接的下方位置(图6实线)。使粘接带T和布料C重叠而供 给至前述按压辊106a和支承辊106b之间,前述粘 接带T和布料C被挤压在两个辊106a、106b之间而接合,同时通过两个辊106a、106b的旋 转而沿箭头Fa (图6)送出。在由前述按压辊106a和支承辊106b按压的按压位置的前后,在输送路径下方设 置引导板(未图示),从而形成将前述布料C送入两个辊106a、106b之间并将粘接后的布料C和带子T送出的输送路径。前述粘接带T至少在一个表面涂敷热塑性的粘接剂,在前述按压位置上方,卷绕在未图示的带辊上。并且,粘接带τ 一边利用张紧装置112施加规定的张力,一边被送入加 压输送装置106。张紧装置112由例如上辊112a、在与上辊112a之间夹持粘接带T的下辊112b、以 及张紧电动机114 (图7)构成,前述张紧电动机114将该下辊112b向与带输送方向Ft (图 6)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为了使粘接带T不会松弛,张紧装置112向粘接带T施加用于获 得行进稳定性所需的反张力。上辊112a利用例如未图示的预紧弹簧的弹力,经由粘接带而以规定的抵接力与 下辊112b抵接。在前述加压输送装置106和张紧装置112之间的带路径上,配置加热装置103及 预热装置116。前述预热装置116与加压输送装置106相比配置在粘接带T的输送路径前侧,用 于预先对粘接带τ进行加热。前述预热装置116具有热板118和对该热板118进行加热的 加热器117。热板118与带路径相对配置,以使得加热面118a与粘接带T或粘贴在粘接带 T上的剥离带S接触。并且,粘接带T通过使其剥离带S —边与热板118的加热面118a滑 动接触,一边沿输送方向Ft输送,从而被加热至高于周围气温且低于粘接剂热软化点的温 度,例如50°C左右。前述加热装置103具有热风喷嘴(喷嘴)121,其正对加压输送装置106的前侧 配置,向粘接带τ吹出热风;加热部123,其具有电热器122 (图7);以及空气压源124,其产 生空气流。并且,通过利用加热部123的电热器122对从空气压源124供给的规定压力的 空气(空气流)进行加热,使空气成为规定温度、例如300°C左右的热风,通过将该热风供给 至热风喷嘴121,从热风喷嘴121的前端121a(图8)吹出规定温度的热风。另外,热风喷嘴121利用以喷嘴移动电动机127(图7)的驱动力进行动作的喷嘴 移动机构128 (图7),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即,热风喷嘴121可以选择性 地设定为与粘接带T相对的动作位置AP (图8的双点划线)、和从粘接带T前侧分离的退避 位置HP (图8的实线)。在前述热风喷嘴121位于退避位置HP时,从热风喷嘴121的前端121a吹出的热 风不会被吹到粘接带T。此外,热风喷嘴121构成为,平常位于退避位置HP,而在接合作业 时移动至动作位置AP。另外,对热风喷嘴121的热风供给,也有使用热风送风机的情况,前述热风送风机 具有电热器122和利用风扇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驱动的送风扇。图7所示的前述控制部104,连接有操作面板131、脚踏板开关132及电源133,前 述操作面板131具有进行接合作业操作的各种信息输入及动作状态等各种信息显示的功 能,前述脚踏板开关132用于接合操作的开始/停止。此外,控制部104连接有未图示的电 源开关等各种开关、用于按压辊106a及热风喷嘴121的各自位置检测的位置传感器、及用 于热板118的加热面118a的温度和热风温度等的温度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等未图示的各种 传感器等。前述控制部104具有CPU 141,其作为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部起作用;存储器142,其作为存储程序或数据的存储部起作用;电动机驱动电路143,其用于进行支承辊 驱动电动机108、按压辊驱动电动机107、辊接触/分离电动机109、张紧电动机114、喷嘴移 动电动机127等各个电动机的动作控制;以及加热器驱动电路144,其用于进行包含各个加 热器117及电热器122的温度控制在内的动作控制。前述控制部104可以在接合作业时进行下述动作控制,即,通过从热风喷嘴121吹 出热风,同时将脚踏板开关132用脚踏入,从而使热风喷嘴121从退避位置HP移动至动作 位置AP并保持,通过使脚从脚踏板开关132离开,从而使热风喷嘴121从动作位置AP移动 至退避位置HP并保持。通过踏入脚踏板开关132,粘接带T 一边利用来自热板118的加热面118a的热传 导,和从移动至动作位置AP的热风喷嘴121吹出的热风加热,一边被送入加压输送装置106 的接合位置。