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沥青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520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油沥青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陆或铁路运输石油浙青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石油浙青 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基于集装箱的标准化优势,罐式集装箱能够实现国内、国际间海运、陆运及铁运的 联合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罐式集装箱的出现,因其具有安全高效和环保节能的特点,已 经取代了桶装或其它小包装、槽车甚至铁路罐车。适合罐式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品种非常广 泛,从各种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到其它散装的工业原料,甚至是食品、食品原料等都可以采 用罐式集装箱运输。目前国内还没有用于海运、陆运及铁运的联运运输的几何容积为M910L的石油 浙青罐式集装箱,并且未对罐体进行任何保温措施。国外同类罐式集装箱一般为封闭式,而 且总重超过国际标准的30480kg。框架部分的重量直接影响罐体的装载量,罐式集装箱是容 器与集装箱框架的连接体,因容器部分完全涵盖在集装箱框架的内部,整体外形尺寸符合 ISO集装箱的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属于一种特种集装箱。现有的罐式集装箱存在装 载量小、框架结构不合理和安全性能低的问题,使得该类罐式集装箱不利于节约运输中的 成本,也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存在装载量小、框架结 构不合理和安全性能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新型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包括框架、罐体、减压阀、单向阀、 卸料阀、两个端筒、两个支撑鞍座、四个防浪板、两个加热管和两个烟道;所述框架包括两个 端框和四根纵梁,所述两个端框之间通过四根纵梁固定连接在一起,罐体的两端各通过一 个端筒与框架固定连接,罐体的底面通过两个支撑鞍座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 设置有人孔、减压阀和单向阀,所述罐体的内部沿其纵向设置有两道防浪装置,每道防浪装 置由两个防浪板组成,两个防浪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加热管,且两个 加热管均设置在罐体的底部,每个加热管的一端均穿出罐体置于罐体的外部,该加热管的 另一端与烟道的一端连通,烟道的另一端穿出罐体设置在罐体的外部,所述罐体的端部最 低处设置有卸料阀,且卸料阀位于两个加热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设计合 理,框架与罐体之间通过端筒连接,满足了集装箱动静载荷条件,罐体装载量大,其装载 量达到M180kg,节约了运输成本;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设置防浪板,有效防止了液态 浙青运输时对罐体的冲击;本实用新型在罐体顶部安装有减压阀,当罐体内压力达到 1. 95bar-0. 2Ibar时,会自动打开泄压,在罐体顶部安装有单向阀,当压力达到1. 95bar时, 减压阀排量不够时,单向阀会自动打开泄压,形成双重保护,提高了集装箱的安全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加热管8在罐 体3内的布置图,图4是图1的A-A剖面图,图5是图1的B-B剖面图,图6是图2的I处 局部放大图,图7是横梁22、立柱23、角件M以及纵梁5之间的连接关系图,图8是框架1 与罐体3的安装关系图,图9是端框20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图5、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石油 浙青罐式集装箱包括框架1、罐体3、减压阀14、单向阀15、卸料阀10、两个端筒2、两个支撑 鞍座7、四个防浪板4、两个加热管8和两个烟道13 ;所述框架1包括两个端框20和四根纵 梁5,所述两个端框20之间通过四根纵梁5固定连接在一起,罐体3的两端各通过一个端筒 2与框架1固定连接,罐体3的底面通过两个支撑鞍座7与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罐体3的 顶部设置有人孔12、减压阀14和单向阀15,所述罐体3的内部沿其纵向设置有两道防浪装 置,每道防浪装置由两个防浪板4组成,两个防浪板4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罐体3内还设置 有两个加热管8,且两个加热管8均设置在罐体3的底部,每个加热管8的一端均穿出罐体 3置于罐体3的外部,该加热管8的另一端与烟道13的一端连通,烟道13的另一端穿出罐 体3设置在罐体3的外部,所述罐体3的端部最低处设置有卸料阀10,且卸料阀10位于两 个加热管8之间。本实施方式的两个加热管8,用于浙青的快速加热,加热管8的端部设有加热套管 9,消除了外部加热器对加热管8的损伤。外部加热器选用喷火柴油燃烧器,所述外部加热 器为意大利生产的百得喷火采油燃烧器,型号为BTL26。本实施方式的两个加热管8均为U 型加热管,加热面积大,有利于快速卸料。两个加热管8可单独或同时使用。当罐体3内需 要加温时,先拔出烟道13,打开人孔盖,外部加热器向加热管8内喷射火焰,形成快速加热。本实施方式的罐体3上设置的减压阀14和单向阀15用于罐内压力升高时进行安 全泄压。本实施方式的卸料阀10设置在罐体3的端部最低处,卸料阀10位于两个加热管 8的输入端之间,利于快速得到加热区域的热量传递,是卸料快速便捷。本实施方式的框架1是按ICC型集装箱外部尺寸所确定的框架式结构,罐体3顶 部设置有一个DN500人孔,并设置有一个减压阀14、一个单向阀15,以保证罐内高温时罐体 的安全,减压阀14的型号为SK0977,单向阀15的型号为SK2004。罐体3端部最低处设置 一个DN80卸料阀10,加热管8为DN200 X 6mm,材料为20#钢。
具体实施方式
