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218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组装从由瓦楞纸构成的坯料片整体冲压而成的箱形成体而获得的包装箱的构造,采用在四个侧面的上部和下部中设置上盖和下盖以封闭开口部的结构。关于包装箱,在一些情形中,跨越上盖和前板布置具有粘合面的密封带(密封粘附物)以保证品质或根据内容物防止所收纳的内容物被改变。当剥离密封带时,会留下剥离痕迹,例如,表面由于上盖和前板的任一者或两者上的密封带的粘合强度而破裂。因此,可以确认已执行过解封并可以抑制更改。已提出与供密封带布置于其上的包装箱有关的各种技术。例如,JP-A-2002464933公开了在外翼片(flap)的接合部外周上设置破裂线的技术。此外,JP-A-53-097591公开了用于在箱体的侧面部分上形成适宜的切割线直到箱的几乎一半厚度处并且将切割线部分与密封粘附物整体地剥离以使粘附能力丧失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的包装箱。[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包装箱包括中空的外壳部、底部和盖部。中空的外壳部包括后部、第一侧部、前部和第二侧部。底部封闭外壳部的下端开口。盖部封闭外壳部的上端开口。盖部具有插入件,所述插入件沿着盖部中的折痕折转并沿着前部的内侧插入以便当用盖部封闭上端开口时与前部的内侧相对。盖部和前部在如下范围内具有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即,在用盖部封闭上端开口并且沿着前部的内侧插入插入件的状态下使具有粘合面的密封带跨越盖部和前部进行布置的范围。第一切口部暴露于盖部的表面侧。 第二切口部暴露于前部的表面侧。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具有沿密封带的剥离方向形成的至少两个第一切口和沿与剥离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并与第一切口接触或交叉的至少一个第二切口。[2]在第[1]项的包装箱中,前部的上端形成有凹口部。凹口部使得当使盖部从用盖部封闭上端开口并且沿着前部的内侧插入插入件的状态解封时手指能触碰插入件的一部分。第二切口部形成在凹口部周围。密封带要跨越盖部和前部进行布置以覆盖第一切口部、第二切口部和凹口部。[3]在第[1]项或第[2]项的包装箱中,第二切口部形成在如下的位置所述位置偏离在用盖部封闭上端开口并且沿着前部的内侧插入插入件的状态下第一切口部在盖部中的形成位置的延长线。[4]在第[1]项或第[2]项的包装箱中,在盖部中的折痕的方向上,第二切口部突向折痕的位置不同于第一切口部突向折痕的位置。
[5]在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的包装箱中,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形成为分别穿透盖部和前部。[6]在第[1]项至第[5]项中任一项的包装箱中,第一切口部的第二切口沿着盖部的折痕方向形成。[7]在第[1]项至第[6]项中任一项的包装箱中,其中,在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周围的表面上不涂布表面保护剂。根据本发明,可产生以下优点。更具体地,对于第[1]项的构造,与未采用该结构的情形相比,以第一切口部或第二切口部为起点用密封带的粘合面更容易剥离盖部或前部的表面使得当要剥离密封带时可更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对于第[2]项的构造,与未采用该结构的情形相比,即使设置了凹口部,也能用密封带的粘合面更容易地剥离盖部或前部的表面。从而,可更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对于第[3]项或第[4]项的构造,与未采用该结构的情形相比,更容易用密封带的粘面合剥离盖部或前部的表面。从而,可更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对于第[5]项的构造,与未采用该结构的情形相比,更容易用密封带的粘合面剥离盖部或前部的表面。从而,即使粘合面的粘合强度降低,也可更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对于第[6]项的构造,与未采用该结构的情形相比,更容易以第一切口部的第二切口为起点用密封带的粘合面剥离盖部或前部的表面。从而,可更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对于第[7]项的构造,与未采用该结构的情形相比,密封带的粘合面上的粘合剂更容易浸透。从而,可更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包装箱100的箱形成体100A的结构的展开图;图2是示出包装成根据实施例的包装箱100的实例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包装箱100的结构的透视图;图4A和图4B是示出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的结构的实例的说明图;图5A至图涨是示出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的结构的其它实例的说明图;图6A、图6B和图6C是示出由第一切口部Cl形成的剥离状态的说明图;以及图7A、图7B和图7C是示出由第二切口部C2形成的剥离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部件采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略去重复描述。