并且,作业者将布料C向接合位置送入(箭头Fc (图6)方向)。通过在前述按压辊106a和支承辊106b的接合位置,将加热后的粘接带T与布料C 压接,从而使粘接带T与布料C接合。并且,通过两个输送辊106的旋转,自动将接合后的 布料C和粘接带T沿送出方向(箭头Fa)送出。并且,作业者如果松开脚踏板开关132的 踏入,则结束接合作业,将热风喷嘴121移动至退避位置。然后,如果1次接合作业结束,则在将下一块布料C设置在引导板上之后,将脚踏 板开关132用脚踩入,然后,通过将下一块布料C向接合位置送入,进行下一次接合作业。 艮口,在作业者解除脚踏板开关132的踏入之后,直至进行下一次的脚踏板开关132的踏入为 止,成为接合作业的中断状态。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01762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日本国实公昭63-16683号公报专利文献3 美国申请公开第2005/027446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如果在中断状态下,在每次使热风喷嘴121位于退避位置时降低加热器的加热温 度,则因为在下一次接合作业时,从热风喷嘴121吹出的热风的温度降低,所以在热风温度 被加热至规定温度之前,不能进行接合作业,从而发生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因此,在现有的接合机101中按照下述方式控制,即,即使在前述中断状态下,也 保持为向成为加热部123的热源的电热器122始终通入大电流的状态,从而维持从热风喷 嘴121吹出规定温度的热风的状态。因此,需要保持始终向成为加热部123的热源的电热 器122通入大电流的状态,存在为了获得热风而消耗的消耗电力即能量消耗很大的问题。因此,寻求可以实现减少获得热风所需的能量的接合机。另外,在现有的接合机101中还存在下述问题,即,在开始接合作业的初始或变更 粘接带T的种类的情况等使热风的温度设定大幅度增高等的情况下,空气和热风的温度差 很大,加热所需的能量的消耗很 大,同时,直至从加热装置103的热风喷嘴121喷出规定温 度的热风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时间,不能立即开始接合作业,另外,作业者使用的方便 性差,作业效率下降。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减少获得热风所需的能量, 同时提高作业效率的接合机。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技术方案1涉及的本发明的接合机,其为了将粘接带和布料加热接合而至少具有加热装置,前述粘接带具有粘接剂,该粘接剂具有热塑性,前述加热装 置用于利用从喷嘴吹出的热风将前述粘接带加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加热装置中设有热 风再利用单元,其用于在将前述粘接带与布料加热接合的接合作业中断时,回收从前述喷 嘴吹出的热风,并将该热用于热风的生成。技术方案2涉及的本发明的接合机为,在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加热装 置具有空气压源,其向前述喷嘴供给空气;以及加热部,其具有对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 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器,前述热风再利用单元具有保温箱,其设置在前述空气压源和前述 加热部之间,存储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以及筒状的热风回收体,其与前述喷嘴相对 配置,在将前述粘接带与布料热接合的接合作业时,将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经由前 述保温箱及前述加热部而供给至前述喷嘴,从而可以从前述喷嘴吹出热风,在前述接合作 业中断时,可以将从前述喷嘴吹出的热风经由前述热风回收体而回收到前述保温箱中。