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068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盛装保健品的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保健品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而与此同时,对 保健品的包装容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号为200920144631. 5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带匙的容器。如图1所示,该 容器包括容器体1、所附带的匙2以及容器盖(图未示)。容器盖和容器体1通过螺纹连接 实现密封,以便于日常储存和随身携带;所附带的匙2可置于容器体1内部,以方便消费者 随时取用。上述容器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对保健品的盛放和保存需求,但是,由于上述容器 的容器盖和容器体之间仅通过简单的螺纹连接,因此,即使在消费者购买及使用之前该容 器曾经被打开过,消费者也无从知晓,这就可能导致两种后果其一,开过封的保健品极有 可能受到污染,而食用受到污染的保健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安全隐患;其二, 在运输及销售等中间环节中,不法分子有可能利用上述漏洞而从容器抽取少量的保健品, 从而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将容器的内容物全部替换成假冒伪劣的产品来欺 骗消费者,其结果不仅是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因食用假冒产品而导致食物中毒等严 重后果。为此,公开号为CN2108063U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识别是否被开启过 的瓶盖结构,其由盖体、锁环以及易断连接体组成。在开启瓶盖的过程中,易断连接体被折 断而使盖体与锁环分离,消费者只需观察该瓶盖的易断连接体的形态是否完好无损即可识 别出该瓶盖是否曾被开启。尽管公开号为CN2108063U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瓶盖结构能够提示该瓶盖是 否被开启过,但是这种结构的瓶盖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如果对上述瓶盖 上的锁环进行加热,待该锁环的径向尺寸膨胀至足够大时即可实现将瓶盖完整取下而不会 破坏盖体与锁环之间的易断连接体,从而使该瓶盖的开启识别功能失效。因此,上述结构的 瓶盖尚不能完全避免容器被私自开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其能够有效识别出是否已被开封。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在容器盖的内部并环绕容 器盖内壁设置有封装环,在所述封装环与容器盖内壁之间连接有可被拉断的易断连接部, 所述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可从容器盖外部被观察到;并且,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 结合时,所述封装环被卡掣于所述容器体的口部并仍然通过所述易断连接部与容器盖内壁 相连;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分离时,所述易断连接部被拉断并在所述封装环和/或 容器盖上留下用以观察所述连接状态的断痕,此时所述封装环与容器盖分离并留在所述容器体的口部。其中,在所述容器盖上对应于所述易断连接部的位置处设有观察窗,借助于所述 观察窗而观察所述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容器体的口部设有至少两个外棘齿,所述封装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 棘齿相配合的同等数量的内棘齿;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的过程中,所述外棘齿 的齿背面与所述内棘齿的齿背面相接触并发生相对滑动,以允许所述封装环与所述容器盖 同步转动并最终使封装环完全套装在所述外棘齿的外部;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分离 的过程中,所述外棘齿的工作面与所述内棘齿的工作面相接触,以阻止所述封装环随所述 容器盖同步转动,当容器盖与封装环之间相对旋转角度足够大时,所述易断连接部被拉断, 所述封装环与容器盖分离并留在所述容器体的口部。优选地,所述易断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所述容器盖的中心对称;相应地,所 述观察窗的数量同样为两个,并相对所述容器盖的中心对称。