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447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垃圾转运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自动装卸的高效率垃圾转运装置。
技术背景以往垃圾的转运都是先把垃圾堆积在固定的垃圾停放地,再由环卫工人手动移至 垃圾转运车,近年来垃圾转运方式和装置都有所改进,一般采用两层砖砌楼式结构,且均设 有斜坡通路。它的装法方式是人工沿斜坡通路把垃圾挑运到二楼通过进渣口倒入储渣仓, 待垃圾储满后,以手动的方式将储渣仓底部的出口闸门打开,把垃圾放入垃圾车后运走。 但这种装置还是存在着如下的不足1.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2.建造的土 建工作量大,周转不灵活不方便移动、拆迁,耗费资金较多;3.装运垃圾的时间长,速度慢; 4.产生的臭气严重污染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极不卫生。另外,采用传统的敞开式的垃圾 装卸转运方法存在很多缺陷1.运进的垃圾车有栏无盖,本身发出很多臭气;2.板车卸垃 圾时采用人工操作,不断拨弄翻滚,更加剧了臭气挥发;3.汽车垃圾车车箱只能逐个地装, 占用地盘大,加上又是敞开运作,一大片垃圾散落在露天,苍蝇纵生,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4.装卸操作面积大,无法集中收集臭气,使臭气得不到集中处理;5.人工装卸环节慢,工人 经常排队等候卸垃圾,增加工人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造方便和工作效率高的无污染垃圾 转运站。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包括升降井道、一 站罐、一站罐支架和废弃处理罐组成,升降井道中设有板车升降机构,所述板车升降机构能 在此升降井道中上下运行及任意停放;其结构特点为所述升降井道有两个,在每个升降井 道中设有板车升降机构;一站罐由站罐支架支撑且位于两升降井道之间,站罐下部为出料 斗,站罐的进料口有两个且分别置于两升降井道内且相通,并且每个进料口是对着翻斗栏 板箱设置;所述的站罐支架上部支撑站罐后所围成的内空间为垃圾转运车停放室,站罐出 料斗的出料口正好对着垃圾转运车停放室内停放的垃圾转运车箱,垃圾转运车停放室设有 垃圾转运车出入口 ;所述的站罐的上部及其两边的升降井道的上部均通过带抽风机的废气 管路直接通至处理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 站,其特点为所述板车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和能由升降机带动上下升降的吊篮支座,吊篮 支座上设有翻斗栏板箱,升降井道下部设有板车出入口,翻斗栏板箱装有液压自卸装置。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点为升降井道与站罐接触处采用密闭固定连 接,在站罐支架围成的垃圾转运车停放室的周围为密闭空间。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点为站罐的出料斗中设有出料装车机构,在
3站罐中设有整平机构和辅助送料机构。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点为所述的整平机构和辅助送料机构均由电 动机、皮带轮、三角皮带、减速机、减速机皮带轮、减速机链轮、耙齿、轴承座、主轴和主轴链 轮组成,电动机运转通过皮带轮、三角皮带经减速机皮带轮、减速机减速后减速机链轮带动 主轴链轮转动,主轴链轮带动主轴转动,使设在主轴上的耙齿转动,主轴两端分别支承在轴 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站罐的出料斗壁上。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点为所述的出料装车机构由另一电动机、另 一皮带轮、另一三角皮带、另一减速机、另一减速机皮带轮、减速机齿轮、耙垃圾叶片、站罐 壁轴承座、叶片主轴和主轴齿轮组成,另一电动机运转通过另一皮带轮、另一三角皮带经另 一减速机皮带轮、另一减速机减速后减速机齿轮带动主轴齿轮转动,主轴齿轮带动叶片主 轴转动,使设在叶片主轴上的耙垃圾叶片转动,叶片主轴两端分别支承固定在站罐壁上的 站罐壁轴承座。