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及形成该包装盒的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441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盒及形成该包装盒的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材,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及形成该包装盒的板材。
背景技术
产品在制造完成后大都需要进行包装。而且很多的电子产品在包装时都需要采取 减震措施,以避免产品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外力挤压或者碰撞导致产品损坏。通常减震措施是在产品放入包装盒子之后,先通过固定机构将产品固定在盒子 内,然后在产品周围填充一些减震材料。虽然这样也能减震,但是,包装时需要较多的操作 步骤,而且需要独立的减震材料,如泡棉和纸屑等,增加了包装的复杂度。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包装复杂度的包装盒。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形成上述包装盒的板材。一种包装盒,其包括用于容置待承载物体的盒体及位于盒体内的第一缓冲部,所 述盒体和所述第一缓冲部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下缓冲部分、前缓冲部分和后缓冲部分,所述下缓冲 部分位于前缓冲部分和后缓冲部分之间。优选地,所述下缓冲部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前缓冲部分和后缓冲部分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与所述盒体一体成型的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 和所述第一缓冲部分别连接于盒体的相对两侧使所述待承载物体可容置于第一缓冲部和 第二缓冲部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与第二缓冲部平行的下缓冲部分,所述待承载物体 可容置于第二缓冲部和第一缓冲部的下缓冲部分之间。优选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与盒体一体成型的第三缓冲部和第四缓冲部,第三缓 冲部与第一缓冲部对称设置,第四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对称设置;第一缓冲部和第三缓冲 部分别位于待承载物体的相对两端的下侧;第二缓冲部和第四缓冲部分别位于待承载物体 的相对两端的上侧。优选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第五缓冲部和第六缓冲部,所述第五缓冲部和第六缓 冲部的相对两端均分别固定于第一缓冲部和第三缓冲部之间,及第二缓冲部和第四缓冲部 之间。一种板材,其用于形成包装盒,所述板材包括形成所述包装盒中盒体的壁板,其特 征在于所述板材还包括形成所述包装盒内的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缓冲材,第一缓冲材与形 成包装盒中盒体的壁板一体成型,且与所述壁板之间设有压痕线。优选地,所述板材还包括形成所述包装盒内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缓冲材,所述第一 缓冲材和所述第二缓冲材分别连接于所述壁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缓冲材和所述壁板一 体成型,且与所述壁板之间设有压痕线。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材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压痕线、第二压痕线和第三压痕 线,第二缓冲材依次沿着其与壁板之间的第一压痕线、第二压痕线和第三压痕线折叠形成 第二缓冲部。使用上述包装盒容置待承载物体时,由于盒体和第一缓冲部一体成型,待承载物 体可以直接放在第一缓冲部上,不需要在产品周围填充独立的减震材料,可以降低包装的 复杂度。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I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板材所折叠成的包装盒的局部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包装盒的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板材所折叠成的包装盒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压痕线11、12、13、14、21、22、23、24、25、26、27、28、[0024]51、52、53、54、55、56、57、58、59、60、61[0025]第一部分31[0026]第二部分32[0027]第三部分33[0028]第四部分34[0029]第五部分35[0030]第六部分36[0031]第七部分37[0032]第八部分38[0033]板材88[0034]包装盒99[0035]前壁板110[0036]后壁板120[0037]左壁板130[0038]右壁板140[0039]前底板150[0040]后底板160[0041]前顶板170[0042]后顶板180[0043]左上缓冲材190[0044]第一压痕线192[0045]第二压痕线194[0046]第三压痕线196[0047]开口198,202