另外,技术方案3涉及的本发明的接合机为,在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加 热装置具有空气压源,其向前述喷嘴供给空气;加热部,其具有对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 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器;以及喷嘴移动机构,其与前述喷嘴连结,使前述喷嘴移动至向前述 粘接带吹送热风的动作位置、和从该动作位置远离的退避位置,前述热风再利用单元具有 保温箱,其设置在前述空气压源和前述加热部之间,存储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筒状 的热风回收体,其在前述喷嘴位于退避位置的退避状态下,与前述喷嘴相对配置;热风供给 管,其连接前述加热部和前述喷嘴;以及热风回收管,其连接前述热风回收体和前述保温 箱,在将前述粘接带与布料热接合的接合作业时,使前述喷嘴位于动作位置,并且可以使从 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经由前述保温箱、前述加热部、以及前述热风供给管,从前述喷嘴 吹出热风,在前述接合作业中断时,使前述喷嘴位于退避位置,并且可以使从前述喷嘴吹出 的热风,经由前述热风回收体及前述热风回收管而回收到前述保温箱中。技术方案4涉及的本发明的接合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中,具有第1空气 供给管,其连接前述空气压源和前述保温箱;第2空气供给管,其连接前述保温箱和前述加 热部;第1切换阀,其切换设置于前述第1空气供给管中途的流路;第2切换阀,其切换设置 于前述第2空气供给管中途的流路;及分流管,其连接前述第1切换阀和前述第2切换阀, 在停止前述加热部的驱动时,将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经由前述分流管直接供给至前 述加热部。另外,技术方案5涉及的本发明的接合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4 中,在未接入电源的非动作时,可以将前述保温箱内部的空气保持为保温状态。另外,技术方案5涉及的本发明的接合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4 中,在前述保温箱内部收容蓄热材料。发明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因为热风再利用单元可以回收在接合作业中断时从 热风喷嘴吹出的、即未用于加热接合的热风,将该热用于热风生成,所以可以可靠地实现获 得热风所需的能量的减少。根据技术方案2及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因为可以更加可靠地在接合作业中断 时回收未用于热接合的热风,将该热用于热风生成,所以可以更加可靠地实现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器的消耗电力的减少,即,获得热风所需的能量的减少。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因为可以将从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经由分流管直接 供给至加热部,所以可以在停止加热部的驱动时,在短时间内高效地进行电热器的冷却。另 外,可以进行电热器的过热保护。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因为构成为在未接入电源的非动作时,将保温箱内 部的空气保持为保温状态,所以可以在初始开始接合作业的情况下,在将来自空气压源的 空气和由保温箱保温的空气混合的状态下利用电热器加热,从而获得热风。即,因为可以将 由保温箱保温的空气的热用于空气加热,所以可以提高被加热的空气的温度。其结果,可以 减少用于获得热风的电热器的消耗电力,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从热风喷嘴吹出的热风。通过 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从该热风喷嘴吹出的热风,所以可以缩短直至执行接合作业的时间, 从而提高作业者使用的方便性。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因为在保温箱内部收容蓄热材料,所以可以长时间 地保持保温箱内部的温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接合机的实施方式的要部的示意正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接合机的实施方式的要部的框图。图3是表示图1的热风喷嘴的退避位置和动作位置的说明图。图4是图1的加热装置的电路图。