其中,对于所述易断连接部任意一侧的一组内棘齿而言,沿所述容器盖相对容器 体旋紧的方向,所述内棘齿的工作面与所述封装环内圆周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相应地,对 于所述易断连接部任意一侧的一组外棘齿而言,沿所述容器体相对容器盖旋紧的方向,所 述外棘齿的工作面与所述容器体外圆周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其中,对于所述易断连接部任意一侧的一组内棘齿而言,沿所述容器盖相对容器 体旋紧的方向,各个内棘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相应地,对于所述易断连接部任意一侧的 一组外棘齿而言,沿所述容器体相对容器盖旋紧的方向,各个外棘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其中,容器盖上具有至少两个均布于容器盖内壁周面上的止动凸起,所述封装环 上具有与所述止动凸起相对应的止动凹口,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的过程中,所 述止动凸起作用于所述止动凹口而使所述封装环与所述容器盖同步转动。其中,在所述容器体口部且位于外棘齿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上 端面具有倒角,并且凸缘的最大直径介于所述内棘齿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之间,在 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的过程中,所述凸缘借助于所述倒角的引导而平滑地穿过所 述封装环并将所述封装环限制在凸缘下方。其中,所述易断连接部包括间隔的连接点结构、条状结构或连续的带状结构。其中,所述易断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封装环,另一端与所述容器盖的开放边缘 处相连,所述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可从所述容器盖的外部直接观察到。其中,所述容器体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防滑握持区,所述防滑握持区具有凹凸 不平的表面。其中,所述防滑握持区为位于所述容器体侧壁上的凹陷区域,并且在所述凹陷区 域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和/或凹进。其中,在所述容器内附带有匙,所述匙的匙柄上具有防滑区。 其中,在所述容器的容器口或者接近容器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突起,并且在所述匙 的匙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突起相匹配的通孔,通过使所述突起穿过所述通孔而将所述匙可 取下地悬挂于所述容器内。 其中,所述匙柄包括内柄和套装在所述内柄外部的外柄,使所述外柄相对所述内 柄进行伸缩滑动而调节所述匙柄的长度。[0023]其中,所述容器口的内壁上与所述突起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刮板,所述刮板具有平 直边缘且在取出容器的内容物时与所述匙的匙体边缘相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包括容器体、容器盖以及封装环,上述封装环通过易断 连接部而与容器盖内壁进行可拉断式的连接,并且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可从容器外部被 识别。在容器被初次封装好后,上述封装环即被卡掣于所述容器体的口部,此后如果开启容 器则会将上述易断连接部拉断,从而使封装环与容器盖分离并留在容器体的口部。因此,消 费者在购买由上述容器所盛装的商品时,可先从容器体外部对上述封装环与容器盖之间的 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进行观察,如果该易断连接部已经被拉断,则表明此容器曾被开启, 因而不宜购买;而如果上述易断连接部完好无损,则说明该容器在封装好之后一直处于密 封状态而从未被开启过,因而可以放心购买。而且,由于上述封装环通过易断连接部连接于容器盖的内壁上而被覆盖于容器盖 内部,因而无法对封装环进行直接加热,从而可有效避免公开号为CN2108063U的现有技术 中由于锁环受热膨胀而造成开启识别功能失效的缺陷。

图1为专利号200920144631. 5的中国专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所示容器在结合状态时的右视图;图5为图4所示容器在A-A截面的剖视图;图6A为图5中I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B为图5中II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C为图5中IV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D为图5中V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E为图5中V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F为图5中VI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G为图5中VII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所示容器中的容器体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所附带的匙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所附带的匙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包括容器体、容器盖及封装环。