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综合成本低廉;2.采用了站罐两边均设有升降井道可同时进行板车输送垃圾操作,且由电动操 作,操作人员不必接近垃圾,从而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 了垃圾转运效率;3.支承体可用标准钢结构件构成,预先在工厂制作好,在现场只需进行简单连接, 安装工期短,还可根据需要随时拆迁,装拆非常方便;4.安装时,只需对地面作简单的基础处理,土建工作量少;5.整个系统密闭结构,有臭气过滤装置,因而既无臭气污染空气也无二次污染;6.变敞开式为封闭式,把人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大大减少了垃圾直接与大气 接触面和臭气的挥发量,并且在少量垃圾进出口位置安装臭气收集管道,可经两个废弃处 理罐集中除臭处理。整个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小,垃圾容量大,大大地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 作强度,基本上杜绝了臭气的污染,改进了周边环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垃圾转运设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底座,2是站罐支架,3是垃圾转运车 箱,4是出料装车机构,5是支架加强肋,6是出料斗,7是支座,8是辅助送料机构,9是站罐, 10是加强肋,11是整平机构,13是处理罐,14是抽风机,15是升降机,16是板车,17是翻斗 栏板箱,18是吊篮支座,19是液压自卸装置,21是升降井道,22是板车出入口。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平机构和辅助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9是皮带轮, 30是三角皮带,31是减速机,32是减速机链轮,33是耙齿,34是轴承座,35是主轴,36是主 轴链轮,40是减速机皮带轮,42是电动机。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装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3是另一减速机,24减速 机齿轮,25耙垃圾叶片,26站罐壁轴承座,27叶片主轴,28主轴齿轮,37另一电动机,38另 一皮带轮,39另一三角皮带,41另一减速机皮带轮。图4为图3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4[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制线路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电气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升降井道、一站罐、一站罐支架和废弃处理罐组成,升降井道中 设有板车升降机构,所述板车升降机构能在此升降井道中上下运行及任意停放,所述板车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15和能由升降机15带动上下升降的吊篮支座18,吊篮支座18上设 有翻斗栏板箱17,升降井道21下部设有板车出入口 22,翻斗栏板箱17装有液压自卸装置 19 ;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井道有两个,在每个升降井道中设有板车升降机构;一站罐9由站 罐支架2支撑且位于两升降井道之间,站罐中部设有加强肋10,站罐下部为出料斗6,站罐 9的进料口有两个且分别置于两升降井道21内且相通,并且每个进料口是对着翻斗栏板箱 17欲倒垃圾的设定高度的位置处;所述的站罐支架2上部支撑站罐后所围成的内空间为垃 圾转运车停放室,站罐出料斗的出料口正好对着垃圾转运车停放室内停放的垃圾转运车箱 3,垃圾转运车停放室设有垃圾转运车出入口 ;所述的站罐9的上部及其两边的升降井道21 的上部均通过带抽风机14的废气管路直接通至处理罐13。