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式扒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814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式扒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扒矿输送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式扒矿输送机,由工作装置与输送装置相接合为一体,采用全液压装置的小型矿山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在矿井进行矿石采运过程中,目前采矿设备前期准备工作复杂耗时,且作业范围 有限,范围以外的矿石只能靠人力将其移至轨道范围内才能进行装卸。如果遇到人力无法 移动的矿石,只能等待人力使用手持式液压破碎锤破碎再进行搬移。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 缺点是作业面积小,劳动强度大,导致采矿的工作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挖掘、输送和装载功能的轨道 式扒矿输送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包括车架,设在车 架底部的轨道式行走装置,设在车架上的操纵装置、液压系统和液压支腿,在所述的车架上 设有沿所述的车架的行走方向布置的输送装置,工作装置安装于所述的车架上且所述的工 作装置对正所述的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所述的输送装置是输送架前端设有从动带轮,后端通过涨紧架安装有滚筒电机, 所述的输送架上设有若干组胶带支撑滑轮,输送带安装于所述的从动带轮、若干组胶带支 撑滑轮和所述的滚筒电机上。所述的输送架一端通过铰轴与所述的车架前下方铰接,另一端通过输送架举升油 缸与所述的车架上方铰接。所述的输送带为输送橡胶带或输送链轨带。所述的输送架的前端设有导料口。所述的轨道式行走装置的结构是所述的车架一端与前行走轮总成的支架连接,另 一端与后行走轮总成的支架连接,行走马达固定在所述的车架之上,所述的行走马达通过 链条与所述的后行走轮总成连接。所述的工作装置的结构是偏转头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的车架上,所述的车架与所述 的偏转头之间装有驱动所述的偏转头绕所述的车架前端使所述的工作装置整体实现横向 转动的偏转油缸,所述的偏转头的另一端与动臂的一端铰装,所述的动臂的另一端与斗杆 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斗杆的另一端与快换装置铰接,所述的快换装置与附属装置铰接,所述 的偏转头和所述的动臂之间装有动臂油缸,所述的动臂与所述的斗杆之间装有斗杆油缸, 所述的斗杆与所述的快换装置之间装有快换油缸。所述的附属装置为铲斗、破碎锤、液压剪、铣刨器、清扫器或多功能摆转装置。所述操纵装置装于车架前部左侧。所述的液压支腿为蛙式液压支腿且与所述的车架的后部铰接,所述的蛙式液压支腿与所述的车架之间装有支腿油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是由输送装置与工作装置相结合,其工 作装置与小型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类似,在工作范围内可以实现平整作业、挖掘作业、装 载作业、卸载作业,且工作装置前端带有快换装置,可以轻松自如的更换附属装置实现多功 能,可配备的附属装置有破碎锤、液压剪、铣刨器、清扫器、多功能摆转装置等。与小型液压 挖掘机的工作装置功能不同之处在于斗杆油缸布置在动臂之下,这样不但有利于实现狭小 空间作业,而且有利于油缸的保护。该设备具有行走、挖掘、输送、装载四种功能,每小时可 扒矿55立方,它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有效地减少了采矿作业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 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实现挖掘、输送和装载功能且操作简单,性能可 靠,有效地减少了采矿作业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的安 全性,作业面积广,环境适用性好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是人工和其它机械无法替代的产
P
