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1215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将液体或者粒料导入小口容器的漏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将液体或者粒料灌入小口容器时,需要用到漏斗。传统的漏斗均为圆 锥形,这种漏斗在灌装液体时,漏斗将容器的入口堵住,使得插管成为容器与外界唯一的通 道。因此,在向容器中灌注液体时,要控制流量,时刻观察,灌注的速度不能过快,不能让插 管中充满液体,因为一旦插管中充满液体,容器中的空气就不能排出,漏斗中的液体不能注 入容器中。采用这种漏斗不仅使得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灌注的速度也不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灌注速度、降低劳动强度的漏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漏斗,包括锥形的斗和与斗的 下端口相连的插管,斗由至少三块侧板构成,与之相适应,斗的下端口的多条边向下延伸形 成所述的插管。所述的插管呈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绝大多数容器的入口都是圆形的,使得本发明的外壁 与容器的入口之间的间隙形成回气通道,避免了用插管来充当回气通道,使得插管中的液 体始终保持通畅,大大提高了灌注速度;而且,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只要当心液体是否溢出 漏斗就行,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2中1、斗,11、侧板,2、插管,3、把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漏斗,包括设置有把手3的锥形的斗1以及与斗1的 下端口相连的插管2,如图2所示,斗由四块侧板11构成,与之相适应,斗1的下端口的四条 边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的插管2,该插管2呈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使用时,由于绝大多数容器的入口都是圆形的,使得上述斗1或者插管2的外壁与 容器的入口之间的间隙形成回气通道,避免了用插管2来充当回气通道,使得插管2中的液 体始终保持通畅,从而大大提高了灌注速度;而且,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只要当心液体是否 溢出漏斗即可,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
1.漏斗,包括锥形的斗和与斗的下端口相连的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由至少三 块侧板构成,与之相适应,斗的下端口的多条边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的插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管呈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灌注速度、降低劳动强度的漏斗,包括锥形的斗和与斗的下端口相连的插管,斗由至少三块侧板构成,与之相适应,斗的下端口的多条边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的插管。由于绝大多数容器的入口都是圆形的,使得本发明的外壁与容器的入口之间的间隙形成回气通道,避免了用插管来充当回气通道,使得插管中的液体始终保持通畅,大大提高了灌注速度;而且,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只要当心液体是否溢出漏斗就行,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67C11/02GK102030298SQ20101054476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
发明者谢金宝 申请人:谢金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