由于将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所以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将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装箱100。首先,图1是示出当从表面侧看去时根据实施例的包装箱100的箱形成体100A的展开图,且箱形成体100A是通过整体冲压或切割瓦楞纸而形成的。
4
如图1所示,箱形成体100A包括外壳部110,该外壳部110采用棱柱筒体的形状并具有后部101、第一侧部102、前部103和第二侧部104、用于将外壳部110的下端开口封闭的底部IOla和103a、以及用于将外壳部110的上端开口封闭的盖部105。在该实施例中,在后部101的左端侧设置有粘贴翼片部101b。此外,第一侧部102和第二侧部104在下端侧和上端侧包括翼片部10h、102b、 104a 和 104b。此外,盖部105具有插入件105a。插入件10 沿着折痕106折转并沿着相对的前部103的内侧插入以便当在箱形成体100A的组装状态下使用盖部105封闭上端开口时插入件10 与前部103的内侧相对。此外,在前部103的上端形成有凹口部107。凹口部107使得当在使用盖部105封闭上端开口并沿着前部103的内侧插入插入件10 的状态下解封盖部105时操作人员的手指能触碰插入件10 的一部分。盖部105和前部103在如下范围内具有暴露于相应表面侧的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S卩,在使用盖部105封闭上端开口并且沿着前部103的内侧插入插入件105a 的状态下使具有粘合面的密封带T (参见图幻跨越盖部105和前部103进行布置的范围内。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在用于密封带T的剥离方向(例如,图3所示的向上方向A或向下方向B)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切口 200和至少两个第一切口 300(参见图 4A和图4B),以及沿与剥离方向(A和B)交叉的方向形成并与第一切口 200和300接触或交叉的至少一个第二切口 201和至少一个第二切口 301(参见图4A和图4B)。下面将描述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的结构的具体实例。将对用箱形成体100A组装包装箱100的方式进行简短描述。首先,使后部101、第一侧部102、前部103、第二侧部104、底部IOla和103a、盖部 105、粘贴翼片部IOlb以及翼片部102a、102b、104a和104b分别沿着折痕150、151、152、 153,154和155折转,并且使用粘合剂将粘贴翼片部IOlb的表面侧和第二侧部104的背侧彼此粘合使得形成箱体。此外,底部IOla和103a结合而形成底部。随后,内容物如图2所示被收纳在包装箱100中。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要用于打印机的色调剂盒500、说明书501和记录设备驱动程序的⑶-ROM 502被储存在不受特别限制的包装箱100中。接下来,使插入件10 沿着折痕106折转以使用盖部105封闭上端开口,并且此外,沿着前部103的内侧插入插入件10 以执行封闭。然后,如图3所示,将具有粘合面的密封带T跨越盖部105和前部103进行布置以覆盖第一切口部Cl、第二切口部C2和凹口部107。从而,确认密封带T未被剥离的状态。结果,确认内容物(例如,色调剂盒500)未被改变。参考图4A和图4B,将对根据实施例的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的结构的具体实例进行描述。图4A示出形成在盖部105上的第一切口部Cl的结构的实例。第一切口部Cl具有沿密封带T的剥离方向(向上方向A或向下方向B)形成的两
5个第一切口 200a和200b以及沿与剥离方向(向上方向A或向下方向B)交叉的方向形成并与第一切口 200a和200b接触的单个第二切口 201。优选的是沿着盖部105的折痕106形成第一切口部Cl的第二切口 201(参见图 1)。从而,特别地,在沿向下方向B剥离密封带T的情形中,更容易以第一切口部Cl的第二切口 201为起点利用密封带T的粘合面沿着第一切口 200a和200b剥离盖部105的表面。因而,能够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同样,在沿向下方向B剥离密封带T的情形中,容易以第二切口部Cl的第二切口 201为起点剥离该表面。因而,能够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图4B示出形成在前部103上的第二切口部C2的结构的实例。第二切口部C2具有沿密封带T的剥离方向(向上方向A或向下方向B)形成的两个第一切口 300a和300b以及沿与剥离方向(向上方向A或向下方向B)交叉的方向形成并与第一切口 300a和200b接触以便插入它们之间的单个第二切口 301。从而,在沿向上方向A或向下方向B剥离密封带T的情形中,更容易使用以第一切口部C2的第二切口 301为起点利用密封带T的粘合面沿着第一切口 300a和300b剥离盖部105的表面。