图5是表示在布料上接合粘接带的结构例的说明图,(A1)是在使向粘接带外部露 出的一个表面与布料相对的状态下,加热加压而进行热接合,在使另一块布料与向粘接带 外部露出的另一个表面抵接的状态下,再次加热加压而进行热接合的工序,(A2)是在使向 粘接带外部露出的一个表面与布料相对的状态下加热加压而进行热接合,在使粘接带作为 内侧而将布料的端部折返的状态下,再次加热加压而进行热接合的另一工序。图6是表示现有的接合机的一个例子的要部的示意正视图。图7是表示现有的接合机的一个例子的构成要部的框图。图8是表示图6的热风喷嘴的退避位置和动作位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此外,对于与前述现有方式相同或相 当的结构,在附图中标记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图1至图4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接合机的实施方式的要部。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机1如图1及图2所示,具有加压输送装置102、加热装置2、控 制部3、张紧装置113及预热装置116。前述加热装置2具有热风喷嘴5,其用于向至少在一面涂敷有热塑性粘接剂的粘 接带T吹送热风;加热部7 (加热炉),其具有电热器6 ;空气压源8,其由空气压缩机构成; 保温箱9,其存储从空气压源8供给的空气;喷嘴移动机构10,其使热风喷嘴5移动至向粘 接带吹送热风的动作位置AP、和从该动作位置AP远离退避位置HP ;喷嘴移动电动机11, 其作为驱动喷嘴移动机构10的移动用致动器 ’第1空气供给管12,其连接空气压源8和保温箱9 ;第2空气供给管13,其连接保温箱9和加热部7 ;热风供给管14,其连接加热部7和 热风喷嘴5,具有可弯性;筒状的热风回收体15,其在热风喷嘴5位于退避位置HP的退避状 态下,与热风喷嘴5相对配置;以及热风回收管16,其连接热风回收体15和保温箱9。前述热风喷嘴5与现有技术同样地,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可以利用以喷嘴移动 电动机11(图2)的驱动力进行动作的喷嘴移动机构10,例如如图3的双向箭头所示,沿水 平方向自由移动,从而至少选择性地位于图3实线所示的退避位置HP、和图3的双点划线 所示的动作位置AP这两个位置。另外,在热风喷嘴5位于退避位置HP的状态下,热风喷嘴 5的前端5a从粘接带T分离而偏离带路径,同时与热风回收体15的开口 15a相对,从而从 热风喷嘴5的前端5a吹出的热风不会吹到粘接带T上,而是向热风回收体15的内部流动。 此外,其构成为,在热风喷嘴5位于动作位置AP的状态下,与现有技术同样地,热风喷嘴5 的前端5a以与粘接带T相对的方式面向带路径,从热风喷嘴5的前端5a吹出的热风吹到 粘接带T上。而且,作为退避位置HP,只要是从热风喷嘴5的前端5a吹出的热风不会吹到 粘接带T上的位置即可,利用喷嘴移动机构10移动的热风喷嘴5的移动路径也可以将上下 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单独或组合使用,而并不是限定为水平方向。如图4所示,在第1空气供给管12的中途,从空气压源8朝向保温箱9,依次配置 截止阀17、空气压力调整单元18、由用于切换2个流路的3端口电磁阀等构成的第1切换 阀19、和由2端口电磁阀构成的第1方向控制阀20。前述空气压力调整单元18用于减小1次侧的空气压力而将2次侧的压力调整为 预先设定的规定压力,如所公知,其具有对空气进行清洁的过滤器18a、对压力进行减压调 整的调节器18b及压力计18c,从而可以使规定压力的空气向保温箱9流动。前述第1切换阀19用于将从空气压源8供给的空气的通路,切换为通过第1空气 供给管12而朝向保温箱9的通路和从第1空气供给管12的中途通过后述的分流管21而 朝向第2空气供给管13的通路,其可以在非通电状态下使空气向保温箱9流动,而在通电 状态下使空气向分流管21流动。前述第1方向控制阀20具有单向阀功能,其在非通电状态下阻断通路,而在通电 状态下使空气仅从入口向出口流动,从而仅在通电状态下,使通过第1切换阀19后的空气 可以向保温箱9流动。即,第1方向控制阀20在非通电状态及通电状态的任何一个状态下, 都可以可靠地阻止来自保温箱9的空气向空气压源8逆流。在前述第2空气供给管13的中途,从保温箱9朝向热风喷嘴5,依次配置由2端口 阀构成的第2方向控制阀22,和用于切换通路的由3端口阀构成的第2切换阀23。前述第2方向控制阀22与第1方向控制阀20同样地,具有在非通电状态下阻断 通路,而在通电状态下使空气仅从入口向出口流动的单向阀功能,其仅在通电状态下,使通 过保温箱9后的空气可以向加热部7流动。S卩,第2方向控制阀22在非通电状态及通电状 态的任何一个状态下,都可以可靠地阻止来自加热部7的空气向保温箱9逆流。