在容器尚未被启用时,封 装环被设置于容器盖的内部并环绕容器盖内壁,从而被容器盖所覆盖。在封装环与容器盖 内壁之间连接有可被拉断的易断连接部,该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可从容器盖外部被观察 到。在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时(即,容器的封装过程。这里,容器盖和容器体的结合方 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扣合连接的方式实现;本说明书中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加以说明,但
6其并不局限于此),容器盖相对容器体进行旋转并扣装在容器体的口部,封装环随容器盖同 步旋转并套装在容器体的口部外围,当容器盖相对容器体旋紧并到达其可转动的极限位置 时,封装环被卡掣于容器体的口部。这里,所谓卡掣是指封装环与容器体的相对位置被固 定,且无论容器盖再进行怎样的运动,封装环的位置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在容器被初次 打开的过程中,容器盖相对容器体进行反向旋转,此时封装环不再随容器盖同步旋转,而当 容器盖相对封装环之间的旋转角度足够大时就会将易断连接部拉断,此后封装环与容器盖 彻底分离并留在容器体的口部。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这里,连接状态是指易断连接部 是否断开的状态)可从容器外部进行识别,通常,易断连接部被拉断时会在封装环和/或容 器盖上留下用以观察所述连接状态的断痕,从而便于消费者确认该容器是否曾被开启。具 体地,如果易断连接部的形态完好而没有断开,则断定容器未被开启过因而可放心购买;而 如果易断连接部为断开的状态,则断定容器已经被开启过因而不易购买。因此,本实用新型 提供的容器具有开启识别功能。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进行详细描述。请一并参阅图2、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 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包括可相互结合的容器体1和容器盖2,容器体1的口部 具有外螺纹14,同时在容器盖2的内部具有可与上述外螺纹14相互配合的内螺纹23,封装 环3位于容器盖2的开放边缘附近。这里,所述开放边缘是指容器盖上的与容器体口部相 接的边缘。易断连接部31 —端连接在容器盖2的侧壁上,另一端与封装环3相连接。在实际 应用中,该易断连接部31可以采用与封装环3及容器盖2 —体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图 6A中示出了一种呈间隔的条状结构的易断连接部31,但其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地,该易断 连接部31可以采用间隔的连接点结构和/或间隔的条状结构、连续的带状结构以及其它结 构等,只要所采用的易断连接部31的形状具有易于识别和易被拉断的功能即应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上述各种不同形状的易断连接部31,其断痕会具有不同的表现形 态,例如,当易断连接部31为多个间隔的连接点的时候,其断痕表现为点状;当易断连接部 31为图6A所示的多个间隔的条状结构时,其断痕一般为多个断开的条状;而当易断连接部 31为一个连续的带状结构时,其断痕通常表现为连续的带状;因此,在实际观察时应加以 区别。对应于易断连接部31的位置,在容器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21,通过该观察 窗21可实现从容器外部对易断连接部31的连接状态进行观察及识别。本实施例中,该观 察窗21为长条状的通孔,但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容器盖2侧壁上对应易断连接部 31位置处的材料设置为透明状;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使上述易断连接部31与容 器盖2的开放边缘处相连接,以使该易断连接部31暴露于容器体外部,从而无需设置观察 窗21即可直接观察该易断连接部31的连接状态。由于上述方案均可实现在容器体外部对 易断连接部31的连接状态进行直接观察的目的,因而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 外,为了进一步便于观察和识别易断连接部31的连接状态,优选地,使易断连接部31与容 器盖2具有不同的颜色。