4[0048]右上缓冲材200左下缓冲材210第四压痕线212第五压痕线214第一边缘216第二边缘217第三边缘218右下缓冲材220固定板230前插片240第六压痕线242中间部分244侧部246后插片250第一缓冲部810前缓冲部分812后缓冲部分814下缓冲部分816左缓冲部分818第二缓冲部820第三缓冲部830第四缓冲部840第五缓冲部850缓冲件852第一固定部854第二固定部856插接部858第六缓冲部860第一开口2161第二开口2162第三开口2163第四开口2164第五开口2165第六开口2166第七开口2167空缝2168缓冲片2462第一"N立部2464第二卡位部2466
5[0087]插片2468卡口246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各附图中的实 线表示轮廓线或者剪切线,虚线表示压痕线。如图1所示,板材88包括前壁板110、后壁板120、左壁板130、右壁板140、前底 板150、后底板160、前顶板170、后顶板180、左上缓冲材190、右上缓冲材200、左下缓冲材 210、右下缓冲材220和固定板230。后壁板120、左壁板130、前壁板110、右壁板140均呈矩形。后壁板120、左壁板 130、前壁板110、右壁板140和固定板230依次相互连接,且两两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压 痕线11、12、13、14。压痕线11、12、13、14相互平行。前底板150和前顶板170均呈矩形。前底板150和前顶板170分别连接于前壁板 110的相对两侧,且前底板150和前顶板170与前壁板110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压痕线21、22。 压痕线21、22相互平行,且垂直连接于压痕线12、13之间。后底板160和后顶板180均呈矩形。后底板160和后顶板180分别连接于后壁板 120的相对两侧,且后底板160和后顶板180与后壁板120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压痕线23、24。 压痕线23、24相互平行,且垂直连接于压痕线11。左上缓冲材190和左下缓冲材210均呈矩形。左上缓冲材190和左下缓冲材210 分别连接于左壁板130的相对两侧,且左上缓冲材190和左下缓冲材210与左壁板130的 连接处分别设有压痕线25、26。压痕线25、26相互平行,且垂直连接于压痕线11、12之间。左上缓冲材190设有第一压痕线192、第二压痕线194及第三压痕线196。第一压 痕线192、第二压痕线194及第三压痕线196依次向远离左壁板130的方向平行排列,将左 上缓冲材190分成四个部分。左上缓冲材190上第二压痕线194和第三压痕线196之间开 设有两个长条形开口 198。两个开口 198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第一、二、三压痕线192、194、 196。请同时参阅图2,左下缓冲材210呈矩形,其包括平行于压痕线26的第一边缘 216、垂直连接于压痕线26和第一边缘216之间的第二边缘217和第三边缘218。第二边 缘217靠近后底板160。第三边缘218靠近前底板150。左下缓冲材210上设有第四压痕 线212和第五压痕线214。第四压痕线212和第五压痕线214向远离左壁板130的方向平 行排列。左下缓冲材210上第四压痕线212和第五压痕线214之间开设有第一开口 2161、 第二开口 2162、第三开口 2163和第四开口 2164、第五开口 2165、第六开口 2166及第七开口 2167及空缝2168。第一开口 2161和第二开口 2162呈长条形,且二者垂直于第四、五压痕线212、214。 第一开口 2161靠近第二边缘217。第二开口 2162靠近第三边缘218。第二开口 2162的长 度短于第一开口 2161的长度,且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 2161靠近第四压痕线212的一端对 齐。空缝2168与第二开口 2162相连通,且平行于第一开口 2161。空缝2168远离第二开口 2162的一端与第一开口 2161靠近第五压痕线214的一端对齐。第一开口 2161与左下缓冲 材210的第二边缘217之间设有压痕线51。空缝2168与左下缓冲材210的第三边缘218之间设有压痕线52。压痕线51、5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平行于第四、五压痕线212、214。第三开口 2163和第四开口 2164位于第一开口 2161和第二开口 2162之间,且第 三开口 2163靠近第一开口 2161,第四开口 2164靠近第二开口 2162。第三开口 2163和第 四开口 2164对称设置。第三开口 2163和第四开口 2164靠近第四压痕线212的一端与第 二开口 2162远离第四压痕线212的一端对齐,且其远离第四压痕线212的另一端与第五压 痕线214垂直连接。