前述第2切换阀23用于将供给至加热部7的空气的通路,切换至从保温箱9开始 的通路和从分流管21开始的通路,其在非通电状态下,使从保温箱9供给的空气向加热部 7流动,而在通电状态下,使从分流管21供给的空气向加热部7流动。在前述热风回收管16的中途配置由2端口阀构成的第3方向控制阀24。该第3 方向控制阀24与第1方向控制阀20同样地,具有在非通电状态下阻断通路,而在通电状态下使空气仅从入口向出口流动的单向阀功能,其可以仅在通电状态下,使空气从热风回收 体15向保温箱9流动。即,第3方向控制阀24在非通电状态及通电状态的任何一个状态 下,都可以可靠地阻止使来自保温箱9的空气通过热风回收体15而排出至外部的流动。前述第1切换阀19和第2切换阀23通过分流管21连接。在该分流管21中途配 置由2端口阀构成的第4方向控制阀25。该第4方向控制阀25与第1方向控制阀20同样 地,具有在非通电状态下阻断通路,而在通电状态下使空气仅从入口向出口流动的单向阀 功能,其仅在通电状态下,使来自第1切换阀19的空气可以向第2切换阀23流动。S卩,第 4方向控制阀25,在空气在分流管21中流动时,在非通电状态及通电状态的任何一个状态 下,都可以可靠地阻止空气在分流管21的内部逆流。前述保温箱9为如同热水瓶一样的多层隔热构造,从而可以保持内部空气的温 度。另外,在保温箱9的内部收容蓄热材料26,可以长时间保持保温箱9内部的温度。而 且,在保温箱9中配置用于限制向保温箱9施加的压力的未图示的保险阀等安全阀。另外, 保温箱9的内部也可以被划分为多个部分。此外,作为蓄热材料26,可以使用金属等各种材 料。由前述保温箱9、连接空气压源8和前述保温箱9的第1空气供给管12、连接保温 箱9和加热部7的第2空气供给管13、热回收体15、以及连接热回收体15和保温箱9的热 风回收管16,构成热风再利用单元28,其用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将粘接带T与布料C热接合 的接合作业的中断时,回收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即未用于热接合的热风,并将该热用于热 风生成。前述控制部3如图2所示,连接有操作面板131,其具有进行接合作业的各种信 息输入及动作状态等各种信息显示的功能;脚踏板开关132,其用于接合操作的开始/停 止、即接合作业的执行和中断;以及电源133。而且,控制部3还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开关 等各种开关、用于按压辊106a及热风喷嘴5的各个位置检测的位置传感器、和用于热板118 的加热面118a的温度、热风温度等的温度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等未图示的各种传感器等。前述控制部3具有CPU 31,其作为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部起作用;存储器 32,其作为存储程序或数据的存储部起作用;电动机用驱动电路33,其用于进行支承辊驱 动电动机108、按压辊驱动电动机107、辊接触/分离电动机109、张紧电动机114、喷嘴移动 电动机11等各个电动机的动作控制;加热器驱动电路34,其用于进行包含各个加热器117 及电热器6的温度控制在内的动作控制;以及阀驱动电路35,其用于进行各个第1切换阀 19、第2切换阀23、第1方向控制阀20、第2方向控制阀22、第3方向控制阀24及第4方向 控制阀25的动作控制。前述存储器32由适当容量的ROM、RAM及可以电气地进行数据擦除和写入的 EEPR0M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此外,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可拆卸的装置。在前述存储器32中,至少存储用于执行接合机1的可动部的动作控制、及接入电 源133时的初始化动作等的程序及数据。作为进行前述接合机1的可动部的动作控制的程序及数据,可以列举在将粘接带 T与布料C热接合的接合作业时,使热风喷嘴5从退避位置HP位于动作位置AP,同时使从 空气压源8供给的空气依次经由保温箱9及加热部7而从热风喷嘴5吹出热风的程序和数据。另外,可以列举在接合作业中断时,使热风喷嘴5从动作位置AP位于退避位置HP,同时 将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经由热风回收体15回收至保温箱9的程序和数据。此外,可以 列举在未接入电源133的非动作时,将保温箱9内部的空气保持为保温状态,即,阻断与保 温箱9连接的各个第1空气供给管12、第2空气供给管13及热风回收管16的流路的程序 和数据。