ΡΠ O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式扒矿输送机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式扒矿输送机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式扒矿输送机电控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车架13底部的设有轨道式行走装置,车架13上设有操纵装 置11、液压系统和液压支腿,在车架13上设有沿车架13的行走方向布置的输送装置,工作 装置安装于车架13上且工作装置对正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参见图1和图2,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总成28、后行走轮总成15、行走马达31、 链传动机构。车架13安装在前行走轮总成28和后行走轮总成15的支架连接,行走马达31 固定在车架13之上;行走马达31通过链条与后行走轮总成15连接。前行走轮总成28为 从动轮或驱动轮,后行走轮总成15为驱动轮。参见图1和图2,输送装置是输送架16前端设有从动带轮29,后端通过涨紧架20 安装有滚筒电机19,输送架16上设有若干组胶带支撑滑轮,输送带17安装于从动带轮29、 若干组胶带支撑滑轮和滚筒电机19上。输送带17为输送橡胶带或输送链轨带。输送架16 前端设有导料口 30与输送带17对应;输送架16 —端通过铰轴与车架13前下方铰接,另一 端通过输送架举升油缸12与车架13上方铰接,输送架举升油缸12动作驱动输送架16绕 其车架前上端铰轴转动,使输送架16升起或落下,当输送架升16起时可使导料口 30着地 并使前行走轮总成28支起,从而提高稳定性,满足挖掘工况要求;通过调整从动带轮29的 支座、调整电机滚筒19的支座、调整涨紧架20的螺栓完成输送带17的涨紧,并使从动带 轮29、滚筒电机19轴向平行;输送架16左右两侧装有挡板防止物料散落。输送带17宽度 600mm,传动速度为1000mm/S,输送带17由4KW滚筒电机进行传动。参见图1和图2,工作装置的结构是偏转头8的一端铰接在车架13上,车架13与偏转头8之间装有驱动偏转头8绕车架13前端使工作装置整体实现横向转动的偏转油缸 9,偏转头8的另一端与动臂6的一端铰装,动臂6的另一端与斗杆4的一端铰接,斗杆4的 另一端与快换装置2铰接,快换装置2与铲斗1铰接,偏转头8和动臂6之间装有动臂油缸 7,动臂6与斗杆4之间装有斗杆油缸5,斗杆4与快换装置2之间装有快换油缸3。工作装 置的铲斗1与输送装置的导料口 30对正。偏转头油缸9驱动偏转头8绕车架13前上部铰 轴横向转动,左右偏摆角度均为40度;斗杆油缸5驱动斗杆4绕其动臂6的铰轴转动;快换 油缸3驱动快换装置2和铲斗1绕其斗杆铰轴转动实现挖掘和卸载。所有动作实现均为液 压控制,由左右操作手柄完成上述四个动作。铲斗1也可以用破碎锤、液压剪、铣刨器、清扫 器或多功能摆转装置代替。电机控制包括接触器、漏电保护器、接触器、滚筒电机启动按钮、齿轮泵电机启动 按钮、滚筒电机停止按钮、齿轮泵电机停止按钮、相电源转换开关、电机工作指示灯、工作电 压表,均安装在电控盒上。27为司机座椅。14为可伸缩敞篷,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参见图1、图2和图3,液压系统包括齿轮泵32、液压油箱25、多路控制阀34、液压 油散热器23、左手柄35、右手柄39、输送架举升油缸手柄36、支腿油缸控制手柄37、行走控 制手柄38、行走马达31、液压油回油滤器33。所述的多路控制阀34、左手柄35、右手柄39、 输送架举升油缸手柄36、支腿油缸控制手柄37、行走控制手柄38均安装在操作装置11上; 所述的齿轮泵32、液压油箱25、液压油散热器23、行走马达31安装在车架13上,液压油回 油滤器33安装在液压油散热器23上;所述的齿轮泵电机43直接与齿轮泵32相连传动;所 述左手柄35、右手柄39、输送架举升油缸手柄36、支腿油缸控制手柄37、行走控制手柄38 分别与对应的多路控制阀连接并控制多路控制阀。图3中,通过液压油管,液压油箱25、液压泵32串联后与多路控制阀34并联;多 路控制阀34与快换油缸3、斗杆油缸5、动臂油缸7、输送架举升油缸12、支腿油缸21、偏转 油缸9之间均以液压油管相连;多路控制阀34回油经液压油散热器23回到液压油箱25 ;参见图1、图2和图3,操作说明将60A三相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上,电源指示 灯亮;按下齿轮泵电机启动按钮40,齿轮泵电机43开始工作,带动齿轮泵32旋转,液压油 箱25内的液压油被齿轮泵32吸入至多路控制阀34,回油从多路控制阀34经液压油散热器 23、液压回油滤33流回液压油箱25,然后开始循环工作;通过多路控制阀34控制输送架举 升油缸12动作使输送架16升或降,导料口 30也随之上或下运动。通过多路控制阀34控 制行走马达31实现整机前进或后退。参见图1、图2和图3,作业说明向前推输送架举升油缸手柄36使输送架举升油 缸12支起输送架16,使导料口着地,并支起前行走轮总成28。按下输送电机启动按钮42, 滚筒电机19开始工作,通过输送带17带动带动从动轮29开始物料输送工作。前推或后拉 左手柄35控制斗杆4绕动臂6的铰轴外摆或内收旋转。左推或右推左手柄35控制偏转头 8绕车架13上部铰轴左或右摆动。