本实施例中,易断连接部31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容器盖2的中心对称;相应地,观察窗21的数量同样为两个并相对容器盖2的中心对称。这里,将同一位置或靠近同一位置 处的一组点状和/或条状和/或带状的连接结构归为同一个易断连接部31,例如图6A中所 示的几个条状的连接结构就构成了同一个易断连接部3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易断连接部 31和观察窗21的数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具有多种变化,例如将易断连接部31和相应的观 察窗21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或多于两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在其容器盖2内壁上具有四个对应于封装环3圆周而均 勻分布的止动凸起22,并且,在封装环3上具有与上述各个止动凸起22对应配合的止动凹 口 33。上述止动凸起22在容器盖2相对容器体1旋紧方向的一侧具有一个平面,并在容器 盖2相对容器体1旋松方向的一侧具有一个斜面。在容器盖2与容器体1初次结合的过程 中,止动凸起22上的平面作用于止动凹口 33上,从而推动封装环3与容器盖2同步转动; 在容器盖2与容器体1分离的过程中,止动凸起22上的斜面可在减小容器盖2与封装环3 之间在旋转方向上的推力的同时,增加二者在轴向上的推力。需要指出的是,将上述止动凸 起22及相应的止动凹口 33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仅是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但其并不局 限于,而是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数量进行增减,通常为了使封装环3在其整个圆周内受力 均勻,应至少设置两个止动凸起22及相应的止动凹口 33。为了将上述封装环3卡掣于容器体1的口部,在容器体1的口部设置有多个外棘 齿11结构,对应地,封装环3内壁上具有多个可与上述外棘齿11相互配合的内棘齿32结 构。上述外棘齿11和内棘齿32均由齿背面和工作面而构成,二者的齿背面和工作面的设置 方向相反。只有当上述内棘齿32和外棘齿11的齿背面相接触的时候才能发生相对运动, 而当二者的工作面相接触时则不能进行相对运动,因而只能允许封装环3相对容器体1沿 一个固定的方向进行相对旋转,该可旋转方向即为容器盖2相对容器体1进行结合时的旋 转方向。在容器盖2与容器体1初次结合的过程中,上述外棘齿11的齿背面与内棘齿32 的齿背面相接触且二者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允许封装环3与容器盖2同步转动并最终使封 装环3完全套装于各个外棘齿11的外部,此时,封装环3上的所有内棘齿32均与容器体1 上的外棘齿11进行对应配合。在容器盖2与容器体1初次分离的过程中,容器盖2相对容 器体1在使二者旋松的方向上发生相对旋转,封装环3在易断连接部31的带动下具有与容 器盖2同步旋转的趋势,而此时容器体1 口部的外棘齿11的工作面与内棘齿32的工作面 相接触,从而阻止封装环3随容器盖2同步转动;当容器盖2与封装环3的相对旋转角度达 到一定的极限值时,易断连接部31就会被拉断,之后封装环3与容器盖2彻底分离并留在 容器体1的口部。上述设置在容器体1 口部的外棘齿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应地,设置在封装环 3内壁上的内棘齿32的数量与上述外棘齿11的数量相等。此外,在容器体1 口部的外棘齿11的上方位置处具有凸缘12。该凸缘12的上端 面具有倒角121,该倒角121使凸缘12的上端面大致为圆台侧面的形状,从而在容器盖2与 容器体1初次结合的过程中,倒角121可引导凸缘12平滑地穿过封装环3 ;凸缘121的下 表面为平面或凹进面,且凸缘121的最大直径介于封装环3上的内棘齿32的齿顶圆直径和 齿根圆直径之间,从而在容器盖2与容器体1初次结合后,将封装环3的位置限制在凸缘12 的下方。可以理解的是,凸缘12的上表面所设置的倒角121是为了使该凸缘12易于穿过 封装环3,因此可以对该凸缘12的上表面的形状作出多种变形,例如将该凸缘12的上表面
8设置为上窄下宽的截锥面、弧面等形状均可,并且除此之外的符合其功能要求的其它形状 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5、图6B至图6G,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封装 环3的内壁上设置有12个内棘齿32,相应地,在容器体1的口部设有12个与上述各个内棘 齿32对应配合的外棘齿11。封装环3与容器盖2之间具有两个易断连接部31,且该两个 易断连接部31相对于容器盖2的中心对称。其中。位于封装环3上的两个易断连接部31 的任意一侧的6个内棘齿32构成一组内棘齿32,并且该6个内棘齿32具有下述结构特征 在容器盖2相对容器体1旋紧的方向上,各个内棘齿32的工作面与封装环3内圆周之间的 夹角逐渐减小;这里,所述容器盖2相对于容器体1旋紧的方向是指沿容器盖2内壁上的内 螺纹23的旋紧方向。与上述两个易断连接部31的任意一侧的6个内棘齿32相对应,在容 器体1 口部设有6个外棘齿11,该6个外棘齿11为一组,并具有下述结构特征在容器体 1相对于容器盖2旋紧的方向上,各个外棘齿11的工作面与容器体1外圆周之间的夹角逐 渐增大。