S卩,控制部3构成为可以进行下述动作控制,即,在将粘接带T与布料C热接合的 接合作业时(执行接合操作时),通过用脚踩踏脚踏板开关132,使热风喷嘴5从退避位置 HP移动至动作位置AP并保持,从而使从空气压源8供给的空气依次经由保温箱9及加热 部7而从热风喷嘴5吹出热风,通过使脚从脚踏板开关132离开而使接合作业中断,在该中 断时,使热风喷嘴5从动作位置AP位于退避位置HP,同时将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经由 热风回收体15回收至保温箱9,在未接入电源133的非动作时,进行将保温箱9内部的空 气保持为保温状态(保温箱9内部的空气不向外部流动的状态)。这种接合机1的动作控 制,由CPU 31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程序及数据执行。下面,对于由前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此外,除了加热装置2之外,因为加压输送装置、张紧装置、预热装置的动作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同,所以其详细的说明省略,仅对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2相关的动作简单 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机1中,在开始接合作业的情况下,在打开操作截止阀17之 后,通过电源开关的接通操作而接入电源133,或者在接入电源133之后进行截止阀17打开 操作。并且,如果向接合机1接入电源133,则接收到电源开关的接通操作信号的控制部3, 向电热器6通电而驱动加热部7。由此,控制第1切换阀19、第2切换阀23、第1方向控制 阀20、第2方向控制阀22、第3方向控制阀24、以及第4方向控制阀25,以使得从空气压源 8向保温箱9供给空气,同时将保温箱9的空气从保持在退避位置HP的热风喷嘴5作为热 风吹出,并将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利用热风回收体15回收而使其向保温箱9流动。即,使第1切换阀19及第2切换阀23成为非通电状态,使第1方向控制阀20、第 2方向控制阀22及第3方向控制阀24成为通电状态,使第4方向控制阀25成为非通电状 态。由此,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的温度上升。另外,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通过 热风回收管16而流动至保温箱9。其结果,从保温箱9供给至加热部7的空气,以在保温 箱9的内部将来自空气压源8的空气、和通过热风回收管16后的热风混合的状态,供给至 加热部7。此外,因为在保温箱9的内部,存储通过前次的接合作业而被保温的空气,所以初 始从空气压源8供给至保温箱9的空气与存储在保温箱9中的保温的空气混合,供给至加 热部7。并且,从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接收到表示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的温度已达到 规定温度的信号的控制部3,使脚踏板开关132有效,从而使接合机1成为完成用于执行接 合动作的准备的准备完成状态。如果在该准备完成状态下,作业者将脚踏板开关132用脚踩入,则从脚踏板开关 132将接通操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部3。并且,接收到脚踏板开关132的接通操作信号的控制部3,使第3方向控制阀24成为非通电状态,阻断通过热风回收管16而朝向保温箱9的空气的流动,并且驱动喷嘴移动电动机11,而使热风喷嘴5从退避位置HP移动至动作位置 AP,从而使接合机1成为可以执行接合作业的接合状态。在该接合状态下,作业者通过将布料C的前端向接合位置BP插入,而执行将粘接 带T与布料C热接合的接合作业。另外,在1次接合作业结束,为了设置用于执行下一个接合作业的布料C而中断接 合作业的情况下,作业者进行解除脚踏板开关132的踏入的关闭操作。接收到该脚踏板开 关132的关闭操作信号的控制部3,反向驱动喷嘴移动电动机11而使热风喷嘴5从动作位 置AP恢复至退避位置HP,并且使第3方向控制阀24成为通电状态。由此,从热风喷嘴5吹 出的热风,从热风回收体15通过热风回收管16而流动至保温箱9。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机1中,在结束接合作业的情况下(包含超过预先设定的时 间而中断作业的情况),通过电源开关的断开操作而断开电源133,通过停止向电热器6的 通电而停止电热器6的驱动,进而停止加热部7的驱动。