前推或后拉右手柄39控制动臂6绕偏转头8的铰轴上 或下摆动。左推或右推右手柄39控制铲斗1绕斗杆4的铰轴上下摆动,实现挖掘动作。同 时操作2组以上的手柄实现复合动作,也就是扒矿作业,即用铲斗1扒矿料经导料口 30入 输送带17上输送装车。整车电器系统采用按钮、接触器,实现对三台电机控制,装有漏电保 护器,在0. 5秒自动断电,确保操作人员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权利要求一种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包括车架(13),设在车架(13)底部的轨道式行走装置,设在车架(13)上的操纵装置(11)、液压系统和液压支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车架(13)上设有沿所述的车架(13)的行走方向布置的输送装置,工作装置安装于所述的车架(13)上且所述的工作装置对正所述的输送装置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输送装置是输送架 (16)前端设有从动带轮(29),后端通过涨紧架(20)安装有滚筒电机(19),所述的输送架 (16)上设有若干组胶带支撑滑轮,输送带(17)安装于所述的从动带轮(29)、若干组胶带支 撑滑轮和所述的滚筒电机(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输送架(16)—端通过 铰轴与所述的车架(13)前下方铰接,另一端通过输送架举升油缸(12)与所述的车架(13) 上方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17)为 输送橡胶带或输送链轨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架(16)的 前端设有导料口(30)。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轨道式行走装 置的结构是所述的车架(13) —端与前行走轮总成(28)的支架连接 另一端与后行走轮总 成(11)的支架连接,行走马达(31)固定在所述的车架(13)之上,所述的行走马达(31)通 过链条与所述的后行走轮总成(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装置的结 构是偏转头(8)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的车架(13)上,所述的车架(13)与所述的偏转头(8) 之间装有驱动所述的偏转头(8)绕所述的车架(13)前端使所述的工作装置整体实现横向 转动的偏转油缸(9),所述的偏转头(8)的另一端与动臂(6)的一端铰装,所述的动臂(6) 的另一端与斗杆(4)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斗杆(4)的另一端与快换装置(2)铰接,所述的快 换装置(2)与附属装置铰接,所述的偏转头(8)和所述的动臂(6)之间装有动臂油缸(7), 所述的动臂(6)与所述的斗杆(4)之间装有斗杆油缸(5),所述的斗杆(4)与所述的快换装 置⑵之间装有快换油缸(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属装置为铲斗 (1)、破碎锤、液压剪、铣刨器、清扫器或多功能摆转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11) 装于车架(13)前部左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支腿为 蛙式液压支腿(18)且与所述的车架(13)的后部铰接,所述的蛙式液压支腿(18)与所述的 车架(13)之间装有支腿油缸(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式扒矿输送机,包括车架(13),设在车架(13)底部的轨道式行走装置,设在车架(13)上的操纵装置(11)、液压系统和液压支腿,在所述的车架(13)上设有沿所述的车架(13)的行走方向布置的输送装置,工作装置安装于所述的车架(13)上且所述的工作装置对正所述的输送装置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实现挖掘、输送和装载功能且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有效地减少了采矿作业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的安全性,作业面积广,环境适用性好的轨道式扒矿输送机。
文档编号B65G65/04GK201737480SQ20102050826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何清华, 刘均益, 林涛, 滕锦图, 王军, 陈欠根 申请人: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