首先垃圾运输板车16将所运输 的垃圾由板车出入口运至升降井道,并固定在升降井道中配有液压自卸装置的翻斗栏板箱 内,再由升降机和能带动上下升降的吊篮支座构成的板车升降机构将翻斗栏板箱升降到欲 倒垃圾的预定高度的进料口位置处,开启液压自卸装置后把翻斗栏板箱升至相应位置,使 得板车上的垃圾全部卸入站罐内。其中液压自卸装置包括油泵、油泵电机、回臂和油阀等, 由油泵电机控制回臂伸缩,能卸下翻斗栏板箱内的板车上的垃圾。在垃圾倾倒至站罐后,起 动站罐中设有的整平机构,以将站罐内的垃圾堆放均勻整平。整个站罐固定在站罐支架上, 站罐支架2下部固定在水泥基座1上,并在中部设有支架加强肋5,上端的支座7与站罐9 底部相密封接触,从而支撑起整个站罐。站罐9的出料斗6中设有出料装车机构4,在站罐 9中设有整平机构11和辅助送料机构8。站罐支架上部支撑站罐后所围成的内空间为垃 圾转运车停放室,当垃圾转运车停放在对准站罐出料斗的出料口及站罐垃圾装到一定数量 时,开启辅助送料机构和出料斗中的出料装车机构,将垃圾推送装入垃圾转运车的垃圾箱 中。整个垃圾转运系统除了站罐的进料口与升降井道相通外,其余均时密闭的,在垃圾装卸 过程中,密闭系统内的废气可通过设在左右升降井道顶部和站罐上部废气管路经抽风机抽 至处理罐,废气再经处理后方可排出。如图2所示,所述的整平机构与辅助送料机构的结构相同,均由电动机42、皮带轮 29、三角皮带30、减速机皮带轮40、减速机31、减速机链轮32、耙齿33、轴承座34、主轴35 和主轴链轮36组成,当电动机运转时,通过皮带轮、三角皮带经减速机皮带轮、减速机减速 而后减速机链轮带动主轴链轮转动,从而使主轴转动,使设在主轴上的耙齿转动,达到把垃 圾整平、推送出去的目的,而主轴两端分别支承在固定在站罐的出料斗壁上的轴承座上。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出料装车机构由另一电动机37、另一皮带轮38、另 一三角皮带39、另一减速机皮带轮41、另一减速机23、减速机齿轮24、耙垃圾叶片25、站罐 壁轴承座26、叶片主轴27和主轴齿轮28组成,当电动机运转时,通过皮带轮、三角皮带经减 速机皮带轮、减速机减速而后减速机齿轮带动主轴齿轮转动,从而使主轴转动,使设在叶片主轴上的耙垃圾叶片转动,达到把垃圾推送出去的目的,并装入垃圾转运车的垃圾箱中,而 主轴两端分别支承在固定在站罐壁上的轴承座上。本实用新型整机的工作原理为,各站点的垃圾收集板车,直接进入全封闭的升降 井道的出入口内的吊篮支座上的翻斗栏板箱内,启动升降机升至设定高度(此时站罐进料 口对着的翻斗栏板箱欲倒垃圾的位置处),自动停层,然后启动液压自卸装置能把上升到相 应位置的翻斗栏板箱内的板车上的垃圾全部卸入站罐内,启动站罐中的整平机构11把垃 圾堆放均勻整平,当站罐垃圾装到一定数量时,开启辅助送料机构开始送料同时开启出料 装车机构使垃圾均勻地装进汽车的垃圾箱中,此过程通过电子控制电路完成,此电子控制 电路为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上述的工作步骤也可采用手动操作,也可采用半自动 操作,相应就有电子控制电路,这电子控制电路也是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以上整个过程 都在密闭的通道中进行,只留有板车和汽车出入口。在装卸过程中,可启动装在站罐和升降 井道上部的抽风机,把臭气送入处理罐,进行处理后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子控制电路,如图6、图7所示,包括安全开关,A、B、C为相线, N为零线,工作时,当所有安全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时,方可按下上升按钮ZA,升降机的电 机Dl工作,当翻斗栏板箱行至限位开关HKl时,启动液压自卸装置的油泵电机D3使用,上 升时指示灯DJl亮,此时翻斗栏板箱继续行至上限位开关SHKl时,翻斗栏板箱停止、灯灭, 继电器ZHKl常开接点闭合,自动开启液压自卸装置的上升油阀ZY,中间继电器ZYJ同时闭 合,指示灯DJ4指示翻斗栏板箱开始顶升卸料至一定高度(此时站罐进料口对着的翻斗栏 板箱欲倒垃圾的位置处),限位开关HK2常闭按点断开,顶升过程结束,时间继电器SJ工作, 退时数秒后,液压自卸装置的回臂油阀及中间继电器FYJ工作,回臂至限位开关HK3断开常 闭按点,液压自卸装置的油阀关闭,此时指示灯DJ3亮表示翻斗栏板箱可下降,按下下降按 钮,行至限位开关HKl断开油泵电机的继电器YC按点,油泵停止工作,继续下行至下限位开 关SHKl处,工作过程结束,拉开升降井道下部设有板车出入口 22的厅门,取出板车。装垃 圾转运车时可按动开关ZA或FA点动工作按钮,出料装车机构的电机D2工作,下料主轴转 动,使设在主轴上的耙垃圾叶片转动,达到把垃圾推送出去,装入垃圾转运车的垃圾箱中。