并且,接收到电源开关的断开操作 信号的控制部3,控制第1切换阀19、第2切换阀23、第1方向控制阀20、第2方向控制阀 22、第3方向控制阀24、及第4方向控制阀25,以使来自空气压源8的空气经由分流管21 流动至加热部7。S卩,使第1切换阀19及第2切换阀23成为通电状态,使第1方向控制阀 20、第2方向控制阀22及第3方向控制阀24成为非通电状态,使第4方向控制阀25成为 通电状态。由此,阻断保温箱9内部的空气流动而保温,并且在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的 温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之前,将来自空气压源8的空气通过分流管21供给至加热部7,从 热风喷嘴5排出。其结果,可以利用未被加热的新鲜空气对加热部7的电热器6进行冷却。 而且,该电热器6的冷却可以用于电热器6的过热保护。另外,由保温箱9保温的空气,用 于下一次接合机1启动时、即接合作业开始时的空气加热,或使热风的温度设定大幅度升 高的情况下的空气加热。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机1,因为热风再利用单元28可以在接合作业中断 时回收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即未用于热接合的热风,将该热用于热风生成,所以可以可靠 地实现获得热风所需的能量的减少。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机1,因为加热装置2具有空气压源8、具有电热器6 的加热部7、热风喷嘴5、喷嘴移动机构10、喷嘴移动电动机11,热风再利用单元28具有保 温箱9、热风回收体15、第1空气供给管12、第2空气供给管13和热风回收管16,在将粘接 带T与布料C热接合的接合作业时,使热风喷嘴5位于动作位置AP,并且可以使从空气压 源8供给的空气依次经由第1空气供给管12、保温箱9、第2空气供给管13、加热部7及热 风供给管14,从热风喷嘴5吹出热风,在接合作业的中断时,可以使热风喷嘴5位于退避位 置HP,并且将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经由热风回收体15及热风回收管16回收至保温箱 9中,所以可以更加可靠地在接合作业的中断时回收未用于热接合的热风,而将该热用于热 风生成,所以可以更加可靠地实现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器6的消耗电力的减少,即获得 热风所需的能量的减少。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机1,因为其具有第1切换阀19、第2切换阀23和分 流管21,并且构成为,在停止加热部7的电热器6的驱动时,将从空气压源8供给的空气经 由分流管21直接供给至加热部7,所以可以在停止加热部7的驱动时,在短时间内高效进行电热器6的冷却。另外,可以进行电热器6的过热保护。即,可以在热风温度过高时,通过 将从空气压源8供给的空气经由分流管21直接供给至加热部7,而使热风温度快速达到适 当温度。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机1,因为其构成为,可以在电源133未接入的非动 作时,将保温箱9内部的空气保持为保温状态,所以可以在初始开始接合作业的情况下,以 将来自空气压源8的空气与由保温箱9保温的空气混合的状态,利用电热器6加热而获得 热风。即,因为可以将由保温箱9保温的空气的热用于空气加热,所以可以提高被加热的空 气的温度。其结果,可以减少用于获得热风的电热器6的消耗电力,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 从喷嘴5吹出的热风。因为可以通过可在短时间内获得从该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而缩 短直至执行接合作业的时间,所以可以提高作业者使用的方便性。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机1,因为在保温箱9的内部收容蓄热材料26,所以 可以长时间保持保温箱9内部的温度。此外,也可以取代本实施方式的一对输送辊,利用一对环形传送带输送布料和粘 接带,而使其粘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利用相同的输送辊进行布料和粘接带的输送与加压 的情况,但也可以分别设置输送装置和加压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与粘接带接触的表面为平面状的热板,也可以是具 有圆弧状接触面的结构。