第三开口 2163和第四开口 2164靠近第四压痕线212的一端位于第三 开口 2163和第四开口 2164与第五压痕线214垂直连接的另一端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开口 2163和第四开口 2164分别包括垂直连接于第五压痕 线214的第一部分31及与第一部分31连通的第二部分32。两个第二部分32分别自连接 于两个第一部分31的一端向靠近第四压痕线212的方向延伸,并向两个第一部分31之间 相向弯折。第三开口 2163和第四开口 2164的两个第二部分32之间连接有压痕线53。第三 开口 2163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的交接处与第一开口 2161靠近第五压痕线214的 一端之间连接有压痕线54。第四开口 2164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的交接处与空缝 2168靠近第五压痕线214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压痕线55。压痕线53、54、55均平行于第四、 五压痕线212、214,且压痕线54、5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五开口 2165位于第一开口 2161和第三开口 2163之间。第五开口 2165包括长 条形第三部分33及与第三部分33的相对两端垂直连通的第四部分34和第五部分35。第 四部分34和第五部分35位于第三部分33和第五压痕线214之间。第四部分34位于第一 开口 2161和第三部分33之间,且其远离第三部分33的一端与第一开口 2161之间连接有 压痕线56。第五部分35位于第三开口 2163和第三部分33之间,且其远离第三部分33的 一端与第三开口 2163的第二部分32远离第五压痕线214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压痕线57。压 痕线56、57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平行于第四、五压痕线212、214。第六开口 2166大致呈鼎状,其位于第二开口 2162和第四开口 2164之间。第六开 口 2166包括第六部分36、及与第六部分36相连通的第七部分37和第八部分38。第六部分 36大致呈矩形,其远离第四压痕线212的一侧的两个角圆滑过渡。第六部分36垂直于第四 压痕线212的相对两边缘与第一开口 2161靠近第四压痕线212的一端和第二开口 2162靠 近第四压痕线212的一端分别连接有压痕线58、59。压痕线58、59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平 行于第四、五压痕线212、214。第七部分37和第八部分38自第六部分36的圆滑过渡的一 侧同向垂直延伸形成,二者均位于第六部分36和第五压痕线214之间。第七部分37位于 第四开口 2164和第八部分38之间,且其远离第六部分36的一端与第四开口 2164之间连 接压痕线60。第八部分38位于第二开口 2162和第七部分37之间,且其远离第六部分36 的一端和第二开口 2162之间连接压痕线61。压痕线60、61和压痕线56、57位于同一条直 线上,且平行于第四、五压痕线212、214。第七开口 2167呈矩形,其位于第五开口 2165和第六开口 2166之间。第七开口 2167的相对两长边缘分别与第四压痕线212和压痕线58重合。右上缓冲材200和右下缓冲材220均呈矩形。右上缓冲材200和右下缓冲材220 分别连接于右壁板140的相对两侧,且右上缓冲材200和右下缓冲材220与右壁板140的 连接处分别设有压痕线27、28。压痕线27、28相互平行,且垂直连接于压痕线13。[0105]右上缓冲材200的结构与左上缓冲材19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差别仅在于右上缓 冲材200上仅开设有一个长条形开口 202。右下缓冲材220与左下缓冲材210结构相同,且 与左下缓冲材210对称设置。此处不再赘述。板材88还包括前插片240及后插片250。前插片240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 六压痕线242。两条第六压痕线242将前插片240分为三个部分狭长形的中间部分244 和位于中间部分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大致呈矩形的侧部246。两个侧部246分别包括缓冲片 2462、连接于缓冲片2462相对两侧的第一卡位部2464和第二卡位部2466、及自第二卡位部 2466远离缓冲片2462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插片2468。中间部分244连接于两个缓冲片 2462之间,且位于第一卡位部2464和第二卡位部2466之间。缓冲片2462大致呈矩形,其四个角圆滑过渡。两个第一卡位部2464和两个第二 卡位部2466均大致呈矩形,且四个角圆滑过渡。插片2468由第二卡位部2466远离第六压 痕线242和缓冲片2462的部分延伸形成的梯形板材。第一卡位部2464和第二卡位部2466 与缓冲片2462的连接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U形卡口 2469。卡口 2469分别由第一卡位部 2464和第二卡位部2466的圆角与缓冲片2462的圆角围成。后插片250与前插片24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差别仅在于其两个第二卡位部2466 大致呈勾状,且二者的勾部相向延伸。