二 结合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端框20由两根横 梁22、两根立柱23和四个角件M组成,所述两根横梁22和两根立柱23排列形成框体,横 梁22与立柱23通过角件M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此设置,形成刚性结构,结构更为合理。其 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1、图2、图8和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框架 1还包括二十四个支撑筋6,框架1的每个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筋6,同一顶角处的 三个支撑筋6构成三角形。如此设置,用于加强框架承重能力。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罐体3由筒节21和两 个封头11组成,所述筒节21的两端各密封安装有一个封头11。如此设置,便于生产制造。 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五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 还包括外蒙皮19,所述外蒙皮19罩在罐体3上,且外蒙皮19与罐体3之间留有空隙。如此 设置,当罐体3内的石油浙青发生微量泄露时,石油浙青只会流到外蒙皮19中,避免了货物 损失,同时避免了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二、 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六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外蒙皮19为镀锌钢板 外蒙皮或碳钢板外蒙皮。如此设置,热量传递慢,有利于安全运输。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七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外蒙皮19的厚度为 1mm。如此设置,热量传递慢,有利于安全运输。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五或 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八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 还包括铝箔层18、岩棉层16和纳米微孔保温层17,所述铝箔层18贴覆在罐体3的外壁上, 岩棉层16和纳米微孔保温层17填充在外蒙皮19与铝箔层18之间。铝箔具有较强的抗热 辐射能力,铝箔能靠热反射大大减少辐射传热,有效降低罐内介质的热损失,节约了加热能 源,有效降低加热过程中的油耗成本;另外,岩棉层16和纳米微孔保温层17均为环保保温 材料,且保温效果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九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岩棉层16为容重为 100kg/m3、厚度为50mm的岩棉层。如此设置,保温效果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 施方式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十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纳米微孔保温层17的 厚度为10mm。如此设置,保温效果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或九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它包括框架(1)、罐体(3)、减压阀(14)、单向阀(15)、卸 料阀(10)、两个端筒O)、两个支撑鞍座(7)、四个防浪板G)、两个加热管(8)和两个烟道 (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两个端框00)和四根纵梁(5),所述两个端框00) 之间通过四根纵梁(5)固定连接在一起,罐体(3)的两端各通过一个端筒( 与框架(1) 固定连接,罐体C3)的底面通过两个支撑鞍座(7)与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罐体C3)的顶 部设置有人孔(12)、减压阀(14)和单向阀(15),所述罐体C3)的内部沿其纵向设置有两道 防浪装置,每道防浪装置由两个防浪板(4)组成,两个防浪板(4)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罐体 (3)内还设置有两个加热管(8),且两个加热管(8)均设置在罐体(3)的底部,每个加热管 (8)的一端均穿出罐体(3)置于罐体(3)的外部,该加热管(8)的另一端与烟道(13)的一 端连通,烟道(1 的另一端穿出罐体C3)设置在罐体(3)的外部,所述罐体(3)的端部最 低处设置有卸料阀(10),且卸料阀(10)位于两个加热管(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端框00)由两根横 梁(22)、两根立柱和四个角件04)组成,所述两根横梁0 和两根立柱排列形 成框体,横梁0 与立柱通过角件04)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框架(1)还包括 二十四个支撑筋(6),框架(1)的每个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筋(6),同一顶角处的 三个支撑筋(6)构成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由筒节 (21)和两个封头(11)组成,所述筒节的两端各密封安装有一个封头(11)。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石油浙青罐式集 装箱还包括外蒙皮(19),所述外蒙皮(19)罩在罐体(3)上,且外蒙皮(19)与罐体(3)之间 留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外蒙皮(19)为镀锌钢板 外蒙皮或碳钢板外蒙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外蒙皮(19)的厚度为Imm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还 包括铝箔层(18)、岩棉层(16)和纳米微孔保温层(17),所述铝箔层(18)贴覆在罐体(3) 的外壁上,岩棉层(16)和纳米微孔保温层(17)填充在外蒙皮(19)与铝箔层(18)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岩棉层(16)为容重为 100kg/m3、厚度为50mm的岩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石油浙青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纳米微孔保温层 (17)的厚度为10mm。
专利摘要石油沥青罐式集装箱,它涉及一种海、陆或铁路运输石油沥青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石油沥青罐式集装箱存在装载量小、框架结构不合理和安全性能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端框通过纵梁连接,罐体通过端筒与框架连接,罐体的底面通过支撑鞍座与框架连接,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减压阀和单向阀,罐体的内部沿其纵向设置有两道防浪装置,每道防浪装置由两个防浪板组成,罐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加热管,且两个加热管均设置在罐体的底部,每个加热管的一端均穿出罐体置于罐体的外部,该加热管的另一端与烟道的一端连通,烟道的另一端穿出罐体,罐体的端部最低处设置有卸料阀,且卸料阀位于两个加热管的输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运输石油沥青。
文档编号B65D90/36GK201901370SQ201020671770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孟宪斌, 朱江英, 燕伟华 申请人:哈尔滨建成北方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