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9052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络筒机设备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自动 络筒机纱路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络筒机纱线退绕角度是影响筒纱成型的一个关键因素,退绕角度越小,引起 的张力值变化越小,筒纱成型越好;产生的毛羽减少,纱线质量得到提高;不易形成小纱 把,为纺织厂节约成本。目前国内外自动络筒机产品纱线退绕角度主要有34°、23°,各国 自动络筒机生产厂家在结合各自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现状的情况下,在开发新产品时,逐渐 减小纱线退绕角度,退绕角度向0°靠近是自动络筒机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自动络筒机纱路角度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络筒 机纱路系统,使纱线退绕角度合理,提高纱线的稳定性,改善纱线质量和筒纱成型质量,解 决产生小纱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纱路以双 张力盘为转折点,分为上纱路和下纱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剪刀部 件、预清纱器部件、下导纱板、下传感器、气圈破裂器、防辫装置和管脚,所述管脚前倾,且下 导纱板的导纱点与管脚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下导纱板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剪刀部件的 剪刀板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预清纱器部件的动板和定板均与下纱路垂直设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圈破裂器与防辫装置为一体结构。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纱路的导纱点由上而下分别为槽筒、护 纱板、防缠绕传感器、电子清纱器、空捻器和双张力盘。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上纱路采用自动络筒机的经典纱 路结构,适纺型强,而且纱路稳定,其中防缠绕传感器的运用是在自动络筒机纱路结构改进 上的一大亮点。下纱路增加了防辫装置,且与气圈破裂器为一体结构。管脚前倾,且下导纱 板的导纱点与管脚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可以有效减小纱线张力值,改善筒 纱的成型质量,减少纱线的毛羽,降低小纱把的形成几率,降低纺织厂的生产成本。


图1是本发明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的结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中,1、槽筒;2、护纱板;3、防缠绕传感器;4、电子清纱器;5、空捻器;6、双张力 盘;7、剪刀部件;8、预清纱器部件;9、下导纱板和下传感器;10、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1 管脚;12、纱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为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的实施例,纱路以双张力盘6为 转折点,分为上纱路和下纱路,上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槽筒1、护纱板2、防缠绕传感器3、电 子清纱器4、空捻器5和双张力盘6。下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剪刀部件7、预清纱器部件8、 下导纱板及下传感器9、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0、管脚11。所述管脚11前倾,且下导纱板 9的导纱点与管脚11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所述的下导纱板9与下纱路垂 直设置,所述的剪刀部件7的剪刀板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预清纱器部件8的动板和定 板均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气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10为一体结构。其中,槽筒1、护纱板2、电子清纱器4、空捻器5、双张力盘6这5种零部件均可采 用ESPERO型自动络筒机的结构形式,纱路角度也相同。防缠绕传感器3、剪刀部件7、预清纱器部件8、下导纱板和下传感器9、气圈破裂 器和防辫装置10这些零部件结构和安装位置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管脚11的结构类型是 借用SMARO型自动络筒机管脚结构形式,整个换管组件均可采用SMARO型自动络筒机的换 管组件结构。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对剪刀部件7、预清纱器部件8、下导纱板和下传感器9、气 圈破裂器和防辫装置的10、管脚11结构和安装位置的改进,将纱线12的退绕角度调节为 20°。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纱路以双张力盘为转折点,分为上纱路和下纱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剪刀部件、预清纱器部件、下导纱板、下传感器、气圈破裂器、防辫装置和管脚,所述管脚前倾,且下导纱板的导纱点与管脚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导纱板与下纱路 垂直设置,所述的剪刀部件的剪刀板与下纱路垂直设置,所述的预清纱器部件的动板和定 板均与下纱路垂直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破裂器与防辫装置为一体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纱路的导纱 点由上而下分别为槽筒、护纱板、防缠绕传感器、电子清纱器、空捻器和双张力盘。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纱路的导纱点由 上而下分别为槽筒、护纱板、防缠绕传感器、电子清纱器、空捻器和双张力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纱路系统,纱路以双张力盘为转折点,分为上纱路和下纱路,其特点是所述的下纱路由上而下分别为剪刀部件、预清纱器部件、下导纱板、下传感器、气圈破裂器、防辫装置和管脚,所述管脚前倾,且下纱路各部件的导纱点与管脚配合设置,使纱路退绕角度达到20°。使纱线退绕角度合理,提高纱线的稳定性,改善纱线质量和筒纱成型质量,解决产生小纱把的问题。
文档编号B65H57/00GK101885431SQ20101021673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
发明者冀新, 杜显昊, 欧立生, 许建国, 颜贻真 申请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