因而,能够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优选的是第二切口部C2应当形成在凹口部107周围且密封带T应当跨越盖部105 和前部103进行布置以覆盖第一切口部Cl、第二切口部C2和凹口部107。从而,即使密封带T的粘性与未设置凹口部107的情形相比较低,也能通过设置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而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此外,第二切口部C2可形成在如下的位置所述位置偏离在使用盖部105封闭上端开口并沿着前部103的内侧插入插入件10 的状态下第一切口部Cl在盖部105中的形成位置的延长线。换言之,在盖部105中的折痕106的方向上,第二切口部C2突向折痕的位置不同于第一切口部Cl突向折痕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容易用密封带T的粘合面剥离盖部105或前部103的表面。因而,能够更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此外,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均形成为穿透盖部105和前部103。此外,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均可形成为在盖部105和前部103的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终止于中部的切口。因而,根据该实施例,能够更容易留下剥离痕迹使得即使密封带T的粘合面的粘合强度比常规技术中低得更多也能有效地防止内容物被改变或更改。此外,通过相对于常规技术更大幅地降低密封带T的粘合面的粘合强度,可更容易地剥离密封带T。因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图4A和图4B所示的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只是该结构的实例并且不限于此,而是能够如图5A至图涨所示提出该结构的其它实例A至K。换言之,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可采用任何构造,只要满足如下条件,即 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具有在沿着密封带T的剥离方向(向上方向A或向下方向 B)的方向(例如,几乎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至少两个第一切口 200和至少两个第一切口 300以及在与剥离方向(向上方向A或向下方向B)交叉的方向(例如,几乎垂直的方向)上形成并与第一切口 200和300接触或交叉的至少一个第二切口 201和至少一个第二切口 301。接下来,将参考图6A至图6C描述由第一切口部Cl形成的剥离状态的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如图6A所示,假设用户在密封带T跨越盖部105和前部103进行布置以覆盖第一切口部Cl和凹口部107的状态下开始从图3所示的下侧至上侧(A方向)剥离具有粘合面的密封带T。随后,当沿A方向剥离密封带T使得密封带T的粘合面的端部到达沿着第一切口部Cl中的折痕106形成的第二切口 201时,以第二切口 201为起点开始从盖部105的表面进行剥离。此外,当沿A方向剥离密封带T时,在第一切口部Cl中的盖部105的表面上沿着第一切口 200a和200b进行剥离,从而形成剥离痕迹600。因而,即使密封带T的粘性比在未设置凹口部107的情形差,也能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这是因为设置了第一切口部Cl。在如图3所示要从上侧至下侧(B方向)剥离密封带T的一些情形中,对表面的剥离从第一切口部Cl开始,这没有在附图中示出。但是,在密封带T良好粘附在盖部105上的一些情形中,在到达第一切口部Cl之前开始从该表面剥离。此外,还可形成与第二切口部C2 —样的切口部作为第一切口部Cl。此外,也可使用图5A至图涨中的任何切割形状作为第一切口部Cl。接下来,将参考图7A至图7C描述由第二切口部C2形成的剥离状态的一个实例。如图7A所示,在该实例中,假设用户在密封带T被布置在前部103上以覆盖第二切口部C2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从下侧至上侧(A方向)或从上侧至下侧(B方向)开始剥离具有粘合面的密封带T。随后,当沿A方向(B方向)剥离密封带T使得密封带T的粘合面的端部到达第二切口部C2中的第二切口 103时,以第二切口 201为起点开始从前部103的表面剥离。此外,当沿A方向(B方向)剥离密封带T时,所述剥离在第二切口部C2中的前部 103的表面上沿着第二切口 300a和300b进行使得形成剥离痕迹600。同样,在密封带T的粘合面的粘合强度比在常规技术中更大幅地减小时,能够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使得能够有效地防止内容物被改变或更改。虽然以上基于实施例具体描述了发明人所作出的发明,但应该考虑,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在各个方面都是说明性的且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技术。