两个第二卡位部2466对称设置。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3,使用时,若需将板材88折叠成包装盒99,首先将后壁板 120、左壁板130、前壁板110、右壁板140和固定板230分别沿两两之间压痕线11、12、13、14 折叠,然后将固定板230固定于后壁板120的内侧,形成包装盒99的盒体的四个侧壁,且该 四个侧壁依次相互垂直连接。紧接着,将左下缓冲材210沿着压痕线26向左壁板130内折叠直至左下缓冲材 210与左壁板130垂直。请同时参照图2至图4,再沿着第四压痕线212向上折叠直至第四 压痕线212和第一边缘216之间的部分平行于左壁板130。随后依次沿着压痕线58、59和 压痕线51、52向左壁板130折叠,沿着压痕线53、56、57、60、61向上折叠,沿着压痕线54、55 向左壁板130折叠,及沿着第五压痕线214向上折叠并将第五压痕线214与第一边缘216 之间的部分固定于左壁板130上,从而形成第一缓冲部810。第一缓冲部810包括前缓冲部分812、后缓冲部分814、下缓冲部分816及两个左 缓冲部分818。前缓冲部分812与前壁板110抵接,其由围成第二开口 2162和空缝2168的 前边缘和左下缓冲材210的第三边缘218围成。后缓冲部分814与后壁板120抵接,其由 围成第一开口 2161的后边缘和左下缓冲材210的第二边缘217围成。下缓冲部分816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其位于前缓冲部分812和后缓冲部分814之 间。下缓冲部分816的前后相对两端分别与前缓冲部分812和后缓冲部分814相连接。下 缓冲部分816由压痕线26、56、57、53、60、61,第一开口 2161的前边缘,第二开口 2162的后 边缘,第三开口 2163的部分前边缘、第四开口 2164的部分后边缘、及围成第五开口 2165和 第六开口 2166且靠近第四压痕线212的边缘围成。两个左缓冲部分818位于前缓冲部分812和后缓冲部分814之间,且位于压痕线 26和第五压痕线214之间。其中一个左缓冲部分818与前缓冲部分812相连,其由压痕线 60、压痕线61、围成空缝2168的后边缘、围成第四开口 2164的前边缘及围成第六开口 2166 且远离第四压痕线212的边缘围成。其中另一个左缓冲部分818与后缓冲部分814连接,其由压痕线56、压痕线57、围成第三开口 2163的后边缘、围成第一开口 2161的前边缘和围 成第五开口 2165且远离第四压痕线212的边缘围成。其中第五开口 2165和第六开口 2166 包围的部分分别穿过第五开口 2165和第六开口 2166并与下缓冲部分816中位于压痕线26 和第四压痕线212之间的部分抵接。然后,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将左上缓冲材190依次沿着第一压痕线192、第二压 痕线194、第三压痕线196向左壁板130内折叠成矩形第二缓冲部820。第二缓冲部820连 接于左壁板130的上边缘。之后,将右下缓冲材220折叠形成第三缓冲部830。第三缓冲部830固定于右壁板 140上。此处将右下缓冲材220折叠成第三缓冲部830的方式与将左下缓冲材210折叠成 第一缓冲部810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次,再将右上缓冲材200折叠成第四缓冲部840。第四缓冲部840连接于右壁板 140的上边缘。此处右上缓冲材200的折叠成第四缓冲部840的方式与左上缓冲材190的 折叠成第二缓冲部820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接着,将前底板150沿其与前壁板110之间的压痕线21折叠。后底板160沿其与 后壁板120之间的压痕线23折叠,从而与前底板150形成包装盒99中盒体的底板。再通 过胶布或者其他方式将前底板150与后底板160对接的边缘固定在一起。请参阅图1、图4和图5,随后,再将前插片240分别沿着两条第六压痕线242折叠 成长条形薄片状的第五缓冲部850,并将第五缓冲部850的相对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缓冲 部810和第三缓冲部830。第五缓冲部850包括位于中间的缓冲件852和连接于缓冲件852相对两端的第一 固定部854、第二固定部856、插接部858。缓冲件852由中间部分244和两个侧部246的缓 冲片2462沿着两条第六压痕线242折叠形成,其大致呈长条形。第一固定部854由两个第 一卡位部2464重叠设置形成,其相对两端分别通过卡口 2469卡设于第三缓冲部830上第 一开口 2161内和第四缓冲部840上的开口 198内。第二固定部856由两个第二卡位部2466 重叠设置形成,其相对两端分别通过卡口 2469卡设于第一缓冲部810上第二开口 2162内 和第二缓冲部820上的开口 198内。插接部858由两个插片2468重叠设置形成,其穿过空 缝2168并位于第二固定部856和左壁板130之间。最后,将后插片250折叠成长条形薄片状的第六缓冲部860,并将第六缓冲部860 的相对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缓冲部810和第三缓冲部830上。此处将后插片250折叠成第 六缓冲部860的方式与将前插片240折叠成第五缓冲部850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另 外,第六缓冲部860的结构和第五缓冲部85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差别在于第六缓冲部860 未设插接部858,且其第二固定部856呈勾状,在包装时可以直接将其第二固定部856穿过 第二开口 2162勾设于第三缓冲部830上。包装时,首先将待包装物体放置于第一缓冲部810、第三缓冲部830、第五缓冲部 850及第六缓冲部860之间,再将第二缓冲部820和第四缓冲部840盖设在待包装物体的相 对两端。其中第一缓冲部810与第二缓冲部820对应设置,分别位于待包装物体左端部的 上下两侧。第三缓冲部830和第四缓冲部840对应设置,分别位于待包装物体右端部的上 下两侧。第二缓冲部820和第四缓冲部840平行于第一缓冲部810和第三缓冲部830的下 缓冲部分816。