这里,所述容器体1相对于容器盖2旋紧的方向是指沿容器体1 口部外螺纹14的 旋紧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将图5中所示III部中的内棘齿和外棘齿定义为第一内棘齿321 和第一外棘齿111,IV部中的内棘齿和外棘齿定义为第二内棘齿322和第二外棘齿112,V 部中的内棘齿和外棘齿定义为第三内棘齿323和第三外棘齿113,VI部中的内棘齿和外棘 齿定义为第四内棘齿3 和第四外棘齿114,VII部中的内棘齿和外棘齿定义为第五内棘齿 325和第五外棘齿115,VIII部中的内棘齿和外棘齿定义为第六内棘齿3 和第六外棘齿 116。结合图6B至图6G可以看出,第一内棘齿321的工作面321a与封装环3的内圆周的 夹角最小,为一个很小的锐角;相应地,第一外棘齿111的工作面Illa与容器体1的外圆周 的夹角同样为一个很小的锐角,并且相比其它外棘齿的工作面与容器体1外圆周的夹角都 小。第二外棘齿112的工作面11 与容器体1外圆周的夹角稍大于第一外棘齿111的工 作面Illa与容器体1外圆周的夹角,但小于其它外棘齿工作面与容器体1外圆周的夹角; 第二内棘齿322的工作面32 与封装环3内圆周的夹角稍大于第一内棘齿321的工作面 321a与封装环3内圆周的夹角,但小于其它内棘齿工作面与封装环3内圆周的夹角。依次 类推,第三外棘齿113至第六外棘齿116的工作面与容器体1外圆周的夹角逐渐增大,第三
内棘齿棘齿323至第六外棘齿3 的工作面与封装环3内圆周的夹角也逐渐增大......至
第六外棘齿116和第六内棘齿326时,二者的工作面与容器体1和封装环3之间的夹角已 经增大为钝角。需要指出的是,位于上述两个易断连接部31另一侧的内棘齿32和外棘齿 11与上述第一至第六内棘齿及外棘齿相对于容器盖2的中心对称。此外,对于上述易断连接部31任意一侧的一组内棘齿32而言,沿容器盖2相对容 器体1旋紧的方向,各个内棘齿32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这里,所述容器盖2相对于容器 体1旋紧的方向是指沿容器盖2内壁上的内螺纹23的旋紧方向。相应地,对于易断连接部 31任意一侧的一组外棘齿11而言,沿容器体1相对容器盖2旋紧的方向,各个外棘齿11之 间的间距逐渐增大。这里,所述容器体1相对于容器盖2旋紧的方向是指沿容器体1 口部 外螺纹14的旋紧方向。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容器体1的侧壁上具有两个相互对 称的防滑握持区13,在防滑握持区13的表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结构,用以增加防滑握持区13与人手部的握持摩擦力。具体地,可以使防滑握持区13表面具有多个细小的凸起和/或 凹进结构,该凸起结构例如可以是点状凸起、棱状凸起、波纹状凸起;所述凹进结构例如可 以是点状凹进、棱状凹进、波纹状凹进。该防滑握持区13与容器体1 一体成型,但其同样可 以通过粘贴、裹附、热压、喷涂的方式而附着于容器体1的表面。上述防滑握持区13可以是容器体1侧壁上的两个凹陷区域,该凹陷区域的轮廓形 状类似于半月形,但其并不局限于此,凡是能够在握持容器时提供稳定及舒适握持功能的 凹陷形状均可成为防滑握持区13。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防滑握持区13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 实施例中的两个,其数量至少为2个,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将防滑握持区13的 数量设置为多个。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还附带有 匙4。该所附带的匙4包括匙柄和匙体,匙柄上具有可增大匙柄与人手之间摩擦力的防滑区 42。该防滑区42为设置在匙柄上的一段凹凸不平的区域,具体地,该防滑区42的表面具有 多个细小的凸起和/或凹进结构,用以增大匙柄表面的摩擦系数。因此,在使用该所附带的 匙4盛取容器体1内的物质时,防滑区42能够有效增大人手部与匙柄之间的摩擦力,从而 有效提高对匙的握持可靠性,避免脱手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附带的匙4的匙柄顶部具有 通孔41,容器体1的容器口内壁上设有可与通孔41相适配的突起16,通过将该突起16穿 入所述通孔41而实现将所附带的匙4可取下地悬挂于容器口的内壁上。此外,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容器体1的容器口上具有与容器口一体成型并 且位于容器口同一平面上的刮板15,该刮板15的边缘平直,并且设置在与所述突起16相 对的位置处。在使用所附带的匙4量取容器中的物质时,该刮板15可与匙4的上边缘相配 合,以刮掉匙体边缘以上多出的物质,从而实现定量地盛取容器内的物质。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所附带的匙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所附 带的匙4具有长度可调的匙柄,具体地,该匙柄包括内柄和套装在内柄外部的外柄5,使外 柄5相对内柄进行伸缩滑动而实现调节匙柄的长度。