换言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当被解释为受实施例中的说明的限制,而应当仅根据权利要求书的描述进行解释,并且包含权利要求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所有更改中所述的技术的等同物。例如,不一定总是在第一切口部C2和第二切口部C2周围的表面上涂布用于透明印刷的清漆或表面保护剂。从而,密封带T的粘合面上的粘合剂能够容易地浸透到第一切口部Cl和第二切口部C2周围的部分中。因而,能够更容易地留下剥离痕迹。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箱能够应用于包装或捆包打印机或复合机器的色调剂盒。已出于图示和说明的目的提供前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其并非旨在进行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众多改型和变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例以便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践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就适合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改型理解本发明。预期本发明的范围通过以下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效物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箱,包括中空的外壳部,其包括后部、第一侧部、前部和第二侧部;底部,其封闭所述外壳部的下端开口 ;以及盖部,其封闭所述外壳部的上端开口,其中,所述盖部具有插入件,所述插入件沿着所述盖部中的折痕折转并沿着所述前部的内侧插入,以便当用所述盖部封闭所述上端开口时与所述前部的内侧相对,所述盖部和所述前部在如下范围内具有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即,在用所述盖部封闭所述上端开口并且沿着所述前部的内侧插入所述插入件的状态下使具有粘合面的密封带跨越所述盖部和所述前部进行布置的范围,所述第一切口部暴露于所述盖部的表面侧,所述第二切口部暴露于所述前部的表面侧,并且所述第一切口部和所述第二切口部具有沿所述密封带的剥离方向形成的至少两个第一切口以及沿与所述剥离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切口接触或交叉的至少一个第二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前部的上端形成有凹口部,所述凹口部使得当使所述盖部从用所述盖部封闭所述上端开口并且沿着所述前部的内侧插入所述插入件的状态解封时手指能触碰所述插入件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凹口部周围,并且所述密封带要跨越所述盖部和所述前部进行布置以覆盖所述第一切口部、所述第二切口部和所述凹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第二切口部形成在如下的位置所述位置偏离在用所述盖部封闭所述上端开口并且沿着所述前部的内侧插入所述插入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切口部在所述盖部中的形成位置的延长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箱,其中,在所述盖部中的折痕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切口部突向所述折痕的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切口部突向所述折痕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第一切口部和所述第二切口部形成为分别穿透所述盖部和所述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箱,其中,所述第一切口部的第二切口沿着所述盖部的折痕方向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装箱,其中,在所述第一切口部和第二切口部周围的表面上不涂布表面保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装箱,该包装箱的盖部和前部在如下范围内具有在所述盖部的表面侧上的第一切口部和在所述前部的表面侧上第二切口部,即,在用所述盖部封闭上端开口并且沿着所述前部的内侧插入插入件的状态下使具有粘合面的密封带跨越所述盖部和所述前部进行布置的范围。所述第一切口部和所述第二切口部具有沿所述密封带的剥离方向形成的至少两个第一切口和沿与所述剥离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切口接触或交叉的至少一个第二切口。
文档编号B65D5/54GK102198874SQ2010106105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细野康己, 铃木洋平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