9[0122]然后将前顶板170沿其与前壁板110之间的压痕线22折叠。后顶板180沿其与 后壁板120之间的压痕线24折叠,从而与前顶板170形成包装盒99中盒体的顶板。最后 通过胶布或者其他方式将前顶板170与后顶板180对接的边缘固定在一起,此时,待包装物 体已包装完毕。使用上述包装盒99,第一缓冲部810、第三缓冲部830、第二缓冲部820和第四缓冲 部840与包装盒99的盒体一体成型,待承载物体可以直接放在缓冲材上,不需要在产品周 围填充独立的减震材料。可以降低包装的复杂度。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 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 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包装盒,其包括用于容置待承载物体的盒体及位于盒体内的第一缓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第一缓冲部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下缓冲部分、前缓冲 部分和后缓冲部分,所述下缓冲部分位于前缓冲部分和后缓冲部分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缓冲部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前缓 冲部分和后缓冲部分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与所述盒体一体成型 的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和所述第一缓冲部分别连接于盒体的相对两侧使所述待承 载物体可容置于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与第二缓冲部平行 的下缓冲部分,所述待承载物体可容置于第二缓冲部和第一缓冲部的下缓冲部分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与盒体一体成型的第 三缓冲部和第四缓冲部,第三缓冲部与第一缓冲部对称设置,第四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对 称设置;第一缓冲部和第三缓冲部分别位于待承载物体的相对两端的下侧;第二缓冲部和 第四缓冲部分别位于待承载物体的相对两端的上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还包括第五缓冲部和第六缓 冲部,所述第五缓冲部和第六缓冲部的相对两端均分别固定于第一缓冲部和第三缓冲部之 间,及第二缓冲部和第四缓冲部之间。
8.一种板材,其用于形成包装盒,所述板材包括形成所述包装盒中盒体的壁板,其特征 在于所述板材还包括形成所述包装盒内的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缓冲材,第一缓冲材与形成 包装盒中盒体的壁板一体成型,且与所述壁板之间设有压痕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还包括形成所述包装盒内第二缓 冲部的第二缓冲材,所述第一缓冲材和所述第二缓冲材分别连接于所述壁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缓冲材和所述壁板一体成型,且与所述壁板之间设有压痕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材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压 痕线、第二压痕线和第三压痕线,第二缓冲材依次沿着其与壁板之间的第一压痕线、第二压 痕线和第三压痕线折叠形成第二缓冲部。
专利摘要一种包装盒,其包括用于容置待承载物体的盒体及位于盒体内的第一缓冲部,所述盒体和所述第一缓冲部一体成型。使用上述包装盒容置待承载物体时,由于盒体和第一缓冲部一体成型,待承载物体可以直接放在第一缓冲部上,不需要在产品周围填充独立的减震材料,可以降低包装的复杂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形成上述包装盒的板材。
文档编号B65D81/05GK201694533SQ20102013869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
发明者叶盛, 罗明明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