权利要求一种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包括升降井道、一站罐、一站罐支架和处理罐,升降井道中设有板车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井道有两个,在每个升降井道中设有板车升降机构;一站罐(9)由站罐支架(2)支撑且位于两升降井道之间,站罐下部为出料斗(6),站罐(9)的进料口有两个且分别置于两升降井道(21)内且相通,并且每个进料口是对着翻斗栏板箱(17)设置;所述的站罐支架(2)上部支撑站罐后所围成的内空间为垃圾转运车停放室,站罐出料斗的出料口正好对着垃圾转运车停放室内停放的垃圾转运车箱,垃圾转运车停放室设有垃圾转运车出入口;所述的站罐(9)的上部及其两边的升降井道(21)的上部均通过带抽风机(14)的废气管路直接通至处理罐(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车升降机构包括 升降机(15)和能由升降机(15)带动上下升降的吊篮支座(18),吊篮支座(18)上设有翻斗 栏板箱(17),升降井道(21)下部设有板车出入口(22),翻斗栏板箱(17)装有液压自卸装 置(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升降井道(21)与站罐 (9)接触处采用密闭固定连接,在站罐支架围成的垃圾转运车停放室的周围为密闭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站罐(9)的出料斗(6) 中设有出料装车机构(4),在站罐(9)中设有整平机构(11)和辅助送料机构(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平机构(11)和 辅助送料机构(8)均由电动机(42)、皮带轮(29)、三角皮带(30)、减速机(31)、减速机皮带 轮(40)、减速机链轮(32)、耙齿(33)、轴承座(34)、主轴(35)和主轴链轮(36)组成,电动 机(42)通过皮带轮(29)、三角皮带(30)经减速机皮带轮(40)、减速机(31)与减速机链轮 (32)连接,减速机链轮(32)连接主轴链轮(36),主轴链轮(36)连接主轴(35),主轴上设有 耙齿(33),主轴两端分别支承在轴承座(34)上,轴承座(34)固定在站罐(9)的出料斗(6) 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装车机构 (4)由另一电动机(37)、另一皮带轮(38)、另一三角皮带(39)、另一减速机(23)、另一减速 机皮带轮(41)、减速机齿轮(24)、耙垃圾叶片(25)、站罐壁轴承座(26)、叶片主轴(27)和 主轴齿轮(28)组成,另一电动机(37)通过另一皮带轮(38)、另一三角皮带(39)经另一减 速机皮带轮(41)、另一减速机(23)与减速机齿轮(24)连接,减速机齿轮(24)连接主轴齿 轮(28),主轴齿轮(28)连接叶片主轴(27),叶片主轴上设有耙垃圾叶片(25),叶片主轴两 端分别支承固定在站罐(9)壁上的站罐壁轴承座(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无污染垃圾转运站,包括升降井道、一站罐、一站罐支架,升降井道中设有板车升降机构,特点为所述升降井道有两个,在每个升降井道中设有板车升降机构;一站罐由站罐支架支撑且位于两升降井道之间,站罐下部为出料斗,站罐的进料口有两个且分别置于两升降井道内且相通,并且每个进料口是对着翻斗栏板箱欲倒垃圾的设定高度的位置处;站罐支架上部支撑站罐后所围成的内空间为垃圾转运车停放室,站罐出料斗的出料口正好对着垃圾转运车停放室内停放的垃圾转运车箱,垃圾转运车停放室设有垃圾转运车出入口;站罐的上部及其两边的升降井道的上部均通过带抽风机的废气管路直接通至处理罐。具有结构简单,密闭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文档编号B65F9/00GK201647531SQ2010201400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刘欣萍, 杨松伟, 肖荔人, 蒋霞, 许兢, 钱庆荣, 陈宇, 陈庆华, 陈荣国, 黄宝铨 申请人:福建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