具体地,在内柄上设置一个定位突起, 同时在外柄5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与内柄上的定位突起相适配的定位凹进,当内柄相对 外柄5进行伸缩滑动时,内柄上的定位突起沿外柄5的内壁滑动,当上述定位突起达到外柄 5的某个定位凹进所在位置时,便于所述定位凹进相适配,从而使匙柄的长度达到该定位凹 进所对应的某一固定长度值。同理,当需要使匙柄长度变为其它值时,将内柄的定位突起滑 动至相应的外柄5上的定位凹进位置处即可。此外,外柄5上还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所示的匙柄上的通孔41及防滑区42类似通 孔51和防滑区,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容 器整体由圆柱形的容器体10和与之相适配的容器盖20组成。其中,容器盖20的侧壁上具有用于观察所述容器是否已被开封的观察窗21,并且 环绕容器盖20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表明产品已更新换代的标识环202,该标识环202采用 与容器盖20不同的颜色以便于识别,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容器所要盛装的产品种类 而将标识环202设置为与所盛装产品相对应的颜色。容器体10的侧壁上具有相互对称的两个防滑握持区13,该防滑握持区13为一种类似半月形的凹陷区域,该凹陷区域表面均布有多个细小的圆形凸起,且各个圆形凸起的 表面为凹凸不平的结构,用以增强握持容器时的摩擦力。另外,容器体10的内部还容置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匙,具体地,在容器体10的口部设有可与匙柄上的通孔相配合的突 起,从而将匙可取下地悬挂于容器体10的口部。而且,还可在容器体10 口部与上述突起相 对的位置处设置刮板,该刮板与容器口上表面相平齐并具有可与上述匙的匙体边缘相配合 的平直边缘,用以在使用匙盛取容器的内容物时进行定量。此外,还可在容器盖20的侧壁、顶部以及容器体10的侧壁上以文字及图案等多种 方式呈现有关厂商、产品成分、防伪信息等的信息和/或标识。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在容器盖内部设置有封装环,封装环与容器盖 之间通过易断连接部相连接。而该易断连接部在初次开启容器时被拉断,并且在容器外部 即可直接观察并识别出上述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由上述容器所盛 装的商品时,通过事先观察上述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即能够直观地判断出所要购买的 商品是否曾被私自开封。并且,由于上述封装环完全被容器盖所覆盖,从而可避免对封装环 进行直接加热,进而可有效避免不法分子采用加热封装环的方法而使容器的开启识别功能 失效的问题。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容器体侧壁上具有增大握持摩擦力的 防滑握持区,从而可有效避免容器脱手的问题。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 器还附带有匙,该所附带的匙的匙柄具有长度可调的结构,并具有可防止匙柄脱手的防滑 区。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 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其特征在于,在容器盖的内部并环绕容器盖内壁设 置有封装环,在所述封装环与容器盖内壁之间连接有可被拉断的易断连接部,所述易断连 接部的连接状态可从容器盖外部被观察到;并且,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时,所述 封装环被卡掣于所述容器体的口部并仍然通过所述易断连接部与容器盖内壁相连;在所述 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分离时,所述易断连接部被拉断并在所述封装环和/或容器盖上留下 用以观察所述连接状态的断痕,此时所述封装环与容器盖分离并留在所述容器体的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盖上对应于所述易断连接部 的位置处设有观察窗,借助于所述观察窗而观察所述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口部设有至少两个外棘齿, 所述封装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棘齿相配合的同等数量的内棘齿;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的过程中,所述外棘齿的齿背面与所述内棘齿的齿背 面相接触并发生相对滑动,以允许所述封装环与所述容器盖同步转动并最终使封装环完全 套装在所述外棘齿的外部;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分离的过程中,所述外棘齿的工作 面与所述内棘齿的工作面相接触,以阻止所述封装环随所述容器盖同步转动,当容器盖与 封装环之间相对旋转角度足够大时,所述易断连接部被拉断,所述封装环与容器盖分离并 