权利要求
一种接合机,其为了将粘接带和布料加热接合而具有加热装置,前述粘接带具有粘接剂,该粘接剂具有热塑性,前述加热装置用于利用从喷嘴吹出的热风至少将前述粘接带加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加热装置中设有热风再利用单元,其用于在将前述粘接带与布料加热接合的接合作业中断时,回收从前述喷嘴吹出的热风,并将该热用于热风的生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加热装置具有空气压源,其向前述喷嘴供给空气;以及加热部,其具有对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可电气控制的加热器, 前述热风再利用单元具有 保温箱,其设置在前述空气压源和前述加热部之间,存储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以及筒状的热风回收体,其与前述喷嘴相对配置,在将前述粘接带与布料热接合的接合作业时,将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经由前述 保温箱及前述加热部而供给至前述喷嘴,从而从前述喷嘴吹出热风,在前述接合作业中断时,将从前述喷嘴吹出的热风经由前述热风回收体而回收到前述 保温箱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加热装置具有空气压源,其向前述喷嘴供给空气;加热部,其具有对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可电气控制的加热器;以及 喷嘴移动机构,其与前述喷嘴连结,使前述喷嘴移动至向前述粘接带吹送热风的动作 位置、和从该动作位置远离的退避位置, 前述热风再利用单元具有保温箱,其设置在前述空气压源和前述加热部之间,存储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筒状的热风回收体,其在前述喷嘴位于退避位置的退避状态下,与前述喷嘴相对配置;热风供给管,其连接前述加热部和前述喷嘴;以及 热风回收管,其连接前述热风回收体和前述保温箱,在将前述粘接带与布料热接合的接合作业时,使前述喷嘴位于动作位置,并且使从前 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经由前述保温箱、前述加热部、以及前述热风供给管,从前述喷嘴吹 出热风,在前述接合作业中断时,使前述喷嘴位于退避位置,并且使从前述喷嘴吹出的热风,经 由前述热风回收体及前述热风回收管而回收到前述保温箱中。
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空气供给管,其连接前述空气压源和前述保温箱; 第2空气供给管,其连接前述保温箱和前述加热部;第1切换阀,其切换设置于前述第1空气供给管中途的流路;第2切换阀,其切换设置于前述第2空气供给管中途的流路;以及 分流管,其连接前述第1切换阀和前述第2切换阀,在停止前述加热部的驱动时,将从前述空气压源供给的空气经由前述分流管直接供给 至前述加热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在未接入电源的非动作时,将前述保温箱内部的空气保持为保温状态。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接合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保温箱的内部收 容蓄热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机,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从热风喷嘴吹出的热风,同时实现消耗电力的减少。在加热装置(2)上设置热风再利用单元(28),前述加热装置(2)用于在将粘接带T与布料C热接合的热接合之前,利用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对粘接带T进行加热,前述热风再利用单元(28)用于在将粘接带T与布料C热接合的接合作业中断时,回收从热风喷嘴(5)吹出的热风,将该热用于热风生成。
文档编号B65H35/07GK101843379SQ20101014105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5日
发明者冈田康广, 新井富夫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