留在所述容器体的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断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并相对所 述容器盖的中心对称;相应地,所述观察窗的数量同样为两个,并相对所述容器盖的中心对 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易断连接部任意一侧的一组内 棘齿而言,沿所述容器盖相对容器体旋紧的方向,所述内棘齿的工作面与所述封装环内圆 周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相应地,对于所述易断连接部任意一侧的一组外棘齿而言,沿所述容器体相对容器盖 旋紧的方向,所述外棘齿的工作面与所述容器体外圆周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易断连接部任意一侧的一组内 棘齿而言,沿所述容器盖相对容器体旋紧的方向,各个内棘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相应地,对于所述易断连接部任意一侧的一组外棘齿而言,沿所述容器体相对容器盖 旋紧的方向,各个外棘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盖上具有至少两个均布于容器盖内 壁周面上的止动凸起,所述封装环上具有与所述止动凸起相对应的止动凹口,在所述容器 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的过程中,所述止动凸起作用于所述止动凹口而使所述封装环与所述 容器盖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体口部且位于外棘齿的上方 位置处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上端面具有倒角,并且凸缘的最大直径介于所述内棘齿的 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之间,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的过程中,所述凸缘借助 于所述倒角的引导而平滑地穿过所述封装环并将所述封装环限制在凸缘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断连接部包括间隔的连接点结构、 条状结构或连续的带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断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封装环,另一端与所述容器盖的开放边缘处相连,所述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可从所述容器盖 的外部直接观察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防滑 握持区,所述防滑握持区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握持区为位于所述容器体侧 壁上的凹陷区域,并且在所述凹陷区域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和/或凹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内附带有匙,所述匙的匙柄 上具有防滑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的容器口或者接近容器口 的内壁上设置有突起,并且在所述匙的匙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突起相匹配的通孔,通过使 所述突起穿过所述通孔而将所述匙可取下地悬挂于所述容器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匙柄包括内柄和套装在所述内柄 外部的外柄,使所述外柄相对所述内柄进行伸缩滑动而调节所述匙柄的长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的内壁上与所述突起相对 的位置处设有刮板,所述刮板具有平直边缘且在取出容器的内容物时与所述匙的匙体边缘 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包括容器体、容器盖,在容器盖的内部并环绕容器盖内壁设置有封装环,在封装环与容器盖内壁之间连接有可被拉断的易断连接部,该易断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可从容器盖外部被观察到。在容器盖与容器体初次结合时,封装环被卡掣于容器体的口部;易断连接部在初次开启容器时被拉断,封装环与容器盖分离并留在容器体的口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能够有效识别出封装好的容器是否曾被开启。
文档编号B65D1/40GK201901326SQ20102055975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柴常镳 申请人:捷通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